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开局娶了萧文姬-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众黄巾将领面面相觑,都是沉吟不语。
卫安不容置疑的又道:
“此后黄羽卫的任务主要是收集军情、侦察策反,至于粮草、军饷,一切由我供给。”
张燕等诸将闻言都是一喜。
如此一来,黄巾军便是摇身一变成了官军,以后再也不用为粮草劫掠百姓了。
最重要的是,好像他们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张宁定了定心神,转向黄巾诸将道:
“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参见主公?”
┗(T﹏T)┛┗(T﹏T)┛
一众黄巾将领都是跪地而拜道:
“参见主公。”
卫安见状大喜道:
“甚好!甚好!”
不费一兵一卒,卫安收降了黄巾五万余众,卫安心中自是欣喜。
卫安下令,即日起黄巾军正式改为黄羽卫,太平教改为明教。
卫安自封为明教教主,任命张宁为明教圣姑。
令苏双为光明左使,张世平为光明右使,自此,特务营与明教合并。
光明左右使下设四大护教法王,分别是龙王张梁、鹰王李大目、狮王波才、蝠王张燕。
四大护教法王分别对应青龙堂,朱雀堂,白虎堂,玄武堂,四大堂主由四大护教法王分别任命。
一众将领纷纷再次跪地而拜:
“参见教主,参见圣姑。”
自此,历史上的黄巾军被卫安收入囊中,成为将来一统天下的重要力量。
总算是平定了黄巾之乱,这下可以入京复命了。
第四十六章 回京面圣分封荆州镇南候
洛都,寝宫。
接到荆州刺史王睿被刺杀的奏报后,刘宏勃然大怒。
刘宏下令严查凶手,严惩不贷。
所谓严惩不贷,也就是说说而已。
山高皇帝远,即便查到了凶手,朝廷也早已无能为力。
刘宏接过张让递过来的卫安奏折,原来卫安已经收降黄巾余孽。
刘宏心道,这卫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倒是颇有其祖卫青之风!
刘宏龙颜大悦道:
“让父,此番卫卿劳苦功高,当如何赏赐与他?”
“皇上,如今国库空虚,奴才以为,只要不赏赐钱粮就好。”
张让此话正中刘宏的心思。
“嗯,如今荆州刺史王睿已死,荆州不可一日为主,此时需要一位能压得住的人稳住荆州。”
刘宏眼光深邃,缓缓落在了张让身上,“如今卫爱卿已是常沙郡守,不如就赏赐卫爱卿做个荆州牧吧。”
“皇上圣明!”
张让心中暗喜,这次可要从卫家大捞一笔。
“恩,卫爱卿那折扇,宫中的爱妃们都甚是喜爱,可着他再进贡一些。”
刘宏想着上次的折扇都卖给了臣子,连自己的一柄也卖了,想起来总是心心念念的。
张让道:
“此事奴才去办,定能让皇上满意。”
。。。。。。
次日,德阳殿。
皇帝刘宏端坐金銮殿上,回京面圣的卫安三跪九叩行了参拜大礼。
“卫爱卿快快平身,爱卿平定黄巾余孽,劳苦功高,实乃我大汉之幸也。”
卫安拱手道:
“臣不敢贪天之功,皇上大赦天下,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此乃皇上仁慈之功也,臣恭贺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众朝臣也跟着山呼万岁。
“好一个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卫爱卿居功而不自傲,当真是国之栋梁也,好,好,好啊!”
刘宏连道三个好字,又问道:
“卫爱卿还精通医术吗?”
“回皇上,精通算不上,倒是翻看过几本古籍,多少有点心得。”
卫安这话说的倒是实情,自己顶多算是个中医爱好者。
“原来如此,那治疗瘟疫之法,竟然也是出自卫爱卿之手,卫爱卿忠君爱国,堪当大任!”刘宏赞许的笑道。
“回皇上,治疗瘟疫之法,乃臣侥幸为之,治病救人,乃臣之所愿也。”卫安拱手道。
“这瘟疫乃是朕心头的一块石头,如今终于有了破解之法,朕心头的这块石头中总算是落了地。”
张让出列道:
“卫将军忠君爱国,实乃皇上之福,我朝之幸也。”
刘宏颇为嘉许的点了点头道:
“卫爱卿上任常沙一年,便解决了瘟疫和黄巾之乱两大难题,你说,我该赏你点什么好呢?”
卫安俯首道:
“圣上,些许功劳,全仰仗圣上之恩德,臣不敢奢求任何赏赐。”
“卫爱卿能文能武,可堪大用!”刘宏看着卫安,满意的笑了笑,“封卫安为荆州牧,加封镇南候,假节。”
“望你能不负朕望,为东洲镇守南疆。”
卫安闻言也是吃了一惊,原本的荆州牧不是刘表吗,这怎么落到自己头上了?
这荆州牧已经是封疆大吏,加封镇南候,那就享有开府之权了。
古时开府即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汉朝三公、大将军都享有开府之权。
“臣,叩谢皇上圣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卫安诚惶诚恐的跪地拜道。
刘宏对卫安的表现颇为满意,笑了笑道:
“卫爱卿,快快平身吧,希望你上任以后,查出加害王爱卿的凶手,严惩不贷!”
卫安楞了一下,没想到刘宏对王睿之死还是在意的。
卫安垂首而拜道:
“臣遵命!臣一定查明凶手,严惩不贷!”
即便皇帝不下令,卫安也没打算放过凶手。
卫安暗暗下定了决心,既然自己来到了这乱世,那就要在这乱世立个规则出来!
刘宏伸手虚抬了一下,又道:
“明日就是重阳节了,卫爱卿精于诗词歌赋,不如就以重阳节为题,在这朝堂之上赋诗一首如何。”
一众大臣闻言都是议论纷纷。
在这朝堂之上,当场命题,当场作诗,还从未有过。
这要是做不出,驳了圣上的雅兴,可就是欺君之罪!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幸灾乐祸的有之,等待观望者有之。
卫安拱了拱手道:
“臣遵命!”
只见卫安在这大殿之上慢慢踱着步子,低头沉吟半响。
迈至第七步的时候,只见卫安朗声道:“《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七步成诗!?
此诗一出,一众朝臣无不震惊。
此诗的前四句乃是写景,了了四句,仿佛一幅画卷般,悲秋的气氛便展现在了众人面前。
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了体现,并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
后四句乃是抒情,卫安忧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
这首诗乃是杜甫登顶之神作,被后世誉为“七律之冠。”
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众人都忘了评论。
半响过后,刘宏才喊了一声好!
一众朝臣这才反应过来,纷纷称赞起来。
刘宏命太监取来笔墨。
卫安挥毫而就,把这首《登高》写了下来。
但见那字:笔走龙蛇、行云流水、铁画银钩、鸾飘凤泊。
卫安写完,几个太监小心的上前来吹干了墨迹,才捧到了刘宏面前。
刘宏见字写得龙飞凤舞,如获至宝,君心大悦!
刘宏从身上摘下一块玉佩递予太监道:
“卫爱卿,这块玉佩,是朕贴身之物,陪伴朕几十年了,此去荆州,你我君臣不知何时能得一见了,就让这块玉佩陪在爱卿身边吧。”
说完刘宏暗自伤感起来。
卫安接过了太监捧过来的玉佩,跪地而泣道:
“皇上。。。。。。”
此时的卫安也动了真情,哭的不能自已,那还能说的出来话。
刘宏这是把自己当成了知己了,想到几年后皇帝就会归天,此去荆州,可能就是永别,卫安更是伤感,便哭的更甚了。
张让等几人见状,都上前劝说,也都忍不住的跟着哭了起来。
哭了半晌,卫安道:
“臣此番离京,不能君前侍奉,皇上可要保重龙体!”
。。。。。。
第四十七章 曹操相邀许劭月旦评
待散了朝,卫安正待去往萧府,却遇到了正在等候的曹操。
“恭喜仲道贤弟成为封疆大吏!孟德在此等候多时,不知可有时间共饮一杯?”
卫安见曹操甚是诚恳,便应道:
“既如此,仲道恭敬不如从命!”
眼前的曹操一身黑色便服,显然是刚下了班。
此时卫安的朝服还没有换下,曹操俨然成了卫安的跟班。
卫安随着曹操前往北部尉衙门,北部尉衙门离得倒是不远,二人边走边聊。
卫安笑道:“孟德兄,找我可是有事?”
曹操恍然大悟的拍脑门道:“哎,确实是有要事,来,快进来说吧。”
然后曹操又转头对身旁的士兵说道:“赶紧去给卫大人上茶,上好茶!”
“诺!”士兵被曹操调教的令行禁止,茶水很快就端了上来。
卫安品了一口,还不如他自家的茶水。
卫安心道好你个曹操,不是要请我喝一杯吗?就是喝这么一杯茶?
本公子请你喝酒吃肉,这回轮到你招待我了,就这?还真是TM小气到家了啊。
其实这已经是他北部尉衙门最好的茶叶了,这还是他自掏腰包买的,虽然跟他的茶叶无法相比。
曹操押了一口茶,对卫安神秘的笑道:“仲道贤弟,我这次找你来,可是有一件好事相商。”
卫安心道这曹贼是脑子被驴踢了吗,怎么怎么有好事会想着我,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的说道:
“哦?阿瞒快说说,到底是什么好事?”
曹操不以为意,很兴奋的对卫安说道:
“仲道贤弟,可曾听说过月旦评?”
月旦评是名士许劭每个月对人才进行品评的活动。
许劭其人,在东洲末年是个大名人,几乎全东洲的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都知道他极擅相人。
在卫安眼中,这许劭其实就跟算命先生差不多,只是手段比之江湖术士高明一些而已。
但是许劭的评价极其准确,往往这货评论谁如何如何,往往就果真如此。
于是名士许劭就得到了很多官宦和世家的推崇,甚至到了追捧的地步,搞得许劭在东洲的地位,简直就跟后世的明星一样。
世人都有了解自己命运的期待,所以大家都想让许劭评价一下,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前途命运如何。
开始,许劭还挺热情的,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慢慢找他的人便越来越多起来,许劭一人实在忙不过来,谁也铁打的,天天这么搞,许劭感到身心俱疲。
后来这货实在受不了了,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一个月专门拿出一天的时间,来给大家进行评才。
除了这一天之外,其余的时间,我许劭概不奉陪,我许劭要休息,谁TM也别来烦我我。
这不就是后世的饥饿营销吗,谁料他这个规矩一出,倒是歪打正着了,来找许劭参加评测的更多了,许劭之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