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开局娶了萧文姬-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联军的兵士全都是步兵,并州狼骑要撤走,自然是追不上,这一下可苦了那些西凉步兵,他们成为联军追杀的目标。

    高顺的陷阵营战力很强但是不足千人。徐荣的兵马虽多,可是落在后面的,全都是老弱伤残。

    这已经不是战争,而是一边倒的屠杀。

    惨叫声充斥着整个山谷,冲天而起的鲜血中,不时有一颗颗头颅,一个个断臂残肢。

    站在远处的卫安,心中也有不忍,但是没办法,他明白,在乱世之中,在战场之上,不能讲仁慈。

    一口气追杀了十余里,这才停了下来。

    曹操、孙坚等人满身是血,那些将领就更不用说了,就连卫安身上也都沾满了血。

    当然他并没有杀死任何一名西凉兵士,因为根本就轮不到他,他们所过之处的西凉兵士,基本都是尸体。

    兵士们都很累了,而此时天已经快黑了。再追下去,万一中了埋伏,那可就麻烦了。

    因此各个将领都整顿好了自己麾下的兵士,就地安营扎寨,救治伤兵,然后埋锅造饭。

    兵士们饱餐一顿之后,该休息的休息,该巡逻的巡逻。

    卫安的帅帐之中,备好了酒宴,卫安与曹操、孙坚等人以及麾下的一些将领,赵云、关羽、张飞、黄忠、徐晃、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程普、黄盖等开怀畅饮。

    其余的将领,李典、乐进、祖茂、韩当等人都在军营之中,要安排兵士巡逻,同时守好营寨。

    虽说西凉军都撤向了长安,断后的徐荣和吕布被他们杀的大败,可万一要是晚上被劫了营,杀他们个措手不及,折损兵马是小,这人可就丢大了。

    “卫将军,这一仗打得痛快啊!”孙坚豪情万丈,端起一碗酒,站起身来,“将军不计前嫌,此番又救了我和孟德兄,我孙坚敬卫将军一杯!”

    “文台兄不必客气。”卫安一饮而尽道,“文台兄毕竟是我荆州之将,仲道自然是要救的。”

    此话一出,孙坚甚是尴尬,作为零陵太守的孙坚自然归属荆州治下,但因前太守王睿之死,朝廷下令卫安彻查,二人之间一直有芥蒂。

    诺大个荆州,卫安自然不想四分五裂。

    卫安知道王睿之死与孙坚和曹寅脱不了干系,一直引而不发,无非是因为时机不成熟罢了。

    “文台兄,朝廷令仲道调查王睿之死,我知道此事是王睿有过错在先,但此事兄长做的过分了些。”

    卫安入驻荆州五年来,零陵太守孙坚和武陵太守曹寅一直听诏不听宣,卫安五年来一直对此事引而不发,此时需要和孙坚理论一下了。

    “那王睿老儿,骂我文台是粗鄙武夫,难道我就要一直忍让于与他吗?”孙坚脸色颇为不悦。

    孙坚知道此事早晚都躲不过去,再说一直逃避也不是个办法,也想看看卫安是什么态度。

    “卫安虽不才,但卫安想要的是一个完整的荆州。”卫安端起了酒杯一饮而尽,“可是,如今荆州乃是我卫安治下,文台兄听诏不听宣是何道理?”

    “这。。。。。。此乃文台之过,还请将军见谅。”孙坚支支吾吾的道。

    “明人不做暗事,不瞒文文台兄,兄长的零陵和曹寅的武陵,仲道已经派兵收回,如今的零陵太守是郭嘉,武陵太守是戏志才。”

    “我卫安作为荆州之主,此番对荆州事务做些调整,想必文台兄不会有意见吧。”

    原来卫安在诸侯会盟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安排,让五虎上将随军参加诸侯会盟,也是为了麻痹曹寅和孙坚,孙坚见五虎上将都出动了,这才放心前往会盟。

    明面上郭嘉和戏志才随军参赞军事,却是趁着诸侯会盟之机,分别率军取了零陵和武陵。

    曹寅为人谨慎,一直按兵不动,但卫安也早就做好了安排,虽然五虎上将都出来了,但卫安手底下还有墨羽卫和黄羽卫两大组织。

    墨羽卫统领史阿早已潜入武陵,卫安还在会盟的路上,就传来了太守曹寅被擒的消息。

    “竖子安敢?”孙坚闻言大怒,当即拔剑而出,“竖子可记得那王睿是怎么死的吗?真当我孙坚是好易于之辈吗?”

    卫安身后的五虎上将和孙坚麾下程普和黄盖都拔出了随身宝剑,一时之间剑拔弩张。

    “二位贤弟都是我曹孟德敬佩之人,二位若是起了争执,我曹孟德谁也不会相助,这就告辞了!”

    曹操插了好几次话都没插进去,此番见二人剑拔弩张,也显得很无奈,只得拱手告辞。

    墨羽卫统领王越已经办完了差事,此刻也回到了卫安身边,王越麾下墨羽卫清一色的汉武连弩,一齐对准了孙坚等人。

    “我是卫安麾下王越,奉劝文台兄识相一点,若是真动起手来,想必文台兄占不了便宜。”

    人的名,树的影,孙坚等人自然知道王越第一剑师的名号,得知王越也效忠卫安后,孙坚着实吃惊不小。

    卫安摇着折扇笑道:

    “文台兄之家眷,暂时可以放心留在荆州,仲道自会帮兄长照看,若是文台兄日后诚意来投,说不定可再入我麾下。”

    程普黄盖在五虎上将眼中根本就不堪一击,此刻只要卫安一声令下,定可将孙坚留在此处。

    “四弟还跟他们费什么话?”张飞早已按耐不住,“这孙文台如此无礼,俺早就看不惯这家伙了,四弟下令吧!”

    “三第稍安勿躁,一切由四弟做主。”关羽手握剑柄,威风凛凛道。

    “既如此,孙坚告辞了。”

    孙坚怒极,一剑砍下桌子一角,转身而去,程普、黄盖紧随其后。

    次日,卫安回到了洛都,曹操同时也到了。

    本来诸侯联军将董卓赶到了长安,这样的功劳肯定是袁绍的,可是没想到,昨天一战之后,所有人议论的都是卫安。

    斩华雄,败吕布,伊阙关出奇兵,追杀董卓,斩宋宪魏续,破徐荣伏兵等桩桩件件都是大功劳。

    整个讨贼勤王大战,所有的风头都让卫安出尽了。

    此时袁绍恨透了卫安,同时,他将陶谦、刘岱等人也恨上了。

    昨天若不是他们二人,先反对曹操出兵追击,说不定自己也就跟着去了。

    那么今天,得胜而归的自然是他,功劳最大的也是他。

    恨归恨,可是现在,卫安等人回来,他不得不到帅帐之外去迎接。

    “仲道、孟德,追杀董卓,击败吕布和徐荣,功莫大焉,他日我必向陛下上书,为你们请功!”

    袁绍显得非常热情,心里却是恨意难消,若不是家眷掌握在卫安手里,此刻袁绍真想找机会灭了卫安。

    此时颜良和文丑也在袁绍身旁,讨伐董卓,袁绍怎么可能不带颜良文丑?只不过那日华雄逞威时,他私心太重,同时有借刀杀人的龌龊心理。

    “这二位将领不知如何称呼,怎么没有见过?”曹操见了颜良文丑诧异的问道。

    “仲道贤弟,孟德贤弟,我来引见一下,这二位乃是我麾下大将颜良和文丑。”袁绍闻言,只得硬着头皮将二将引荐给众诸侯认识。

    颜良和文丑一并上前见了礼。

    曹操手指袁绍大怒道:

    “竖子不足与谋,孟德告辞!”

    卫安见状也是怒极,当下拱手道:

    “本初兄,卫安有一言相赠,望好自为之。”

    袁绍知道卫安没什么好话,尴尬的拱手道:

    “仲道贤弟有什么教诲,本初洗耳恭听。”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这句话望你好生自省!”

    说罢,卫安也转身而去。

    此刻的袁绍显得更为尴尬。

    其他诸侯也都面面相觑。

    “孟德兄且慢。”卫安三步并作两步追上了曹操,“太傅大人与国有恩,我们当去祭拜一番!”

    “仲道贤弟言之有理。”曹操放缓了脚步,与卫安并行,“袁隗大人以身殉国,乃我辈之楷模啊!”

    袁隗被斩之后,是王越收的尸,并进行了安葬,在洛阳城外一处安静的地方。

    二人来到袁隗墓前,发现袁术也在。

    三人祭拜完毕之后,曹操与卫安和袁术告别。

    “孟德这就回陈留了。”曹操拱了拱手,“不知仲道贤弟接下来作何打算?”

    “这洛都已被抢掠一空,仲道不才,想让这洛都重新恢复昔日繁华。”

    曹操早就得了消息,知道洛都各个关卡都已经落入了卫安之手,但此事他下手晚了,再说实力也不允许,也只好做个顺水人情。

    “想必洛都在贤弟手中定会日新月异,孟德这就告辞了。”

 第七十二章 得玉玺建洛都再整个军事学院

    祭拜完袁隗之后,卫安率军回到了洛都城。

    包括袁绍在内的众诸侯也都陆续离开了洛都。

    这些诸侯没有一个是傻子,都知道洛都周围的关卡已经被卫安占领,卫安的实力比之董卓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提起卫安,众诸侯无不羡慕嫉妒恨,卫安隐藏的实力更加令诸侯不安,而且听说卫安手中有一个名为连弩的大杀器未曾用过。

    虽然未曾使用,但卫安身边的亲卫营人手一把汉武连弩,曹操和袁术都曾见识过连弩的恐怖。

    卫安之所以没有使用连弩,并不是想要隐藏实力,而是想着给董卓一条生路,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大肆杀戮。

    毕竟董卓若是没了,迁都也就成了泡影,那天子刘协就成了累赘。

    董卓迁都对卫安来说是好事,卫安想要的只是洛都,还有这洛都的百姓,但刘协这个累赘除外。

    正是因为董卓迁都长安,卫安才能顺理成章地占领洛都,所以为什么要去阻止他呢。

    卫安抢回了一大半的人口,此刻正临时安置在城外,卫安传令黄羽卫把百姓尽数迁回洛都。

    卫安直接入驻了皇宫,这么大的皇宫不住太可惜了。

    “属下参见主公!”

    刚进了皇宫,一名文士便在墨羽卫的引领下来到皇宫,向卫安行了一大礼。

    “你可是公台?”此事王越已经告知了卫安。

    他找到了陈宫,陈宫也已认卫安为主公,因此,卫安猜测道。

    “属下正是陈宫。”

    “好,从现在起,公台兄便是洛都令,负责整个洛都的民生!”

    卫安急需要寻找一位洛都令,历史上的周异担任过洛都令,但周异现在是一军统帅,至于军师,自己倒也不缺,这陈宫倒是个合适的洛都令。

    “多谢主公!”陈宫非常感动,刚一见面就给这么大一个官,这是一种绝对的信任。

    “见过陈大人!”身旁的王越也给陈宫拱手行礼。

    对于卫安直接任命陈宫为洛都令,王越没有任何意见,主公卫安那是什么眼光,能发现并重用五虎上将,现在任陈宫为洛都令,那陈宫肯定是最适合的人选!

    “主公果然料事如神,我和公台先生在皇宫周围,救出了一些宫女和太监,并找到了这个……”

    王越显得激动万分,用颤抖的手慢慢的打开了一个黄锦包裹,里面是一个盒子。

    然后将盒盖轻轻打开。

    “传国玉玺!”尽管卫安没有见过传国玉玺,但是他听说过。

    而且在王越打开之前,他已经猜测到了。他让王越守在皇宫门口,就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