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今天开始做项羽-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龙且皱了皱眉头,东胡因为大哥一封信就会撤军了?信中到底写了什么,搞的神神秘秘的,怪哉啊……

    “哈哈哈,二弟,别忘了为兄说过的话啊,咱们的敌人只有匈奴,东胡迟早会成为咱们的盟友。正好二弟尚未娶亲,为兄已经替二弟向东胡王提亲了,听闻他女儿不少呢。”

    项羽说罢调转马头先撤了,没办法啊,兄弟几个里边就龙且没成家,东胡王的女儿岂能做小?

    龙且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万分精彩,半晌之后才反应过来,“大哥!等等我!此事当从长计议啊……”

    “为兄替你做主啦,等着洞房吧!”项羽回头喊了一句,然后跑的更快了!


………………………………

第516章: 互相算计

    大汉联盟和东胡双方出动了数十万大军,结果竟然只是一次互相展示实力的军事演习。

    虽然有不少人想在此战中夺取功劳,但更多的则是不太希望打仗,毕竟东胡大军的实力不容小觑,真打起来不知道要有多少人丧命于此。

    项羽的想法也是能不打就不打,但前提是大汉的利益不容侵犯,国土一点都不能少,而且是越多越好。

    至于联姻和亲,项羽是参考了朱元璋的思路,要和亲也是外族把公主嫁过来。

    某些人说什么和亲能促进两国交流并且有利于天下安定,像刘邦和多数皇帝那样把女儿嫁过去才是对的,不和亲是错误的,有这种想法的纯属奴性思维。

    既然和亲那么多好处,外族为何不能把公主嫁过来呢?谁嫁公主还不都一样?凭什么让咱们国家往外嫁?说到底还不是当权的男人无能,国家弱小,只能依靠女人去护国?

    但是在这个时空,项羽就算有女儿也是不可能外嫁的,必然是娶,一国娶一个要是不能保持安定,那就一国娶两个。

    只不过,项羽现在还没有开后宫的打算,眼下自己的儿子还小,也帮不上什么忙,等项少龙长大了,和亲这种事就不用再麻烦龙且了。

    龙且回到雁门之后就径直来到了项羽的房间。

    “大哥,倘若我娶那东胡女人为妻能有助于大哥平定天下,那便娶吧。”

    龙且这一路上也想明白了,项羽本身对虞姬钟情,他不可能纳东胡公主为妾,至于封为皇后就更不可能了,而其他兄弟都有妻子,军中将领又有些不够分量,给其他诸侯王联姻那就是平白给自己找病了,能找他也说明了项羽对他的信任。

    其实,项羽儿子出生的事也给了龙且一些触动,若是自己一直不结婚,岂不是就没有后代了?

    关键是龙且相信项羽的为人,那是绝对不会坑他的,好歹也是东胡的公主啊,没准还能会些弓马骑射呢,能娶到这样的女子倒也不错。

    “二弟能想通就最好了,当哥哥的岂会让弟弟吃亏呢?这几日除了正常训练之外,还要尽快补充装备和粮草,随时做好出征的准备。东胡一日不回草原,咱们一日都不能放松。而且,匈奴那边未必不知道咱们的打算,也不知道冒顿会作何应对。”

    项羽可不敢小看冒顿这样的狠角色,其用北地和上郡给东胡王下了个圈套,东胡王自以为看破了冒顿的心思,让冒顿去攻打二郡,自己等着捡便宜,可是冒顿只不过放慢了渡河的速度,便立刻变成了坐山观虎斗的一方。

    这也就是遇到了项羽这个穿越者,知道冒顿撕掉伪装之后有多厉害,若是换了别人,肯定不会把那个连自己老婆都保不住的弑父二愣子单于放在眼里,必定是要和东胡一场大战的。

    届时汉军败,匈奴就可以趁机占领北地和上郡,然后回师再干掉东胡;若是东胡败,冒顿又可以直接回师吞并东胡,然后一统草原积蓄力量之后再南下夺取中原。

    当然,如果东胡王选择让匈奴留在云中郡对抗项羽,东胡大军渡河去夺北地和上郡,情况也好不到哪去,东胡既然敢冒险渡河,那就说明匈奴在东胡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固化成软蛋了,这种轻敌的思想也是历史上东胡被匈奴所灭的主要原因之一。

    “喏!”龙且心说这仗还有的打?东胡老婆也有可能不娶?可是自己不娶东胡公主,又娶谁呢……

    项羽自然是不知道自己随手牵个线就对龙且的婚姻观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其实联姻一事项羽并没有抱太大希望,那封信的主要作用还是给东胡王提个醒,顺便离间一二,等匈奴和东胡打起来的时候,东胡不要崩的太快,最好两家继续平衡保持敌对才好。

    此时,东胡大营,东胡王耶洛琦依旧在和几个心腹商量大事。

    东胡王虽然被冒顿送老婆给蒙蔽了,但不代表东胡王就是傻子,经项羽这么一提醒,东胡王立刻就把匈奴摆在了和东胡平等的位置上,倘若真让匈奴渔翁得利一把,东胡岂不是要被匈奴趁机吞并了吗?

    但项羽毕竟是敌人啊,那封信中明显带有挑拨离间的意思,听了项羽的话岂不就是中计了?万一匈奴这次真的是想和东胡一起瓜分中原呢?

    而且中原马上大乱,又有内应,正是开疆扩土的绝佳时机,因为项羽一封信就放弃,实在是有些可惜啊。

    东胡大王耶洛琦揉了揉额头,“诸位,咱们也讨论了半天了,是时候下决心了,每个人最后表态一下吧,溪流王,你先来。”

    溪流大王暗骂一句抚胸说道,“大王,我以为嫁公主一事万万不可,有损国体啊,要联姻也应该是大汉联盟的女人嫁过来!”

    右贤王逸布轩嗤笑一声,“此战咱们又没失败,何谈有损国体呢?若是能拉拢项羽,对大王一统草原的好处不言而喻。公主乃万金之躯,大汉联盟想娶,聘礼自然也要有不少吧?”

    后贤王莱铧铧揪了揪胡子,“聘礼是不能太少,可是按照中原的习俗,但咱们也得给嫁妆吧?”

    逸布轩微微一笑,“嫁妆还不好办吗?反正咱们为了避免和项羽血拼,迟早也是要退出云中和九原二郡的,以此二郡为嫁妆可以说是诚意满满啊,可实际上咱们并没有真正占领九原和云中二郡,那两座城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打下来呢。”

    莱铧铧捋了捋胡须,“不错,用项羽的土地来当聘礼,而且分量又够重,想必那项羽也没有理由拒绝吧。至于让大汉嫁公主过来,项羽那么年轻就算有公主也肯定是小孩子,再说项羽也不可能同意啊。”

    耶洛琦颔首不止,“二位贤王言之有理,本王女儿不少,随便挑选一个瘦弱点的嫁过去就行了,身体强健能生养的自然要留给诸位的王子了,溪流王还有何意见?”

    “呃,小王暂时并无其他意见了。”溪流大王心说这种事哪敢断言啊,而且这事真的有些奇怪,明明是和匈奴一起联军来攻打大汉,结果打着打着变成东胡和大汉联合攻打匈奴了。

    耶洛琦摊了摊手,“如此说来,大家都赞成听从项羽的建议与大汉结盟,回师草原攻打匈奴了?”

    “回是一定要回的,但却也不必太着急,那项羽不是给了七日时间吗?大王何不催促匈奴军尽快渡河进攻北地呢?倘若匈奴并无歹意,必定会如约渡河进攻,若是有歹意,恐怕就不会渡河了。”逸布轩一副智珠在握的表情。

    “右贤王智谋令人佩服啊,咦,那若是匈奴听令渡河或者已经渡河了呢?咱们是不是也如约继续固守九原和云中二郡并牵制项羽呢?”莱铧铧疑惑道。

    逸布轩冷冷一笑,“倘若匈奴真的渡河去进攻北地了,咱们同样要与项羽合作,趁着冒顿不在匈奴国内,乘势一统草原才是正理啊,等统一了草原之后,实力强大了再图中原不迟。

    再说,咱们也可以跟项羽约定,让其务必将匈奴大军歼灭在河南,对项羽而言,若是没有我军阻挡,切断匈奴大军的退路应该是轻而易举吧?项羽又岂能轻易放冒顿逃回匈奴呢?

    需知,项羽在白登已经歼灭了匈奴一支大军了,这仇已经结下了,倒是咱们两家并未出现太大的伤亡,正适合结盟,对双方都有不小的好处。”

    “好!右贤王真乃我东胡之栋梁啊,甚合本王心意,哈哈哈……”耶洛琦大笑道,“此事就这么定了,分别传信于冒顿和项羽,咱们也来个坐收渔人之利!”

    “大王英明!”


………………………………

第517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金牛道自汉中勉县开始,途径宁羌、广元、昭化、剑阁、绵阳入蜀。

    其中,第二城宁羌就在羌族白马氏的东面,宁羌到勉县之间,距离勉县三十里左右有个叫宋家山的地方,而宋家山到勉县的这段栈道就是刘季逃亡时烧毁的那段。

    如今,这段烧毁的栈道已经修复了一大半,驻扎在勉县的司马卬如临大敌,早已做好了应对准备,萧公角也率巴郡大军开赴汉中。

    刘季修复栈道准备攻打汉中的消息渐渐传开,不过,大多数人都不看好刘季,毕竟司马卬已经重兵防守金牛道出入口了,就算刘季能顺利修通栈道,想突破司马卬的防守也不大可能。

    可世人不知道的是,刘季其人早已到了距离陈仓一百五十里左右的凤邑了!

    这事还得从当初在汉中投靠刘季的汉将赵衍说起,其人军事实力平平,却是土生土长的汉中人,对汉中乃至汉中北面秦岭的地形路线都很熟悉。

    韩将信到达蜀地后一直没有放弃打回关中,但通往汉中的栈道被烧了不说,项羽还派司马卬在勉县驻守了重兵,可以说他们想出蜀地难比登天。

    赵衍知道此事之后,就跟韩将信汇报说,他听过一条小路,可以不走勉县到达陈仓。

    韩将信自然大喜,随即让赵衍前去探路,一试之下果然能够通行。

    这条路就是后世命名的陈仓道了,其中的关键点就在宁羌东北的宋家山。

    宋家山向东三十里就是勉县,但是向西北却还有一条小路通往略阳,道路难行车马不通,但军队轻装步行通过还是没有问题的。

    大军到达略阳之后,再向北走近一百六十里就是凤邑,陈仓道的出口就在凤邑的东北方向一百五十里处,也就是陈仓的西边,现代宝鸡市神农镇。

    军兵勉强可以通行这条未开发的陈仓道,可粮草辎重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全靠人背也不现实,但别忘了宁羌的西边还有一条大河,名为嘉陵水,也就是现代的嘉陵江。

    水路一直是古代运输的不二之选,嘉陵江这条水路从广元通往宁羌西北的阳平,也就是后世的阳平关所在,再向北就是略阳了。

    可以说嘉陵江就是陈仓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世把陈仓道叫做嘉陵道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有了出蜀的路线,韩将信便令人假装去修复勉县的栈道,暗地里去走这条新发现的陈仓道。

    刘季本打算留在蜀地继续享福,却又担心韩将信万一夺回关中乃至夺取天下之后,将他堵在蜀地自己去当皇帝了呢?

    几番纠结之后,刘季还是选择了随军出征,好在他屁股上的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而且还有祁夫人从旁照顾,出征也不无聊。

    可当刘季走到半路的时候就已经后悔的不行了,这条陈仓道实在太难走了,而且还是前边大军给刘季踩过之后的道路。

    不过就算现在后悔也晚了,当初的牛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