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局就杀了曹操-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成显得肉痛的对牛辅说道。
    这酒蒸馏酒刘成现在确确实实就只有三坛。
    至于得来不易,那指的是之前弄蒸馏设备的时候。
    现在蒸馏设备,已经被他给弄好了,只要有足够的原料,就能够源源不断的得到蒸馏酒。
    话有真有假,肉疼也没有那样严重,但有些时候,该有的态度,还是表现出来。
    果然,在刘成将这些表现出来,又经过了牛辅的一番腆着脸的讨要,再给了牛辅两坛子之后,牛辅顿时就变得更为高兴了。
    同时,心里面也更加感念刘成的情谊了。
    又说了一会话之后,刘成送抱着两坛子蒸馏酒舍不得放手的牛辅离开。
    “再过上一阵子吧,到时间这种酒说不定就能够多弄出来一些了。
    到时间你我兄弟二人相见,再好好的喝上几杯!”
    刘成笑着对牛辅说道。
    牛辅用力点头:“一定!一定!”
    说完之后又笑道:“我到时间再好好的物色一下,找些模样标致的,与你我兄弟二人陪酒!”
    说完之后,牛辅哈哈笑着,将这两坛子给了护卫,让他们小心的拿着,然后翻身上马,打马径直朝着北城门所在的方向而去。
    刘成站在这里,目送牛辅离开,一直等到牛辅他们一行人消失不见了之后,才转身回了府门。
    站在这里认真的思索了一阵儿牛辅到来之后,所说的话之内蕴含的消息,并结合着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进行了一番的归纳与总结之后,刘成这才去找蔡邕蔡琰父女,以及自己弟弟刘水,看看他们的学习情况。
    这个时候,论起对这种算术的理解与掌握,这三个人加在一起,都比不上刘成。
    刘成有着充分的理由过去对他们进行指导,解答疑难。
    当然,这些都是虚的,想要在这个过程之中,与蔡琰多相处一下才是最为真实的目的……
    ……
    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家都只有两顿饭,就算是家中富裕的官宦人家,中午一般也都不正式做饭,只以一些饼子、糕点之类的东西,代为充饥。
    自后世而来的刘成,自然是过不惯这样的生活的,中午一样做饭,而且做的还最为丰盛……
    这样的一幕,看的蔡邕直呼浪费,一个劲的说太过了。
    不过吃起来的时候,却是半分的含糊都没有,将眼前的食物,给一扫而空,这个时候也不听他说浪费了……
    吃过丰盛的午餐,蔡邕将筷子一放,连嘴巴都还没有来得及擦,就对着刘成说出了这个时候的刘成,绝对不愿意听到的话……


第七十九章 袁绍与许攸
    “我等一下就回去了,克德弟的这门学问,自成体系,博大精深。
    我原以为在我已经有的算术基础之上,再进行钻研,用不了太长的时间,就能够将之掌握。
    但经过这两天的学习,却发现事情远不是我所想的那般。
    越是学习,越是觉得这学问浩瀚无穷,不是一时半会儿的能够掌握的。
    这一次,在这里唠叨的时间已经够长了……
    到了现在,想要再如同之前那般,安安心心的潜心做上一段儿学问,是不成了,总是有着其余的事情要做……”
    放下筷子的蔡邕,这样对刘成说道,话语之中颇多感慨。
    刘成都已经是将今天晚上的一些食材都给预备下来了,这个时候一听蔡邕这话,顿时就变得有些难受。
    本来他还想着,蔡邕蔡琰父女二人,能够在自己这里多待上两天,连着住上几晚的,结果现在就要走……
    刘成与蔡琰昨天晚上,才确定下关系,刘成自然不舍。
    蔡邕看出了刘成的不舍,心中不由的有些感动,想不到这刘皇叔,还是一个这样重情义的人。
    为了不让刘成难受,当下就开口出声安慰道:“克德弟不必如此,这学问这般的浩瀚,今后免不了前来叨扰。”
    刘成闻言笑着道:“这房屋今后我让人常打扫,专为伯喈兄父女二人留着!”
    刘成说着,眼神朝着蔡邕边上的蔡琰瞥了一眼,蔡琰飞快的对着刘成翻了一个白眼,然后低头去逗弄自己怀中的白猫了。
    蔡邕是一个实诚人,哪里会想到这一层?心中对刘成这种极为真诚的挽留,感动不已……
    蔡邕父女离开了,刘成府上一下子就冷清了不少。
    刘成在院子里待了一会儿,就与刘水一起出了门。
    两人在中途分开,刘水去了酒楼,刘成则去了外面的军营,去看自己的兵马,这些才是他在这乱世之中生存的根本……
    ……
    整个大汉朝,这个时候都显得乱糟糟的,如同锅滚了一般。
    渤海郡这里,一处大宅子之内,一个长得很是俊朗,极有风度的中年人跪坐在这里。
    这人不是别的,正是在洛阳与董卓闹翻了之后,被董卓任命为渤海太守的袁绍袁本初。
    在袁绍的跟前,还有一个年纪看上去,稍稍比袁绍小上一些的人。
    这人文士打扮,看起来是袁绍的谋士。
    两人这个时候,正在说着一些话。
    随后,有人进来禀报,并送来一封书信,说是冀州牧韩馥送来的。
    袁绍两人顿时停下谈论。
    袁绍将这封书信打开,放在眼前来看。
    看了几眼之后,不由的露出了一些冷笑,将之递给了身边的文士。
    这文士接过,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笑着道:“看来我们的冀州牧还不算昏了头,还没有忘记他袁氏门生的身份,没有去做助纣为虐的事情!”
    边上的袁绍闻言冷笑道:“他若是再不发来书信表态,今后休想让我放过他!”
    袁绍说完这句话之后,停顿了一下,将目光转向了边上的这个文士,出声询问道:“子远以为,此时当如何行事?”
    边上的这个文士打扮的人,正是许攸许子远了。
    拿着韩馥送来的书信,他闻言笑道:“现在摇摆不定的韩馥也都已经来信,说是在这件事情上要以本初你为首。
    我以为此时大事已定,本初自当振臂高呼,传檄天下,号召天下群雄,一起起兵讨董!”
    听到许攸这话,袁绍一时间居然是没有直接开口,而是在这里沉吟了起来。
    这样过了一阵儿之后,袁绍忽然叹了一口气到:“要是孟德还活着就好了……你我三人,自幼交好,又都有大志,这个时候起兵讨董,自然是少不了他曹孟德的一份!”
    许攸此时听到袁绍提起已经死去的曹操,一时间也显得极为叹惋。
    他跟着叹了一口气道:“是啊!世事难料,谁能想到曹孟德那样的人物,居然是折损在一个杀猪的手中,想起来真是让人叹息。
    那杀猪的,也真是该死,居然就那样对孟德下了手,不然的话,依照曹孟德的性格,必定是要起兵讨董的,率先传檄天下也是一定的!
    这样的话,本初就能够不用做这出头之鸟了,背负这许多的东西,只需要在后面坐享其成就好。”
    袁绍一开始的时候,听着许攸的话,还在不住的点头,表示赞同,但听着听着就觉得许攸的话变味了。
    不等许攸的话说完,袁绍就已经是变成了一个大红脸。
    “子远怎么这般说?我袁绍岂是这样的人?!
    只是一时间有些替孟德惋惜罢了!
    我这便让人做檄文,号召讨伐董卓!这事情,舍我其谁?!”
    许攸闻言笑着对袁绍躬身施礼道:“如不用言语刺激,本初岂能这样快就下定决心?”
    袁绍闻言,也是露出了笑容,笑着伸手拉着许攸再次坐了下来,开始商议让谁来写檄文何事。
    “我倒是想起来一个合适的人选!”
    这样过了一会儿之后,许攸再次出声说道……


第八十章 袁绍发檄讨董卓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
    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
    贼臣董卓……”
    袁绍手中拿着一大张纸,在这里出声朗读着,越读,神情越是激动,越读,心中就越发激荡。
    “善!”
    “大善!”
    通篇读完,袁绍拿着这张墨迹还未完全干掉的纸张,不由的大声称赞了起来,神采飞扬。
    “想不到孔璋居然有如此才情!
    我读之,只觉通身汗淌,心中激荡的厉害,只想立刻起兵讨董!救幼主于水火之中!今番……”
    袁绍对着边上一个年纪与他差不多大的人,不断的称赞,敬服开怀之情,溢于言表。
    这人不是旁谁,乃是已故大将军何进的主簿陈琳陈孔璋。
    何进被杀,洛阳大乱之后,他从洛阳逃走,前往了冀州,后来投奔袁绍。
    许攸向袁绍所举荐的人,就是陈琳。
    “立刻找人誊录!多多的誊录一些,将之发往各郡县!
    让所有的大汉臣民都看一看,这董卓到底是一个什么德行!
    让大汉所有的忠义之士,都奋起反击,随我一起讨董!扶大厦于将倾!”
    袁绍雄姿英发,大声传令。
    陈琳、许攸等人,大声应诺,然后开始安排人准备这些。
    随后,袁绍再一次的召集手下文臣猛将,进行商议,安排出兵等诸多事宜……
    陈琳等一大批的人,加班加点的对他所写的这篇檄文,进行抄录。
    这个过程并不快。
    一方面是因为陈琳文采飞扬,一时间没有收住手,写的有些多了。
    另外一方面则是,袁绍对这篇檄文非常的重视,要求不能有涂改的痕迹。
    这样一篇的檄文,哪怕是认真抄录,出现错字、漏字的现象,也极为正常。
    在这样的情况下,效率当然不高。
    面对这样的情况,这些誊抄的人,只能是更加小心认真,尽可能的保证不出错。
    至于采用其余的一些办法,来解决这种需要不断重复誊抄的问题,在场的人,没有一个考虑过。
    他们中或许有人出现过,要是能够想出一种办法,将这些檄文一下子就给抄录完毕该有多好的想法。
    但这样的想法,也只是在脑海之中匆匆一闪,就被丢到了一边,不再理会了……
    ……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无数,在东汉这种二元君主制下,影响力有多大,自然是不必多说。
    再加上袁绍之前为母服丧三年,又为父补丧三年,养的一身的人望,又领导了诛宦的事情,成功的将十常侍这些宦官给诛杀殆尽,成为海内人望所归。
    此时主动发出檄文,登高振臂一呼,顿时风起云涌,响应者无数!
    “好!好俊的文采!好强大的决心!
    袁本初不愧是天下人望所在!不愧是四世三公的家族出身!”
    平原县县衙之内,一个大龄青年,手中拿着一份字迹工整的檄文,认真阅读的几遍之后,忍不住的击节感叹。
    这大龄青年长得极为有特点,一对儿耳朵很大,尤其是那耳垂,更是大的过分,几乎都要挨着他的肩膀了。
    一双胳膊同样也是长的有些过分,自然垂下来,在双腿不弯曲的情况下,居然能够的超过自己的膝盖。
    一双眼睛也极为有特点,可能是耳朵也大的有些过分的缘故,他居然能够看到自己的耳朵!
    这样的一双好眼睛,用来偷窥最是不错,根本都不需要扭头,只需要转转眼球,就能够看到不少常人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