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新顺之钢铁世纪-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结果,他们破产的原因很简单:过去他们通过劳动获得几乎一切生活的必需品和零钱,自己种粮食、自己种菜、自己织布,除了盐和铁器他们不需要向外面购买任何东西,皇帝也只想他们收取粮食和布匹作为税款,所以他们可以过的自由而又有尊严。但是最近几十年情况变了,来自西北的大量廉价棉花和粮食让他们的产出变得不值钱了,而南方工厂生产出布匹便宜而又好,彻底的击垮了已经有数千年历史的土布纺织业,而皇帝又更改了税款的形式,要金钱而不是粮食和布匹。可是田地里长不出金子和银子来,可怜的农民们不得不接受黑心商人的条件,以低廉的价格出售自己的粮食来支付税款,于是一个又一个农民破产了。

    贝尔福先生,您看到上面的那一切是不是很眼熟,这一切在过去数百年在大不列颠和欧洲也曾经发生过,农村的贵族和农民破产,而城市的商人和市民们变得富庶起来,在东欧进口的小麦的冲击下,可怜的农民失去了一切,不得不到城市去当乞丐和工人。这一切又在这个遥远的国家重演了,所不同的是这一切的规模更大,时间更短,程度也更加激烈。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相信您应该清楚了。

    上面就是我的判断,这个古老帝国自从1860年以来发展的太快了,以至于古老的躯体内部发生了断裂,旧有的秩序正在破碎,而新的秩序还远未形成。所以我觉得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古老帝国的将会发生一场激烈的内战,在这场内战里,将会有成百万的人死去,大地裂开,将一切吞没在深渊之中,相比起这场内战,欧洲过去所发生的那些战争只不过是一些玩笑罢了。但如果这场内战结束,这个古老帝国还能保持统一,那对于欧洲文明就非常可怕了。因为内战就好像一个大钢炉,会将旧有的矛盾和裂缝消灭,重新变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但愿上帝怜悯我们。

    好了,这次的信就写到这里了。您记得我上次在信里向您提到过的那个中国仆人吗?感谢上帝把他派遣到我身边,在这几天里,他至少帮助我对付了十二个小偷,如果没有他,我简直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这场旅行。

    忠诚的吉林斯”

    “贝尔福先生!”

    一个声音打断了贝尔福的思绪,他抬起头来只见一个身形魁梧的中年男子站在自己的面前,指着自己面前的座椅:“请问我可以坐在这里吗?”

    “当然可以,张伯伦先生!”贝尔福站起身来:“很抱歉,我刚才没有看到你走过来了!”

    “作为一个不速之客,说抱歉的应该是我!”张伯伦舒服的挪了一下身体,在他近两百斤体重的重压下,那只扶手椅发出咯吱的声响,贝尔福不禁有些担心那张桃心木扶手椅会不会在他的重压下散架。

    “请原谅,我有些好奇。”张伯伦没有注意到对方的眼神:“如果我没有记错,明天就要进行关于爱尔兰问题进行例行投票了,可是您却悠闲的在这儿阅读信笺,我不知道是您已经成竹在胸还是这封信笺是如此的重要——”

    贝尔福微笑着看着张伯伦盯着自己手中信纸的眼神,显然对方很好奇其中的内容,但有介于英伦绅士交往中的潜规则,他无法直接开口要求知道信笺的内容。其实贝尔福并不介意让对方知道这封信,因为这对自己的计划不但没有损害,反而有相当的助益。

    “张伯伦先生,对于爱尔兰问题,我的观点一向没有改变:爱尔兰问题其实并不是一个问题,唯一的问题是我们英国人的心肠太软了,假如我们能够像谢尔曼将军(美国南北战争时的北方将领,以凶残而著称,曾经放火烧毁了亚特兰大)那样,那个美丽的小岛早就恢复了昔日的平静。毫无疑问,在此之后,我们应当表现出仁慈和公正,但这一切只有在表现出强大的力量和使用力量的决心之后才不会被误认为软弱和恐惧。至于这封信。”贝尔福将手中的信纸递了过去:“是我一个在中国旅行的朋友写给我的,我对这个古老的帝国很感兴趣!”

    “哦,多谢!”张伯伦有些尴尬的接过了信,他没有想到对方竟然直接把信递给自己看:“贝尔福先生,我虽然不能完全同意您在爱尔兰问题上的看法,不过有一点的确定的,我支持一切把这个岛保留在帝国内部的行动,在这个问题上我和我的人会在议会里支持您的!”

    “那就太感谢您了!”

    张伯伦本来还以为这封信是关于自己所关心的爱尔兰问题的,但听说贝尔福说这只是关于中国旅行的,就准备随便看两行就还给对方,以免过多的侵犯对方的**。但当张伯伦的目光扫过信纸的头两行,他的注意力就被信笺的内容吸引住了,作为一个从社会中下层奋斗起来的成功商人,心中所描述的在中国发生的一切在他的眼里是如此的熟悉,和他年少时,自己亲眼目睹和从父母口中听到的几乎雷同。这让他舍不得放开,一口气将信从头到尾看完,才有些舍不得的抬起头来,将信交还给贝尔福:“贝尔福先生,您的这个朋友观察的很仔细,我想就算是您亲自去一趟也未必能知道的更多了!”

    “我想吉林斯先生听到您的赞誉一定会很高兴的!”贝尔福接过信放到一旁,对一旁走过的男仆低声道:“替我拿两份鳕鱼三明治,张伯伦先生,红茶可以吗?”

    “多谢!”张伯伦点了点头:“我想这只是吉林斯先生的诸多来信中的一封吧?”

    “是的,他一般每隔一周或者更少的时间就会写一封信,然后寄给上海的领事馆,然后通过邮船送到伦敦来。”

    张伯伦有些忐忑不安的问道:“如果可以的话,您可以把这些信笺也给我看看吗?当然那是在先删除有关您个人**部分之前!”

    “当然可以,您可以稍微等一段时间,当爱尔兰的问题告一段落后,我将会把这些信笺整理成一份报告,在下议院宣读,这是我希望帝国下一步对东亚政策的基础。”

    “我很期待您的报告!”张伯伦兴奋地搓了搓手:“不过,我对于刚才心中那位吉林斯先生认为中国就因为那些矛盾就会发生内战的断语并不赞同,他有些太大惊小怪了,他刚才所说的一切在英国也曾经发生过,而且情况还要严重得多,起码中国没有颁布法令,所有的乞丐都要在变为奴隶和被绞死之中作选择,他们农民的小块土地也没有被贵族领主收回来进行获益丰厚的牧羊业!(张伯伦这里说的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羊吃人”运动,十五十六世纪由于英国和尼德兰羊毛纺织业发展很快,羊毛需求量激增,英国贵族们就把强行圈占农民的土地作为牧场,农民不得已进入城市流浪,而当时的英国国王则颁布法令任何流浪一个月没有工作的人,一经告发就会成为终身奴隶,如果逃亡即被绞死。)”

………………………………

第13章剖析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我认为他并没有夸大!张伯伦先生,您遗漏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在不列颠你所说的那一切变化是发生在相当漫长的时间发生的,时间冲淡了变化带来的苦难和冲击。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发生在最近不到五十年的时间内的,这完全是在一代人的时间内,这是很难接受的。更重要的是,当时一个走投无路的破产农民还可以坐上船,去新大陆碰碰运气,寻找新的土地。但是现在的中国人却已经没有了他们的‘新大陆’了。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所感觉到的苦难就会更加难以忍受,更加对一切感到绝望,自然内战的可能性也就大多了。”

    张伯伦在思忖了半响之后,低声道:“您说的有道理!中国的确有很大的可能性发生内战,可是我相信信上说的这一切也有中国人会发现,这个世界总是不缺聪明人的。”

    “我相信一部分帝国的统治者已经发现了危机,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难道要大皇帝下令把运来货物的船只驱走?砸坏工厂里的机器?把工人们全部赶回农村?重新回到过去?”贝尔福笑着反问道:“这是不可能的,这个世界已经发生变化了,我们就好像站在滚动木桶上的小丑,如果不想从木桶上跌落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木桶的滚动。如果中国人不想落得美洲和大洋洲上的原住民那样的下场,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跟上时代的车轮,哪怕这意味着残酷的内战。”

    “贝尔福先生,您刚才说的一切让我听起来好熟悉!”张伯伦皱起了眉头思索了片刻,突然说:“我想起来了,这不是那些卢德党人们(即破坏机器运动,因为首领被称为卢德王而得名,这是最早的英国工人运动之一,后来称为英国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者的代称)常说的话吗?您该不会赞同他们的观点吧!”

    “我想您刚才说得应该是马克思主义者,当然我并不赞同这位聪明的德国博士的历史决定论观点(即历史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不以人类意志而转移的向一个方向发展)。但他的有一个看法我是赞同的,那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国家的经济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政府和文化生活也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我看来,这毫无疑问是一个真理!”

    当谈话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张伯伦的脸色有些奇怪,显然这位不久前还是成功商人的议员对于谈话进行到这么形而上的内容有些厌烦,相比起这个话题,他更喜欢那些更加实际的问题,于是他岔开话题:“贝尔福先生,您刚才提到帝国的东亚政策,我想请问一下,您即将在议会里说些什么呢?”

    “张伯伦先生,我记得您并不是那么在意东亚政策的!”贝尔福笑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您和您的派别的注意力更集中于帝国的内部事务!”

    “是的,这也是不久前我脱离自由党支持首相阁下的原因,格莱斯顿先生为了赢得即将开始的大选,竟然和该死的巴涅尔联合,他这是在毁灭帝国的根基。”张伯伦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一直以来的政治主张是将大英帝国现在这个“宗主国”——“殖民地”体系逐渐变成一个真正的主权国家,从而在未来更加残酷的国际经济政治斗争中确保己方的优势,像巴涅尔这种爱尔兰自由党人当然是他不共戴天的死敌。

    贝尔福轻轻的拍了一下张伯伦的手臂,表示支持和安慰,但从内心深处,他并不完全赞同对方的政治观点,毕竟如果真的按照张伯伦的做法,英格兰本土贵族必然要为殖民地精英让出相当大一块蛋糕来,才可能完成这个转变,作为保守党的议员,贝尔福当然无法同意。

    “张伯伦先生,我个人以为,帝国的东亚政策,其实就是中国政策。东亚和欧洲不一样,如果说欧洲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达到国家之间实力均衡的问题,而在东亚,中国就是问题本身。”

    张伯伦的脸上露出了困惑的神情:“贝尔福先生,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

    “很简单,假如说对待欧洲各国,帝国一般会采用实力均衡的办法,联合较弱的众多,压制最强的一个。但是东亚就不同了,这个古老的帝国无论从领土面积和人数上都远远超过了其余国家的总和,而且又处于东亚大陆的腹心地带,这些周边国家根本无法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