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新顺之钢铁世纪-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论从领土面积和人数上都远远超过了其余国家的总和,而且又处于东亚大陆的腹心地带,这些周边国家根本无法对他造成实际上的威胁,所以对其采用传统的外交政策是没有效果的。在这次的缅甸战争中,我们不得不完全凭借本身的实力在一个遥远的战场上进行战斗,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只有改变这一切,才能够使情况好转。”

    “您的意思是,让中国分裂?”张伯伦拿起一个鳕鱼三明治,随手掰开。

    “是的,只有这个问题不再是问题,帝国的东亚政策才可能得到顺畅的执行。”贝尔福笑着也拿起一个鳕鱼三明治:“在明天的议会里,我希望帝国同意用这次从缅甸获得赔款设立一个基金,用来支持那些有利于我们东亚事业的朋友们,同时,和日本签订一个松散的同盟协定,给予其一定的军事和财政方面的支持,张伯伦先生,我希望您和您的朋友能够在这个问题上支持我!”

    “如果是这个,那没有问题!”张伯伦握了一下贝尔福伸出的右手:“那我是否可以请求您在改变新西兰自治领地位的问题上表明支持我的态度呢?”

    “张伯伦先生,您可真是一个第一流的商人!”贝尔福皱了皱眉头,故意装出一副受了委屈的表情,内心却在权衡自己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回答才最有利。

    “贝尔福,您要知道,这对大不列颠的未来有利,凭借大不列颠本岛的不到六千万人口是无法对抗整个世界的,伟大的图拉真也并不是出生在台伯河两岸,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罗马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图拉真是罗马五贤帝时代的皇帝,出生于西班牙行省,是第一个出生于行省的罗马皇帝,征服了达西亚(今罗马尼亚)和帕提亚,使罗马帝国的疆域和国势达到顶峰,张伯伦这里意指并非出生在英伦三岛的人才可以成为帝国的首脑)”

    “是的,图拉真的确是伟大的皇帝,可在他之后罗马帝国就山河日下!”贝尔福低声自语道,不过他最后还是笑着对张伯伦说:“好吧,我可以陈诺将在议会支持你,不过我事先声明,这个支持只限于新西兰,当你的提议范围扩大到了其他自治领,我的陈诺就作废了!”

    “好的,这样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张伯伦笑着站起身来,将茶杯放回茶几上:“很感谢您的下午茶!”

    “这是我的荣幸!”贝尔福也站起身来,用无可挑剔的优雅仪态向张伯伦微微躬了躬身体。

    看着张伯伦离去的背影,贝尔福重新坐回到扶手椅中,他随手捡起茶几上的信笺,自言自语道:“吉林斯先生,你是否知道你的羽毛笔已经撬动了帝国的轮轴,让其挪动了方向呢?”

    正当这两位高贵的议员先生在西敏宫舒适的茶室里享受下午的闲暇的时候,这封信的作者阿肯色。吉林斯和他的同伴兼护卫邓肯在向导陪同下,已经越过了黄河,正乘坐这一辆大车——这是一种在华北农村十分常见交通工具,正沿着一条尘土飞扬的土路向北前进,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大顺的幽州府——五京之一。

    “蒋!”吉林斯十分费力的从摇晃不定的大车上坐起身来,在黑毡帽遮掩下,露出来的半张脸上满是尘土,,再加上这段时间的风吹日晒,已经形成了一种灰蒙蒙的色调,粗粗看去已经和一个北方中国农民没什么区别了。

    “吉先生,有什么事吗?”在大车前部担任车夫角色的蒋志清转过头来,大声问道,在这些天的旅程中,这位前混混充分的表现出了自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向导,他不但能够带路,而且引领着吉林斯和邓肯两个外国人避开了客栈和路途中的无数个陷阱和麻烦,甚至还能够担当车夫、厨子。在他的坚持下,吉林斯甚至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很有中国味的名字——“吉祥”,用蒋志清的话说,作为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还是入乡随俗比较好,这样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蒋,你可以停一会吗,我想我又要!”说到这里,吉林斯突然闭住嘴,把脑袋探出车外,显然颠簸的大车并不适合他。

    “吉先生,您忍一会,我马上就停车!”蒋志清一边回头喊着,一边大声喊着吁!大车渐渐停了下来,蒋志清敏捷的跳下车子,伸手将吉林斯扶了下来,吉林斯刚刚下车,就剧烈的呕吐起来。

    “来,吉先生,您喝口水,涮涮口!”

    已经吐得天翻地覆的吉林斯接过装水的葫芦,喝了几口水下去,才感觉好了些。这时后面前面传来一阵马蹄声,接着就听见邓肯熟悉的苏格兰口音:“吉林斯先生,您怎么了!”

    “这该死的原始交通工具,坐在上面就好像在玩跷跷板一样。”吉林斯沮丧的抬起头来,正好看见邓肯精神抖擞的从马上跳下来。

………………………………

第14章在路上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你应该像我一样选择骑马的!”邓肯看了看不远处还散发着热气的呕吐物,转过头来。

    “邓肯,我可不想两天后大腿内侧血肉模糊,连裤子都脱不下来!”吉林斯苦笑着拒绝了对方的建议,正如他所说,像一个绅士那样参加午后的骑马猎狐和连续骑马赶路可完全是两回事,粗糙的马鞍会把骑手大腿内侧的皮肤磨破,变得血肉模糊和裤子粘结在一起,所以像吉林斯宁可在大车上忍受颠簸之苦,也不愿意像邓肯一样骑马。

    “吉先生,来,您快擦擦脸!”蒋志清从一旁送了条毛巾过来,笑道:“其实按我的意思,您应该走水路,去燕山府的话,要么坐从上海到天津的班轮,要么走运河,又舒服又安全,您是富贵人又不缺这几个钱,何必吃这些苦头。”

    吉林斯没有回答蒋志清的问题,他选择走陆路的原因是为了能够亲身感受到这个古老帝国的各个层面的情况,如果他选择乘坐船只,虽然肯定会舒服很多,但他这次旅行的目的就无法达到了。但是这一切并不能让蒋志清知道,所以吉林斯岔开了话题。

    “蒋,我听说燕山府在过去几百年都是中国的首都,是吗?”

    “哎呦,吉先生您真是有学问的人,连这都知道!”蒋志清赶忙抓住讨好雇主的机会:“没错,这燕山府就是前朝的都城,在前朝的前朝大元也是都城。不过本朝武皇帝甲申年进京后,吴三桂献了山海关,引了东虏入关,在一片石大战一场。武皇帝寡不敌众,不得已才退出了燕山府,后来太宗皇帝在襄阳城继位,征讨四方,便定都汉京。不过这燕山府地势紧要,依然是五京之一,世祖皇帝还有后面几任皇爷差不多每年秋天都会北上燕山府的。”

    “为什么每年秋天要北上燕山府呢?”

    “吉先生您这就不知道了,太宗、世祖皇帝虽然天纵神武,可也花了几十年时间才把东虏赶出关外。可那些鞑子往往每到秋天就会入塞劫掠,皇爷们就领兵抵御,要么出塞远征,这燕山府正好是大军集结之处。后来东虏被打败了,蒙古人也被打败了,关外也变成了都护府,天下太平了,自然皇爷也不用来燕山府了。”蒋志清说到这里,脸色一变:“不过这些年好像听说关外又有些不太平了,北边的毛子给那些鞑子洋枪、钱财,挑拨他们闹事,塞外都护府的兵三天两头的见仗,老天爷呦!”

    “老毛子?”吉林斯虽然这些天与蒋志清朝夕相处,用英汉混合的语言交流起来已经并无大碍,但是对于有些词汇还是不明白。

    “就是俄国人,他们浑身上下都是毛,所以叫他们毛子!”蒋志清赶忙解释道:“听说那些俄国人又蛮又横,和当年的东虏鞑子一般,就指着打进关来,占了咱们的花花江山。不过咱们有高侯爷,也不怕他们!”

    吉林斯一边笑吟吟的听着蒋志清的说话,一边在心里回忆着对这些天来对燕山府所作的功课,这座古老的城市位于燕山山脉的南麓,控制着蒙古草原和辽东地区的蛮族们进入河北平原所必须经过的几个重要的通道,自古就是汉族中原皇帝们抵御北方蛮族入侵的要塞。当大顺的皇帝们利用火药武器一劳永逸的摧毁了草原上的敌人时,北方的平静并没有持续多久,一个新的敌人又从广袤的西伯利亚荒原上出现了。和过去的历史不同的是,这个敌人并不是过去那些在技术方面远远落后于中原王朝的游牧民族,而是同样装备着先进火器的俄罗斯冒险家们,在双方的第一次接触不必避免的冲突后,俄罗斯一方谨慎的提出签订和约的要求大顺的将军也爽快的接受了这个请求,在那位将军眼里,这些北方荒芜的冰原根本毫无价值,他的军队出现在这里与其说是为了征服这里,还不如说是为了向当地的蛮族宣示自己的威望,以防止这些不知名的部落在某个精力旺盛、野心勃勃的野蛮人首领的统和下,结成一个有力的集团,进攻那些在大顺庇护下,已经变得比较文明,也比较软弱的其他游牧民族。这样的进攻往往会变成一场巨大的征服战争,如果这位野蛮人领袖有足够能力和幸运的话,这场成功的征服战争的结果就是一个统一的草原帝国,这对于大顺来说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因为那意味着一场新的长达数十年的漫长战争的开始,无数人的生命和财富都会在其中毁于一旦,甚至帝国本身也可能因此毁灭,这在东北亚的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但是大顺皇帝和绝大多数传统的中原皇帝一样,对于大规模的征服战争是很谨慎的,因为经过数千年的扩张,汉族实际上已经控制了东亚地区绝大多数适宜农业的土地,帝国的规模也到了物理上管理的极限。征服更多的土地在军事上十分困难,在经济上又无利可图,所以大顺皇帝更愿意采用计谋和策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耗资巨大的军事行动,所以他爽快的承认了伟大的俄罗斯沙皇——这些陌生的野蛮人自称的主人对北方广袤无垠的荒原和森林拥有无可争辩的统治权,而南面更加肥沃和温暖的土地和草原则是伟大的大顺皇帝所有,并且双方都不允许收留对方的逃兵、叛乱者,以及在自己领土上允许任何人进行任何于对方不利的行动。不管后来如何,在签订合约的那一刹那,双方都是心满意足的,也应该是真诚的。

    但是正如这个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事物一样,在流逝的时间面前总会发生变化,当时钟的指针走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时,合约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经过了近两百年的不懈努力,俄罗斯人在远东的土地上建立了一个个居民点,而且还打通了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漫长航线,因此能够维持一支相当数量的军队。反观大顺在国内的内战后,不得不放松了对北方草原上的游牧王公们的控制,俄罗斯人们发现这是一个把手插入他们垂涎已久的南方肥沃土地的大好机会,于是从1870年开始,从阿尔泰山到太平洋的广袤边疆土地上,不断有游牧民酋长们发动一次又一次的叛乱,当然这些酋长们所用的名义各自不同,当然最多的是黄金家族的伟大后裔,自称流着爱新觉罗高贵血脉的也有不少,甚至还有自称冒顿单于的继承者的,当然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拿着俄造枪械和卢布津贴,他们的军队里都有着不少留着大胡子,大口灌着伏特加的斯拉夫军事教官。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