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新顺之钢铁世纪-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顺军北段防线,正午的阳光晒在干草上,散发出好闻的香气。顺军士兵们三五成群的坐在地上,啃着干粮、喝着水或者低声的聊些什么。在他们的身后,是用装满了泥土的麻袋砌成的胸墙,在胸墙的内侧还用束成排的木桩加固,以防止泥土滚落,在胸墙的外侧,则是加深加宽的壕沟,还有各种路障,这是用来防备敌军利用冲击突破顺军防线建造的。

    张启静静的行走着,作为一个老兵,他有一种奇妙的预感,一场从未有过的激烈战斗即将爆发,相比起这场战斗来,自己先前所经历的一切不过是玩笑罢了,他自己的命运,以及整个顺国远征军的命运都将取决于这场战斗的结果。这让张启觉得十分的紧张,所以他决定出来看看手下的士兵们,顺便也让自己放松一下。

    “大人!”

    “见过大人!”

    当士兵们和军官们看到张启,纷纷起身向其行礼,而张启只是微微的摆了摆自己的右手,示意他们坐下继续休息。和绝大部分军官学校毕业的同僚不同,他对于士兵的礼节要求不是那么高,对士兵的态度也和气的多,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张启在士兵中的名声还不错。

    也许是因为上午下了一场小雨的缘故,地面有些湿滑,张启的鞋子上有点泥点。突然前面的转角处传来一阵说话声,他停住了脚步。

    “喂,告诉我,从你那儿看,英国人在干什么?”

    “什么都看不到!”

    “什么,什么都看不到?怎么会这样?”

    “我站的太矮了,从这个角度,我能看到的只有那些该死的灌木丛还有土堆!要想看清楚,我想要到中间的山丘上去!”

    张启上前一步,从拐角处可以看到七八名士兵或坐或站,都抬着头看着一个站在梯子上的士兵,这个士兵正借助一只单筒望远镜,观察对面的敌人。

    “该死的,既然看不到,你就下来吧!”一个粗壮的士兵不耐烦的喊道,下面的人们也附和了起来吧,木梯上的士兵的身体突然绷直了,低声道:“别出声,看到了,看到了!”

    下面的人们顿时屏住了呼吸,仿佛他们这里的呼吸声会被远处的敌人发现一般。木梯上的士兵一边小心转动望远镜,一边自言自语道:“总算让我看到了,军官,单纵队的士兵,还有火炮,应该是四磅炮——”

    “砰!”

    随着一声枪响,木梯上的士兵跌落下来,显然,某一个英军的步枪兵打中了他,场中顿时大乱。

    “让开,让我看看他怎么了!”

    士兵们看到来的人是张启,沉默的让开了一条路,中弹的士兵在地上痛苦的挣扎着,天青色的军服上满是泥土,张启一把按住他的身体,小心的检查了一下,低声道:“来两个人把他送下去,运气不错,子弹只是射穿肩膀,没有其他的伤!”

    两个士兵扶着伤者躺倒在一块木板上,小心的将其抬了下去。张启转过身来,他立即感觉到一种异样的气氛,士兵们的举止和表情都有些僵硬,显然这些士兵在恐惧。

    “看到没有,这就是打仗,子弹会打中这一个人或者那一个人,全都看老天爷!”张启用粗哑的嗓门说:“但这就是命,懂吗?这就是命!”

    “是的,大人!”听了张启的话,这些淳朴的人们脸上的恐惧渐渐消失了,有几个甚至粗鲁的笑了起来,一种原始的宿命论赶走了天生的恐惧,重新控制了他们。是的,也许下一刻子弹会打死他们中的某一个,可是走在路上会被马车撞死,在船上也会翻船淹死,甚至躺在床上也会死,谁知道呢?一切都是老天爷安排的。

    “这就对了!”张启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他走了过去,轻轻的拍打着每一个人的肩膀,笑着说:“如果命里你要死在这里,那就勇敢点,我会把你的积蓄和抚恤金寄到你家里;如果你不该死在这里,就可以回去添三十亩地,两头牛,过上好日子!”

    士兵们脸上露出了笑容,同伴受伤的阴沉情绪被驱散了。张启正想再说几句什么,突然空气中传来一种奇怪的震动声,他本能的向地上扑倒,几乎是同时,一发英国八磅炮榴弹在十几米外的地面爆炸,爆炸产生的气浪将士兵们冲倒,顿时一片惊呼惨叫声。

    这发炮弹仿佛是一个信号,英军的阵地上传来一阵轰鸣声,八磅山炮、八磅野炮、十二磅野炮、六磅炮,各种各样的炮弹雨点般的落在顺军的防线上,如果从顺军防线基点的小丘上看过去,可以清晰的看到顺军的防线上上起了一团团烟尘,仿佛有一个无形的巨人将泥土和各种碎片抛到空中。

    片刻之后,顺军的阵地上也传出大炮的轰鸣,一开始是小丘上的山炮,随即是山顶炮台上的加农炮,江面也传来一阵炮声和火箭的尖啸声,那是伊洛瓦底江面上的英军分舰队正在用炮火压制山顶上的顺军六英寸加农炮,顺军正面的英军野炮也开始延伸火力,开始压制正在开火的顺军炮兵,其余的山炮和轻型火炮开始继续轰击顺军的防线,为即将开始的步兵冲击打开缺口。

    “呸,呸!”

    张启一边从口中吐出满是泥土的唾沫,一面从地上艰难的爬了起来,此时的他耳边满是蜂鸣声。张启满脸血迹,步履蹒跚,整个人摇摇晃晃,伸出手去扶着墙壁,仿佛随时都可能重新跌倒一般。

    “大人,大人!你没事吧!”一个士兵连滚带爬的跑了过来,将张启扶了起来。

    “水,水!”张启口中喃喃低语道,那个士兵赶忙先将张启扶到胸墙边躺好,又转身在四周摸索了起来,炮弹不断在四周爆炸,但奇迹的是,直到他找到一个装水的竹筒,居然都没有被一发子弹或者弹片击中。

    “大人,水来了!”那个士兵小心的捧着竹筒跑到张启身旁,小心的拔出塞子,将水倒入张启的口中,张启无力的咳嗽了几声,睁开了双眼,那个士兵这才被张启脸上的血迹吓了一大跳,低声道:“大人,大人,你脸上都是,都是血!”

    “哦!”张启应了一声,这时他才感觉到自己身上四肢百骸无处不痛,张启费力的挪动了一下自己的胳膊,支撑着自己重新坐起身来,小心的活动了一下四肢和头部,确认自己身上除了几处擦伤和头上的一个口子之外,并无什么大伤后,挣扎的爬起身来:“你扶着我去指挥所那里!”他看到那个士兵有些犹疑,便用命令的语气低声道:“快!”

    “是,是,张大人!”

    英军阵地上,却是另外一番情景。担任第一波进攻的四个英国殖民地步兵营,这五个步兵营的士兵几乎都是来自以勇猛而闻名的锡克族,这些主要来自旁遮普邦的印度少数民族虽然只占印度人口极少一部分,但是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在他们的激烈反抗面前,也许是莫卧儿帝国最有才能的皇帝奥朗则布也无法征服他们,使得莫卧儿帝国的由盛转衰。当东印度公司在1843年征服了信德,整个印度次大陆只剩下最后一个**国家,那就是锡克教所在的旁遮普国,英军付出了极大的损失后,使用了收买敌军将领的手段,方在两次锡克战争后于1849年征服了旁遮普国,完成对整个次大陆的征服。在此之后,锡克族就成了英国殖民地军队的重要兵员,现在这些士兵们穿着卡其布军服,依照他们民族的传统黑布包头,蓄着浓须,毫无表情的坐在地上,挎着指挥刀的英**官们从他们的行列中穿行而过,等待着炮击的结束。

    炮声渐渐稀落了下来,几个英**官从怀里取出怀表,确认开始进攻的时间即将开始,转过身来对士兵们大声喊道:“全体起立,上刺刀!”

    锡克士兵们从地上站了起来,沉默的从拔出卡座式刺刀,装上步枪,排成了队形。英**官们拔出手枪,拔出指挥刀,跳上缓坡,带领着士兵们向顺军的防线前进。

    随着硝烟被从伊洛瓦底江上吹来的风吹散,顺军也发现了向他们进攻的英军步兵,小丘上的顺军炮兵开始对准敌人的步兵开火了,很快在英军步兵的队形中升起了一道道烟柱,这是被炮弹击中的痕迹。但是英军殖民地营的士兵们坚定的忍受住了炮火的杀伤,保持着队形向前迈进。

………………………………

第83章步兵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邓肯并没有平均分配自己的兵力,他将四个营的兵力用来进攻顺军的北段防线,而只用一个营来牵制右翼,原因很简单:只要英军能够突破营地的北段,就可以直接进攻小山上的炮台,并且占领码头和栈桥,英国人的分舰队也可以进入河湾用炮火直接支援战斗,整个战斗的胜利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英**队的出发阵地相距顺军的防线大约有八百到九百米,英军士兵们排着稀疏的队形,以大约一分钟四十步左右的速度开始缓慢的向前移动,随后是第二波,第三波,每个营的正面宽度大约为三百到四百米,长度大约为两百到两百五十米。当最前面的英军前进到大约四百到五百米的距离时,顺军阵地上的枪声一下子变得稠密起来,英军士兵开始展开成为散兵线,一面向阵地上的顺军还击,一面利用地形向前跃进,英军的轻型火炮也开始轰击顺军的阵地,压制敌人,掩护己方步兵的进攻。

    顺军的阵地上,已是弹如雨下,不断升起敌方炮弹击中后升起的烟柱,不断有顺军士兵中弹倒下。张启拄着一只没有上刺刀的步枪当做拐杖,一瘸一拐的行走在士兵们身后,用沙哑的嗓子大声喊道:“士兵们,孩子们,沉住气!瞄准英国佬的脑门打,他们头上的布包再多,也挡不住我们的子弹的!”这时,一发炮弹在胸墙前爆炸,溅起的灰土扑了张启一脸,可是他只是啐了一口,突出口中的泥沙,大声喊道:“看到没有,不该死的就不会死,该死的也跑不掉,我们身后就是英国人的炮艇,已经没有退路了!”

    公平的说,顺军的士兵们抵抗的十分顽强,他们都是老兵了,即使是最年轻的士兵,也已经经历过巴布村及后来的一些战斗,其中经验最丰富的更是参加过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安西都护府和俄国人和俄国人支持的游牧民的战斗。即使在英国人的炮火和弹雨下,士兵们依然冷静沉着的向英国士兵射击着,但随着时间的持续,敌人还是离阵地越来越近了,英国人的八磅和六磅炮弹也摧毁了一些地段上的胸墙,最前面的英军士兵相距最近的胸墙已经只有不到两百米,到了冲击的距离了。

    “该死的,阵地北侧半圆堡里的格林炮在干什么?怎么还不开火,难道被英国人的炮火给打哑了?”张启焦急的向位于阵地最北侧的半圆堡望去,那里有部署有两门格林炮,在那里这种连发火器可以对进攻防线的敌军形成致命的侧射,当然英国人对那个半圆堡从一开始就用最猛烈的炮火轰击,企图摧毁这个对他们威胁极大的火力点。

    张启叫来两个士兵,厉声命令道:“你们几个,去半圆堡那边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开火?”

    “是!”

    半圆堡内,硝烟弥漫。这个位于顺军阵线最北端的重要火力点十分坚固,由厚实的侧墙、围墙组成,所有的墙壁都用坚固的木材加上厚实的覆土,即使是十二磅的炮弹直接命中,也难以将其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