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怒海归航-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令众人难以置信的一幕生了,董南这位如假包换的公爵大人,居然抓起一块象鼻虫正上面蠕动的饼干,若无其事地塞到嘴里,并津津有味地咀嚼了起来。

    “味道的确不怎么样,但真要是遇上风暴,让舰只偏离远离陆地的航线,那这样的食物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董南坐了下来,举起一杯掺水酒继续说道:“还愣着干什么?快吃呀,我可不认为错过了这顿晚餐,副校长先生会再给你们准备一份儿。”

    见杰里克狠瞪了自己一眼,站董南身后的一个萨累学员立马反应了过来,连忙抓起食物说到:“吃饭,连公爵大人都不乎,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杰克…董先生的面子,是无论如何都要给的。这个头一开,所有的萨累学员都围坐到桌子边,大口大口吃去难以下咽的食物来。乌尔比诺学员意识到这事关王室尊严,连忙争先恐后的效仿,生怕慢了会给女大公陛下的丈夫留下什么坏印象。

    这一切让沈锲佩服得五体投地,立马回头看了部下一看,低声说到:“还站干什么?快坐下吃饭,别给大明水师丢脸。”

    他的一举一动,董南收眼底。对他这个沈家二公子,顿时另眼相待了起来。但二十几个人扎成一堆儿,没有融入这个集体,又让他有几份失望。想了想之后,突然端着杯子走了过去,意味深长地说道:“各位,或许大家还不知道,你们上山时经过的那个酒店,穆先生曾哪里工作过。当然,他那也是迫于无奈,不像诸位一样能获得东印公司的资助,只能自己养活自己。”

    扯这些干什么?沈锲糊涂了,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看着他那副茫然的样子,董南突然话锋一转,面无表情地说道:“托斯卡纳的瘟疫大家刚才都听说了,为了给疫区的姓提供亟需的粮食和药品,东印公司很难再履行之前的承诺。情非得已,希望各位能理解,同时也希望各位能像穆先生一样,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并挣够学费和返程的路费。”

    “可是……”

    语言不通是眼前大的问题,杰里克可不想总带个翻译,不等沈锲提出反对意见,便煞有介事地说道:“作为东印公司的股东,我认为的确有这个必要。先生们,公爵大人的提议非常好,我会想办法给各位找一个兼职的。而且作为一个体面人,就应该自己养活自己,而不是一味的靠别人施舍。”

    神父的翻译把沈锲搞的哭笑不得,暗想不去干活难道就不是体面人了?可人家把路堵得死死的,而且理由也非常之充分,真要是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必然会引起托斯卡纳学员们的公愤。

    万般无奈之下,沈锲不得不苦笑着说道:“既然副校长先生愿意为我们找工作,那我们就能像穆先生一样自己养活自己。但此之前,能否请大人允许我们从银行取回盘缠?”

    怎么把这茬给忘了?董南这才想起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穷光蛋,不但不穷,而且还很有钱,以沈式兄弟为代表的几个五品、品官,带来了价值不下于两千杜卡特的黄金和白银。

    但既然打算让他们通过自食其力的方式,短时间内掌握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同时,溶入这个陌生的环境,董南就不会让他的如意算盘得逞,想了想之后,若无其事地说道:“个人财产不可侵犯,那是萨累的法律;存取自由,则是美第奇银行的规定;我找不出任何理由不允许你们取回存款。但有一点沈大人似乎搞忘了,海洋大学是军校,是一所培养海军军官的军校!

    未经校长或副校长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得擅自离校,不可以渡河去北岸。这是校规,也是军规,作为一个朝廷命官,我想你应该比我清楚什么叫军令如山?”

    美第奇银行北岸,海洋大学却南岸,渡不了河就取不到钱,这不是明摆着为难人吗?可不等他们表任何反对意见,董南便扔下一句:“各位慢用,明天上午七点,我会准时来给大家上课”,说完之后便头也不回地走出了餐厅。

    ………………………………………………………

    ~~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逆不道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一五十三章大逆不道

    疾风推着遮天盖日的船队飞速前进,突兀沈老将军眼前的第一个着陆地是广鹿岛,那葱绿的山峦看起来和二十几年前几乎没有区别。

    然而这里的主人已不再是大明官兵,甚至连宽奠、叆阳、大奠、奠、永奠、长奠堡都被李成梁一一放弃了。回想起当年曾此整军备战,准备开赴朝鲜抗倭的情景,故地重游的老将军心痛不已,怎么也无法接受局势糜烂到如此程现实。

    “将军,穆先生过来了,俞大人和王大人请您去船舱议事。”

    旗牌官的话让老将军从回忆反应过来,立马回头看了一眼位于船队间的“骑士”号,一边整理着戎装,一边低声问道:“他又来干什么?是不是那个司令官又提出了什么非分要求?”

    旗牌官让开身体,摇头苦笑道:“穆先生没说,卑职也没敢多问。”

    作为福建水师的统帅,老将军自然要呆自己的福船上。事关朝廷脸面、大明官军威严,连福建总兵俞咨皋、守备王梦熊都婉拒了伯爵的好意,宁可跟老将军挤一块,也不愿意搭乘东印公司旗舰“骑士”号。

    这么一来,相互之间的沟通全落到穆秀才肩上。从福建到现,乘小艇来来回回的跑个不停,有时一天就得往返十几趟。随着目的地越来越近,穆秀才这个“传声筒”跑得勤了。这不,午饭前刚回“骑士”号,现又乘那艘小舢板跑了过来。

    老将军抬头看了看天色,面无表情地说道:“快下雨了,传令下去,大军绕到岛对面的背风处下锚,等暴风雨过了再航行。”

    “是,将军!”

    就规模而言,福建水师的确算得上主力。大大小小四十三艘,连捎大一些的渔船都跟着来了。然而吨位却小得出奇,四艘堪称“旗舰”的一号福船也不到三吨,其它船只的排水量加起来,甚至都不如伯爵临时征召的那三艘葡萄牙四桅大帆船高。

    船小,船舱空间也宽敞不到哪儿去。

    三张木床一放,大舱就剩站的地方了。穆秀才跟往常一样,坐王梦熊的床上跟俞咨皋说话。见老将军撩开帘子走了进来,连忙起身相迎,并苦笑着说道:“老将军,除了牵引陆战炮和运送补给的马匹之外,司令官先生又提出抽调精干、组建一支长矛兵,并由他全权指挥的要求。”

    要这样、要那样就算了,现居然打起了大明官军的主意,沈有容当然不会同意,一边示意他坐下,一边若无其事地问道:“凭什么?”

    没吃过猪肉,不等于没见过猪跑。伯爵虽然从未指挥过陆战,但陆战队、骑兵团和步兵团的训练则见多了。考虑岸上的敌人大半是骑兵,而自己手上只有一支从未经历过战争考验的火枪手,便让穆秀才提出了这一要求。

    老将军的态跟俞总兵如出一辙,这让穆秀才很是尴尬,连忙解释道:“各位大人,战争对司令官先生并不陌生,来东方之前的几年里,大西洋公约组织打过不下于场海战和陆战。就我回来之前,他们还遣排了一支近两万人的大军,远赴欧洲协助神圣罗马帝国镇压波西米亚王国的叛乱。

    司令官先生认为,俞大人和王大人麾下的那些官军,很难抵御住后金骑兵的冲击。而他手下的海岸警备队和炮兵连,则是当之无愧的主力。”

    为了打努尔哈赤一个措手不及,俞咨皋出动了两千八多名官军。但正如穆秀才所说的那样,别看人数是东印公司的几倍,但战斗力实不敢恭维。先不说没有一个骑兵,甚至连兵器都五花八门,真正能战场上挥作用的,只有那不到人的家丁。

    管如此,对此战能不能打赢?沈老将军依然充满信心。因为努尔哈赤的兵力都集西线,辽东半岛实力空虚,凭现有力量完全可以来个攻其不备。之所以把东印公司拉进来,只是想利用他们的火炮,解决攻城这一难题。

    “既然他是当之无愧的主力,那还要从我们这儿抽人组建长矛兵干什么?”

    原则性的问题上,穆秀才是寸土不让,异常严肃地说道:“老将军,我们要对付的骑兵。您久经沙场,应该比我清楚掩护对火枪手和炮手的重要性。”

    诸葛用兵唯谨慎,装备了那么多先进的洋枪洋炮还如此小心,老将军意识到那个盛气凌人的伯爵并不是浪得虚名。从内心来讲,他也认为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

    然而,俞咨皋才是统帅,怎么着也轮不到他做主。况且此之前,伯爵已经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比如登陆后必须第一时间收集一匹战马或骡马,并提供两人帮助运送粮食和弹药补给。

    见老将军不吭声了,坐到一边把玩起伯爵送他的手枪来,俞咨皋意识必须表态了,想了想之后,面无表情地说道:“人不是问题,长矛也不是问题,只是他也要拿出点合作的诚意。”

    “俞大人,您这话是什么意思?”穆秀才皱起了眉头,意味深长地说道:“如果司令官先生没有诚意就不会出现这里,不会把他们本来就不多的火枪火炮卖给您。”

    “火枪还马马虎虎,火炮嘛……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穆先生,你是见过世面的人,应该知道他卖给我们的都是什么货色。此外光卖火炮有什么用?他为什么不教我们‘点放之术’?”

    火炮要具备相当的机动性,机动性不好就不利于大量集。明军的火炮无论是虎蹲炮、佛朗机铳,还是伯爵刚卖给他们的红夷大炮机动性都不好。虎蹲炮虽然不大,可射前居然要用大铁钉钉地上,红夷大炮则是淘汰下来的舰炮,重达上千斤,太笨重只适用于守城。反观陆战队的陆战炮,口径适当,用马匹牵引,能够短时间迅速集形成炮兵阵地。

    同时火炮也要具备相当的火控能力,具体就是铳规、矩等仪器的使用,以及装弹填药技巧的掌握。

    一个优秀的炮手射之前,必须估计敌人有多远。虽然从望远镜所见人形的大小可以猜测远近,但如果使用矩就可以精确测量距离。矩被波巴哈十五世纪当做天观测的角量测工具后,欧洲风行一时。

    徐光启就曾上书提及矩之类的仪器(板),且认为(板)应该如同“家传秘方”一样只传给皇室子弟,由此可见测量器具的重要性。李之藻去年也强调过,如果无法得到神铳的“点放之术”,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西方炮手利用仪器来提升瞄准精密的操作方法,一直是明军炮手的盲点,炮全凭经验。这一条明军和西方的差距是大的,也是所有差距致命的!

    说夸张点,这是西方人的超级军事机密,明军也是千方计的寻求,可惜被西方人控制的很严。西洋传教士们对明朝传授火炮技术时都是关键地方留一手,根本不会提及如何瞄准这一“核心机密”。

    事实上还不止这些,为了使每门火炮挥大的威力,西方炮手都必须注意炮弹大小和火药用量。铳尺的功用就是测量火炮应该装填的火药量。当炮弹的重量确定后,炮手们认为所需装填的火药,应该有一个理想值。恰当的状况是火药完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