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旌旗猎猎,将士们牵着马,推着车,努力向前。
  每隔数百步,路边有可以立足处,便有二三女子,大多年轻貌美,声音清亮,打着节拍,唱着歌谣,向走过面前的将士报以微笑,或者递上一杯水,让汗透重衫的将士精神为之一振。
  喝上一碗水,休息片刻,趁机多看两眼美人,然后嘻嘻哈哈的继续向前。
  “这个比刚才那个如何?”
  “还行,看着就不是普通人家出身。”
  “我问你身材,谁关心她出身。”
  “穿那么多,哪能看到身材?贱奴,就知道馋人家身子。”
  “且,你以为你有多高雅?识的字还没我多呢。”
  “这可不怨我,是先生教得不好。不瞒你说,我准备申请换先生了。”
  “还可以换先生?”
  “当然可以。”
  “你想换谁?”
  “我想换蔡令史。听说蔡令史不仅学问好,还特别诱人。”
  “呸,你也配?诱人也诱不到你。”
  “不不不,不是你说的这个诱人,是她会教书,善诱人。叫什么……什么……唉,他们读书人说的话,我也听不懂,就听懂了诱人二字。”
  “……循循然善诱人?”
  “对,这是就个。”
  “呸!贱奴,那是夫子说的,那么有道理的话,怎么到了你嘴里就贱兮兮的?”
  “是么?哈哈哈……这么说来,夫子也是同道中人啊。”
  “那是。我跟你说,夫子和一个叫南子的女人,据说还是个有夫之妇……”
  刘协和蔡琰站在路边的一块大石上,看着两个面目黎黑的士卒一边推着车,一边低声说笑,从眼前经过,转头看看蔡琰,哭笑不得。
  蔡琰倒是很淡然。“居然知道循循然善诱人,学得很快。回头问问谁是教师,奖酒一杯,肉半斤。”
  刘协很意外。“令史不愧是见过天地,见过众生的,心胸之开阔,令无数须眉汗颜。”
  蔡琰眼神微闪。“见天地,见众生?”她品味片刻,幽幽叹道:“陛下所言,总如晨钟暮鼓,正言雅乐,发人幽思。”


第一百八十七章 用人不当
  各营配置教师的效果并不好,至少没达到刘协的要求。
  原因也很简单。
  教师少,包括杨修在内才二十一人。
  业务水平差,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教学,尤其是教这种零基础,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的人。
  但影响却出奇的好。
  后将军杨定营得到天子格外恩赐,不仅有天子近臣、三公之子杨修为军师,又安排了二十名博士做教师,教普通将士读书写字,诸将之中独一份,原本低落的士气一下子高昂起来。
  虽然很多人根本分不清这些儒生是不是博士。
  杨定本人就不用说了,走路带风,逢人便笑,不时拽几句不伦不类的圣人语录。
  好在段煨、杨奉都已经离开大部队,单独行动,要不然肯定会有意见。
  普通将士也觉得自己得天子赏识,不仅风头压过了同为西凉人的前将军段煨营,更压过了南北军,再也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由此带来的结果除了干什么都有劲之外,就是学习热情高涨,出现了几个表现特别好的学生,将所学课程背得滚瓜烂熟。
  像刚才这个学习速度超快的就有好几个。
  事实证明,并不是西凉人天生就笨,只是他们读书的机会少。
  如果有机会读书,他们的表现并不比中原人差。
  对这个结果,不仅杨修意外,蔡琰也觉得不可思议。
  二十个迂腐的书生,短短半个月时间,竟能起到如此显著的作用。
  如果再多一些人,再多一些时间,这些虎狼一般西凉兵会不会真的成为天子最锋利的爪牙?
  至少值得一试。
  所以面对这些士卒的粗言秽语,不仅蔡琰表现出了足够的耐心,司徒赵温等人也兴趣大增,觉得教化西凉人未必不可行。
  李式因此倒了霉,天天被赵温耳提面命。除了要听赵温讲书,还要每天背诵文章。
  奇怪的是一向宠溺李式的胡氏非常支持赵温的做法,主动配合。
  在刘协看来,这可能就是栽花不发,插柳成荫。
  当然烦恼也不是没有。
  蔡琰对他的崇拜与日俱增,习惯性的拔高,有逼他成圣的趋势。
  明明是随口一说,却被她说得像圣人语录、金玉良言似的。
  这样不好。
  “令史,朕不是圣人,也不想成圣。”刘协想了想,又补了一句。“朕有太多的欲望。普通人有的恶习,朕也会有。酒色财色,无一例外。”
  蔡琰脸色微红,眼神闪烁。“陛下可曾读过《孟子》之《梁惠王》篇?”
  刘协无奈地看着蔡琰。“令史,朕未必能内圣外王,你却一定可以超过孟子。只是不知道后人如何称呼你,蔡子?”
  蔡琰忍俊不禁,转过身去。
  过了一会儿,她转了回来,轻声说道:“臣不敢与孟子比肩,只是比孟子有幸。”
  刘协沉吟良久。“孟子并非不幸,而是不合时宜。”
  蔡琰皱起了眉头,欲言又止。
  “天下纷争,生存乃是第一要义,富国强兵是生存的基础,绝非可有可无之物。”刘协叹了一口气。“你要有足够的力量让敌人不敢轻举妄动,才有机会讲仁义。若是敌人一刀砍来,你便呜呼哀哉,谁会听你讲仁义?”
  “陛下……”
  “令史,空谈无益。若是善辩就能成功,孟子早就成功了,何必等到董仲舒?”
  蔡琰无奈地报以苦笑。
  ——
  大军花了三天时间,才翻越颠軨坂,到达安邑南的盐池。
  杨奉收到消息,出营十里接驾。
  “陛下,臣已经控制了所有的盐池。”
  杨奉眉毛色舞,像个土财主,而且是刚刚暴富的那种。
  也难怪,白波军在河东这么多年,无数次想将盐池控制在手中,却一直未能如愿。
  如今,他终于实现了这个宿愿。
  盐就是钱,盐池就是钱池。
  “可曾与叛军交战?”
  “没有。”杨奉连连摇头,神情不屑。“臣来得快,根本无人阻拦。几个守盐池的盐卒也不敢打,看到臣的将旗就跑了。范先倒是率部赶来增援,却没敢交战,远远地看了一会就走了。”
  听了杨奉的叙述,刘协也有点想不通。
  盐池这么重要的战略物资,卫固、范先怎么说放弃就放弃了?
  杨奉的兵力并不多,所有的将士、属吏加在一起,也就是四千多人。
  据王邑交待,卫固、范先有人马近万人,就算扣除水分,至少也有五千人,怎么会连试都不试一下就走了?
  “可曾筹集到粮食?”刘协问道。
  这是眼下最关键的问题。
  缴获的李傕辎重、刘表的贡献、张杨用人背来的粮食前后相继,再加上精打细算,他勉强支撑到安邑,就等着杨奉筹集的粮食救急,吃一顿饱饭。
  “有,还有一千多石呢。”杨奉得意洋洋地说道。
  刘协脸上的笑容还没来得及展开,就僵住了。
  一千多石?
  加上张杨带来的三千人,他现在总兵力超过三万人,还有四千多匹战马。就算战马吃草,妇孺只供应正常配额的一半,三万多人每天至少要吃掉一千五百石粮食。
  结果杨奉只有一千石粮,够吃一顿,还觉得挺多的。
  看着杨奉得意的笑脸,刘协忽然明白了。
  杨奉根本没有为他准备粮食,那一千多石都是他自己吃的。
  说不定还指望他带点粮食来。
  刘协想抽自己两个耳光。
  用人不当,杨奉这种流寇气息严重的人根本不是做先锋的材料。
  “安邑离这儿有多远?”
  “三十多里。”杨奉不解地问道:“陛下要去安邑扎营?”
  “不去安邑,在这儿舔盐巴?”刘协瞪了杨奉一眼。“还是说,朕吃了你那一千多石粮食之后,一起挨饿?”
  杨奉大吃一惊。“陛下,你断粮啦?”
  刘协气极而笑。
  多有趣?就像我什么时候不缺粮似的。
  “裴潜呢?”
  “去了铁官。”
  “参与叛乱的人中,离这儿最近的是哪一家?”
  “卫氏。”一直跟在刘协身边的蔡琰说道。见刘协看过去,她又说道:“卫氏经营盐铁,在附近有别院,我曾来小住过。”
  “有粮食吗?”
  “别院应该没多少存粮,安邑城外的大宅肯定有。只是大宅有坞堡,不易攻取。”
  刘协很头疼。“不易攻取也要攻,要不然真得断粮了。走,去卫氏。”


第一百八十八章 仇人见面
  安邑城外,卫氏大宅。
  卫觊拱手站在庭中,不时看一眼寂静无声的内室,无声叹息。
  日已偏西,宿醉的卫固还没醒,也不知道睡到什么时候,能不能赶上今天的晚餐。
  早知卫固如此孟浪,他就不该来,惹上一身腥。
  如果不是王邑一去不复返,卫氏叛乱这个罪名怕是跑不掉,他才不想与卫固有任何交集。
  叛乱可是要族诛的。
  “伯儒,你怎么在这儿?”一个中年人从外面冲了进来,见卫觊站在院中,大感意外。
  卫觊回头看了一眼,见是卫固之子,族兄卫平,大喜过望,连忙伸手拉住卫平。
  “兄长,你来得正好,赶紧请伯父起身吧。我都等了半天了。”
  “你有何事?”卫平疑惑地看着卫觊。
  虽说是同族,但他们之间往来并不多。
  卫觊兄弟好读书,动辄圣人之言,尊卑之礼,让人厌烦。
  “王府君不复返,朝廷态度不可知。若是认定卫氏叛乱,举大兵征讨,岂不玉石俱焚?”
  卫平没好气地笑了一声:“放心吧,没有了王府君,还有杨太尉。就算朝廷认定我们叛乱,焚的也是我们父子这样的石头,不会殃及你们兄弟那样的美玉。”
  说着,卫平挣脱卫觊的手,大步登堂。
  卫觊气得说不出话来。
  都什么时候了,还说这种话?
  卫平停住脚步,转头看着卫觊。“你还有事吗?我有要事向阿翁禀告,不宜为外人道。你若无事,还是先走吧。若是有事,请到前庭稍候。我禀告完毕,会帮你问一声。”
  卫觊无奈。“有劳兄长,我到前庭等候。”
  卫平看着卫觊转了出了中庭,又命人守住院门,这才脱了鞋,快步走入内室。
  卫固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卫平。
  卫平见了,心领神会。“阿翁,你也厌烦那竖子?”
  卫固坐了起来,哼了两声,掏掏耳朵,曲指轻弹,仿佛将卫觊弹开一番。
  “年轻纪纪,读了几句子曰诗云,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在他眼里,我这个家主不值一提,就是个蠢物,将来卫氏要靠他光宗耀祖。”
  卫固用力地拍了拍大腿,愤愤不平。“岂不知,若非我在郡中为官,他们哪有机会巴结上袁氏,仲道又哪有机会与蔡氏结亲。只可惜,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仲道是个短命鬼,白白浪费了一大笔钱财。”
  卫平眼中闪过一丝嫉恨。“阿翁,我早就说了,仲道从小就体弱多病,活不久的。”
  卫固抬起头,瞅瞅卫平,欲言又止。
  他知道卫平当年就眼馋蔡琰,想娶蔡琰为妻,他也希望如此。
  但蔡邕能将女儿嫁给卫仲道,除了给袁氏面子,也是看中了卫仲道的天资。
  两者缺其一,蔡邕都不可能答应。
  袁氏也不可能答应,他还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