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道天下-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他的两世记忆中,汉代官员子弟入仕的第一步都是为郎,区别只在于是什么郎,以及任职时间长短。
家世好、人脉广的,在郎官这个职位上走个过场,很快就会调任他职。
家世普通,没什么人脉的,或许会在郎这个职位上熬十几年,直到你自己觉得无趣,主动辞职。
王越做了十几年的虎贲郎。
贾诩也曾举孝廉为郎,在宫中呆了几年也没升职,最后因病离职。
相比之下,与贾诩同传的荀彧也是举孝廉为郎,没几天就拜为守宫令了。
在他看来,任命杨修为黄门郎是再正常不过的决定,没有任何歧视的成份。做了决定后,他就继续练武,让杨修自己去办入职手续。
以杨彪在朝中的地位,少府田芬看到杨修也会客客气气的,不可能为难他。
杨修下了塬,四处看了看,见黄门侍郎钟繇站在一旁,本不想搭理他,可是一想从现在开始就算是同僚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不能不打个招呼。
“钟君。”
钟繇很意外,连忙拱手还礼。“公子有何指教?”
杨修很勉强地笑了两声。“蒙天子不弃,征为黄门郎,即日起便与钟君共事,还望钟君多多指教。”
钟繇大感意外,不禁多看了杨修两眼。
杨修郁闷无比。
——
在杨彪和士孙瑞的奔走协调下,刘协做了一些人事调整。
首先是将执金吾所领的执戟和缇骑并入卫尉,由士孙瑞统一指挥。
中平六年以来,军政大权长期被董卓及其党羽把持,禁军缺员严重,训练也严重不足,战斗力无从谈起。伏完本人是书生,不通兵事,将麾下步骑交给士孙瑞指挥、训练,是个不错的选择。
作为对伏完的补偿,刘协转伏完为少傅,日常陪他读书。
摆脱了繁琐的日常事务,可以安心读书,又升了官,伏完开开心心的接受了。
紧接着,刘协又接受了杨彪的推荐,拜宋果为虎贲中郎将。
宋果字仲乙,扶风平陵人,不仅和士孙瑞是同乡,还是宋贵人的同族。
考虑到这两项调整的受益者都是扶风人,而受损的却是关东人伏完,伏完的女儿伏寿又是皇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后宫争宠,不可避免的引起了一些争议。
好在举荐人是太尉杨彪,伏完本人又没有表示任何不满,其他人有意见也只能藏在心里,没有形成明面上的冲突。
趁热打铁,刘协召见了北军五校尉。
北军五校是禁军主力,有两千多人,比光禄勋、卫尉、执金吾的兵力加起来还要多。
五校尉中,步兵校尉魏杰资历最老,作战经验最丰富,当年与士孙瑞一起在盖勋麾下任都尉,率部平定羌乱,能力和经验并具。
士孙瑞向刘协推荐了魏杰,又建议暂时不宜变动魏杰的职务,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非议。
魏杰是扶风杜阳人,与士孙瑞同郡。朝中关东、关西对立情绪严重,突然提拔太多扶风人,容易引起关东籍大臣的敏感神经。
刘协深以为然。
对大臣——尤其是文臣——与生俱来的内斗属性,他的体会可能比士孙瑞还要深。
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一再重演,每每令人痛心。
为保持关东、关西势力的平衡,士孙瑞向刘协推荐了另外一个人:射声校尉沮俊。
沮俊是冀州人,为人忠贞果敢,是可用之人。
沮姓不多见,又是冀州人,刘协很自然的想到了另外一个姓沮的冀州人。
他召来沮俊一问,不出所料,沮俊果然与沮授同族。只不过他是大宗,沮授是支系,两人来往并不多,尤其是这几年,根本没有联络。
见沮俊忙不迭和沮授撇清干系,刘协忍不住笑了。
沮授如今是袁绍谋主,而袁绍不臣之心早就昭然若揭,沮俊身为朝廷大臣,避嫌也是人之常情。
至于他们是不是多面下注,那就不好说了。
就算是多面下注也无可厚非。沮俊在不久后的战事中奋勇作战,宁死不屈,自不用多说。沮授忠于袁绍,誓死不降曹操,无愧于这个时代的道德观,称得上忠贞之士。
“沮君,在你看来,朕与袁绍,谁能笑到最后?”刘协笑盈盈地看着沮俊。
沮俊微怔,随即大声说道:“当然是陛下。”
刘协扬扬眉。“这是沮君的由衷之言吗?欺君可不是大臣所当为。”
沮俊神情尴尬,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刘协摆摆手,云淡风轻地说道:“沮君不必急着作答,多想几日,或许是有必要的。”
沮俊诧异地看了刘协一眼,躬身施礼。
“唯!”
——
调整了人事,见过了相关的官员,禁军的训练自然而然的提上了日程。
有天子亲自演武为号召,又有卫尉士孙瑞、光禄勋邓泉做示范,北军五校也加强了日常操演。
人一旦行动起来,精神面貌就会不自觉的发生变化。
懒散的北军是一群乌合之众,训练的北军则渐渐有了禁军该有的模样。
至少看起来如此。
消息传到杨奉、杨定、董承的耳中,他们也不能无动于衷,或主动或被动的加强了训练,做出一副大战将至,用我必胜的气势。
十月下旬,出使陕县的皇甫郦传来消息,张济对天子巡幸表示欢迎,积极准备,却婉拒了天子对张绣的征召。
从不同的渠道,皇甫郦打听到一个消息,李傕、郭汜派人和张济联络过,很可能已经达成了协议,将起兵攻击天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李傕、郭汜很可能已经在赶来华阴的路上。
读完皇甫郦的书信,刘协不免有些紧张。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而且是在他没准备好的情况下。
刘协想了想,派人叫来了杨修。
杨修入仕之后,谨记父命,夹着尾巴做人,天天和钟繇、丁冲等人在一起,尽可能摆出一副平易近人的姿态,效果却不太好。
大家都对他很客气,却不太愿意与他亲近,敬鬼神而远之。
杨修很无奈。
得知天子召见,杨修心中欢喜,第一时间赶来了。
他隐隐觉得,群僚对他的态度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天子曾经拒绝过他,让人觉得他之所以能入仕全是父亲杨彪的功劳,并无真才实学。
想破除这样的成见,必须得到天子的认可。
第十八章 再试杨修
刘协开门见山。“你是华阴人,对华阴的情况熟悉吗?”
刘协一边说着,一边铺开地图。
这是钟繇等人最近几天的辛勤成果。
钟繇不仅书法好,绘图技术也相当不错,地图精美,宛如艺术品。
杨修心情兴奋,咽了口唾沫,润了润嗓子,正准备指点江山,一看地图,顿时气短了三分。
“陛下,这是……谁的手笔?”
“钟元常。”
杨修的心情有点复杂。
虽然他降尊纡贵,对钟繇的态度有所改善,可他并不清楚天子如此信任钟繇,居然让他去查看华阴的地形,绘成舆图。
排兵布阵、行军作战以舆图为本,绝非随便一个人都可以接触的。
从天子称呼钟繇的语气来看,他对钟繇也非常满意。
这就有点尴尬了。
见杨修不说话,刘协不得不轻叩案几,提醒杨修。
杨修回过神来,自知失态,连忙说道:“此图甚佳,甚佳。”
刘协瞅瞅杨修,将地图推到他的面前。“你看看有哪些需要修改或者补充的地方。”
“唯!”杨修被刘协那一眼看得心虚,不敢多嘴,收敛心思,仔细查看。
刘协静静地打量着杨修。
钟繇等人绘制的地图,他已经看过很多遍,知道钟繇很用心,有抓住这次机会的积极意识。
不管他最后会不会留在朝廷。
但杨修与钟繇不同。
钟繇人到中年,依然沉沦下僚,自然会珍惜每一个机会。
杨修少年得志,又自负其材,又没有实践经验,能否如钟繇一般沉下心来做事,是要打个问号的。
职场打拼多年,这样的新手他看得太多了。那还是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像杨修这种十指不沾阳春水,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贵公子,他不敢抱太高的期望。
用华阴的地形来考校杨修,就是不希望他输得太难看。
不看僧面看佛面,总要给杨彪留几分面子。
杨修看完地图,思索片刻。“陛下……是打算据险而守吗?”
刘协不动声色的点点头。
按照他的要求,钟繇在地图上标注的地点都是利于防守的地形,杨修看出这一点并不难。
杨彪对他的整体方略一清二楚,更是重要的执行者,杨修听到一些消息也不足为奇。
“恕臣直言,能不能守住,恐怕不在陛下,而是杨定、董承。”杨修一手挽袖,一手在地图上点了点头。“从他们眼下的位置来看,都不利于坚守。一旦接敌,多则三五日,少则一两日,必然溃败。”
刘协暗自点头。
杨修说中了要害。
就地形而言,御营地处官道南侧的黄土塬上,居高临下,只要禁军不怂,杨奉增援及时,守住阵地并不难。
杨定、董承就不好说了。
杨定的大营在西岳庙,紧邻官道,地势平坦开阔,无险可守。
董承的大营在渭河边,大片的漫滩地,一马平川。
一旦李傕、郭汜来攻,除了面对面的野战,不会有其他的可能。
“你有什么建议?”
“可命杨定退守集灵宫,董承后撤五里,与御营成犄角之势。”
杨修一边说着,一边指着地图解释。
集灵宫就是西岳庙的原址,在华山脚下,建于汉武帝时期,后因祭祀不便,这才迁往现址。集灵宫虽破败不如从前,却还有一些建筑可用。万一形势不利,还可以退入华山坚守。
集灵宫东侧就是黄酸水(今柳叶河),水从华山深处流出,没有被截断的可能,可以保障用水安全。
理论上说,只要有足够的粮食,杨定想守多久守多久。
董承驻扎在渭水边,原本是控制渭水渡口,防范李傕从冯翊而来。但渭水并不宽阔,入冬之后流量大减,几乎处处可渡,控制渡口的意义不大,反倒有被分割包围的可能。
与其如此,不如靠近御营,互相支撑。
杨修建议董承进驻平舒城。
平舒城是座小城,在渭水南岸,官道之北。附近有魏国所建的古长城,地势颇高,稍作整修就可以当作防守阵地。
刘协点头,对杨修的建议表示赞许。
毕竟是本地人,杨修对附近地形的了解远远超过钟繇几日来的探访,虽说不上多么高明,却也中规中矩,没有明显的破绽。
这一点倒是出乎他的意料,杨修居然是个很务实的人。
或许这和弘农杨氏的家风有关。
“你做些准备,届时向杨定、董承解说。”
杨修心中欢喜,躬身施礼,随即又觉得丢脸。
这么一点小事,值得开心吗?
——
咨询了杨修之后,刘协召集三公九卿议事。
太尉杨彪、司徒赵温、司空张喜坐在御案两侧,太常王绛、光禄勋邓泉等人在稍远处落座,钟繇等侍中、侍郎则围坐四周,有的没有坐席,索性拱手而立。
虽不是庄严肃穆的大殿,但群臣神色凝重,隐隐还是透出一丝朝堂上应有的凛然。
得知张济复叛,李傕、郭汜即将来攻,稳健如杨彪、士孙瑞也不免忧心忡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