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士孙瑞眼神闪烁,用力一捶案几。“既然如此,那我就再给卫固一次机会。是非功过,我一肩担之。”


第二百零六章 公法私谊
  士孙瑞召集诸将议事。
  不管卫固是真降还是诈降,都必须做好安排,以免中计。
  战场上尔虞我诈的事太多了。
  徐晃也在与会之列。他虽然只是武猛都尉,但他有高梁亭侯的爵位,比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都得天子恩宠。
  听了士孙瑞的安排,徐晃起身示意,他有话要说。
  魏杰脸色微沉,本欲喝止,士孙瑞摇摇阻止。
  “公明,你说。”
  “太尉欲接受卫固投降否?”
  士孙瑞坦然承认,却不解释其中原因。
  徐晃就是河东人,又曾在郡中为吏,与卫固是熟人。他个人要置卫固于死地,并且要杀卫氏满族的可能性不大,必然有其他立得住脚的理由。
  “为救杨公?”
  士孙瑞点点头。
  魏杰忍不住说道:“公明,太尉不仅为杨公一人,亦为卫氏族人。卫固有罪,死有余辜,但卫氏族人中不乏无辜,若能留一条生路,亦是积德之举。”
  徐晃拱手致意。“太尉、校尉有仁者心,晃甚是敬佩。若有可能,晃亦欲全其一族。但恕某直言,杨公也好,卫氏也罢,他们的安危绝非卫固议和之倚仗。身为逆叛,卫固只有束手自缚,求陛下宽恕,绝无讨价还价的资格。”
  魏杰沉下了脸。“若杨公被卫固杀死,谁当此责?”
  “关于劫质,大汉自有律法,校尉明白,杨公想必也明白。”
  士孙瑞与魏杰交换了一个眼神,轻咳了两声,示意魏杰毋须再辩。
  徐晃的提醒很有道理,甚至可以说无可辩驳。
  朝廷自有律令,凡劫质者,并皆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
  劫质尚且如此,更何况叛乱。
  为了杨彪的性命接受卫固请降,这是私谊,绝非公义。
  至于积阴德,更是私德。
  说得严重些,这是以私害公,以朝廷律法不行为代价,谋个人私利。
  虽然很多人都这么做,却不能宣诸于口。如今被徐晃当面挑破,他们也无法辩解。
  当然辩解也不是不可以,引圣人经籍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即可,但徐晃未必接受。
  如果只是徐晃一人也就罢了,如今卫尉营、北军五校的都尉、军侯中,有大半皆如徐晃一般。在圣人经籍与天子尊严之间,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这件事闹大了,轻则君前论辩,重则诸将哗变。
  “公明,且听我一言。”士孙瑞起身离席,走到徐晃面前,伸手轻按徐晃的肩膀。
  徐晃躬身再拜,重新落座。
  士孙瑞转身四顾,看着诸将。
  沮俊等人是一副表情,其他人则是另一副表情。
  “洛阳为董卓焚毁,长安又被李郭摧残,都是诸君亲眼所见,毋庸我多言。陛下亲征河东,岂为卫固、范先哉?为朝廷择一安身之地耳。”
  士孙瑞叹了一口气。“王者有征无战,天子巡狩河东,岂以杀人为功?卫固为安邑大族,恃强犯法,惑乱众心,使河东不安。若必杀之而后快,河东必血流成河,人心不安。接受卫固投降,不仅是为保全杨公及卫氏族人,也是安河东士庶之心。”
  “治道以仁义为本,故孟子云:仁者无敌。”士孙瑞看向徐晃。“公明以为然否?”
  徐晃沉默片刻,躬身领命。“唯太尉所命。”
  士孙瑞说得有理,他只能服从命令,虽然他未必赞同士孙瑞的意见。
  他总不能坚持要杀卫氏一族,不惜破坏天子仁义的名声,影响天子定都河东的计划。
  作为河东人,和卫固还是旧相识,更不能做这种事,否则必为乡党所不齿。
  再者,士孙瑞以卫尉行太尉事,他只是步兵校尉魏杰麾下的司马,尊卑相去甚远。他表达意见,士孙瑞给了答复,已经给了他面子。
  再固执己见,就是犯上了。
  这是军中所忌。
  士孙瑞松了一口气,环顾四周,朗声说道:“陛下有诏在先,但兵形如水,变动不居。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某决定接受卫固议和,是非功过,一人担之,诸君勿忧。”
  众人轰然应诺。
  士孙瑞随即安排诸将任务,务必让卫固无路可走,只能束手就擒。
  然后,士孙瑞手书一封,派人送往庄中,勒令卫固日出以前投降。
  ——
  卫固还没睡。
  他睡不着。
  按照郭图的授意,他送出了请降书,但他不知道天子能不能答应。
  以杨彪一人换取卫氏全族的性命,这可能吗?
  他本以为,至少要等到明天才有结果。万万没想到,仅仅一个时辰后,他就收到了士孙瑞的回书。
  士孙瑞答应了他的条件。
  卫固又惊又喜,连忙穿起衣服,带着士孙瑞的回复,赶到郭图的住处。
  他再一次对郭图充满了敬佩。
  什么叫言无不中?郭图就是。
  别看他被杨彪骂得险些暴走,可是论计谋,郭图依然是一流的谋士。
  不愧是袁盟主器重的智囊。
  郭图也没睡,而且衣冠整齐,正坐在案前读书。
  看到卫固冲进来,一脸狂喜,他无声地笑了。
  “成了?”
  “成了,成了。”卫固忙不迭地在郭图对面坐下,双手将士孙瑞的回书递了过来。
  郭图却没有接,卫固只好放在案上。
  “只是……他要求我日出之前出庄。”
  “你不愿意?”
  “不是不愿,只是这样一来,郭君如何安排?”
  “你把我绑起来,送给天子,也是一桩功劳,或许还有赏赐。”
  卫固连连摇头,他可没这胆子。
  杀了郭图,必然得罪袁绍。将来袁绍得了天下,岂能饶他。
  “郭君,趁着夜色,我派人送你出庄吧。只要郭君还活着,我就算屈身为奴,也还有希望可言,不至于暗无天日。”
  郭图放下书,打量着神情诚恳的卫固,哈哈一笑。
  他就知道卫固不敢杀他。
  因为他背后站着袁绍,天下世家、豪族共同的领袖。
  小皇帝或可得意于一时,但天下终究是袁绍的。
  “那你可要保重。”郭图站了起来,掸掸身上的衣服。“勾践尝胆,只为吞吴。你虽未竟全功,毕竟捊了小皇帝虎须,有功于盟主。若能忍得此辱,河东卫氏前程可期。”
  卫固正中下怀,连连拱手致谢。


第二百零七章 先斩后奏
  送走了郭图,卫固长出一口气。
  事因郭图而起,如今也随着郭图的离开而终。
  虽然郭图说得大义凛然,但他能感觉到郭图的紧张和不安。僵持下去,未必能有更好的结果,不如就此罢休。
  卫固来到杨彪的小院,跪地请罪,将一切责任都推到了郭图身上,表示愿降。
  杨彪打量了卫固一会儿,叹了一口气,起身更衣。
  卫固随即安排投降的事宜,在日出之前,打开了庄园大门,陪着杨彪,来到士孙瑞的大营前。
  晨风清冷,卫固的心里也有点后悔。
  折腾了一回,什么好处也没捞着,白白损失了一半家产,还要受辱。
  早知如此,他绝不会听郭图的蛊惑。
  士孙瑞接到报告,亲自出营,来迎杨彪。杨彪盯着士孙瑞看了好一会儿,一声叹息。
  “君荣,你太让我失望了。”
  士孙瑞苦笑。“惭愧,惭愧。”
  杨彪又叹了一口气,迈步入营。
  士孙瑞命人引杨彪入营休息,然后将卫固收押,接管卫氏庄园,清点存粮、财产。
  ——
  “陛下,太尉杨彪求见。”
  “谁?”正伏案审阅文书的刘协抬起头,神情愕然。
  “太尉……杨彪。”虎贲侍郎又说了一遍,看向刘协的眼神有些不解。随驾这么久,他还是第一次看一刘协露出这样的神情。
  刘协愣了片刻,这才回过神来,放下了手中的笔,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
  杨彪来了?这里面有文章啊。
  杨彪原本被卫固拘禁在卫氏庄园时,他能够出现在这里,要么是士孙瑞已经占领了卫氏庄园,要么是卫固主动放了他。
  不管怎么说,士孙瑞都应该提前送个消息来,杨彪直接出现在营外的情况根本不应该出现。
  除非是刻意为之。
  刘协想了想,让虎贲侍郎先去传蔡琰。
  蔡琰最近很忙,刘协不接见大臣的时候,她就在旁边的小帐里整理文书。
  蔡琰很快来了,神情不安。
  她也意识到了杨彪突然出现意味着什么。
  刘协这时才让虎贲侍郎去传杨彪。
  从营门到大帐,有两百余步,杨彪到达之前,刘协还有足够的时间和蔡琰交换意见。
  蔡琰也猜不出发生了什么事,她只能提醒刘协要冷静。
  不管怎么说,杨彪脱险终究是好事。不管发生了什么事,作为天子,都要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城府,更要对老臣表现出应有的礼敬。
  刘协点了点头,调整好表情,站起身,走出大帐。
  杨彪快步走来,见天子站在帐外迎接,心中既温暖又愧疚。他加快脚步,来到天子面前,立定,双臂张开,大袖飘飘如翼,躬身下拜。
  “临晋侯,太尉臣彪,见过陛下。”
  刘协上前一步,扶住了的杨彪的手臂。
  “太尉辛苦了。”
  杨彪苦笑。“臣惭愧,为小人所困,累及陛下亲征,以身犯险。”
  刘协笑道:“你我君臣数年,一起经历的危险无数,这点辛苦何足挂齿。你看,朕在这里行猎,哪有危险可言。”
  “陛下……”杨彪欲言又止。
  刘协抬起手,轻轻摆了摆。“太尉,外面风大,进帐说话。”
  杨彪暗自叹了一口气。
  他脱困之后,稍作休息,便匆匆赶到天子大营,就是想亲自向天子解释这件事,揽过责任,为士孙瑞开脱。
  可是看到天子这么热情,他又觉得难以启齿。
  两人进了帐,刘协吩咐赐座,又问杨彪有没有用餐,语气亲切温和,看不出一点异样。
  但杨彪却越发不安。
  天子虽年幼,却是个有城府的人。
  当初侍御史侯汶借赈灾之便,贪污粮食,天子也是这般不动声色,在御座前量米作糜,使侯汶无从遁形,有司想为他掩饰都没机会。
  这次士孙瑞先斩后奏,违背天子既定章程,接受卫固投降,责任可比侯汶贪污严重多了。
  他突然出现在这里,天子不可能什么感觉也没有。
  天子越是不动声色,越是说明他做好了心理准备。
  杨彪悄悄地看了一眼负责记录的蔡琰。
  蔡琰握着笔,低着头,根本不看杨彪。
  天子笑得很温和,帐中的气氛却有些冷。
  杨彪迟疑片刻持后,离席再拜。“陛下,臣有罪。”
  刘协也收起了笑容,静静地看着杨彪。
  “太尉何罪之有?”
  “臣行事不谨,为卫固、范先所困,辜负了陛下信任,又耽误了卫尉士孙瑞平叛。卫尉为保全臣性命,接受了卫固的请降。”
  刘协的眼角抽搐了一下,垂下了眼皮。
  卫固请降不意外。
  士孙瑞接受了卫固的请降,却一直没有汇报,这才是意外。
  两营相隔四十余里,骑士往来也就是半天时间。
  士孙瑞不是不能事先汇报,而是有意不汇报,先斩后奏。
  杨彪明知士孙瑞先斩后奏,却亲自赶来,主动承担责任,为士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