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来有必要重新估量江南的形势。
  谁知道历史改变之后,孙策会不会遇刺。
  万一他不死,整个江南的形势可能是另外一个局面。
  “孙策能全据江东,进而觊觎荆州吗?”
  刘巴很有把握地说道:“不仅是荆州,甚至可能囊括益州,进而割据江南,与江北争衡。”
  “你熟悉此人?”
  刘巴露出一丝勉强。“臣父曾与孙坚共举义兵讨董。孙策领事后,曾派人邀臣共事,臣略知其意。”
  刘协再次点头。
  他想起来了,的确有这么回事。
  看来刘巴的傲娇不是针对刘备一人,孙策才是最早吃闭门羹的那个。
  “不意令尊竟有如此事迹。将来大汉中兴,当追叙其功。”刘协很严肃的说道。
  虽然只是个荣誉,对刘巴却很重要。
  刘祥死于南阳世家的反扑,多少有点丢脸。朝廷若能给予正名,也可以让刘巴直起腰杆做人。
  果然,刘巴为之动容,深施一礼。
  ——
  出了城,刘协来到军营。
  骑兵们已经列阵完毕,等着演习开始。
  如今的骑兵分三个部分:张济率领的羽林骑,王服等人率领的北军三营骑兵,以及张杨率领的并州骑,总兵力在五千人左右。
  刘协这些天一直在训练这五千骑兵,打算从中挑选三千精锐做为平定匈奴的主力。
  不是他不想多带人,而是力不从心。
  既没有足够的军械,也没有足够的粮食。
  三千骑是以战养战能够承担的合理范围。
  超过三千,仅靠战利品无法满足消耗,只能从后方运输,而这是朝廷目前无法承受的负担。
  张绣、张杨都是骑兵行家,王服等人稍逊一筹。经过这些天的练习,进步也非常明显。独当一面或许不足,跟随大军行动却没什么问题。
  今天演练的长途奔袭。
  考虑到汉军铁骑与匈奴轻骑的军械、训练差别,正面迎战匈奴骑兵并不是什么难事。真正的困难在于追击,在运动中消灭对手,急行军、奔袭之类的战术动作就成了最重要的训练内容。
  刘协一到,演习随即开始。
  五千骑分成十队,每队五百骑,两两呼应,在快速行军中完成通讯、变速、冲击等科目。
  这些都是刘协与张绣、张杨以及很多将士商议后拟定的方案,尽可能的模拟实战。
  看到刘协要与骑士们一起急行军,宋都打了退堂鼓。
  以她的骑术,以骑代步还行,连续几十里的急行军,她承受不起。
  刘协也没有勉强她,让他去光禄勋营待着,等他回来。
  宋都正中下怀,欢欢喜喜的去了。
  刘协策马追上队伍,跟着跑了一阵,忽然意识到宋都今天跟来恐怕不是为了观看演习,而是别有用心。稍一思索,他就猜到了宋都的目的,心里说不出的别扭。
  他一直把宋都、伏寿等人当成了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却忘了她们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长大。论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这样的事,她们的经验未必比不如他。
  以后还是要慎言,枕边人也未必可靠。
  每个人背后都站着一群人。
  ——
  见到宋都,正在练兵的宋果很意外。
  听宋都说完天子对宋泓的安排,宋果更加意外。
  怪不得天子最近对骑兵训练如此上心,原来竟有这样的安排。不仅征讨匈奴势在必行,而且打算只带三千骑兵,不带步卒。
  宋果不敢怠慢,将练兵的事交给副将,自己赶到卫尉营。
  士孙瑞正与魏杰、沮俊检讨练兵的成果,见宋果匆匆赶来,多少有些不解。
  宋果说明来意。
  魏杰也是扶风乡党,沮俊则与士孙瑞、魏杰共进退,没什么好隐瞒的。
  士孙瑞听完,抚着胡须,半晌没有说话。
  魏杰、沮俊也大感惊讶,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天子这么做,究竟是出于对士孙瑞之前行事的反感,还是有不得已的原因,谁也说不清楚。从种种迹象来看,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天子降了士孙瑞的官职,但这件事还没有过去,甚至可能永远过不去。
  士孙瑞示意魏杰、沮俊继续商议,他送宋果出了大帐。
  “是贵人送来的消息吗?”士孙瑞问道。
  “是的。”宋果点头说道。在魏杰、沮俊面前时,他没有提宋都。“贵人随天子出城,现在就在我的营中。”
  “你回去告诉贵人,下不为例。”士孙瑞严肃地说道:“否则我第一个弹劾她。”
  宋果大惊。“士孙君?”
  “后宫不得干政,这是制度。宫闱交通外朝大臣,更是大忌。”士孙瑞横眉怒目,声色俱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第二百三十八章 曲线救国
  宋果大惊失色,手足无措。
  他没想到士孙瑞会是这样的反应,而且如此激烈。
  “君荣……”
  士孙瑞抬起手,打断了宋果。“费了那么多心思才清除阉竖这个毒瘤,绝不能让他们死灰复燃。”
  士孙瑞叹了一口气。“我个人的得失无足轻重。陛下有意归权外朝,这是百年不遇的好机会,绝不能因为一时疏忽而错过。”
  宋果面红耳赤。“君荣,这可不是为了我宋氏,而是为了整个关中……”
  “陛下既然要解决凉州之患,关中自然会得到应有的重视。你我尽力辅佐天子即可,不必考虑太多。”士孙瑞看向远处,眼神中有些落寞。“我们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还能征战几天?平定天下,终究还是要看他们的。与其越俎代庖,不如看着他们去闯,必要时扶一把。”
  宋果无奈地点点头,拱手告辞。
  士孙瑞回到帐中,魏杰、沮俊看了过来。虽然没说话,眼中的关切却溢于言表。
  士孙瑞摆摆手。“伯俊,元英,我们可能要调整训练方案。”
  “怎么调整?”
  “天子出征,北军必然随行,但步卒跟不上骑兵的速度,所以我们只能防守关塞,随时准备接应。从即日起,改为关塞攻防。尤其是射声营,务必要提高射中率,尽可能减少箭矢的使用。你们用的箭矢要求太高,不能就地取材,运输的费用高,禁不起太大的消耗。”
  沮俊点头表示赞同。“我也正有此意。并州户口少,几年内都没有出击冀州的可能,当以防守为主。弓弩箭矢正是用武之时,射声营责无旁贷。只可惜营中没有高明射师,射士的水平提高太慢。”
  士孙瑞、魏杰也很无奈。
  这个问题不是射声营一个营的问题,而是整个北军的问题。
  中兴以来,北军便失去了设立之初的本意。兵力不断削减,能人材士流失,剩下大多是洛阳周边的子弟,训练不精,以交游为务。如今天下大乱,北军根本承担不起拱卫天子的任务。
  天子要北征,三个骑兵营只能挑出一千人。
  而这一千人有大半还是刚从西凉俘虏中选拔出来的,原本就属于北军的屈指可数。
  “尽人事,听天命吧。”士孙瑞说道:“你挑几个射艺堪用的,届时转入羽林,随行保护天子。”
  沮俊点头答应。
  “伯俊,你从各地赶来从军的百姓中挑一些熟悉地理的人,了解一下河东有哪些地利可用。”
  “喏。”
  ——
  刘协连续奔驰三十里,完成了今天的训练科目。
  战马已经开始喘息,和之前预计的基本符合。
  即使是最好的凉州马,也不可能连续急行军。一人多马,日行千里不是不可能,但损耗将非常惊人,很多战马会因此倒毙。
  一日一夜两百里,大概是战马能够承受的极限。
  刘协跳下马,由史阿牵去放松、啃草。
  早就接到命令,在路边等候的杨奉快步迎了上来,拱手施礼。
  “陛下,臣恭候多时了。”杨奉举手相邀。“臣略备薄酒,为陛下洗尘。”
  刘协跟着杨奉走到路边的高台上,落了座,看着远处的盐池,不期然的想起了刘巴的建议。
  以盐铁为质,向河东大族借粮,这个方案看似可行,却不能让他满意。
  明明是这些人侵占了朝廷的户口、土地,现在却还要朕向他们借粮?
  他之所以没有否决刘巴,除了想看看刘巴能做成什么样,也有根基不稳,不能急于求成的考虑。
  士孙瑞先斩后奏,其他大臣以沉默表示支持,说明激烈的手段不得人心,不能操之过急。
  “白波谷有回复了吗?”
  “有,他们随时恭候陛下的驾临。”
  刘协满意地点点头。为了避免引起大臣们的注意,与白波谷的联系一直是通过杨奉进行。
  “白波谷现在有多少人?”
  “男女老少加起来,大概有两万三千多户,十余万口。”
  “据你估计,河东现在总共有多少户口?”刘协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户口损失真有大半?”
  “怎么可能。”杨奉“嗤”的一声笑了。“那都是为了少交赋税而已。真正逃难或者饿死的人,臣估计不会超过两万户,剩下的人不是落草,就是依附大族,做了大族的部曲。”
  刘协在心里暗自算了算。河东户口最多的时候有九万多户,五十七八万口。按杨奉所说,逃走或饿死的人只有两万多户,那剩下的户口应该还有六七万户。
  但河东郡的上计簿上只剩下三万多户,有三四万户被大族侵吞了。
  王邑这个混蛋,真该死。
  但杀了王邑也解决不了问题。
  荀彧接任河东太守后,就算不知道具体的数字,也知道大族侵吞户口的事实。但他一句不提,显然不赞成直接从大族手中抢人。
  即使是刘巴,也只是建议以盐铁为质,向大族借粮。
  不管他们是出于持重的考虑,还是从内心里就反对抑制豪强,总之指望不上。
  所以他只能另辟蹊径,招安白波军,让他们去占据那些抛荒的土地,成为朝廷能够控制的编户。
  既然账面上有大半的户口逃亡,那抛荒的土地就是无主之地,可以由朝廷收回,重新分配。
  谁敢站出来反对,谁就是自曝其短,与朝廷做对。
  在此之前,刘协要确定的是这些白波军能够接受朝廷的控制,而不是成为不稳定因素。
  “你不是想要教师的么?朕给你带来了一个。”刘协叫过伏德。“这是皇后长兄,在卫尉营里做了几天教师,颇受将士欢迎。本来右将军是不肯放人的,你要得急,朕只好亲自出面,给你带来了。”
  伏德上前施礼。
  看着温文尔雅的伏德,杨奉又惊又喜,一边还礼,一边乐可不可支的说道:“陛下,这让臣……如何过意得去?”
  大儒之子,皇后之兄,又是天子出面从后将军营中抢来的,这个面子太大了。
  “真要是过意不去,下次朕请将军你出战的时候,不要推三阻四就是了。”刘协半真半假的说道。
  杨奉尴尬得无地自容,连连拱手请罪。
  “陛下,臣再也不敢了。”他倒了一杯酒,双手举起。“臣自罚三杯。”


第二百三十九章 知人善任
  “读书是为了继承前人的智慧,明白做人的道理,能够读写军书、公文,不为人所欺,而不是咬文嚼字,皓首穷经。那是博士们的任务,不是你们的。”
  刘协不紧不慢地说道,表面上是说给杨奉听,实际上也是说给伏德听。
  伏德的性格和伏完很像,温顺而随和,习惯于听从安排。即使有不同意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