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皓,这是刚刚收到的消息,我还没来得及报与主公。本想找个机会,先与你们商量商量,万万没想到许攸那么鲁莽,我竟来不及反应。”
  田丰阴着脸,将文书翻阅了一遍,花白的眉头皱成了川字。
  消息是从上党传来的,钟繇与黑山贼张燕结盟,迎张燕到上党屯田。
  “这么说,天子欲效暴秦故事,行耕战之策,鞭笞天下?”
  审配点点头,一声叹息。“大乱之后,本该休养生息,天子却如此意气用事,也是运数。天意如此,谁能救之?元皓,公与,当以苍生为念,救民于水火,莫作首阳采薇之臣。”


第二百七十四章 溪云初起
  田丰长吁短叹,沮授沉默不语。
  审配垂着眼皮,悠闲自得的拨弄着手中的玉如意。
  再聪明的谋士,如果没有及时、准备的消息,也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无用武之地。
  许攸为什么能说得田丰哑口无言?因为他从郭图那里得到了更多的消息。
  审配也很好奇,许攸究竟打听到了什么消息,竟然做出如此决绝的反应,主动求退。
  袁谭、郭图去了幽州,汝颍系将腹心拱手让人。
  抢占幽州,控制幽州突骑么?有这可能。但没有冀州的钱粮供应,幽州突骑又能如何,人不用吃饭,马不用吃草吗?
  审配不屑一顾。
  以白马将军公孙瓒的赫赫威名,都败在冀州强弩兵的面前,袁谭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正南,这些消息都准确么?”田丰问道,声音沙哑低沉,带着掩饰不住的悲怆。
  审配坐直了身体,微微前倾。“元皓,这样的事,岂能儿戏?”
  田丰长叹。“正南有何打算?”
  审配却没有急着回答,亲自取来一幅地图,与田丰对坐,将地图放在田丰的面前。
  田丰、沮授看着地图,不约而同的交换了一个眼神。
  地图范围很大,不仅包括冀州,还有并州、幽州、兖州、豫州、荆州,甚至包括了司隶的河南、河内、弘农三郡。
  审配伸手,在许县的位置轻点。
  “据刚收到的消息,曹操将在此屯田。”
  田丰眉梢轻挑。“是利用之前迫降的青州兵吗?”
  “理当如是。”审配轻笑了一声,带着一丝不屑。“他还接受了朝廷的诏书,拜镇东将军,领兖州牧。阉竖就是阉竖,甘心做昏君的走狗。”
  田丰眉头皱得更紧。
  他听懂了审配这句话的意思,审配打算对兖州用兵,希望他和沮授向袁绍进言,同时向所有人表示冀州人共进退。
  如果说许攸是以退为进,那审配就是要得寸进尺。
  “正南,不管怎么说,曹操还是盟友。”
  “他也配?”审配冷笑。“元皓,前年他被张邈、吕布偷袭,失兖州,军无宿粮,陷于死地。主公派人取质,却被他拒绝。主公受公与之策,命他迎驾,他却私受朝廷封拜,眼中哪里还有主公?这样的人譬如鹰犬,饥则受命,饱必飏去。若是让他在许县站稳脚跟,只怕兖豫非主公所有。”
  田丰还是觉得不妥。“钟繇在上党,朝廷又去了太原,随时可能入冀州。此时此刻,冀州主力尽出,岂不为人所趁?”
  审配不以为然。“朝廷倒行逆施,不得人心,能安坐上党、太原便已不易,哪有余力东出?若是敢来,正可以大破于城下,免了跋涉之苦。”
  不等田丰再说,审配又道:“吕布被击败后,寄寓于徐州,被刘备安排在小沛。吕布反复无常,刘备有勇无谋,一旦徐州为吕布所据,于我大不利。当趁其立足未稳,与刘备联手剿灭之。”
  审配手一挥,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圈,将兖州、豫州、徐州全部包括了进来。
  “届时,饮马淮河,迫降袁术,则中原可定。再传檄荆扬益交,谁敢不服?待天下大定,再集山东之力,西向讨贼,平定并凉。”
  田丰抚着胡须不语,沮授也不说话,眼神游离,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审配有些不高兴。
  自己已经把话说得这么明白了,他们还不动心吗?
  这是多好的机会。
  过了一会儿,田丰开了口。“正南,你希望主公为天下先吗?”
  审配眼神微闪。“元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田丰欲言又止。
  ——
  出了门,上了车,田丰脸色阴沉。
  “公与,你意下如何?”
  沮授眉心微蹙。“正南有些急了。”
  田丰点点头,一边示意车夫起程,一边追问道:“你在担心什么?”
  “先生,你应该还记得郭圣通的故事吧。”
  田丰一声长叹。“我也是这么想。袁谭、郭图北上幽州,若是作战顺势,幽州精骑为其所有。若是不顺利,则我军南北难以兼顾。怎么看,都不像是兵家应有之计。”
  沮授转头看看田丰,嘴角挑起一丝无奈的苦笑。
  刚直如田丰,也觉得此事重大,不敢轻言,选择了避重就轻。
  他们需要担心的哪里是南北不能兼顾,而是袁谭掌握了幽州精骑,几乎会必然出现的内部争斗。
  当年光武皇帝娶了郭圣通为妻,又立为皇后,所生子刘彊立为太子,一切都尘埃落定,最后都能全盘推翻。如今袁绍已经娶妻生子,长子袁谭也成年,再掌握了幽州精骑,哪里还有冀州人的位置?
  除非劝袁绍废长立幼,换一个娶冀州人为妻的儿子继位。
  比如袁绍最疼爱的袁尚。
  可是废长立幼不符合儒家伦理,汝颍系也不会轻易放弃,冀州人很可能白忙一场,再次被中原人抛弃。真到了那时候,审配等人岂能罢休?
  审配要取兖州,很难说没有争功的意思。
  天下未定,内乱已经初见端倪,实在不像是吉兆。
  沮授觉得眼前一片漆黑,看不到一点希望。
  ——
  数日后,袁绍再次召开会议。
  他收到了更多的消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天子北上,并不是要去太原,而是去美稷平叛。
  天子的底气是三千精骑,其中包括三百甲骑。
  这个消息太过离奇,很多人最开始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但袁绍说,这个消息来源可靠,绝对准确。
  有了袁绍的这个保证,众人争论的焦点就变成了天子这么做是否明智,而袁绍又该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却没有人再怀疑消息是否准确。
  袁绍虽然不在朝廷,但朝廷中一直有他的耳目,这一点毋庸置疑。
  田丰不死心,再次提出迎奉朝廷,只不过议题变成了袁绍入朝执政,匡正社稷。
  几乎没有人响应他的提议,连许攸都懒得理他。
  审配几次目视田丰、沮授,也没得到响应,只得亲自出马,提议袁绍出兵渡河,攻取东武阳。
  臧洪据东武阳而叛,而且拒绝了袁绍的招降,必须予以平定。
  袁绍正中下怀,随即调兵遣将,准备南下。
  面对此情此景,田丰也无可奈何。
  如果审配说的是南下兖州,他还可以反对。平定臧洪的叛乱,他没有反对的理由。
  而一旦袁绍的大军到了兖州,再想让他回来,可就难了。
  会议结束,田丰出了门,仰天长叹。


第二百七十五章 郭嘉进计
  一骑快马,将一封来自邺城的诏书送进了许县,送到了曹操的面前。
  臧洪据东武阳而叛,袁绍将亲率大军南下平叛,命曹操率部配合。
  曹操看完诏书,头痛不已。
  诏书中对他的称呼不是镇东将军,也不是兖州牧,甚至不是兖州刺史,而是东郡太守。
  这是当初袁绍给他的职位。
  简而言之,这是袁绍要他表态,在他与朝廷之间做一个选择。
  如果他选择朝廷,那就是与袁绍为敌。袁绍的目标将不仅仅是东武阳的臧洪,还包括他曹操,以及整个兖州。
  他刚刚攻克雍丘,拿下陈留,其他诸郡还没来得及平定,但袁绍却只需要一封书信,就能将大半兖州收入囊中。
  济阴太守吴资,陈相袁嗣,济北太守袁遗……眼下兖州诸郡国的守相几乎都是袁绍的支持者,或者直接就是袁家人。
  在他和袁绍之间,那些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袁绍。
  朝廷能给他的,只有诏书和印绶。
  曹操一个头两个大。
  左思右想,曹操也没想出解决之道,不得不召集部下文武议事,顺便试探一下众人的意思。
     奇_书_网 _w_w_w_。_q i_s_u_w_a_n_g_。_c_o_m 
  不出他所料,看完袁绍的诏书,众人大半变色,表示双方实力悬殊,不堪一战。
  若是拒绝,必然玉石俱焚。
  看到众口一辞的要投降,曹操心灰意冷,连死的心都有了。
  他很想念程昱。
  当初袁绍要迫他送质时,就只有程昱坚决反对。
  可惜现在程昱担任东平相,在范县,不在许县。
  这时,郭嘉起身,走到曹操面前,取过那封袁绍的诏书,用力一撕。
  “嘶啦”一声,帛书被撕成两半,声音清脆。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了过来,诧异地看着郭嘉。
  有人眼中露出不屑之意。
  郭嘉也不看他们,不紧不慢的将诏书撕成碎条,然后扔进了火盆。
  “奉孝,你这是……”曹操不解。
  郭嘉摇摇手。“主公,我军刚刚收复雍丘,粮食断绝,哪有余力去攻东武阳?且臧子源(臧洪)本是袁本初旧部,如今据城而叛,当由袁本初去平定,何须主公出力?难道拿下东武阳后,袁本初会将东武阳还给主公不成?”
  曹操苦笑。
  东武阳本是东郡的属县,但是在大河之北。吕布入兖州,东郡也跟着反了,只剩下河南的鄄城、东阿、范三县。袁绍派兵协助他平叛,其中就包括臧洪进据东武阳。
  臧洪拿下东武阳后,并没有离开,显然没有归还之意。
  如今臧洪据东武阳而叛,袁绍统兵亲征,攻克东武阳后,能将东武阳还给他?
  显然也不可能。
  所以,就算他肯向袁绍低头,这个东郡太守也只是一个羞辱。
  他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他只是没有实力与袁绍翻脸。
  “既然主公无力助阵,也没有收回东武阳的可能,理他作甚?袁本初若能拿下东武阳,那就自取。若不能,这诏书与破布何异?”
  曹操点头不语。
  有人起身。“祭酒撕了袁盟主的诏书,主公如何回复盟主?若盟主遣使问罪,为之奈何?”
  郭嘉嘿嘿一笑。“诏书是我撕的,大家都看得清楚。若是袁本初遣使问罪,自然由我一肩担之,诸君不必担心。其实我这么做也是为袁本初着想,袁本初若是足够睿智,必能理解。”
  曹操不解。“奉孝,为何如此说?”
  郭嘉扬扬眉。“主公,他这封诏书上可有年号?”
  曹操听了,恍然大悟。
  众人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天子在安邑立都,改元建安,诏书已经发往各州郡。许县已经收到诏书,邺城自然也收到了,但袁绍的诏书上用的就是建安年号。
  既然用了建安年号,就表明袁绍承认朝廷。
  那袁绍以诏书自称就有问题了。
  以前天子为李傕所制,不能自主,袁绍不承认朝廷的诏书,以车骑将军自居,承制矫诏,还可以说是权宜之计。如今天子脱困,又没有明确的诏书授权,袁绍还以诏书自居,自然不合礼仪。
  虽然大家都清楚,这可能是袁绍有意试探,但郭嘉这么说,你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