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这是……”
  刘协说道:“大战在即,安集将军及其麾下诸将要全力作战,营中家眷到御营集中安置,阿宛要搬过来住一段时间,皇后安排一下吧。”
  伏寿听了,略作思索,说道:“那……臣妾与宋贵人商量一下,看看她那边能不能与董妹妹同住。”
  董宛皱了皱鼻子,刚要说话,刘协不动声色的摆了摆手,示意她不要说话。董宛见了,闭上嘴巴,却还是将头扭向一旁,装作欣赏风景。
  “不仅安集将军营中的眷属要来,可能还有其他人。尽可能的挤一挤吧,在御帐旁立一小帐,让宋贵人也搬过来。”
  伏寿措手不及,有点慌乱。
  “皇后母仪天下,这些眷属就辛苦皇后了。”刘协又转头对董宛说道:“阿宛,你和那些人熟悉,要和宋贵人一起协助皇后,想办法安置好这些人,让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全力迎战。”
  董宛乖巧地应了一声,又向伏寿施礼。
  伏寿见状,不好多说,只好应了。她刚准备转身去安排,刘协又叫住了她。
  “朕有一个计划,想与皇后商量。”
  伏寿情绪不高,嚅嚅地说道:“陛下有诏,臣妾岂敢不从。”
  “安集将军营中有一些孩子,已经到了开蒙的年纪。朕打算请执金吾为他们开蒙,皇后觉得可行否?伏氏传经四百年,教几个蒙童应该绰绰有余吧。当然了,执金吾只是做名义上的老师,负责管理就行,具体的教学工作由那些儒生承担。”
  伏寿抬头看了刘协一眼,点点头。“臣妾奉诏。”
  看着伏寿的背影,董宛撇了撇嘴,低声说道:“吝啬鬼,陛下又不是你一个人的陛下。”
  “阿宛,不得无礼。”刘协瞪了董宛一眼,轻轻地摇了摇头。
  董宛哼了一声,不情不愿,嘴撅得能拴驴。
  刘协有点头疼。
  伏寿不是省油的灯,董宛也是个麻烦精,今后的日子还能安宁吗?
  他站在塬边,出了一会儿神,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塬下的营中走动,不禁心中一动,有了主意。
  不知道是不是心有灵犀,唐姬抬起头,看向塬顶,正看到负手而立的刘协,身后是满天晚霞,自有一番遗世而独立的落寞。
  唐姬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然后,她又看到了另一个身影出现在天子身边,正是皇后伏寿。
  唐姬莫名的一阵不安,收回目光,转身钻进了帐篷。
  过了一会儿,有宫女来见,传皇后懿旨,请弘农王夫人搬到塬上暂住。唐姬问了原委,这才知道大战在即,天子有诏,将安集将军董承营中的眷属搬到御营来。为了给那些人腾地方,不仅是她,公卿大臣们的眷属也要搬到塬上。
  唐姬本想等一等,明天和其他人一起搬,宫女却说,皇后已经安排好了帐篷,希望她尽快搬上去,最好能一起吃晚饭。
  唐姬无奈,只得简单收拾了一下,跟着宫女上塬。
  来到御帐前,宫女先进去禀报,伏寿出来,亲自引着唐姬去准备好的帐篷。
  “皇后,使不得,臣妾受不起。”唐姬心中不安,连忙阻止。
  伏寿莞尔一笑。“夫人不必如此,万年公主不幸早夭,弘农王又被奸臣所害,夫人是陛下唯一的亲人,理当与众不同。亲亲贤贤,若连夫人都不能安顿好,我又怎么母仪天下?夫人,我年少无知,有什么做得不妥当的,还请夫人不吝指正。”
  唐姬瞅了伏寿一眼,心中不免疑惑。
  以前的伏寿可不是这样,这是怎么了,陛下和她说了什么?


第二十八章 弱肉强食
  唐姬的帐篷就在御帐旁不远,是一个还算宽敞的帐篷,足以供唐姬和随侍宫女居住。
  “塬上不够广阔,物资也不充裕,委屈夫人了。”伏寿浅笑道,带着皇后的矜持。
  唐姬吩咐宫女收拾,转头示意伏寿出帐说话。
  她们刚出帐,一直忍着的小宫女就握紧小拳头跳了两下。她们在塬下住了那么久,一直挤在一个破旧的帐篷里,也没几件像样的家具。现在搬到塬上,不管是帐篷还是家具都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她手脚利索的铺好席,像打理新房一样整理帐内的摆设,力争将每一件东西都摆在最适合的位置。
  帐外,唐姬听着小宫女压抑的欢呼声,拱手欠身,轻声说道:“谢皇后赐。”
  伏寿露出一抹浅笑,随即又收起,双手虚扶。“夫人言重了。这都是陛下和我的一片心意。”
  “陛下最近可好?”唐姬顺势问了一句。
  “挺好的。”伏寿歪着头想了想,又道:“就是忙,不仅起得早,睡得迟,而且又是练武,又是演阵,有点空闲还要读书,接见大臣。一天下来,累得倒头就睡,我想和他说会儿话都没机会。”
  伏寿亲昵的挽着唐姬的手臂。“嫂嫂,他听你的,你帮我劝劝他吧。虽说中兴艰难,却也要注意身体不是?”
  唐姬心中不安,想从伏寿怀中抽出手臂,却被伏寿牢牢抱着不放。
  “皇后……”
  “嫂嫂,你就帮帮我嘛。”伏寿央求道。
  唐姬苦笑着看了伏寿一眼。“臣妾乃不祥之人,如何敢过问宫中机密,尤其是陛下与皇后之间的事?皇后这不是为难臣妾么?”
  伏寿低下了头,泫然欲泪。“嫂嫂为难,我能理解。只是圣人也说事急从权,嫂嫂就算不为我着想,也该为先帝血脉着想。陛下是先帝最后的血脉,万一……有什么闪失,如何是好?”
  唐姬的眼角抽了抽,眼神也跟着冷了下来。她坚决地抽出手臂,向后退了一步,躬身施礼。
  “多谢皇后信任,只是这等大事,皇后理当与大臣商议。臣妾不祥之人,不敢与闻。”
  说完,她又拜了一拜,转身进帐去了,顺手掩上了帐门,将伏寿挡在帐外。
  伏寿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咬着嘴唇,却不敢发作,只得怏怏而回。
  刘协坐在案前,正等着开饭,贵人宋都与董宛已经来了,正凑在一起说得热闹,见伏寿进来,又是一脸不悦,互相看了一眼,连忙起身,上前行礼。
  刘协没看到唐姬的身影,估计是伏寿与唐姬话不投机,也没多说,示意伏寿入座,又命人给唐姬送些食物过去。
  “吃吧,多吃一点。”刘协笑道:“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顿饱饭。”
  伏寿刚拿起筷子,听了这句话,吓得手一抖,筷子又落在案上。
  “陛下,这……这是何意?”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一天只能吃一顿。”董宛抢先说道:“粮食有限,妇孺老弱一天只吃一顿,节省粮食供应战士。”
  伏寿看向刘协,小脸煞白。
  刘协点点头。“这是刚刚在安集将军营中定下的,还没来得及和皇后说。”
  伏寿离席,拜倒在地。“陛下体恤将士,乃大汉之幸。只是陛下政务辛苦,还要练兵习武,日食一餐,怕是对身体有碍。”
  “从明日起,朕会减少习武的时间。如果士气不振,人心不齐,纵使朕能力敌百人,又能如何?皇后,此战可胜不可败。若是战败,恐怕连这一日一餐都没了,只会成为别人鼎中的肉。”
  伏寿打了个寒颤,下意识地咬紧了嘴唇。
  西凉兵吃人的事,她听说过很多次,并不陌生。
  宋都和董宛也变了脸色。尤其是董宛,她可是亲眼见过的。
  刹那间,死亡触手可及,令人窒息。
  ——
  次日一早,刘协早早起床,稍微活动了一下身体后,便再次起程,赶往杨奉大营。
  杨奉亲自出营迎接,阵势盛大,礼节隆重,队伍几乎直到御营所在的塬下。不仅如此,他还为天子执辔,恭敬之极。
  消息传到杨定、董承耳中,二人气得破口大骂。
  杨奉整这么一出,完全不讲默契,让他们很丢脸。
  来到杨奉的大营,见礼完毕,君臣落座。
  率领虎贲郎随车驾左右的宋果与杨奉见礼,感慨不已,心情又大有不同。
  宋果曾在李傕麾下任职,与杨奉有同僚之谊,后来又与杨奉同谋,起兵讨伐李傕,事败后一起投奔了天子。
  有了共患难的经历,两人自然比其他人更亲近一些。
  依照之前巡视各营的惯例,刘协接见了杨奉的部下,进行封赏。
  在一长串的名单中,刘协发现了一个目标。
  河东人徐晃,五子良将之一,能和关羽正面PK的猛人。
  刘协心中狂喜,脸上却不动声色,按例正常程序,一一接见。
  徐晃三十出头,中等身材,算不上壮实,看不出什么名将的气质。在杨奉列出的军功簿中,徐晃也不突出,名次甚至很靠后。
  从名字大致可知,排在前面的应该都是杨奉的嫡系,来自白波军的旧部,徐晃则是一个另类——他不仅名字很正式,还有字——加入杨奉部下的时间并不长。
  刘协详细询问了各人的情况,大加慰勉。
  他这次出巡的主要目的就是杨奉的大营,除了要经过杨奉的大营去见贾诩之外,还有为将来去河东铺路的想法。
  想在河东立足,白波军是必须争取的力量。
  与天子近距离亲近交谈,让这些出身底层的白波军将领喜形于色,手舞足蹈,唾沫横飞。
  徐晃话不多,静静地坐在一旁,没什么存在感。
  寒喧过后,刘协向杨奉提出,朕正从各营招募精锐,充任侍从,将军麾下勇士如云,能不能推荐几个人,为诸将表率?
  气氛烘托得如此到位,杨奉不好意思一口拒绝,选择了几个非嫡系,其中就包括徐晃。
  刘协正中下怀,毫不客气的笑纳了。
  为了避免杨奉生疑,他没有对徐晃特殊对待,与其他几个一起拜为虎贲侍郎,归于宋果麾下。
  宋果与杨奉有旧,自然不会亏待杨奉的旧部,哪怕这些人不是杨奉的嫡系。
  即使是仕途经验丰富的宋果,也没意识到徐晃才是刘协真正想要的人,其他人都是添头。


第二十九章 谁有勇无谋
  刘协先与杨奉商量布防的事,依然由杨修负责解说。
  太尉杨彪坐在一旁,看着杨修侃侃而谈,面无表情,心中却压抑不住的得意。
  几天时间,杨修的全方位进步肉眼可见,超乎想象。
  杨奉心情也极好。
  送了几个人,哪怕不是嫡系,杨奉多少有些肉疼,可是天子与自己商量军事,还让太尉杨彪的儿子为自己解说,这面子太大了,心里那点不舍早就烟消云散。
  计划是刘协与杨彪、士孙瑞等人商议的,根据地形,以杨定为前突部,据华山之险,固守集灵宫一带,威胁李傕、郭汜后路,最好能分其一部,让他们无法集中兵力进攻御营。
  根据杨彪和士孙瑞的分析,李傕、郭汜不久前刚刚大打出手,伤亡甚众,即使有共同的目标,不得不再次联手,也很难像以前一样亲密无间。
  在某种程度上,联手正预示着他们的衰落,已经无法独立完成任务,不得不各让一步。
  因此,朝廷可以利用这一点,诱使他们分兵。
  杨定就担负着这个任务。
  根据双方的兵力对比,进攻杨定的大概率会是实力相对较弱的郭汜。
  郭汜上次在新丰受挫,损失较大,就算一部分溃兵重新归队,他的实力也不如李傕。在两人勉强结成的联盟中,郭汜必然处于下风,受李傕节制。攻破御营这样的任务没他的份,屈尊为别部,牵制杨定的可能性更大。
  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