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想到了贾诩。
  历史上的马超与韩遂反目成仇,就是源于贾诩精妙的离间计。
  但他不觉得贾诩会这么干。毕竟贾诩很清楚,如果韩遂和马腾反目,甚至大打出手,不仅对凉州人的话语权伤害太大,也不利于朝廷整合并凉,立足西北。
  那马腾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巧合,还是失控?
  不得而知。
  “公达,马腾东行,是不是有些古怪?”
  荀攸说道:“的确有些古怪。不过马腾素与韩遂不和,结为兄弟是迫于形势,不得不然。如今在陛下与韩遂之间选择了陛下,正是陛下争取凉州人心的好机会。”
  “与贾文和有关么?”
  荀攸摇摇头。“不知详情,难以判断。不过贾文和用计出乎自然,就算是有意为之,也未必看得出来。依臣之见,最多是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不会是刻意为之。”
  刘协没有再问。“如何迎战?”
  “命度辽将军张杨固守成宜,陛下率部增援,一举破之。此战之后,塞内可粗安。”
  “张杨能守得住吗?”刘协有点担心。
  张杨总共只有一千三百多人,本部人马只有千骑,面对数万匈奴人、鲜卑人的联军,能否控制住局面,实在令人担忧。
  “陛下选张杨为度辽将军,不就是因为他熟悉匈奴、鲜卑的战法,兼有汉胡之长吗?臣相信他能守住成宜,以彰陛下用人之明。”
  刘协回头看着荀攸。这话听着怎么那么别扭呢?
  不过仔细想想,他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张杨刚上任,如果不战而退,他这个度辽将军也就没威信可言了。
  退一步说,就算他现在想赶过去增援,时间也来不及。
  按路程和时间分析,扶罗韩、白马铜应该离成宜不远了,大概率会抢在他前面到达。
  希望张杨能不负所望,坚持到援军到来。
  ——
  刘协随即命人回复张杨,命其固守待援。十日之内,他必亲至。
  紧接着,刘协召集呼厨泉、去卑议事,通报了刚刚收到的消息。
  听说白马铜与鲜卑人扶罗韩混在一起,去卑顿时变了脸色。
  白马铜的实力已经不是他们能应付的了,再加上扶罗韩,这简直是灭顶之灾。
  但白马铜是攻击羌渠的元凶之一,他们又不能避战。
  美稷是汉家天子刚刚帮着夺回来的,他们如果再放弃,以后就真的没有立足之地了。
  反复商量之后,呼厨泉表示,愿意尽起精锐,随天子出战。
  话说得很慷慨,实际上却露出一股掩饰不住的穷酸气。
  因为在河东的部属还在返回美稷的路上,其他各部都装聋作哑,对呼厨泉这个单于表示了无视,美稷单于庭能调动的兵力也就是当初与刘协同行的千余骑。
  刘协毕竟还有三百甲骑充场面,呼厨泉连一块遮羞布也没有。
  汉家天子,匈奴单于,同是天涯沦落人。
  ——
  意见一致,刘协便命令分散在各地的骑兵集结,准备出征。
  因为物资短缺,单于庭没有足够的粮秣,两千精骑也不能聚集在一起,只能以百骑为单位,分散在方圆百里的范围内,说是维护当地的秩序,实际是为了人马就食方便,尤其是战马。
  没有粮食喂养,战马需要大量的草料来保持基本的体力,不至于掉膘太严重。
  他的身边只有三百甲骑与百余虎贲侍郎。
  要执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只能临时召集。
  消息发出后的次日,就有骑士陆续赶到驻地,河谷里渐渐热闹起来。
  虽说分开还不到半个月,重新相见还是让他们非常开心。
  身在异乡,原本不太亲近的人都有了一份乡党情谊,更何况他们还有并肩作战的经历。
  刘协也没闲着,安排人进行技能测试,看看这些家伙有没有偷懒,或者钻姑娘们的帐篷钻得太勤,耽误了训练,影响了腰马力量。
  测试的结果有喜有忧。
  将士们的技能保持得不错,但战马的状况堪忧。
  春天马瘦的确不是嘴上说说。没有精料,战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掉膘,爆发力和耐力不足。
  刘协很担心,张绣却不以为然。
  春天马瘦又不是汉军特有的困难,鲜卑人、匈奴人同样不能避免。相对来说,汉军的情况反而好些。毕竟越往北,天气越冷,条件越艰苦,能比得上美稷的牧场屈指可数。
  塞外的蛮胡在这个时候入塞劫掠,除了他们可能遭了灾,生活难以为继之外,最大的可能还是轻敌,觉得塞内没有能威胁到他们的力量,可以随便劫掠。
  醯落授首,在他们看来纯属意外,并非汉军实力有多强。
  刘协觉得张绣太年轻,太轻狂,没受到社会的毒打,不太敢相信他。
  ——
  就在骑兵集结完毕,准备出发的前夜,刘协收到了一个消息。
  吕布来了。
  刘协多少有些意外。
  他是希望吕布能来,但吕布来得这么快,说明山东的形势出现了预料之外的变化。
  刘协和荀攸一琢磨,便取得了共识。
  很可能是袁绍南下了,对兖豫青徐产生了压力,也就没有了吕布的立身之地。
  他们远在美稷,消息传递不便,即使是用快马送来也要十天左右。如果不是非常重要的消息,荀彧、钟繇等人可能收不到,或者收到了也不急着送。只要不是进攻上党或者河内,关东怎么乱,都影响不了朝廷的运作。
  但袁绍此刻南下,还是有点不正常。
  毕竟公孙瓒还没死,幽州尚未平定,中原也没有值得袁绍亲自出马的对手。
  在历史上,曹操也是得到了朝廷的加持之后,实力大增,才导致袁绍不爽。如今朝廷滞留河东,就凭曹操杀边让、屠徐州,以有刚刚屠雍丘的恶名,他能活着都是运气,根本没有和袁绍叫板的底气。
  荀攸突然想起一件事。“臧洪,东武阳。”
  刘协一头雾水。
  他知道有臧洪这么一个人,却不记得有这么一件事。
  “吕布袭击兖州时,袁绍曾派人支持曹操,河北的事就由臧洪负责。臧洪是张超故吏,为人忠义,张超被杀,他必然有所反应。”
  经荀攸一提醒,刘协有了点印象。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臧洪够忠义,而且很猛,面对袁军的猛攻,他坚持了很久。
  “张邈、张超已经死了,如果袁绍再杀了臧洪这样的义士,关东人会怎么看他?”刘协问道。
  荀攸淡淡地说道:“多行不义,必自毙。”


第三百零六章 知错能改
  刘协微怔,身体向后靠,曲起尾指,轻挠鬓角。
  俗话说得好,字数越少,意义越大。
  荀攸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却不能掉以轻心。
  对真正的士大夫来说,义利之辨从来都是原则问题。荀彧能因此绝食,以示不与曹操合作。荀攸虽然没有那么决绝,却也不会觉得无足轻重。
  他真的只是说袁绍么?
  又或者是暗指他的用人原则?
  张杨任度辽将军,裴茂转西河太守,都是他乾纲独断,并没有征询其他人的意见,包括荀攸在内。
  在甩开了老臣们的羁绊后,荀攸是他身边唯一一个不惑之年的关东近臣。
  事实上,他能感觉到荀攸对裴茂的一丝不屑。
  刘协想了一会儿,幽幽地说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原本都无可厚非。袁绍本可以成为君子,却偏偏唯利是图,多行不义,着实令人失望。教化要重视,教化之道更要反思,每多一个袁绍这样的人,都是对圣人之教的莫大伤害。”
  荀攸眼神微闪,欲言又止。
  天子这句话有明显的曲解,但他不觉得天子是因为不懂而曲解,又或者是无心之失。相反,这应该是有意为之。
  他略微一想,就明白了天子的言外之意。
  义利之辨,可以要求袁绍,却不能苛责吕布。
  袁绍四世三公,他有足够的条件成为君子,但他偏偏成了小人。
  吕布本来就是小人,不能要求太高。此时此刻,他愿意赶来效力,便值得嘉奖。
  相比之下,袁绍来都不肯来。
  不能不说,虽然有诡辩的成份,却也是一个务实的做法。
  荀攸思考片刻,又道:“陛下能忘过记功,自然是好的。但吕布发掘帝陵,盗宝曝尸,皆是不可轻恕之罪,陛下还须谨慎。”
  “朕也正为此烦恼。”刘协顺势说道:“公达可以解忧之道?”
  当初他就有这样的担心,所以没有直接给吕布下诏,而是由张杨出面。
  “下诏切责,令其戴罪立功。”
  刘协正中下怀,随即又说道:“就由公达去宣诏吧,其他人怕是难孚使命。”
  荀攸嘴角微动,随即又低头拱手。
  “唯。”
  ——
  吕布勒住坐骑,看着女儿吕小环策马奔来,纵身跃起,如飞鸟入怀,连忙张开双臂,接住吕小环。
  “小心些,摔坏了怎么办?”
  “有阿翁在,我不怕。”吕小环吊着吕布的脖子,咯咯笑道。“阿翁,这儿才是家,我喜欢这儿,不喜欢中原。”
  吕布笑了,将吕小环放回马背。“再喜欢,也不能没规矩。你不再是那个小娃娃了,你已经是快要嫁人的女子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缠着阿翁,会被人笑话,嫁不出去。”
  吕小环歪着头,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不嫁,陪着阿翁一辈子。”
  “胡言乱语!”吕布佯怒道:“天下哪有不嫁的女子?”
  “可是天下到哪儿去找一个像阿翁一样英雄的男子?如果找不到,我宁可不嫁。”说完,不等吕布回来,又扬起马鞭,重重地抽了一下战马,飞驰而去。
  “唉——”吕布轻叹了一声,对一旁的魏续说道:“都怪你们,把她给宠坏了,不成体统。”
  魏续不以为然。
  “君侯,哪来那么多体统。中原你也去过了,那些世家的嘴脸,你还没看透么?袁绍、袁术枉为四世三公子弟,兄弟相争,宛如仇敌。袁绍以盟主自居,却将主盟的臧洪围在东武阳。什么仁义道德,都是女人的小衣,不掀起来看,谁知道有没有。”
  吕布欲言又止,最后化作一声长叹。
  不得不说,魏续的话虽糙,道理却不糙。
  几年之间,他去了洛阳,去了长安,又去了关东,转辗多地,经历的事比他之前三十多年的人生经历的还要多。
  什么朝廷体面,什么仁义道德,都是笑话,让人无法呼吸。
  回到并州,回到这牛羊满谷的北疆,他才觉得轻松些。
  他很想和女儿一样纵马奔驰,尽情发泄心中的快意,但他却做不到。
  去了一趟中原,他已经不再是曾经的他。
  杀丁原,杀董卓,掘帝陵,每一件事都像大山,压在他身上,让他步履难艰。
  天子能信任我吗,还是暂时利用一下,将来依然不免兔死狗烹?
  “君侯,陈宫来了。”魏续忽然说道:“他身边那人是谁?没见过啊,看样子像是天子身边的人。”
  吕布转头一看,见陈宫陪着一人,有说有笑的走了过来。
  “是荀攸。”吕布认了出来。“当年和何顒一起谋刺董卓的。”
  “是他?”魏续很惊讶。“真看不出来,我还以为他就是个书生。”
  “他是书生不假,却是个敢杀人的书生,剑术很好的。”吕布说着,翻身下马,不忘整理一下衣服。
  他与荀攸有一面之缘,很欣赏荀攸,视为剑客中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