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卑大感意外。
  他原本还以为刘协是想借战胜之威,驱逐匈奴出塞,或者强迫匈奴人成为编户。
  “谢陛下,臣愿永为大汉藩属,为汉守边。”
  刘协笑笑。
  为汉守边就算了,朕可不打算将自己的边疆交给你们匈奴人来守。送你出塞,只是为了和鲜卑人争食,别让他们发育得太快,太顺利。
  此外,让你出塞,也是为朕开路,将来朕稳定了中原,免不了也要去草原上走一走,看看能不能一路向西,在罗马那堵摇摇欲坠的破墙上推一把。
  ——
  平夷口南端,扶罗韩勒住了坐骑,回首南望,不禁潸然泪下。
  二十万人入塞,如今身边只剩下不到二十骑。
  包括两个儿子在内,他所有的实力都毁于一旦。
  就算回到草原上,他也不可能卷土重来,成为一方大帅。
  “此战大败,我还有什么脸面魂归赤山,见檀石槐大王于地下。”扶罗韩痛哭失声。
  “那就别回去了吧。”头顶传来了一个声音。
  扶罗韩大惊失色,抬头看去,只见头顶上方十余步外的灌木丛中站起一排汉军将士,手中张弓端弩,无数寒光闪闪的箭矢对着他,每一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狂喜的光。
  “大汉北军越骑营校尉王服在此。”王服哈哈大笑。“扶罗韩,还不下马受死,更待何时?”
  扶罗韩大叫一声,伸手拔刀。
  王服手一挥,数十枝箭瞬间射到,扶罗韩中箭落马,当场气绝。
  ——
  平夷口的北端,韩银、成公英望眼欲穿。


第二卷 望西北


第三百五十七章 取舍之间
  “天子大捷——”
  一匹匹快马沿着官道由北而南,将天子大破鲜卑,斩首十万的消息传遍并州诸郡,直至河东。
  正值春耕季节,无数百姓在田野间劳作,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欢欣鼓舞。
  有为天子英武而喜,有为大汉不亡而喜,亦有为家中父兄立功将归而喜。
  但更多的人为太平而喜。
  天子在北疆大捷,几乎年年入塞的鲜卑人遭受重创,北疆安定,毗邻北疆的诸郡也就安全了,不用再担心那些骑着马的胡虏突然出现在面前。
  尤其是河东人,闻之无不抚额相庆。
  骚扰了河东几年的匈奴人终于走了,像夹着尾巴的狗。
  天子大捷,河东作为天子的驻跸之地,临时京师,自然与有荣焉。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开心。
  ——
  河东尹府。
  安邑令刘巴大步流星的进了府,进入大堂,来到伏案审阅文书的河东尹荀彧面前。
  有掾吏飞奔着跑来,铺上坐席。
  刘巴撩衣而座,伸手扣案。“令尹,令尹。”
  荀彧抬起眼皮,不满地瞅了刘巴一眼。“子初,朝廷自有制度,不可儿戏。”
  河东作为京师所在,不称郡而称尹,一如河南、京兆。长官不称太守,而称尹,也不为过。但令尹却不能随便称呼,那是楚国的最高官衔,有如丞相。
  刘巴平时也不这么称呼荀彧,只是偶尔私下里开开玩笑,在掾吏面前说笑,今天是第一次。
  “今天开心嘛。”刘巴哈哈一笑。“天子大捷,你怎么不高兴?”
  荀彧放下手里的笔,搓了搓冰凉的手,取过一旁的暖手壶。“我不是不高兴,我只是不意外。”
  “你是对天子有信心,还是因为有内线?”
  面对刘巴的调侃,荀彧从容不迫。“兼而有之。”他又指指刘巴。“刘巴,众目睽睽,不可得意而忘形。天子大捷,不久即将凯旋,老臣们也该回来了,你还是早点收敛些为好。”
  刘巴露出一丝浅笑。“老臣们回不回来,我不清楚,但天子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回来。”
  荀彧微愣。“何以见得?”
  “你还记得我向天子推荐过的刘始宗(刘先)吗?”
  荀彧稍微回忆了一番。“有印象。”
  “刘始宗刚刚有书信来,说骠骑将军张济在南阳发布命令,招募读书人去北疆教化百姓,不限人数,多多益善。应募者复其身,免妻妾、子女赋役。”
  荀彧面色微变。
  招募读书人去北疆教化百姓,他不意外,但在南阳招募士人,而且免妻妾、子女口赋,却关系到对荆州的处理。南阳本是荆州郡治所在,张济在南阳发布命令,等于是面向整个荆州。
  这必然会和荆州牧刘表发生冲突。
  招募的士子是荆州人,而免除的赋役也直接关系到荆州的收入。
  这是张济自己的决定,还是天子的意思?
  如果是后者,天子为什么不和他商量?
  荀彧按捺下心中的疑惑,问道:“应募的人多么?”
  “有一些,算不上多,但影响不小。”刘巴微微一笑。“当然,等天子大捷的消息传到南阳,影响会更大,刘景升夜不能寐矣。”
  荀彧沉吟良久。“子初,你请刘始宗打听打听,看这究竟是骠骑将军的意思,还是谁的想法。”
  刘巴心领神会,一口答应。“我也有一件事要请你帮忙。”
  荀彧轻笑,摆摆手,示意刘巴快说。
  他就知道刘巴这么急着赶来,肯定是有事找他解决。
  “你能否传书兖州,让曹操送一批通晓养蚕缫丝的工匠来。我想在安邑种桑,开办织坊。”
  “那可不容易。”荀彧忍不住笑道:“你想做丝绸的生意,兖州就不想?”
  “袁绍南下,他守得住兖州么?”刘巴不以为然。
  荀彧想了想,点头答应。正如刘巴所说,袁绍南下,正在围攻东武阳,一旦得手,必须渡河夺取兖豫。届时不管曹操做何选择,兖州皆非朝廷所有。
  趁着袁绍未至,天子大捷,将兖州的百姓尽可能迁到河东来,充实河东人口,既能充实朝廷税赋,那些百姓也有安身立命之所。
  得到荀彧的允诺,刘巴心满意足,起身告辞。
  他也有一堆公务要处理,没时间和荀彧闲聊。
  “子初,等等。”荀彧叫住了刘巴,起身将刘巴送到廊下。“刘始宗在襄阳吧?”
  “是的。”
  “请他劝劝刘景升,不要辜负自己的宗室身份,助纣为虐。”
  刘巴看看荀彧,咧嘴一笑。“你觉得袁绍是纣了?”
  荀彧不理刘巴的调侃,伸手拍了拍刘巴的背。“荆州富庶,对朝廷很重要。”
  刘巴点点头,转身告辞,大步流星地走了。
  荀彧看着刘巴的背影,一时陷入了沉思。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将袁绍比作纣王,或许并非一时失言,只是有感而发。
  袁绍派大军围攻东武阳,数月不下,实在不像是天命在袁的征兆。
  荀彧出了一会儿神,正准备转身回堂,有人从外面奔了进来,赶到阶前,拱手施礼。
  “府君,门外有客人求见,说是荀君的家人。”
  荀彧很惊讶,随即叫来荀恽,让他出去看看。他自己也交待了一下公务,兴冲冲出了门。刚到前庭,迎面便看到一群人,走在最前面的正是他的妻子唐夫人,女儿荀文倩紧紧的跟在一旁,正与荀恽说笑。
  荀彧大感意外。“夫人,你怎么也来了?”
  “夫君!”
  “父亲!”
  唐夫人、荀文倩上前行礼,随即与荀彧相拥在一起。荀彧搂住她们,一时忘情,眼眶有些湿润。
  女儿荀文倩能赶来,他不意外。夫人也能来,他完全没想到。
  按理说,袁绍不会这么轻易放人。
  如此,一家人就算团聚了。
  荀彧将他们引到后堂,问起情形,这才知道是四兄荀谌去了邺城,以重新为袁绍出力为条件,将他的家人换了出来。
  荀彧心中一紧。
  因为韩馥的原因,荀谌已与袁绍有了隔阂,一度以游历为名,避而不见。如今重归袁绍阵营,不管袁绍将来能否成就大业,荀谌的处境都是比较尴尬的。
  “四伯说,人心在汉。既然父亲有这样的机会,理当善加把握,上报朝廷,下兴家业。”荀文倩说道,脸上泛起一抹羞涩的红晕。


第三百五十八章 半边天
  荀彧沉默了良久,点点头。
  他派人接女儿来,是因为天子邀以婚姻。
  他本不必以婚姻来取信天子,但天子付以实现王道的重任,让他无法拒绝。
  天子这么做,并不是好色——他根本没见过他的女儿——而是缺乏信任基础。
  这既与天子的个人经历有关,也与他的经历有关。
  结以婚姻,是一个大家都能接受有方案。
  唯一可能受苦的就是女儿。
  他给本来将成为他女婿的陈群写过信,透露过这个意思,但陈群没有回复,显然是默认了这件事。
  据送信的人说,陈群父子寄寓徐州,依附刘备。
  刘备则支持袁绍。
  所以,他和陈群立场不同,婚姻也就没有必要了。
  但陈群对他的决定不齿,所以连信都不愿意回。
  “文倩,委屈你了。”
  “为家为国,有何委屈可言?”荀文倩低下头。
  “阿翁,我也觉得不委屈。”荀恽忍不住说道:“天子虽然比文倩小两岁,却是不世出的明君、英雄,普通人家的女子想嫁这样的夫君亦不可得。文倩有幸入宫,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呢。”
  荀彧看着荀文倩。“你也这么想吗?”
  荀文倩低低地应了一声,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不肯抬头。
  唐夫人连忙为女儿解围。“夫君,我们一路走来,听说天子大破鲜卑,斩首十万,可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荀恽叫了起来,兴奋得两眼发亮。“天子率三千骑北征,先破匈奴,再破鲜卑,战必胜,攻必克,令人拍案叫绝。与此战相比,当初的华阴之战简直不值一提。”
  荀文倩忍不住抬起头。“是么,大兄,你收到战报了?”
  “嗯嗯。”荀恽连连点头,转身看向荀彧。荀彧本来有些不悦,可是一看荀文倩渴望的眼神,心中微动,随即又点了点,让荀恽取战报来。
  战报详细的叙述了战事的全过程,除了斩首数字例行夸大之外,几乎都是实情。
  荀文倩接过战报,迅速读了一遍,随即又喜不自胜地拿给唐夫人看。唐夫人对此并不太感兴趣,只是看到荀文倩开心,便也跟着读了一遍。
  战报中并无奇谋诡计,但通过文字想象更令人热血沸腾。
  “天子竟有如此天赋,看来大汉真是天命未绝。”唐夫人搂着荀文倩,笑容满面。“我儿有幸,能嫁这样的夫君,荀氏列祖列宗都会高兴的。”
  荀彧抬起手,用袖子掩着嘴,咳嗽了两声,提醒唐夫人不要太高兴,出言无状。
  “文倩,我有几句话要提醒你。”
  “父亲,你说。”荀文倩挣脱了母亲的怀抱,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
  “我将你送入宫中,并不是为求一姓富贵,而是希望和天子君臣互信,共建王道。天子有心,亦是难得的天才,但毕竟少年艰辛,未能倾心向学,难免有偏狭之处。你入宫之后,当时时匡辅,以兴王道,不可一味奉迎。”
  “喏。”荀文倩俯首答应。
  “好啦,好啦。我们刚下车,水都没喝一口,你就别急着教训了。”唐夫人嗔道:“先吃饭,吃完饭,再派人送我们去纸坊看看,讨几张纸用。”
  荀彧也觉得自己太心急了些,哑然失笑,连连点头。
  吃守午饭,荀彧便让荀恽带人,陪妻子、女儿去纸坊,会见唐姬。
  ——
  河东纸坊在湅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