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即又对郭嘉说道:“奉孝,按照朝廷制度,我既是兖州牧,就不能兼管颍川了,这可如何是好?”
  郭嘉笑了。“主公不妨上书,看看朝廷将如何处置。不仅是颍川,兖州还有好几个郡未曾收复,主公宜请天子委派人马,收复兖州。”
  曹操会心而笑。
  夏侯渊、曹洪也反应过来,不禁哈哈大笑。


第三百七十四章 高下立见
  面对袁绍的巨大压力,曹操的处境很艰难。
  如果不是臧洪据东武阳而反,袁绍也许早就挥师南下。何去何从,一直是曹操必须面对的选择。
     奇!书!网!w!w!w!。!q!i!s!u!w!a!n!g!。!c!o!m 
  如今,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向朝廷称臣,自然要做好与袁绍刀兵相见的准备。
  仅凭他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连近在咫尺的济阴都是袁绍的势力范围,他能控制的只有陈留、颍川两郡,还有陈郡和半个汝南,哪里是袁绍的对手。
  必须向朝廷求援。
  当然,朝廷的兵力也非常有限,大概派不出多少人马。
  但朝廷有河东铁官,支援一点军械肯定没问题。
  送几个人入朝为质,换取朝廷的军械支持,增强自己的实力,再观形势而动,是他目前不多的选择之一。如果运气够好,他甚至有机会成为真正的镇东将军、兖州牧。
  “那些织工、染工怎么办?”曹洪问道。
  他最关心这件事,他也在陈留开了织坊,买了桑田。
  “大战一起,什么坊都保不住,不如送到河东去。”曹操扬扬手。“子廉,你若是想赚钱,不如去伊洛河谷圈几顷好桑田。京畿荒乱之后,到处是抛荒的良田。”
  郭嘉也说道:“天子北疆大捷,缴获了大量的牛羊,如今河东的牛羊便宜得很。若能买一些来放牧,到秋冬之际出售,获利必丰。”
  曹洪觉得有理,眉开眼笑。
  京畿之间的伊洛河谷有很多良田,原本都是朝廷权贵所有。如今朝廷西迁,权贵们大多逃亡外地,那些良田都成了无主之地,只要简单收拾一下,便是上好的膏腴。
  “还有战马。”曹操收起笑容,神情严肃。“若天子能提供两千匹战马给我,我便有底气与袁本初一较高下。如果能提供一百马甲,那就更好了。袁本初尚未全取幽州,骑兵应该不多。我若能在骑兵上有些优势,机会便又大了三分。”
  郭嘉表示赞同,又进一步说道:“主公身负关东之重,乃心王室,想来天子也不会太吝啬,必能如主公之愿。”
  夏侯渊、曹洪互相看了一眼,有点无奈。
  郭嘉敢说这样的话,自然是因为荀彧、荀攸都受到天子信任。荀攸自不用说,如今是天子心腹,刚刚辅佐天子立下大功。荀彧也不遑多让,前几天还听说荀彧的家人从邺城离开,赶往河东,荀彧的女儿可能会入宫,与天子结婚姻之好。
  颍川人擅长把握形势,抢占先机。
  这一次,又被他们算中了。
  ——
  东武阳,袁军大营。
  袁绍按捺不住心中怒火,拔出腰间的思召剑,一剑砍断了一旁的柱子。
  帐篷哗啦啦的倾倒,将他覆在其中。
  帐外的大戟士赶来,将帐篷重新撑起,见袁绍手持长剑,双目充血,面色潮红,不禁大吃一惊。
  宁国中郎将张郃斥退大戟士,又向袁绍拱手施礼。
  “主公?”
  袁绍抬起手,示意张郃不必多问。他还剑入鞘,转身坐回席中。
  “敢有传言者,斩。”
  张郃躬身领命,退了大帐,交待大戟士们谨言慎行,不要将刚才的事传出去。大戟士们也知道袁绍的脾气,自然不敢违拗,答应不迭。
  袁绍坐在帐中,听得外面的声音渐息,这才重新拿起刚刚收到的消息。
  虽然是重看,还是让他心跳加速,血往上涌。
  “臧洪,你让我还有何面目见人?”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和打了他一个耳光没什么区别。
  他数万大军围住东武阳一个县城,半年都没攻下东武阳。天子率三千骑北征,却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大破鲜卑、匈奴三十万人。
  一对比,他就像一个白痴。
  什么四世三公,什么天下知名,在这样的战绩面前,他和孔融那样的清谈客有什么区别?
  从此往后,谁会相信他是天命所归之人?
  那些心存汉室的迂腐之辈听到这个消息,不知道会欢喜成什么样。
  他越想越气,尤其是对荀彧、荀攸叔侄。
  其中又是荀攸为最。
  小皇帝年方十六,他能懂什么,肯定是荀攸为他出谋划策,建此奇功,让人相信小皇帝是大汉中兴的希望,而孝灵帝当年的决定又是多么的英明,却被他和何进搅了。
  袁绍越想越多,越想越气,额头的血管呯呯乱跳,眼前一阵阵头晕目眩,天旋地转。
  他一头栽倒在地,案上刚刚收拾好的笔墨、公文散了一地。
  听到帐内异动,张郃犹豫了一会儿,试探着叫了两声,没听到袁绍的反应,这才意识到不对劲,掀帐冲了进来。见袁绍倒在地上,人事不醒,吓得魂飞魄散,一边抱起袁绍,一边命人去叫医匠。
  想了想后,他又命人将大帐围住,禁止出入。
  医匠赶到,查看了袁绍的脉象后,松了一口气。
  “脉象还算平稳,应该只是受了刺激。”医匠抹着汗,轻声说道。
  “住口。”张郃低声喝道:“主公只是劳累。”
  医匠一愣,抬头看了张郃一眼,随即明白。“对,对,主公只是劳累过度,劳累过度。”
  等袁绍醒来,见面前只有医匠一人,眼神微闪,挣扎着坐起,手掌有意无意的按在了剑柄上。
  “孤所患何病?”
  “主公无恙,只是劳累过度而已。”医匠伏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调养几日,注意休息,很快就能康复。”
  “当真?”
  “臣不敢妄言。”
  袁绍点点头,盯着医匠看了半晌,挥挥手,示意医匠退下。
  医匠出了大帐,这才发现自己前心后背全是汗。他向站在帐外的张郃拱手致谢,匆匆地走了。
  “儁乂?”袁绍叫道。
  “臣在。”张郃躬身入帐。
  “除了医匠,刚才还有谁进帐了?”
  “唯臣一人。”
  袁绍点了点头,松了口气。张郃是谨慎之人,他不会到处乱说。
  “儁乂,若让你率三千大戟士与三万鲜卑人作战,你有多少取胜的把握?”
  张郃思索片刻。“在何处交战?塞内还是塞外?”
  “有区别吗?”
  “鲜卑人逐水草而居,来去如风。若在塞外,我不熟悉地形,很难找到鲜卑人决战,又时时担心鲜卑人来袭,不敢掉以轻心。时间久了,必然疲惫,很可能不战自溃。若是塞内,知道鲜卑人所在,迫其不得不战。三千大戟士对阵三万鲜卑骑兵,臣当有五成胜算。”
  袁绍微微颌首,沉吟半晌,又道:“若有三百甲骑呢?”
  “七成。”
  袁绍松了一口气。“儁乂努力,将来当率三万精骑,横行塞外。”


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
  张郃躬身致谢,脸上的神情却依然淡定,看不出一丝激动,更谈不上感激涕零。
  袁绍刚刚高昂一点的情绪顿时又低落下去,心中烦躁。
  他有点怀念郭图。
  自从郭图陪同袁谭北上幽州,不少汝颍人也跟了去,其中就包括消失多时的荀谌。没有了汝颍人的制衡,冀州人越发强势了,对一切都觉得理所当然。
  围攻东武阳这么久也未能攻克,和冀州诸将不愿意付出太大的代价强攻有关。
  攻城本无捷径。如今臧洪有必死之心,诸将无速胜之念,焉能克敌制胜。
  一人必死,十人不能当,何况臧洪还有城墙可倚。
  如何才能让冀州诸将全力以赴,迅速攻破东武阳?
  袁绍反复思量,全无对策。
  他闭上了眼睛。
  张郃识趣的退出大帐,掩好帐门,只留下一道缝,以备呼唤。
  袁绍闭目沉思了良久,缓缓睁开了眼睛,翻身坐起。
  他有了主意,派人请来了逢纪。
  “元图,我欲招刘备、曹操来援。”
  逢纪思索片刻,觉得可行。
  拿下东武阳后,袁绍必然要渡河南下,迟早要和刘备、曹操决胜负。如今招刘备、曹操来援,除了可以敲打冀州人,让他们不要太自以为是以外,也可以试探刘备、曹操。如果他们肯来,自然皆大欢喜。如果他们不肯来,那就是敌人,将来发起攻击就有了理由。
  得到逢纪的支持,袁绍很满意,立刻命陈琳草拟命令。
  命令写好,袁绍过完目,从腰间的印囊中取出邟乡侯印,准备用印。
  陈琳张开嘴,想说什么,却又没有说出口。
  袁绍瞥了陈琳一眼,本想问陈琳有什么想说的,话到嘴边,又下意识地咽了回去,将白玉制成的邟乡侯印据在手心,硌得生疼。
  他之前行书州郡,都标以“诏书一封”,用邟乡侯印,以示自己是代天子行诏,不承认长安的天子,认为那是被李傕、郭汜控制的傀儡。
  如今李傕、郭汜已死,天子在安邑立都,在下达的诏书中明确的称他为渤海太守。他再代行诏书,就有些不合适了。刘备、曹操愿意听他的,那自然没问题。万一不愿意,这等于将罪证往对方手里送,至少也是自取其辱。
  在天子北疆大捷之后,朝廷威信必然大涨,转而支持天子的人必然会更多。
  “孔璋,你的意思呢?”
  陈琳脸色苍白,勉强拱手施礼。“刘备不足为患,倒是曹操,实在难以揣测。臧洪起兵反叛,本为曹操屠灭雍丘。如今主公围东武阳,曹操却按兵不动,坐观成败,实在不像是与主公一般心思。”
  袁绍的脸颊抽了抽,牙齿咯咯作响。
  他很后悔。
  早知今日,当初就不该派兵增援曹操,赶走吕布,应该看着吕布干掉曹操再出手。
  吕布是孤狼,他在兖州很难立足。
  袁绍权衡了一番后,决定不给曹操机会。他写了一封私信给曹操,要求曹操率兵来增援。然后给刘备下了一封诏书,命刘备率徐州兵来助阵。
  ——
  刘备收到袁绍诏书的时候,刚刚收到赵云的信。
  赵云的信来得极快,从美稷发出,到送达刘备手中,不到二十天。
  问了信使的行程后,刘备意识到一个问题:朝廷现在可能什么都缺,唯独不缺马。从美稷到河内,几乎是六百里加急,只是进入兖州之后,速度才慢了,每天行程不过二百余里。
  刘备很想了解北疆更多的信息,但信使或许是不清楚,或许是不愿意说,只简单地说了一些情况,便闭口不言。
  尽管如此,天子大捷的消息还是让刘备很震惊。
  以三千骑征讨,大破鲜卑、匈奴三十万人,即使有马腾、韩遂的配合,依然是很难想象的战绩。
  更让刘备无奈的是,赵云赶赴美稷投军,一见面就被天子拜为散骑常侍,掌管散骑左部。
  他心心所念的骑将就这么成了天子的左膀右臂。
  就算他再器重赵云,也不可能再将赵云收归麾下。反过来,赵云却劝他向朝廷称臣。
  刘备很纠结,先后找来简雍、陈群、陈登商量。
  简雍赞同赵云的意见。
  袁绍南下中原在即。若不是臧洪守得坚实,袁绍早就渡过大河,虎视兖豫青徐。刘备客居徐州,根本不是袁绍的对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