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公,云长来书。”
  刘备愣了一下,随即心生沮丧。关羽不给他写信,却给一向不怎么谈得来的简雍写信,可见对他有多么失望。
  “说些什么?”刘备接过书信,却没有打开。
  “云长已经到了河东,与同乡轵关都尉徐晃结交,如今在轵关暂留,任假都尉。据徐晃说,曹操、袁术都向朝廷称臣,送了质子,袁术还将女儿送到天子身边,可见心意已决。朝廷投桃报李,调配战马两千匹,供曹操迎战袁绍,另有军械无数。”
  刘备深吸一口气,转身快步上堂,就着灯光,读起关羽的书信来。
  军械且不说,两千匹战马将极大的增强曹操实力,对即将展开的大战有不小的影响。如果他也有两千匹战马,保证骑兵有足够的战斗力,也不至于如此窘迫。
  看完书信,刘备盯着简雍看了两眼。“宪和,你的看法呢?”
  简雍躬身一拜。“主公,澹台子羽行不由径,得子游称许,千古留名。天下事,从来都没有容易的。譬如炼刀,眼前越是艰难,炼出来的刀越是锋利,足以传诸子孙。”
  刘备眼神闪烁,有些心动。


第四百零六章 如日中天
  “宪和,坐。”刘备引着简雍来到案前,对面而坐,又倒了一杯水,端在水中,浅浅地呷了一口。
  简雍盯着刘备,目不转睛。
  关羽向来与他不睦,突然给他写信,他也很意外。但他更清楚关羽这么做的原因,不敢有丝毫怠慢,第一时间来向刘备报告。
  袁绍拜刘备为左将军、徐州牧的使者随时可能到达,一旦刘备接受了印绶,君臣名份已定,就很难再回头了。
  这可不是成为公孙瓒下属那么简单,袁绍的名望和实力绝非公孙瓒可比。
  “宪和,若我拒绝了袁本初,如何立足于徐州?”刘备放下了水杯,眼睛看着杯中水,如倒映的灯光一样明灭不定。“当然,我也可以如云长一般离开徐州。可是你想想,云长是河东人,有万夫不当之勇,不过在轵关任一假都尉。我又能如何?”
  简雍轻轻地点了点头。他明白刘备的意思,归结结底,刘备还是舍不得放弃徐州。
  “主公,我亦觉得不宜离开徐州。”
  刘备眼神一闪,抬起眼皮,看着简雍。
  简雍伸手蘸了一点水,在案上画了几道线。“袁绍渡河,深入兖豫青徐。袁术在淮南,既无精兵,又无猛将,必然不是袁绍对手。曹操虽善战,但杀边让,屠雍丘,人心尽失,恐怕也支撑不了太久。纵有朝廷的战马支援,也只能退洛阳,守旋门、轘辕诸关。”
  刘备嗯了一声,却没说话。
  “若徐州附袁绍,袁绍无后顾之忧,可先破袁术,尽取淮南之地,再与刘表联合,夹击曹操,曹操又能守得几时?长则一年,短则数月,洛阳便入袁绍之手。届时,袁绍纵使不鼎立新朝,亦可请天子还都。”
  刘备叹了一口气。“如此,则朝廷颜面扫地矣。”
  “诚如主公所言。可若是徐州不称臣呢?”
  “那徐州将成袁绍眼中之敌,而袁术、曹操则可安坐。”刘备看着简雍。“你觉得我能坚持多久?”
  “以徐州论,可能只是覆掌之间。以主公论,数年不足道。”
  刘备愣住了,眼神中尽是不解。
  “主公不称臣,陈登等人必不肯罢休,群起而攻之,则徐州不为主公所有。可若是主公退守泰山,与臧霸、孙观结盟,袁绍又能奈何?眼下虽失徐州,但主公牵制袁绍有功,将来大汉中兴,天子还朝,论功行赏,主公又岂止左将军,徐州牧?”
  刘备屏住了呼吸,半晌才缓缓吐出来。
  简雍的办法的确是一个选择,只是风险极大。在袁绍的强大兵力面前,纵使退入泰山,也未必能策万全。
  再者,简雍的办法还有一个破绽。
  如果他退守泰山,徐州依然为袁绍控制,他又能对袁绍有什么威胁可言呢?袁绍只要委任陈登掌徐州事,就能逼得他无所作为,而袁绍自己依然可以毫无顾忌的进攻袁术、曹操。
  换句话说,就算他肯冒险,也未必能影响局势。就算大汉中兴,天子还朝,他无功可叙,依然默默无闻,与庶人无异。
  黄巾起事时,他有过类似的经历。出生入死,大小十余战才换来的安喜尉,说免就被免了。
  “我再考虑考虑。”
  简雍有点失望,却无计可施。“请主公三思而后行。”
  ——
  刘备虽然没有立刻接受简雍的劝告,却还是犹豫起来。
  三天后,当袁绍的使者陈琳即将到达郯县时,刘备命简雍接待,自己却带着人出城去了。说是袁术有用兵广陵的可能,他要去查看个究竟,以备不虞。
  陈琳也没说什么,天天和简雍、孙乾饮宴。
  刘备称臣的程序暂时停滞,袁绍进军的步伐却没有停下。
  八月末,因曹操委任的东平相程昱转任河南太守,等于放弃了兖州中部,袁绍长驱直入。所到之处,各县郡望风而降,夹道欢迎。
  汝南最是热情,几乎倾巢而出,四处攻击曹操委任的官吏。
  曹操迫不得已,只能收缩兵力,退守陈留、颍川。考虑到袁绍大概率会返回汝阳老家祭祖,曹操将大部分兵力都转移到了许县、长社一带,阻止袁绍趁势西行。
  正值秋收结束,袁绍不仅获得了大量的兵力,更获得了充足的粮食,声势更盛。
  九月初,袁绍到达汝阳,举行祭祖仪式。
  ——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
  袁绍素服,致哀于墓前。先祭了父亲袁成、母亲李氏,然后又祭了生父袁逢、叔父袁隗。他涕泪俱下,极尽哀婉,令人动容。
  无数大臣穿着白衣,肃立在墓前,带着悲切的面容,心里却充满了欢喜。
  臧洪弃守东武阳之后,袁绍的征服之旅一下子变得顺利起来,几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兖州、豫州,徐州同样不战而降,刘备虽然还没有称臣,但他出身寒微,受制于人,坚持不了太久。
  至于袁术、曹操,同样是釜底游鱼,不堪一击。
  可以说,关东已经尽入袁绍之手,扬州、荆州、益州也将传檄而定。
  祭祖只是第一步,等进了洛阳之后,还有更盛大的仪式需要进行。
  不少人已经开始考虑到时候自己应该站在什么位置了。
  要想在新朝出人头地,就要有足够份量的功劳,最好是攻城掠地的战功。剩下的敌人不多,该选谁为对手,是每个人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在袁术、曹操、张济三者之中,袁术无疑是名声最响、实力最差的一个。拿下他,为袁绍除一心头之患,出力最少,收益最大。
  就在众人各自想着心思的时候,有人来报,袁术派使者来了。
  听到袁术的名字,好几个人抬起了头,眼中露出担忧之色。
  不会是袁术请降了吧?
  袁绍却很满意,命人招使者前来。他打算在祖宗的坟前接受袁术的投降,让列祖列宗为他做证,看着他向那个位置更近一步。
  一会儿功夫,一个中年文官快步走了过来。也不知道是走得急了,还是天气有点热,他满头是汗,连脸色都有些苍白。
  袁绍目光一扫,便认出了来人,袁术的长史,弘农杨弘杨文明。
  “文明,别来无恙?”
  杨弘挤出一丝极不自然的笑容,脸色更白了。他躬身一拜,送上一封书信。
  袁绍剑眉轻挑。“公路的?”
  杨弘点点头,将双臂向前送了送。
  袁绍有些失望。他本来希望听杨弘亲口说出袁术请降的话来,不想杨弘竟是这般不知趣。
  他接过书信,一眼就看到了袁术那张牙舞爪的字,不禁冷笑一声,嘴角轻挑。
  他还是这么张扬啊。
  拆开书信,袁绍看了两行字,嘴角的笑意便凝固了,脸色随即变得血红,随即又变成苍白,反复数次。他抬起眼皮,怒视着杨弘。
  “文明,这是何人蛊惑,令公路出此狂妄之言,逼我兄弟反目,欲我兄弟兵戈相见?”


第四百零七章 新仇旧怨
  杨弘送来的不是袁术的请降书,而是袁术的战书。
  袁术在信中声称,袁绍是妾生子,过继后伯父袁成后,不思忠孝,不堪为人子。他坐视生父、叔父以及嫡兄等五十余口被害,却不思报仇,反而接受董卓及其旧部的封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林林总总,袁术列举了袁绍十几条罪状,最后归结为一句话。
  袁绍不忠不孝,不配继承汝南袁氏宗嗣。如果能闭门思过,他或许可以保留袁绍的宗籍,否则他将以袁氏家主的身份,驱逐袁绍出族,并率曹操、刘备、孙策,讨伐袁绍,为朝廷诛逆臣,为家门除不肖子。
  袁绍大怒之余,还给袁术留了一条后路,诸将却是欣喜若狂。
  这简直是送上门的功劳啊,还有比袁术更能作死的吗?
  无数眼睛扫向杨弘,怒容满目,眼中却充满渴望。
  杨弘汗如雨下,恨不得一头钻进地里躲起来,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对袁绍说,这是袁术自己的决定。袁术不仅向朝廷称臣,还将女儿送入宫中,现在可能已经到了河东。
  见袁术做得如此决绝,袁绍再也控制不住怒火,拔出思召剑,在地上划了一道。
  “即今日起,我与公路恩断义绝。请文明回复公路,让他做好应战的准备,我将亲率大军渡淮,看看他有何本领,取我首级。”
  杨弘绝处逢生,躬身而退。
  袁绍转身,几步赶到生父袁逢的墓前,跪倒在地,放声大哭。
  诸将上前劝慰,纷纷表示,愿为袁绍解忧,免得他们兄弟相残。
  最积极的是淳于琼,捶胸顿足,破口大骂袁术,看起来比袁绍还要激愤。
  沮授、田丰站在一旁,看着地上被众人踩得看不出模样的剑痕,面面相觑。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天意,袁绍划下这条线的时候,恰好与袁逢、袁成的坟墓面对面。这一剑不仅割断了他与袁术的兄弟关系,也割断了他与袁逢、袁成的父子关系。
  身为谋士,两人没有统兵征战的机会,也没兴趣加入这样的争抢,默默地退到一边。
  “公与,你说……这会不会是朝廷的计策?”田丰看着远处,幽幽地说道:“用兵淮南,可不是一个好时机啊。”
  沮授也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何尝不是呢。事已至此,用兵淮南无可避免,只能尽量劝主公不要亲征。一旦僵持,冀州有事,怕是来不及反应。”
  田丰同意沮授的看法,却想得更远。
  沮授说得很客气,其实情况更加严峻,要担心的不仅仅是冀州,还有徐州。
  虽说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这是朝廷的计策,但是从袁术送女儿入宫来看,朝廷肯定给了袁术无法推辞的承诺,这才让袁术如此不顾一切地向袁绍宣战。
  既然朝廷能接受袁术,为何不能接受刘备?
  刘备早就答应了称臣,陈琳去了几日,却迟迟没有消息传来,怕是出了意外。如果袁绍亲征淮南,刘备变卦,转而与曹操携手,袁绍将三面受敌。
  兵家大忌。
  田丰甚至觉得,刘备的威胁比袁术、曹操更大。
  袁术是典型的纨绔子,除了他自己之外,没人会将他当作袁氏家主。袁氏的门生故吏大多追随袁绍,天下游侠打袁绍旗号举兵的很多,打袁术旗号的却闻所未闻。大概也就他自己觉得能够指挥曹操、刘备和孙策,与袁绍对抗。
  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