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嗖!”破风之声起,一枝羽箭飞至,正中骑士胸口。
  骑士惊呼一声,翻身落马。
  徐晃本能地举起了手中的盾牌,同时拔出了腰间的长刀,劈向右侧的空中。
  “笃笃!”两枝羽箭射中了徐晃的盾牌,劲力未衰,振得徐晃身体微晃,险些从马背上摔下去。
  徐晃大喝一声:“小心绊马索!”
  话音未落,马前数丈的地面上“嗡”的一声响,两条皮索蓦然出现,一匹战马反应不及,被绊倒在地。马背上的骑士被战马压住,惨叫一声,倒地不起。
  徐晃的战马也被绊倒,但徐晃及时脱离了马背,避免了被战马压住的局面,他就地一滚,挥刀砍向身前的绊马索。
  “唰!”绊马索被砍断,一旁的草丛中一阵乱响,应该是猛拉绊马索的人倒地。
  一匹战马从徐晃的身边掠过,马背的骑士俯身伸手,将徐晃拽上马背。
  没等徐晃坐稳,几枝羽箭破风而至,正中骑士胸口。骑士闷哼一声,身体摇晃了两下。徐晃一把拽住,用左手的盾牌护住他的要害,右手长刀猛砍马臀。
  战马悲嘶,向前窜出,险险避开几枝羽箭。
  后面的几名骑士不是被绊马索绊倒,就是被箭射倒,无一幸免,倒在地上辗转哀嚎。
  几个人影从草丛中冲了出来,左右夹击,奔向徐晃二人一马。
  徐晃见形势危急,大喝一声“回营报信”,翻身跳下马,挥刀又在马臀上砍了一刀。
  战马长嘶,发力狂奔,抢在两侧人影赶到之前冲了出去。就在那些人影犹豫之际,徐晃冲了过去。那人见状,下意识的挥刀砍来。徐晃双膝跪地,身体后仰,向前滑出一丈有余。右手长刀悄无声息的掠过对方的大腿内侧。
  那人腿一软,歪倒在地上,大腿之间鲜血直流。
  徐晃起身,长刀抡圆,一刀劈在另一个赶过来的黑影身上。
  那人举盾招架,“呯”的一声,盾牌裂成两半,盾牌的脸也被劈开,鲜血淋漓。
  “公明救我!”有人急呼。
  “躺在地上别动!”徐晃厉声喝道,舞起刀盾冲了过去,只要遇到站着的人,不管不顾,挥刀就劈。对方虽极力抵挡,奈何徐晃步法飘忽,刀法凌厉,纷纷被砍倒地。
  转眼之间,战斗结束。
  ——
  刘协与贾诩聊了大半夜,次日醒来,天已大亮。
  他没有起身练武,躺在床上,回想昨天与贾诩聊天的经过,反复品味,觉得自己应该没露什么明显的破绽,这才起身洗漱。
  杨修进帐侍候,脸色有点憔悴,眼神躲躲闪闪。
  刘协也没催他。
  政治斗争嘛,有时候就是拼耐心,谁先沉不住气谁就输了。
  正吃早饭的时候,徐晃回来了。
  他浑身是血,左臂还受了伤,用布包着。
  “怎么回事?”刘协大吃一惊。
  “只是皮肉伤,没什么大碍。”徐晃淡淡地说道:“臣等奉诏去御营询问,回程时遇到了西凉军游骑,互有损失,只是战马都死了,臣等是走回来的,耽误了时辰。”
  杨修吃了一惊。“西凉军的游骑到了附近?”
  徐晃点点头。“我们遇到了一队,约八九人。”
  “大概什么时候?”
  徐晃想了想。“大约子时初刻。”
  杨修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第四十章 贾诩论战
  刘协佯若未闻。
  用脚指头也想得到,杨彪肯定是派人和士孙瑞联系,沟通消息,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复。现在看来,信使十有八九是被李傕麾下的游骑截杀了。
  只是不知道杨修这么紧张,是担心信使的安全,还是担心信使传递的消息走漏。
  当着徐晃的面,他也不好问。
  他与杨彪之间的冲突较量是心照不宣的秘密,不足为外人道。
  如果不是贾诩精明得鬼似的,根本瞒不住,他也不想透露分毫。
  “伤亡如何?”
  徐晃答道:“一行五人,一死,两重伤,两轻伤。”
  刘协再次看了徐晃一眼。“对方呢?”
  “三死,两伤,逃了三四人。”
  刘协暗自心惊。
  徐晃说得轻描淡写,但他能想象到当时的危险,更能想象到徐晃在其中的作用。
  骤然遇伏,敌众我寡,不能反杀成功,徐晃不仅武艺好,心理素质更超出常人。
  这可能和他任郡吏时常年与凶手、悍匪打交道有关。
  “德祖,去安排一下。死者妥善安葬,记下他们的姓名、籍贯。伤者用心医治,好好休息。”
  杨修有点慌乱的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还有哪些发现?”刘协继续追问细节。
  徐晃沉默了片刻。“对方八九人,埋伏在必经之路上,安排了绊马索,显然是有备而来,绝非意外。臣臆测,他们应该知道会有人经过,特地调集了两伍游骑。据臣所知,李傕军中游骑通常以五人一组,人数太多,目标太大,不方便行动。”
  “你觉得会是什么人走漏了消息?”刘协眉心微蹙。
  徐晃摇摇头。“臣不知,但……不可不防。”
  刘协想了想,让徐晃先去请贾诩,然后向王越汇报,抓紧时间休息。
  从现在开始,就算战时状态了。
  ——
  杨修出了帐,闪身进了杨彪住的小帐。
  “父亲,昨晚派出的信使很可能被西凉军俘虏了。”
  正在吃早餐的杨彪眉头微皱,瞪了杨修一眼。“慌什么?成何体统?”
  杨修苦笑。“父亲,你与卫尉联络合情合理,可是这个消息落入李傕手中,却难保不会被李傕看出朝廷隐患。万一李傕挥师急行,抢在陛下回銮之前,击破杨奉,将陛下堵在段煨营中,奈何?”
  杨彪也有些不安。
  他一心想让天子回御营,如果被李傕截断归路,就算天子想回也回不去了。
  “你且去忙,没事不要来我这儿。”杨彪说道:“记住,你我虽是父子,却一个是天子近臣,一个是外朝重臣,不宜过从太密,引来非议。”
  杨修用力点头,转身出去了。
  杨彪想了想,起身出帐,来到天子大帐。
  天子正和贾诩一起说话。两人很平静,语气从容,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杨彪定了定神,行礼报进。
  刘协招招手。“杨公,用朝食了吗?”
  “谢陛下,刚用过。”
  “那就坐吧。你来得正好,营外出现了李傕部的游骑,朕正与侍中商议。”
  杨彪等不及就座,急急说道:“游骑既至,大军不远,陛下当尽快返回御营,部署迎战事宜。”
  刘协不说话,只是将目光转向了贾诩。
  贾诩说道:“太尉与李傕交锋多次,以为李傕其人如何?”
  杨彪虽然心急如焚,却还是耐着性子说道:“李傕为人凶狠、残暴,无君臣之礼,罪无可赦。”
  贾诩点点头。“太尉不愧是久经仕宦的名臣,一语中的。那李傕用兵如何?”
  杨彪抬手抚着胡须,没说话。
  他与李傕打交道不少,但局限于朝堂折冲,并没有战场经验。他们也听取一些交战的情况,却只问胜负,不问交战细节,对李傕其人用兵习惯知之甚少。
  况且就算他了解,他也不至于在贾诩面前卖弄。
  贾诩转身看向刘协,说道:“陛下,李傕虽残暴无礼,但他久经战阵,勇而有谋,能智取,不轻言战。陛下或许还记得宣平门上之事。”
  刘协仔细想了一会,心情莫名的变得极其糟糕。
  那是埋藏在宿主心底的愧疚。
  宣平门是长安城门之一。贾诩说的宣平门上,是指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时,司徒王允挟持着他上城迎敌拒守,李傕等人在城门下叩拜,宣称不敢为逆,只想为董卓报仇,杀吕布一人而已。
  这些当然只是谎言,实际上吕布当时已经突围而去,李傕对此一清二楚。之所以这么说,一是不是留下犯陛的口实,一是不想白白牺牲兵力,强攻城门。
  贾诩重提这件事,就是想说明李傕绝非莽夫,他能成为董卓麾下大将是有原因的。
  杨彪也明白这一点。“侍中的意思是说,李傕不会强攻杨奉大营,切断陛下归路?”
  贾诩点点头。“但他会重兵围困杨定,争取逼降杨定,断朝廷一臂。”
  刘协表示赞同,他也有这样的担心。
  杨定本是西凉人,他之所以和李傕反目,是因为李傕与郭汜打得不可开交,他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目标。如今李傕、郭汜重归于好,而与他一向交恶的段煨却成了天子信任的肱股,心理发生变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他与杨定有约,却不能保证杨定会当真,更何况现在他还没有履行诺言,杨定有足够的理由怀疑他的诚意,进而改换阵营。
  李傕不知道他与杨定的约定,将杨定列为第一目标,再正常不过。
  那么问题就来了,明知杨定有很大可能投降李傕,还要履行诺言,送半个月的粮食吗?
  不送,杨定可能立刻投降。
  送,杨定依然可能投降,还白白损失了半个月的粮食。
  就当前形势而言,够杨定吃半个月的粮食可不是无伤大雅的小数目。说得严重些,这可能是决定战场胜负的一根稻草。
  贾诩接着说道:“于李傕而言,能逼降杨定是上策,退而求其次,也要先攻破杨定,除后顾之忧。”
  杨彪问道:“杨定不过五六千步骑,又与御营相隔甚远,李傕派一部围困即可,何必强攻?侍中刚才也说了,李傕勇而有谋,能智取,绝不强攻。”
  贾诩轻轻点头,又摇摇头。“太尉有所不知,李傕固然有谋,但他更多疑。派一部围困杨定,委任亲信,则担心兵力分散,不足以压制郭汜。由郭汜主持,则担心郭汜与杨定合谋,断己后路。权衡利弊之下,唯有亲率主力,先破杨定最为妥当。”
  杨彪恍然,看向贾诩的眼神变得极其复杂。既尴尬,又庆幸,还有些不安。


第四十一章 汉臣风骨
  刘协做出了决定。“侍中,这粮食不仅要送,而且要多送。宁辑将军处,还请侍中加以解释。”
  贾诩笑了。“陛下决断如流,有高祖遗风。请陛下放心,宁辑将军唯陛下之命是从。别说给杨定送一些粮食,就算陛下让他与杨定合兵,他也会弃私仇,行大义,以大局为先。”
  杨彪暗自撇嘴。
  贾诩这些话听听就好,千万不能当真。
  段煨能因陛下一句话就和杨定一笑泯恩仇?
  贾诩分明是有所指。
  “陛下,臣去看看被俘的游骑,或许能问出一些消息。”
  “有劳侍中。”
  贾诩起身,向刘协行了礼,又向杨彪致意,转身走了。
  刘协打量着杨彪。“杨公,还有事吗?”
  杨彪叹道:“陛下,纵使李傕进攻杨奉,截断陛下归路的可能性不大,此地也不宜久留,还是尽快回御营为好。卫尉能掌控北军,不能掌控三将。强敌压境,各自为战非取胜之道。”
  “朕不是依杨公之意,手诏使卫尉行太尉事了么?”
  “陛下……”杨彪急了。“太尉掌兵事虽是古制,奈何废置已久。仓促之间,如何能得诸将信任?兵凶战危,存亡之际,陛下切不可任性使气。”
  刘协打量着杨彪,一言不发。
  杨彪心急如焚,却被刘协这一眼看得气沮。无奈之下,一声长叹。
  “陛下,自孝武皇帝设立内朝以来,内外朝之争便越演越烈。光武皇帝使三公坐而论道,权移尚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