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异笑笑。“我听说,你不仅是天子身边的贵人,还与蔡令史、马常侍形同姊妹,难道一点消息也没听说?”
  “听自然听了一些,但我志不在此。”荀文倩不紧不慢。“你是想进言吗?我倒是可以帮你转达。未必能到天子面前,请蔡令史看看倒是没问题。不过在我看来,你直接找蔡令史或许更好。”
  王异笑着点点头。“听说贵人家门有训,果不其然。那就烦劳贵人,代我转达。”说着,从随身的行囊中取出一卷纸,双手送到荀文倩的面前。
  荀文倩命人收好,又随口问道:“你读过书?”
  “启蒙比较早,但真正延师读书还是今年的事。”王异转头看向台下正在演武的女骑士们,沉默了片刻,又道:“我不能弯弓射雕,为女子扬名,只能别寻他径,还望贵人成全。”
  “你跟着我们吧。”韩少英突然说道。
  “你是……”
  “镇西大将军的掌上明珠,韩少英。”荀文倩介绍道,接着又加了一句。“羽林女骑精英。”
  韩少英有些尴尬。她刚刚成为女骑士,还是靠父亲韩遂和丈夫阎行的面子,实际能力并不算出众,精英二字肯定是担不起的。
  但她真的很喜欢王异,想将她拉入自己的阵营,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到目前为止,羽林女卫还只是点缀,骑士不到两百人。但随着军户政策的推行,女军很快就能成军,将来统领女军的自然是羽林女卫的骑士。
  那时候,她们不仅需要能够冲锋陷阵的骑士,更需要能够出谋划策的谋士。
  偏偏这样的女子在凉州很难找。王异送上门来,她当然要先下手为强。
  王异连忙起身见礼,但眉眼间并无太多的热情,相反倒有些疏离。
  荀文倩看得仔细,不禁暗自点头。
  王异不为镇西大将军的名头所动,是个有见识的。她的那份文书,有必要送给天子看一眼。
  ——
  裴俊匆匆走进了大帐。“陛下,扬州牧袁术报捷。”
  刘协一愣,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袁术报捷?就他那逢战必败的命,报个屁捷啊。关东诸侯之中,最怂的就是他,最衰的也是他。曹操、刘备、孙策三人中的任何一个报捷都有可能,唯独他不可能。
  “报什么捷?”
  “袁术奉诏指挥徐州牧刘备、兖州牧曹操、会稽太守孙策,大破渤海太守袁绍……”
  “噗——”刘协险些没笑喷出来,起身从裴俊手中接过袁术的报捷文书,自己读了起来。这么有趣的东西,听人讲不够意思,还是直接看好玩。
  不得不说,刘协的决定是正确的。
  这封报捷文书太有趣了,你几乎能想象到袁术手舞足蹈的模样。指挥曹操、刘备、孙策,打败了他的一生之敌袁绍,换了谁都会得瑟,更何况袁术这种本来就得意忘形的人。
  “这他么……”弹着手中的文书,刘协忍不住爆了粗。
  真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你袁绍也有今天?简直比官渡惨败还要丢脸啊。
  吐血没?
  笑完之后,刘协又冷静下来,将报捷文书仔细再看了一遍,尤其留意日期。
  这封报捷文书是十六天之前从寿春发出的,行程四千三百里。从寿春到河南一千五百里,用时十天,平均一天一百五十里。河南到多城二千八百里,用时六天,平均一天近五百里。
  有马和没马,区别很大啊。
  这一战,袁术说得天花乱坠,仿佛惊世奇功,实际上他根本没参战,真正交战的是刘备和孙策。刘备迎战的是袁绍麾下的著名倒霉蛋淳于琼,一战成功。孙策迎战的却是袁绍的主力,能保持不败,的确不容易,不愧是江东小霸王。
  只是不知道这个小霸王是怎么打的。
  袁术的文书太粗略,刘协看不到细节,只能等孙策自己的报捷文书了。
  刘协反复思索了一阵后,命人请来贾诩,通报了消息。
  贾诩听完,却不怎么兴奋。
  “陛下,此战虽胜,袁绍的损失却非常有限,对兖州、豫州的控制也不受影响。袁绍移兵徐州,刘备恐怕支撑不了多久,陛下宜早做准备。”
  “如何准备?”
  “嘉奖刘备,并安抚徐州大族,使其同心并力,共拒袁绍。陛下,刘备虽有宗室之名,但没落已久,父祖皆无功名,徐州人未必能将他放在眼里。袁绍新败,正是徐州大族犹豫之际,嘉奖刘备,安抚大族,可坚定其心,集聚其力。”
  刘协深以为然。
  姜是老的辣,贾诩一眼就看出了关东的真实情况,并且给出了很精准的建议。虽然说这里面多少有些私心,却是非常务实的选择。


第四百一十七章 人间烟火
  但刘协不觉得现在应该嘉奖刘备。
  本质上,他并不相信刘备的忠诚。
  刘备以宗室自居,但他的所作所为哪一点像是宗室应该干的?陶谦任徐州牧时还派人贡赋,刘备任徐州牧,连最后的体面都没了。
  更重要的是,在赵云、关羽先后给他写信,劝他向朝廷称臣的情况下,他依然无动于衷,连一封上表都没有。朝廷在他心里还有多少份量,可想而知。
  既然如此,朝廷为什么要主动给他名分?
  就因为他在袁术的英明领导下击败了袁绍的大将淳于琼?
  他又不是为朝廷而战,而是为他自己。
  刘协将袁术的报捷文书丢在一边。“袁绍移兵徐州,胜负尚未可知,等尘埃落定再论功行赏不迟。”
  “陛下,若是刘备败了,对朝廷大不利。”
  刘协莞尔一笑。“刘备胜了,就对朝廷有利?再进一步,如果刘备,或者曹操、孙策击败了袁绍,全取山东,就是朝廷之福吗?”
  贾诩目光微闪。“话虽如此,刘备能多坚持一段时日,总是好的。”
  “刘备能坚持多久,不在朝廷,而在他自己。”刘协淡淡地说道:“正如大汉能否中兴,不在谁能全取山东,而在朝廷能否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贾诩眨眨眼睛,似乎有些不解。不过他没有问,就算不懂凤凰涅槃是什么意思,浴火重生还是听得懂的。
  大汉是火德,浴火重生自然是火德不灭的意思。
  见贾诩疑惑,刘协也反应过来。涅槃这个词来自佛教,凤凰涅槃更是郭沫若创造的典故,贾诩未必知道。
  但贾诩不问,他也就不解释了,让贾诩自己去想吧。
  “陛下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贾诩意味深长的说道。
  “行不由径。”刘协说道。“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不是他装逼,而是他的真实体会。治国也好,做人也罢,但凡想走捷径,最后都会得不偿失。只有埋下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最后才能看见光明。
  如果轻易与割据州郡的诸侯妥协,就算大汉中兴,也不过是光武帝的翻版而已。对其他人或许有意义,对他却毫无意义。
  他对贾诩做如此表态,也是希望贾诩认清这一点,不要太本位主义,将凉州的崛起凌驾于大汉中兴之上,本末倒置。
  山东的大族是问题,凉州的大族同样是问题。
  贾诩是聪明人,哪怕有不同意见,也不会和刘协当面辩论。
  这种事,本来就不是辩论能解决的,只有实践才能证明真伪。
  两人默契地转移了话题,说起了最近发生的事。
  随着各郡的郡兵陆续集结,附近河谷中的羌人部落也闻风而来。有的是来探听消息,看看汉家天子兴师动众是想干什么,会不会对他们发动攻击。有的则纯粹是来做生意,卖掉囤积的山货,买一些日用品,准备过冬。
  任何时候,交易总是存在的。
  贾诩觉得这是一个了解湟中道的好机会,建议刘协除了与各部落的首领接触,有机会还可以到集市上去走走。
  这也是一个向羌人展示朝廷新政的好机会。那些部落首领都是有私心的,对他们不利的事,他们绝不会对部落里的人说。商人则不同,他们往来于各地,是天然的传话人,会将朝廷的惠政传到每一个普通百姓耳中。
  刘协欣然接受,随即邀贾诩同游。
  君臣二人谈笑风生,并肩出帐,袁术的报捷文书被随便地丢在案上。
  ——
  集市上很热闹,各色人等混杂在一起,有的讨价还价,有的四处闲逛。有的带着仆从,提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有的看着心仪的货物,捏着单薄的荷包,犹豫不决。
  一身便装的刘协蹲在路边的小摊前,拿起一件精致的牛角制成的梳子把玩着。“这个多少钱?”
  满脸皱纹的小贩眉开眼笑,伸出手,张开五指,在刘协面前晃了晃。
  “五钱?”刘协取下腰间的荷包,从里面倒出五枚五铢钱。一个小金饼滚了出来,掉在地上,被阳光照得闪闪发光。
  刘协将金饼捡起,重新装进荷包。荷包是荀文倩准备的,他只知道沉甸甸的,钱应该不少,却不知道里面居然还有个金饼。
  小贩不说话,只是晃手。
  “五十?”刘协疑惑地看着小贩,见小贩还不说话,又试探的问了一句。“五百?”
  小贩点点头,脸上的皱纹都快笑开了。
  刘协咂了咂嘴,觉得五百钱虽然有点贵,但这牛角梳的确好看,想带回去给荀文倩。他将五铢钱放了回去,准备用小金饼付账。五铢钱只有二三十枚,显然不够。
  “你没买过东西吧?”旁边一个少女瞅了刘协一眼,一脸的同情。
  刘协转头看看少女,再看看手里的牛角梳。“这个?”
  少女竖起两根手指,从刘协手中的荷包里拈出一枚五铢钱,扔给小贩。“就这么多,卖不卖?”
  “卖,卖。”小贩忙不迭的应道,又从摊子上捡起一枚骨簪送了过来。“这个不要钱,送的。”
  刘协目瞪口呆,狠狠的瞪了小贩一眼。
  你么的,把老子冤大头狠宰啊。
  小贩笑得天真无邪,将五铢钱举了起来,对着阳光看了看,小心翼翼的收入怀中。
  “多谢。”刘协将骨簪递了过去。“如果不嫌弃的话,这个当作谢礼。”
  “这个不行。”少女瞪了刘协一眼。“外地来的?”
  “这有什么讲究?”
  “送女子首饰,有求亲之意。”一直站在一旁的贾诩不紧不慢地说道。
  刘协恍然,连忙将骨簪收了回来。“抱歉,抱歉。”
  “没什么,不知者不怪。”少女说道:“我就是看不惯这些人欺负外地人,让人以为我们凉州人都不厚道。天子巡视凉州,万一让天子知道了,留下坏印象,岂不误会了。”
  贾诩眼神一闪,说道:“你是哪里人?听着也不像本地的。”
  “我是汉阳人。”少女微微一笑。“镇西大将军召集郡兵平叛,我是前来应征女骑士的。”
  “你身手很好吗?”刘协上下打量着少女。
  “我身手一般。”少女抬起手,点点自己饱满光洁的额头,眼中有神。“可是我喜欢读书,想为凉州,想为大汉尽一份力。”
  刘协笑道:“原来是汉阳人啊。姓赵还是姓姜?”
  “何必姓赵姓姜?汉阳人杰地灵,不仅有四姓。”少女撇撇嘴。“我姓王。”


第四百一十八章 凉州儿女
  刘协没问少女的名字,生怕又犯了什么忌讳。反正少女是来应征女骑士的,迟早会知道她是谁,眼下倒不急着攀谈。
  贾诩也没多说什么。
  说了几句闲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