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就能令他们分崩离析,甚至互相残杀。”
  贾诩长长的吁了一口气,神情落寞,带着说不出的哀伤。
  “但凉州依旧,数年之后,叛乱必然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刘协品味着贾诩的话,心中感慨。
  击退李傕、郭汜,对贾诩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如何让凉州长治久安才是。
  杀戮永远是扬汤止沸,只会激化矛盾,却解决不了问题。
  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
  要安定凉州,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凉州的贫困,给凉州人一条活路。
  这就是贾诩对他的期望。
  他要恩泽万民,凉州人也是万民的一部分,贾诩想抢先上车也是很自然的事。
  刘协抬起头,看向远处。
  在他视线的尽头,就是雪山之下的凉州。
  “先生,你希望凉州人内迁吗,比如关中?”
  贾诩转头看着刘协,刘协也转头看着他,微微一笑,意味深长。
  贾诩收回目光,抚着胡须,沉吟了片刻。
  从他内心而言,他当然希望一部分凉州人能进入关中定居。关中已经荒芜,人口流失严重,用来安置凉州人再好不过,甚至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但他更清楚,大批内迁必然会带来冲突,再加上李傕、郭汜等人在关中杀戳带来的影响,在很长一时段时间内,凉州人都无法真正融入关中。
  “如果先生一时无法决定,不妨暂时搁置。”刘协说道:“等到了并州,先生或许就有决定了。”
  贾诩点点头。
  虽然他不明白刘协为什么会这么说,但他听得出,刘协并不希望他现在做决定,甚至不希望凉州人内迁关中。
  并州的胡化问题,一直是他们最近讨论的焦点。
  如果不是相信刘协会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他几乎怀疑刘协在敷衍他。
  刘协随着战马的前进,轻摇手中马鞭。
  “此战众寡悬殊,即使李傕、郭汜貌合神离,也不可轻与。弱敌之策,先生考虑。自强之责,朕自当之。如何?当然,临阵用兵,还需要先生多多指点。”
  贾诩含笑点头。“臣必以赤心,报陛下知遇之恩。”
  刘协笑笑。
  他清楚贾诩的言外之意。这本来就是一个交易,而不是一腔热血的君臣大义。如果他不能解决凉州长治久安的问题,贾诩有的是办法让他付出代价。
  于他而言,即使不考虑贾诩,凉州也是他必须考虑的问题。
  往小了说,这关系个人安危。
  往大了说,这关系到大汉存亡,甚至是华夏文明前进的方向。
  “回御营!”
  “唯!”王越应了一声,举手示意,史阿策马而去,吩咐在路边等候的羽林、虎贲起程。
  虎贲起身,羽林上马,展开旌旗,护着刘协、贾诩,向御营方向缓缓而去。
  段煨站在路边,看着天子并不算长,却不失肃穆庄严的仪仗从眼前经过,忽然湿了眼眶。
  “不意今日,又见汉家风仪。”
  随侍一旁的从子段义翻了个白眼,神情不屑。“就这么几个人,也能称汉家风仪?”
  “竖子,你懂甚?”段煨抬手就是一下。“想当年会宗公定乌孙,班超定西域,岂凭人多?汉家但当有英主,信用我武人,征服四夷如反掌尔。天子虽年少,有英主之风,大汉中兴可期。”
  “天子是英主?真没看出来。”段义摸着脑袋,盯着远处天子的背影,将信将疑。
  “若非英主,岂得贾文和称臣?”段煨抚着花白胡须,得意一笑。“以后朝中有人,可优游而至卿相。”


第四十七章 以身作则
  回到御营已是下午。
  塬上人满为患,随驾大臣的家属都集中到塬上居住。塬下的大营则腾出来,被董承营中将士的家眷占据,同样是重重叠叠,摩肩接踵,宛如朝市。
  只是无论男女老少,一个个都没什么精神,行动缓慢,眼神也有些呆滞。
  一路走来,刘协被无数双无神的眼睛注视着,很不自在。
  但他只能硬撑着,挺起胸膛,迈着沉稳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
  皇后伏寿、贵人宋都出帐相迎,董宛也从隔壁的帐篷里走了出来。
  几天不见,她们都清瘦了不少,董宛连说话都没什么力气,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青春活力。
  唐姬也从隔壁的帐里出来,站在帐门口,向天子行礼。见贾诩在侧,她又特地向贾诩行了一礼。
  贾诩含笑致意。
  刘协命人带着贾诩去休息。作为心腹,贾诩拥有一个独立的帐篷,就在御帐的旁边,相隔不到数步,声音稍微大一点,甚至能不用出帐就能交谈。
  “病了?”刘协进帐,脱下头盔,递给宋都,眼睛却看着董宛。
  “饿。”董宛撅着嘴,神情委屈。
  伏寿上前,解下刘协的外衣,淡淡地说道:“奉陛下诏书,即日起日食一餐。陛下虽不在营,臣妾却不敢违诏。今天大概是知道陛下将回,宛妹妹多次出帐察看,消耗了体力,天还没黑就饿了。”
  宋都咬着嘴唇,拼命忍着笑。
  董宛面红耳赤,狠狠的瞪了伏寿一眼,却不敢反驳。
  刘协对董宛说道:“你换件衣服,待会儿与我一起去安集将军营中。”
  董宛欢喜不禁,雀跃着去了。
  伏寿微微蹙眉,低着头。“陛下刚刚回营,又要去安集将军营中巡视?”
  刘协坐下,喝了一口水。“前天夜里俘虏了几名游骑,李傕已到郑县。”
  李傕的名字仿佛有一种魔力,伏寿、宋都不约而同的打了个寒颤。伏寿僵了片刻,转身取出一件衣服,侍候刘协更衣。
  她的手很凉。
  宋都过来帮忙,脚步沉重。
  刘协摆摆手,示意她们不用急。他盯着她们看了一会儿,轻轻咳嗽了一声。
  “你们觉得朕能击退李傕、郭汜吗?”
  “自然是信的。”伏寿低声说道。
  宋都迟疑了片刻,也点点头,只是用力过猛,头上的发簪掉了下来,被刘协伸手接住。
  “不,你们不信。”刘协拈着发簪,站了起来,为宋都重新插好。“你们都不信,又如何能让别人相信?外面那么多眼睛看着呢。只要有一个人哭,马上就会哭成一片。”
  宋都猝不及防,一下子红了脸,傻傻地站着。
  伏寿盯着刘协的手,眉头越皱越紧。
  宋都不安地扭着身子,退后一步,让开了刘协。
  “陛下,你的手……”伏寿上前,握着刘协的手,面色煞白。
  刘协笑笑。“没事,朕与宁辑将军歃血为盟而已。”
  “歃血为盟?”
  “嗯。”刘协抽回手,顺手拨了拨伏寿鬓边散乱的一缕头发。“没有宁辑将军的粮食,哪能安心坚守。没有宁辑将军阻击张济,朝廷随时会溃不成军。生死之际,朕不得不如此。”
  伏寿抿着嘴唇,眼睛盯着刘协的手。“还疼吗?”
  “不疼了。”刘协捏了捏拳头。“现在提刀上阵都可以。”
  伏寿轻轻叹了一声。“陛下放心,臣妾知道该如何做了。”
  宋都站在一旁,看着刘协的手,舔了舔嘴唇,神色惊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
  刘协换好衣服,出了帐,董宛已经一身胡服,在帐外等着。
  当初在宫里,她就因为好动,喜欢穿轻便贴身的胡服,因此甚得先帝的宠爱。
  “陛下,走吧。”董宛摇着马鞭,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身着襜褕的伏寿。
  “你等一下。”
  刘协转身向唐姬的帐篷走去。唐姬听到脚步声,迎了出来,险些与刘协相撞。刘协连忙停住脚步,向后退了一步。
  “嫂嫂。”
  唐姬欠身行礼。“陛下这是……”
  “李傕将至,朕要去诸营巡视。塬上的事由皇后安排,有不趁手处,还望嫂嫂援手。”
  唐姬看看伏寿,伏寿曲膝致意。唐姬淡淡笑道:“陛下言重了,皇后虽年轻,却出身世家,行事颇有章法,何须妾饶舌。”
  刘协转身看了一眼御营外的大臣家属。
  无数人站在帐门口,向这边张望。见刘协看过去,有人退了回去,有人无动于衷的站着。
  “大战将至,难免人心惶惶,还望嫂嫂能够协助皇后,安抚人心。若有耍蛮撒泼,皇后一时撂不下脸面的,就请嫂嫂出面斡旋。”刘协回头看了一眼伏寿,轻声笑道:“皇后书读得多,却没见识过民间疾苦,万一遇上了,难免应付不来。”
  伏寿听了,上前行礼。“嫂嫂,有劳了。”
  见伏寿主动示好,唐姬也缓了神色,客气了几句,应承下来。
  刘协转身,招呼董宛一起离开。
  他走在前面,步伐不快,却很稳健,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
  “陛下,你笑起来真好看。”董宛跟了上来,歪着头,看看刘协,笑嘻嘻地说道。
  “朕不笑就不好看了?”刘协故意和董宛开起了玩笑。
  塬上的气氛太紧张了,他需要以身作则,展示必胜的信心。
  对自己的相貌,他还是有信心的。先帝刘宏且不说,生母王美人可是个慧质兰心的赵国美女,身材高挑,相貌出众。
  “嗯……”董宛想了想。“也好看,就是……难以亲近。那什么,天家威严太重,不食人间烟火。”
  董宛一边说着,一边扬起头,眨了眨眼睛。
  刘协转头瞥了董宛一眼,有点无语。
  这姑娘这几天是被伏寿压制得很了,报复性张狂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故意与天子调笑,这不是故意刺激伏寿嘛。
  “看来,你还是吃得太饱了。”刘协说道。
  “才没有。”董宛顿时瘪了嘴,摸着肚子。“陛下你看,一点肉肉都没有了。”
  路边一个妇人听得真切,认认真真地打量了董宛一眼,叹道:“原来皇后、贵人们真和我们一样,一天只吃一顿啊。我还以为是说说而已呢。”说着,拍了倚在身边抽泣的小儿一下。“看见没有,贵人们都一天只吃一顿,你还敢哭?再哭就把你送到西凉人的鼎里,煮了让人吃。”
  那小儿吓得脸色煞白,抬起手,紧紧地捂住嘴巴。


第四十八章 众怒
  刘协停住脚步,转头看了一眼那个孩子,心中不忍。
  那小儿约三五岁光景,瘦得皮包骨头,眼睛显得格外大。左眼好像受了伤,又红又肿,原本还算清秀的脸变了形,看起来很是怪异。
  刘协很想走过去,安慰他几句,甚至给他一点食物。
  但他控制住了自己的冲动。
  他可以给这个孩子一点食物,但他无法供应所有人食物。
  段煨能提供的粮食是有限的,否则他也没必要让非战斗人员日食一餐。
  “这是谁家的孩子?”刘协轻声问道。
  董宛看了一眼,撇撇嘴。“黄门侍郎丁冲的儿子,好像叫丁仪,偏偏最不懂礼仪,一饿就哭,整夜整夜的哭,哭得人心烦。”
  “丁仪?”刘协再次打量了那孩子一眼,尤其是他红肿的左眼,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丁冲自己就是非战斗人员,口粮仅能果腹,的确没有多余的粮食来救济妻儿。
  不过,大家都不容易,日子过得难的也不仅是丁冲。
  “安排太医给他检查一下眼睛。饿两天不会死,眼睛上的伤不处理却有可能瞎。”
  王越点点头,转身安排人去传太医。
  刘协又走到丁仪面前,弯下腰,伸手摸了摸丁仪的脸,轻声说道:“坚持一下,打败李傕、郭汜,朕请你吃肉。”
  丁仪吓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