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道天下-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吐纳导引,辟谷养生。”王稚心虚地低下了头。
卢夫人当然通晓吐纳导引、辟谷养生,但她最擅长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房中术和符咒驱鬼。可是这些不宜在天子面前提及,只能避重就轻。
天师道的经典不仅有《老子想尔注》,还有《黄书》。《黄书》是标准的房中书,《老子想尔注》也是以房中术来解释老子的思想,只是更偏向于理论构建。
《老子》一书尚阴尚柔,里面本来就有大量的女性隐喻。有汉一代,将《老子》和房中术揉和在一起的门派很多,天师道不过是影响比较大的门派而已。
但王稚从荀恽处了解到,天子对房中术没什么兴趣。他虽贵为天子,身边却没几个女人,有时候连续几个月不与女人接触。即使是生活安定之后,他也不是那种对男女之事非常上心的人。
对这样的天子讲房中术是好是坏,王稚没把握。
没把握的事,就不能轻易尝试。第一次见面,还是说点靠谱的事。
荀恽说了,天子不轻易相信别人,尤其是那些听起来很玄,但无法验证的事。
“吐纳导引,辟谷养生,大约需要修习多少年,才能有明显的效果?”
“有一日修行,便有一日效果。但是要看出明显的区别,还是需要时间的,正如圣君治世,三十年可致太平一般。为人修道,也要三十年才能见效。”
“就比如道长?”刘协说道:“道长修道不止三十年了吧?”
王稚尴尬地说道:“臣童蒙习修,至今有六十余年。只是资质太差,进展太慢,愧对师尊教导。”
“你们除了吐纳导引,辟谷养生,还有其他的道法吗?”贾诩不紧不慢地说道:“像我这样,怕是活不到三十年了,修道是不是太晚了,有没有外力可用?”
“可以合药服饵,虽不能长生,却可以延年益寿。”王稚说着,从袖子里取出一只小盒,双手递到刘协面前。刘协打开盒子,里面放着几丸药,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这药能治什么病?”
“精力不振,身体困乏,神思不宁,多梦难寝,都有效果。”
“除了这样的药,你们可有其他针对具体病症的药?”刘协盖上盒子。“巴蜀多山林,虎豹毒虫多,百姓多病,你们总有类似的药物吧。”
“有的,内用外用的都有。”说到这些,王稚总算有了底气。
在巴蜀传道几十年,他们除了施食,就是靠医术为百姓治病来吸引人入道,只不过他们的医术中不仅包括医药,还有大量的符咒之类的巫术。符咒之类不敢随便说,医药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你们都用什么样的药?”一个声音在帐外响起,随即帐门掀开,华佗带着一身寒气走了进来,拱拱手。“陛下,臣来迟了,没错过什么吧。”
“没错过,你来得正好,闻闻这药,看看都是什么制成的。”刘协将手中的盒子递给华佗,又向王稚介绍道:“这位便是山东名医,太医丞华佗华元化。”
第四百九十四章 道可道
王稚暗自庆幸。亏得没有仗着胆子说大话,要不然就麻烦了。
天子看似随和,不以君臣之礼相见,只是坐而论道。可他不仅安排了蔡琰这种通晓《老子》的学者,还安排了精通医术的华佗,摆明了是大考。
糊弄他不仅难,而且危险。
华佗闻了闻,基本认同了王稚的说法。这里面的几味药都有安神的效果,至于效果是不是有王稚说得那么好,那就不好说了。
就着这个话题,华佗与王稚讨论起了医药。
华佗的优势并不是药学,而是针灸和外科。只不过比起王稚来,他并不擅长的药学依然不可小觑,王稚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只是巴蜀特有的一些药材而已。
这一点,刘协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大部分中药材都在山里,而且是在黄河以南的山里。汉中南面是巴山,北面是秦岭,东面就是神农架,都是盛产药材的地方,又与号称药库的南阳盆地毗邻,可谓得天独厚。
只不过王稚等人远远未能发挥出这些药材宝库的潜力,他们还处于经验积累的起步阶段,而且个人天赋也算不上出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天师道的影响不出巴蜀,如果不是太平道闹得人人自危,天师道未必能成为道教正统。
这可能也正好符合了老子的思想,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猥琐发育才是正道。
华佗与王稚讨论了一阵医术之后,对刘协说,他们的医术有可取之处,如果能派一些人从军,应该会有帮助。说完,华佗就匆匆告辞,他很忙,没时间听王稚论道。
王稚松了一口气,却也更加小心,不敢信口开河。
但刘协兴趣不减,又问起了炼丹合散。
道教修行一直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以吐纳导引为主的内丹术,一是以炉鼎炼丹为主的外丹术。两种方法并行不悖,但分主次不同。最开始的时候,外丹术为主,内丹术为辅。后来外丹术吃死了不少人,尤其是几个皇帝,慢慢衰落,内丹术才占了上风。
汉魏晋正是外丹术最兴盛的时候,所谓的魏晋风度和嗑药有很大关系。
但刘协对外丹术的兴趣却不是嗑药,而是他知道这是原始化学的萌芽。现代工业的出现离不开化学工业的发展。如果能将炼丹术改造成为有体系的化学科学,就有可能带来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王稚通晓炼丹术,甚至可以说是高手,但是在刘协这种经过十六年基础教育,又有几年实践经验的人来说,他那些天花乱坠的理论漏洞百出,根本经不起考问。
刘协的脸色渐渐冷淡,王稚额头的冷汗也越来越多,怎么擦也擦不干净。
“可惜余生也晚,不能见天师、系师风采。”刘协用一句充满遗憾的话结束了与王稚的会面,婉转的表达了对王稚以及天师道的失望。
王稚战战兢兢,不敢反驳,躬身退出。
荀恽很尴尬。他之前将王稚夸得像朵花似的,结果到了天子面前,王稚漏洞百出,风范全无,让他之前的话都有欺君的嫌疑。
“臣……”荀恽面色通红,期期艾艾地不知说什么才好。
“罢了。”刘协摆摆手。“王稚的道法虽说不够高明,态度却还是诚恳的,至少没有刻意欺瞒。回头你跟他商量一下,看他愿不愿意留在行在。”
“唯。”荀恽犹豫了一下,又问道:“陛下留他,是为安抚张鲁吗?”
“也不尽然。他们的丹法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只是过于粗疏了些而已。或是他愿意留下,我准备组织一起人研究丹法,就像太医署研究医术一样,或许能更进一步。”
荀恽喜出望外,连声答应。
“陛下对丹法感兴趣?”贾诩微微皱眉。
“我对万物衍化之道都感兴趣。”刘协抬起头,点了点太阳穴。“我觉得真正的点金之术不在他处,而在这里。就比如将铁由恶金炼成精钢,是不是和丹法有些相似之处?”
贾诩眉梢轻扬,抚着胡须笑了。
他明白了刘协的意思。安抚张鲁是次要的,将天师道的发展纳入大汉复兴的洪流才是关键。
“若是这么说,那天师道众的用武之地倒是更大了些。”蔡琰眼睛一亮。“臣以为,或许可许将那几篇西域诸贤论物理之道的文章转给他们,以共研讨。”
“什么物理之道?”刘协顺口问道:“原子不可分割论,还是四元素说?”
蔡琰忍不住笑了。“陛下也看了?”
“看了。”
“你觉得与五行说孰优孰劣?”
刘协认真思考了一阵。“一种学说是否优劣,一要看这种学说是否自洽,漏洞百出,不能自圆其说的学说肯定不能算好。二要看这种学说能否指导现实。如果一种学说听起来无比美好,却始终无法实现,这个学说就算再能自洽,也不能作为定论,只是一种猜想……”
荀恽忽然灵光一现,忍不住脱口而出。“敢问陛下,何谓指导现实?”
刘协愣了一下,随即意识到荀恽真正的意思,不禁笑道:“就比如说,王稚说吐纳导引、辟谷养生能让人延年益寿,你依照他的办法去做了,三十年后的确比同龄人更年轻,就说明他的理论可能有效。”
“可是同样的道法,天师、系师可以白日飞升,他却只能延年益寿,不能白日飞升,那又怎么说?”
“你问到了点子上。”刘协指指荀恽,露出一抹欣赏的笑意。“一个人的成败难免有偏差,可以增加人数来减少误差。如果一百个人按照他的说法去做,三十年后,若是有人能白日飞升,哪怕只有一个,也能说明他的说法可行。毕竟生老病死是常理,若非修行有成,白日飞升根本不会出现。”
刘协喝了一口水,又道:“可若是这一百人中一个白日飞升的也没有,就算不能断定他的说法有问题,至少也可以说明他的说法有相当的局限性,不能轻信,更不能因为是先师所传,便奉为至理名言,不容置疑。”
第四百九十五章 理想与现实
一直以来,刘协都避免直接向某人灌输超出这个时代的知识,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
知识只是结果,推衍出知识的思维模式才是真正的精华。不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就算给他们一整套百科全书,那也只是一时有效,用不了多久,就会退回到原有的道路上去。
儒墨道法诸家之中,儒家是最具有自我革新能力的学派,但他们却有一个无法突破的天花板,那就是对先贤的崇拜。哪怕他们事实上已经突破了先贤的学说,表面上还要保持对先贤的遵从。
在生命力足够旺盛的时候,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可以并行不悖,一面表示遵从先贤的教导,一面进行事实上的调整。儒学由汉代经学演化为玄学,一旦发现走偏了,便有人提倡复古,重新寻找出路。
可是当生命力衰退时,先贤就成了无法承受的压力,一代又一代的精英只能在越来越小的圈子里打转,不敢越雷池一步。儒学也就成了思想上的枷锁,无法再引导社会进步。
汉末的经学衰落是儒学第一次重大危机。这时候的儒学还有足够的生命力,如果能够借此机会打破天花板,就有机会看到另一重天。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他得到的将不仅仅是一个复兴的王朝,而是一个强盛的文明。
前途之广大,令人神往。
荀恽不敢说话。蔡琰垂着眼皮,贾诩抚着胡须,有些出神。
他们都是聪明人,听得懂刘协的言外之意,但谁也不敢轻易接话。
质疑圣贤,可不是什么人都敢做的。这要是传出去,弄不好会被人弹劾他们是佞臣,面对天子的无知之言不敢劝阻,只知一味奉迎,甚至有意误导天子。
刘协倒也不意外。
他们没有当场反驳,他已经很欣慰了。
贾诩突然问了一句。“陛下,你相信人可以白日飞升吗?”
刘协转头看着他,沉默了片刻。“似乎没有什么过硬的证据说肯定不可能。”他顿了顿,又道:“当然,这不代表说天师道的道法无法验证真伪,只要派人去巴蜀开坟验尸,自然知道张陵、张衡的白日飞升是真是假。”
贾诩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陛下要这么做吗?”
“没必要。”刘协笑笑。“因为我本来就不相信。王稚神色不安,显然是心虚,我只是不想戳破他而已。天师道在巴蜀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