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超正在郁闷,看到夏侯充奔来,高喊着“天子赐酒”,大喜过望,连忙翻身下马,迅速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战甲。
  “天子有诏,赐护羌校尉酒一壶。”夏侯充气喘吁吁地说道。
  “护羌校尉臣超,谢陛下赐酒。”马超接过酒壶,向将台方向深施一礼。
  夏侯充转身离去,马超转身,高高举起酒壶,刚刚的憋屈化作云烟。他抿了一小口酒,随即将酒壶传给庞德。“传下去!每人一口。”
  “喏。”庞德接过酒壶,也抿了一小口,随即递给刚刚随他出战的将士。
  一壶酒肯定不够所有人喝,绝大多数人只能碰碰壶嘴,湿一下嘴唇。可是对他们来说,这份荣耀却远比一壶酒值钱。
  这一刻,被鲜卑人“击败”的屈辱全部变成了遵守命令的骄傲。
  遵令者,必有赏。
  ——
  中军的韩遂站得高,也看到了这一幕,抑制不住心中的羡慕。
  没想到天子的第一次赏赐居然被马超抢走了。
  这鲜卑人真是不长眼,为何不来攻我的阵地,却去攻马超的阵地?论起示弱,谁能比我擅长?
  韩遂愤愤不平,看着鲜卑人撤走,随即召集诸将议事,再一次重申此战的目的。
  天子要诱敌深入,你们到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节奏,既不能让鲜卑人攻得太猛,也不能让鲜卑人损失太大,吓跑了。
  此战的胜负不是个人的胜负,而是大汉与鲜卑人争奔天命的胜负,是凉州人能不能趁势而起,成为朝廷栋梁的关键一战。遵令而行者,虽负有赏。不遵令而行者,虽胜必罚。一切行动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按照既定计划执行。
  诸将轰然应诺。
  韩遂安排好营中事务,随即赶往御帐,求见天子。
  ——
  刘协回到大帐,烤了好一会儿火,身体才慢慢暖和过来。
  得知韩遂请见,刘协倒是一点也不意外,立刻命人传韩遂入帐。
  韩遂进了帐,站在帐门口,躬身行礼,神态恭谨。
  “坐吧。”刘协指了指一旁的胡床。“冷不冷?大将军,你穿得有些少啊。”
  “臣不冷。”韩遂指指胸口,神情严肃。“臣心里有火,仿佛重回少年。”
  刘协忍俊不禁,却还是叹了一口气。“不亲身经历,难以想象边塞之苦。朕虽在边塞住了两年,在武威也住了半年,却是第一次在这种天气站在高处,才知道边军真是不容易。”
  韩遂鼻子一酸。“能听到陛下这句话,我们凉州人就是有再大的委屈也值了。”他顿了顿,又道:“陛下以身作则,不畏艰苦,臣等身为凉州人,更不能贪图享受。此战,臣必身率将士,谨遵陛下诏书,与敌周旋。”
  刘协点点头。“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经过这边塞之苦,才能锤炼出一身浩然正气。朕刚刚还想,将来朝中公卿都应该有守边的经历。让他们尝一尝边塞将士的苦,才知道太平来之不易,不是拾几句圣人牙慧就可以治国平天下的。”
  韩遂心中一动,笑道:“当真如此,恐怕就不会再有人提弃凉二字了。”
  “是的,不经苦难,不知珍惜。付出辛苦,才能寸土必争。”刘协拍拍大腿,情绪有些激动。“关东士大夫就是太安逸了,只知道从凉州敛财。论及守边,他们只知道安抚,安抚,引经据典,高谈阔论,却对真正的守边将士之言置若罔闻。”
  韩遂一下子被勾起了伤心事,忍不住一声叹息,眼睛也红了。
  “若是当年先帝之志能行,以陛下为嗣君,那就好了,大汉或许不会遭此浩劫。”
  刘协转头看了一眼难得动情的韩遂,有些诧异,随即又明白了韩遂的意思。
  如果先帝的想法没有遇到阻力,一开始就立他为嗣君,何进就不会成为大将军,韩遂入京上计时,或许就不会遭受何进等人的冷漠,也就不会失望的回到凉州,加入叛军。
  这当然只是韩遂的一厢情愿,就算刘协被立为嗣君,也未必能改变朝廷的现状,何进、袁绍等人也未必就能善罢甘休。
  但韩遂能说出这样的话,至少说明了他愿意敞开胸臆的交流,不再重重设防了。


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性与兽性
  说了几句闲话,刘协回归正题,问起了韩遂的来意。
  虽然他觉得韩遂说不出什么新的东西,无非就是来表一下忠心而已。
  “陛下,宴驰观阵时,臣留意看了一下。”韩遂捧着茶杯,神情专注。“宴驰身边有几名亲卫身上穿的就是我汉军甲胄,想必是不久之前马超丢给他们的,可见这些甲胄对鲜卑人的诱惑不小。鲜卑各部落互相征争不休,谁拥有更多的甲胄,谁就能称王称霸,所以其他部落断然不会看着宴驰独吞。”
  “可是我并没有看到其他的部落。”刘协说道。
  “他们在观望。”韩遂早有准备。“如果他们决定不来,以野狼部落的实力,宴驰不会这么放肆。”
  刘协松了一口气。他不怕红日部落、狂沙部落来,就怕他们不来。斥候没打听到其他部落的消息,他还有些不安呢,听了韩遂的分析,总算放心些了。
  “为坚定宴驰的信心,并且诱其他部落一起来,臣打算明天派一些人主动迎战,示弱迎敌,再让宴驰尝点甜头。”
  “你准备安排什么人迎战?”
  “成公英。”韩遂沉声道:“他麾下大多是羌人轻骑,有不少还是当年起兵叛乱的。他们性子野,放肆惯了,经常不听命令,擅自行事。臣打算派他们迎战宴驰,以示军纪不整。战败之后,臣顺势将他们的撤出战场,并让他们赶到居延泽埋伏。”
  刘协目光一闪,深深地看了韩遂一眼。
  韩遂嘴角微挑。“陛下以为可行否?”
  刘协思索片刻。“可行。”
  韩遂吁了一口气,兴奋地拱拱手。“请陛下放心,臣会控制好分寸,绝不会影响陛下的整体安排。”
  刘协笑笑,没说话。
  韩遂野心很大。正面战场还没决出胜负,他就在考虑抽调主力,养精蓄锐,为追击做准备。至于这里面有没有保存实力的心思,现在还说不准。但他这么做,显然会将更多的压力转移给禁军。如果他没有足够的底气,韩遂的这个建议便有要挟的成份。
  要韩遂拼命,指望他保护,自然要给更多的好处。
  不管韩遂主观上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客观上,他有这样的嫌疑。
  他不觉得韩遂是那种一激动就口无遮拦的人。
  但他有足够的底气,自然就不用担心韩遂有没有要挟的意思。说得直白些,就算韩遂不来,就凭禁军,他也有把握击溃鲜卑人,只是无法全歼罢了。
  尊严来自于实力。禁军的兵力虽然不多,加起来不到万人,但两年多来一直没有放松训练,装备更是精益求精,正面打爆几万鲜卑人还是很轻松的。
  这一战,不仅是打给鲜卑人看的,也是打给韩遂看的。
  不管韩遂有什么想法,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他除了俯首称臣,没有其他的选择。
  ——
  韩遂离开之后,刘协又反复思考了一番,派人请来了贾诩。
  贾诩听完,倒是很平静。
  “这就是韩遂,也是很多西凉人的特征。”贾诩无声地笑了笑,有些无奈。“生活艰难,任何时候,都要先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以求生存。看似精明,实则目光短浅,难成大器。”
  刘协露出一抹浅笑。“或许这才是人的本能。”
  “本能?”
  “天性。”刘协换了一个词。“或者说是兽性,求生永远是第一位的。”
  贾诩眨眨眼睛,没说话,只是神情有些尴尬。
  刘协拿起一根干柴,扔进火中。“人人都有兽性。有兽性并不可耻,但仅有兽性肯定是不够的。同样,为了人性刻意无视兽性也是不可取的。我记得有人说过,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儒门之失,有时候就在于要求过高,漠视了人的基本需求,变成了违心之论。”
  贾诩眼神闪烁,若有所悟。过了一会儿,他又说道:“陛下此言,近乎儒法之辨。法家重耕战,求的是生存。儒家重教化,求的是道德。有法无儒,则难离兽性。有儒无法,则人性难求。陛下在西凉推行教化,正是在兽性的基础上求人性。”
  刘协哑然失笑。“这么说,也差不多。”
  “还请陛下点拨未尽之意。”
  “真正的人性可以包含兽性,超越兽性。”刘协淡淡地说道:“如果推行教化不能让人更好的生存,这种教化就算不是错误的,也必然是不全面的。”
  贾诩轻轻地吁了一口气。“臣明白了。陛下以并凉为根基,求中兴之道,看似重走秦并天下之路,实则是返朴归真,固本培元。”
  刘协盯着贾诩,不禁莞尔。“当年高皇帝分封汉中,有张良相佐,汉遂有天下四百年。如今朕转战西北,有先生相佐,不敢奢望,使汉如周,八百年天下,应该是希望的。”
  贾诩连忙摇手。“臣岂敢与留侯相提并论。”
  “当得的。”刘协说道。“朕给你这个机会。”
  贾诩想起了曾经与刘协的对话,会心一笑。“那臣就却之不恭了,勉力一试。”
  ——
  大战在即,鲜卑人像狼群一样潜伏在侧,随时可能发动雷霆一击。所有人都高度警惕,人不解甲,马不解鞍。刘协也不例外,和衣而卧,直至天明。
  一早起来,洗漱完毕,正在吃早餐,马云禄走了进来。
  “陛下,臣有请求。”
  刘协抬起头,一边喝粥,一边看着马云禄。“想出战?”
  马云禄尴尬地点点头。
  她有资格参加军前会议,知道羽林女营被安排在后营,作为皇后、贵人以及诸将女眷的护卫。可是她不甘心,她想与其他人一样参加战斗。
  “不要急,朕自有安排,会让你上阵的。”刘协吃完最后一口粥,放下碗筷。“朕费了那么多心思才建成女营,绝不会让你们成为摆设。只不过什么时候上阵,却有讲究。”
  马云禄喜上眉梢。“那……陛下能说得明白一些,以便臣向麾下骑士说明吗?”
  “暂时不能告诉她们,不过可以告诉你。”刘协招招手。“附耳过来。”
  马云禄顿时红了脸。她盯着刘协看了两眼,还是咬着唇,鼓起勇气,将耳朵凑了过去。


第五百一十八章 初战
  日上三竿的时候,宴驰率部出现在阵前。
  接到报告,刘协也第一时间登上了将台,举目远眺。
  地平线上,沙丘之间,鲜卑人像蚂蚁一般涌了出来,越来越近,看上去声势惊人。
  战鼓声响起,汉军将士迅速走出大营,进入各自的阵地。刀盾手举起盾牌,拔出战刀。弓弩手开始上弦,将箭矢摆在触手可及的位置。骑士重新检查马具,做好冲锋的准备。
  将台上下,郎官、尚书们也忙碌起来。蔡琰、裴俊、袁权三人在刘协身后入座。他们的案上各有一个小火炉,用来烘烤砚台,防止墨水结冰。
  今天会有大量的公文需要记录,她们三个人全部上阵,采用接力的方法进行记录。
  刘协穿着华丽的甲胄,端坐在将台之上。一会儿功夫,脸就被冻僵了,倒是不用担心表情管理的麻烦。就算是天崩地裂,他的脸上也不会有什么表情。
  远处传来战鼓声,右翼的度辽将军张杨送来消息,鲜卑人的左翼逼近,有可能会发起进攻。
  刘协有些意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