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论个人能力,不管是韬略还是勇气,董承同样不如杨奉。
  如果说董承有什么优势,那就是他还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如杨奉。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董承的大营作为突破口,是任何一个稍有见识的将领顺理成章的选择。
  “那朕这些天,就在阿舅营中见习,观摩阿舅用兵,如何?”
  董承正中下怀,连连点头。
  “陛下,臣求之不得。”董承咬咬牙,又说道:“陛下在此,不能没有人服侍,不如就让阿宛侍候陛下起居?”


第五十章 大汉第一捧哏
  刘协很意外,盯着董承看了又看。
  一旁胡吃海塞的董宛也很意外,仰起头,瞪着一双又黑又亮的眼睛,尴尬地看看董承,很想说些什么,奈何嘴被食物塞得满满,一个字也说不出,倒是汁水从嘴角溢了出来,在下巴蜿蜒流淌。
  “阿舅……”刘协欲言又止。
  他的确有先收董承兵权的意思,但绝对不是现在。
  就算是军事小白也知道,临阵换将,影响太大。
  况且他自己也没做好完全承担责任的准备。
  他只是想借这个机会实践一下人民路线,为将来改造军队积累一些经验,并不想现在就指挥作战。
  至于董宛,反正都是碗里的菜,跑不掉的。
  才十三岁而已,不急在一时。
  董承这是什么意思,对他的侵权有意见,故意反着说?
  又或者趁机要价,与伏完争锋?
  毕竟有些人的脑回路有限,目光也只能看到那么远,不知道现在与皇家结亲有多危险。
  董承离席,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诸将看在眼里,互相看看,不知道董承是搞什么。他们刚才只顾着吃喝,也没听清董承与刘协说了些什么,见董承突然大礼参拜天子,都有些懵了。
  “陛下,臣本非将门,河间一俗人而已。托祖宗有灵,姑母嫁入解渎亭侯府,生先帝,而为皇亲国戚。董卓乱政以来,臣文无安邦之策,武无平叛之能,唯有一颗赤诚之心,与在座诸君并力,与乱臣周旋。”
  董承说着,落下泪来。泪水沿着脸颊,流到胡须上,将胡须沾在一起,原本还算雄壮的胡须变成了一绺。董承的声音也和胡须一样,变得纠结无比,几乎泣不成声。
  “臣等外困于西凉虎狼,内愧于忠孝节义。眼见家园被毁,亲友为贼臣屠戮,百姓横尸当途,却不得不强颜欢乐,屈身事贼。其中辛苦,不足与外人道。”
  诸将听了,想起被想起这几年的委屈,也不禁落下泪来。
  一时间,帐内抽泣声一片。
  董承抬起手,抹了一把脸。“赖祖宗英灵保佑,陛下安然无恙,如今又奋起自强,臣欣慰之至。奈何资质有限,不足以辅佐陛下,愿将全军委托陛下,与李傕、郭汜一战,不负祖宗,不负天下。”
  他又指着诸将说道:“在座诸君,不论来自何处,都是大汉忠臣。愿陛下以为心腹,信如手足,君臣同心,再兴大汉。”
  董承一边说着,一边悄悄招手,示意愣在一旁的部下赶紧表态。
  有人眼尖,看到了董承的小动作,连忙离席。
  有人带头,立刻有人跟上,没一会儿,所有的人都跪在董承身后,齐唰唰地大声请愿。
  董宛有些慌了,伸长脖子,将嘴里的食物咽下去,也跪在了董承身边。
  董承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臣等愿随陛下,赴汤蹈火,破贼臣,兴大汉。”
  诸将有样学样,齐声呐喊,声音洪壮。
  不得不说,这些人当初能被挑进来,还是经过了一些选择的,不论是相貌还是身高,又或者是声音条件,都有模有样。此刻跟着董承齐声效忠,自有一番声势。
  刘协见状,也不能再退。他起身走到董承面前,扶起董承。
  “阿舅如此,朕感激不尽。那就让我们君臣为家国,为大汉,与李傕、郭汜堂堂正正的战一场,看看谁才是天命所归。”
  “陛下天生聪颖,先帝当年便欲以陛下为嗣,只是被屠夫何进所误。如今陛下即位,正是先帝心心之念所在,也是大汉中兴之兆。”董承举起拳头,瞪圆了眼睛,大声说道:“大汉必胜。”
  诸将热血上头,跟着大呼:“大汉必胜!”
  “大汉必胜。”
  刘协心中诧异,看不出董承打仗不成,捧哏倒是一流,气氛调节得恰到好处。
  他明明是董卓所立,但现在要与董卓的旧部作战,董承便一句董卓也不提,直说这是先帝的遗愿,进而被当成天命所归,逻辑链清晰完整,足以让这些没什么文化的粗人信服。
  这效果,很不错。
  刘协满意地点点头,站直身体,摊开双手,大声说道:“诸君平身,若能击败西凉叛军,再兴大汉,必不负董将军与诸君今日。”
  “唯!”诸将轰然应喏。
  重新入席,借着众人的兴奋劲头,刘协调整了防务。
  经过刚才一番讨论,他大致能知道哪些人有点经验,脑袋还算清醒,哪些人纯属混水摸鱼。
  董承是一笔糊涂帐,安排防务时只看谁与自己亲近,没太多合理可言,他却不能这么做。真上了战场,那可是要拼命的,吹牛拍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他原本打算私下里与董承商量,现在董承主动交出兵权,他方便多了。
  将几个不顶用的撤下来,由他们负责后勤,或者担当预备队,将几个态度积极,也有一定能力的人调到关键的位置,并设立赏格,许诺立功之后的赏赐,刘协接着宣布了一件事。
  要求诸将立刻回营,根据自己的任务,召集部下商量作战细节,要逐级分解任务,尽可能的发挥每一个人作用,做到寸土必争的同时,又能全面配合,将损失降到最低。
  郭汜已到,大战一触即发,每个人都必须枕戈待旦。
  明天早上,他将对关键阵地进行逐一巡视,听取守阵将士的计划。
  最后,刘协举起酒杯。“今日到此为止,击败李傕、郭汜之后,与诸君痛饮。”
  诸将齐声答应,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行了礼,鱼贯出帐。
  帐中安静下来,董承说道:“陛下,时辰不早了,你也休息吧。”
  刘协摆摆手。“阿舅,现在哪能睡得着啊。不如我们说说话?”
  董随正中下怀,转身对董宛说道:“阿宛,还不去准备,待会儿侍候陛下更衣?”
  董宛如梦初醒,小脸顿时臊得通红,轻声应了一声,转身逃走了。
  董承叹了一口气。“陛下,我这女儿从小娇生惯养,不懂规矩。若不是她从小在太后宫里长大,与陛下为伴,臣也不敢将她献与陛下。”
  刘协嘴角抽了抽,不仅想骂人,更想打人。
  但他还是忍住了,含笑说道:“阿舅,这说的哪里话来。可惜朕一贫如洗,否则该金屋藏娇才对。”
  董承心中得意,抚着胡须,哈哈大笑,过了一会儿,又觉得有些不对劲。
  “陛下,金屋……就罢了。阿宛也不想做皇后,她只想和儿时在太后宫里一般,与陛下朝夕相对。”


第五十一章 自家人
  洗去奔波一天的尘土,刘协与董承换了宽松的常服,以家人之礼,对面而坐。
  董承能力不行,但态度极好,主动让出兵权,刘协还是感激的。
  至于董宛,反正是命中注定,早收晚收都要收。
  反倒是董宛有点害羞,不知道躲哪儿去了,只是让侍女来服侍刘协洗漱。
  “臣预祝陛下旗开得胜。”董承举起水杯,客客气气地说道。
  “阿舅厚爱,我感激不尽。”刘协回敬。“征途漫漫,以后还要阿舅多多帮衬。”
  董承喝了一口水,抚着胡须,大大咧咧地说道:“陛下,臣刚才所言,都是心里话。臣是文不成,武不就。若是太平无事,臣还能荫托陛下,做个富贵闲人。如今这兵荒马乱的,臣真帮不上什么忙。”
  他又喝了一口水。“不过,臣也不会让陛下为难。臣的兵权可以放弃,臣的女儿也不想做什么皇后。只要陛下心里有她,是不是皇后没那么重要。为了一个皇后之位和那些读书人闹,不值当。”
  刘协眉心紧蹙。
  董承这句话挑动了他的心结。
  伏寿被立为皇后,并不是伏完本人的意志,而是公卿大臣的意志。
  伏氏是儒家世家,伏完本人懦弱无能,甚至连争权的欲望都没有,伏寿正是公卿大臣们最理想的皇后,伏氏也正是公卿大臣们最理想的外戚。
  前一个这么理想的外戚是窦武。
  大汉的外戚和皇室一样,是一个渐渐被儒生驯服的利益集团。也正因为如此,桓帝和灵帝不得不另起炉灶,扶持宦官集团,与儒生为主体的朝臣对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宦官集团的出现是君臣争权的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
  外戚被驯服,宦官被清除,朝臣们大获全胜,却被西凉武夫抄了底。
  其实董卓一开始也是愿意被驯服的,只是袁绍及其党羽不肯给他机会。
  即使是在李傕、郭汜等人的刀锋之下,朝臣们依然不忘掌控局面,为才十五岁的皇帝立了皇后,一个符合他们要求的皇后。
  “陛下,这些读书人能说会道,又好结党,可不能得罪。”董承说道,态度诚恳。
  看得出,他是真的没有和朝臣们正面对抗的勇气。
  “多谢阿舅提醒。”刘协淡淡地说道。
  现在不是讨论这件事的合适时机,董承也不是讨论这件事的合适人选,不如不谈。
  两人把话题扯回了当前的战事上。
  董承虽然能力不行,毕竟在李傕手下做过几年,对相关情况还是熟悉的,能给刘协提供一些参考。考虑到前锋是郭汜率领的近万步骑,刘协先问起了郭汜的情况。
  董承也很坦率,直接否决了郭汜其人。
  “有勇无谋之辈,不足为患。”董承扬扬手。“适足为陛下磨刀尔。”
  刘协忍着笑。“还请阿舅详言。”
  董承自信地点点头,说起了郭汜。
  “论武艺,郭汜超过李傕不少,当年在长安城下,和吕布一战,也算是令人大开眼界。并凉多勇士,诚非虚言。不过,郭汜虽勇,却是个懦夫,而且是真正的懦夫。”
  “何出此言?”刘协大为不解。
  “他惧内。”董承满脸鄙夷。“郭汜虽是统兵大将,却是个愚蠢之辈,偏听妇人之言。他与李傕交恶,就是其妻挑拨所致。说起来,这西凉的女人真厉害,身材高挑,胸大臀肥,一看就知道能生……”
  见董承有跑偏的可能,刘协连忙将他拉回来。
  “郭汜除了惧内,还有哪些弱点?”
  “胆小。”董承意犹未尽的咂了咂嘴。
  “胆小?”
  “臣刚才说了嘛,他是个懦夫。”董承嘿嘿笑了两声,透着一丝得意。“或许是做马贼太久了,这人虽有一身好武艺,胆子却小得很。一看形势不对,立刻逃之夭夭,绝无苦战之意。上次在新丰,臣与杨奉奋起一击,双方将士甫一接触,还未正式开战,郭汜就慌了,扔了部下,匹马而逃。”
  董承叹了一口气。“可惜臣与杨奉都缺少骑兵,追赶不及,否则那日便能阵斩了他。”
  刘协忽略了董承不切实际的想象——就算有骑兵,他们也拦不住能和吕布单挑的郭汜——记下了董承对郭汜的评价。
  结合具体的战例,董承对郭汜的评价还算客观,也很合理。
  这有可能成为突破口。
  “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