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忠斜睨着袁术,一脸不屑。
  这路中悍鬼,又在说大话。黄猗只是一介书生,就算到了行在,转了武职,又岂能如此迅速的立功,而且封了侯?


第五百三十四章 风乍起
  互怼了几句后,周忠及时回归正题。
  他和袁术相看两厌,但他的脸皮没袁术厚,怼到最后总是他先让步。
  问题只有一个:如何收复豫州,与曹操、刘备一起,形成对袁绍的围堵。
  在此之前,先要解决驻守在舒城的颜良。
  颜良就像一根钉子,扎在舒城,不仅让周忠这个豫州牧无法上任,也让孙策、周瑜无法北上。至于袁术,更是不敢轻离九江半步。
  这也是周忠要找袁术商量的原因之一,毕竟庐江郡还是扬州牧的辖区,不是他豫州牧的辖区。
  袁术也想解决颜良。他觉得颜良就是像袁绍故意派来羞辱他的,占着庐江郡不走,让他睡觉都不安心。他也曾打算亲自拔掉这根钉子,但思来想去,又觉得实力不够。仓促行事,不仅未必能攻取庐江,反而可能丢了九江。
  陈登就在沛国南部活动,谁知道他的目标是睢阳还是寿春?
  袁术对刘备一向不信任,觉得此人反复无常,立场极不坚定。
  周忠和袁术商量,先取庐江。在此之前,要和曹操、刘备取得联络,让他们牵制住审配,不给审配南下增援的机会。
  他们之前有联络,但互相之间的信任有限,周忠不敢将身后寄托在他们身上。毕竟曹操占着颍川全境和汝南数县,刘备也占着沛国的南部,他们未必肯吐出嘴里的肉,让周忠这个豫州牧上任。
  现在天子大捷,可以重新讨论这个问题了。
  在天子随时可以挥师东出,平定天下的大趋势下,再占着不属于自己辖区的郡县显然不太可行,割据一方的想法更是危险,曹操、刘备或许会改变态度,积极配合作战。
  只要曹操、刘备能够牵制住审配,周忠就能调集孙策、周瑜的力量围攻庐江。如果袁术也能配合,那就更有把握了。
  无援不守。颜良再善战,在没有援军可盼的情况下,他也坚持不了太久。
  两人难得的取得了一致。
  周忠写了三封信,一封给孙策、周瑜,一封给曹操,一封给刘备。
  与此同时,袁术召集大将纪灵、桥蕤、张勋等人商议,调集大军,准备新年之后围攻庐江。
  ——
  易县。
  袁绍站在高台之上,看着远处残破不堪,却依然高耸的高楼,气息粗重。
  沮授、田丰站在一旁,脸色同样凝重。
  他们刚刚收到消息,天子在休屠泽大破西部鲜卑,不仅取得了全歼其主力骑兵的战绩,而且三大部落的头领无一逃脱,全部被杀,其他小部落的头领也有大半被俘。
  消息传到幽州,幽州为之震动。最直接的后果有两个:一是有人都觉得天子解决了中部鲜卑、西部鲜卑之后,很可能会移兵东向,解决东部鲜卑。一是有人觉得,天子会许会回到河东,准备重返旧都,恢复中原。
  不管是哪个结果,对袁绍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先后围攻公孙瓒近两年,眼看着胜利在望,如果这时候天子率部东出,他被迫撤兵,这两年的付出就会白废了。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元皓,公与,奈何?”袁绍转身看着田丰、沮授,尽可能平静地问道。
  “当务之急,是断绝公孙瓒与外界的联络,不能让他得到朝廷的消息。”田丰眉心紧蹙。“若是公孙瓒向朝廷称臣,荀攸必然来援。他休养生息了一年,实力大增,不可不防。”
  “公孙瓒不称臣,他就不来么?”袁绍苦笑道。
  刘和虽然没有明确态度,但鲜于辅等人的态度却是很明白的,他们只想为刘虞报仇,不想和袁绍有太多的瓜葛。如果荀攸愿意出兵,他们肯定会迎荀攸入关。刘和怎么想,他们已经不考虑了。
  “主公,正因为荀攸随时会来,才更要拿下公孙瓒。否则公孙瓒与荀攸合兵,声威复振,冀州无险可守,必败无疑。届时就算主公想称臣,恐怕也没什么机会。”
  袁绍看了田丰一眼,很不高兴。
  谁说我要称臣了?分明是你们被吓坏了,开始为自己谋划后路,为保全冀州的利益牺牲我。要说起来,这倒也简单,天子的生母王美人就是赵国人,他的身上有一半冀州血脉,只要冀州人肯俯首称臣,他没有拒绝的道理。
  袁绍的心情愈加烦闷,转身下了高台。
  田丰、沮授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叹了一口气。
  过了一会儿,田丰问道:“公与,你族兄最近可有消息来?”
  沮授不动声色地看了看四周,见袁绍已经走得远了,轻吁了一口气。“消息是有,但并不乐观。天子在休屠泽,行在无公卿,乾纲独断,信任凉州人。休屠泽之战,韩遂为外阵主将,斩杀野狼部落大帅宴驰,为首功。将来天子东出,韩遂很可能是主将。”
  “韩遂啊。”田丰摇摇头。“这是什么世道,西凉叛乱之臣成了栋梁,忠贞之臣却遭遇冷遇。天子本末倒置,将来怕是会穷兵黩武啊。”
  沮授欲言又止,他并不赞同田丰的意见。
  天子虽然重用凉州人,但他大权在握,是他在主导形势,而不是凉州人。按照沮俊传来的消息,天子在凉州军中推行教化,成绩显著,不仅提升了战斗力,也消除了不少凉州人的戾气。
  像董卓、李傕那样的乱政武人再也不会出现了,这不仅对朝廷是好事,对整个大汉都是好事。
  事实证明,凉州乱了近百年的根源不是凉州人天生好乱,而是朝廷的治凉之策不得法。朝廷动辄要弃凉,视凉州人为蛮夷,凉州人又岂能真心拥护朝廷?
  如果天子改弦更张,立足凉州,教化凉州,凉州之乱迎刃而解,这才有三万步骑大破西部鲜卑三十万众的赫赫战功。
  从沮俊的来信中可以看出,老臣们虽然对现状有所不满,却对天子的治凉之策深感佩服,有化腐臭为神奇之叹。他们也不担心天子会穷兵黩武,反倒觉得天子迎难而上,为人所不能为,这才能不战则已,战则必胜,而且是大胜。
  相比之下,袁绍简直是浪战。
  如果天子东出,袁绍有取胜的机会吗?
  在他看来,一点也没有。
  那么,冀州该何去何从?沮氏该何去何从?
  想了好一会儿,沮授问道:“元皓兄,若天子挥师东出,如何才能御敌?”
  田丰冷笑一声:“公与,我和你打个赌吧。”
  “赌什么?”
  “三年之内,天子不会东出。”
  沮授很诧异。“何以见得?”
  “你自己想。”田丰甩了甩袖子,下台去了。


第五百三十五章 怀璧其罪
  沮授愣了一会儿,突然反应过来,匆匆下台,追上田丰。
  “元皓兄,你是说天子会先取益州?”
  田丰转头看了沮授一眼,笑了一阵,又道:“你不觉得他和嬴秦起于西陲有几分相似么?”
  沮授眼神微闪,不禁哑然失笑。“这只是地势如此,不得不然。赢秦固然起于西陲,又以关中而兴,经营六世而有天下。但高皇帝也是以汉中称王,进取关中,而有天下,前后不过数载。天子虽年少,却是大汉正朔所在,自然要比高皇帝更顺利一些。”
  田丰打断了沮授。“所以我只赌他三年不会东出,不敢多说。”
  沮授歪着头,打量了田丰片刻,脸上的笑容散去,多了几分不安。“你是觉得天子远离老臣并非无奈之举,而是有意为之?”
  田丰也不笑了,忧心忡忡。
  “公与,朝中老臣虽然未必都是关东人,但他们大多以士大夫自居,希望与天子共治天下,而不是为臣仆,附和而已。他们都有宗族,有产业,有门生故吏,有亲朋故旧。你觉得他们会希望出现一个秦皇汉武式的雄主吗?”
  沮授微微颌首。“所以天子远离中原,滞留边陲不归,使公卿不能掣肘。”
  “凉州乱了百年,终究还是疥癣之患。鲜卑极盛之时,不过是不时入塞而已。檀石槐一死,鲜卑人就分崩离析。各部号称数十万众,其实皆是流寇。击溃不难,难在根除。天子之胜,在于以精兵猛将,耐心诱敌,这才能一战成功。看似赫赫,其实与凉州三明大同而小异。”
  田丰喘了口气,又补充了一句。“此必是贾诩之计。阎忠曾说他有良平之奇,如今看来,果不其然,倒是我们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你认识阎忠?”
  “他做信都令时,我和他有过数面之缘,听他提起过贾诩其人。”想起阎忠,田丰一时出神,又道:“你知道阎忠劝皇甫嵩造反的事么?”
  沮授连连摇头。他听说过阎忠其人,却没有过接触。阎忠做信都令时,他还很年轻,正在县令任上,公务繁忙,没时间交游。
  “当时皇甫嵩刚刚在广宗击破张梁,平定黄巾,威震天下。阎忠正好罢信都令,便赶到广宗,面见皇甫嵩,劝皇甫嵩起兵造反。”
  沮授“噗嗤”一声笑了。“阎忠号为多智,怎么会提出如此荒唐的计策?皇甫嵩虽然威震天下,但他所领各部都是朝廷的人马,怎么可能随他造反?”
  “听起来很可笑,是吧?”田丰停住脚步,回头看着沮授。“若是皇甫嵩选择,你觉得冀州人会如何选择?是支持朝廷,还是和皇甫嵩联合?”
  沮授一愣,如梦初醒。他意味深长的打量了田丰一眼。
  “元皓兄也是其中一员吧?”
  田丰不置可否,沮授也没有再问。
  身为冀州人的一员,他当然很清楚不少冀州人对朝廷并无好感。在皇甫嵩之后数年,冀州刺史王芬就曾和许攸、陈逸等人设谋,打算趁孝灵帝巡游河间时造反。如果没有冀州人的支持,王芬如何敢做这样的计划。
  阎忠建议皇甫嵩造反,背后必然有冀州人的支持。
  “秦赵的恩怨延续了几百年,你可知道是何原因?”田丰又问道:“是因为某人吗?”
  沮授苦笑。“是因为冀州依山面海,沃野千里,又有渔盐之利,自古便是膏腴之地,王霸之资。”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田丰一声叹息。“历来天下大乱,兵精粮足的燕赵之地都是英雄必取之地,得之可得天下。是以秦王东出,必先取赵。光武中兴,先据河北。可惜主公忌惮我冀州人太深,始终不能推心置腹,这才闹得不尴不尬,进退两难。若是由你和审配统兵,何至于此。”
  沮授没接田丰的话,沉默不语。
  他其实一直知道这些道理,但从来没有人说得这么直白。田丰今天是一时意难平,才在他面前一吐为快,让他想接话都不知道怎么接。
  “只可惜,冀州时运不济,虽为天下雄州,却一直未能雄主,只能为人做嫁。”田丰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拱着手,慢慢向前走去。他的背有些驼,仿佛背着看不见的重担。
  沮授默默地跟了上去。
  他知道田丰对袁绍很失望,却找不到比袁绍更合适的人。这就是一场看不到希望的抗争,注定了又是一场悲剧。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除非冀州人中出现一个明君,否则冀州永远是朝廷排挤、提防的对象。
  ——
  袁绍多次召集谋士问计。
  在天子大捷的消息面前,不少人都有些慌乱,不是沉默以对,就是含糊其辞。反倒是田丰非常坚决,信誓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