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袁绍多次召集谋士问计。
  在天子大捷的消息面前,不少人都有些慌乱,不是沉默以对,就是含糊其辞。反倒是田丰非常坚决,信誓旦旦地说天子短期内不会大举东出,袁绍应该集中兵力,攻克易京,彻底击溃公孙瓒。
  拿下易县,就是守住了冀州的北门。
  田丰的坚决让袁绍既感激,又惭愧。一直以来,因为田丰的刚直,他其实并不喜欢田丰,只是田丰名重,是冀州名士之首,他不能不给三分面子。没想到,事到临头,最支持他的人反倒是田丰。
  这时,袁绍又收到了审配的消息。豫州牧周忠有意攻取庐江,颜良孤悬淮南,非常危险,不能不救。但曹操、刘备虎视眈眈,有夹击之势,审配也不敢轻举妄动。他希望袁绍能给他一些支援,让他将战阵向南推进,与颜良保持联络,力保庐江不失。
  眼看着就要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袁绍左思右想,最后还是采纳了田丰的建议,集中兵力猛攻易京,先解决公孙瓒,然后再挥师南下。
  为了能发挥冀州人的积极性,袁绍任命田丰为监军,并派崔琰为使者,联络冀北大族,集结中山、河间、渤海三郡的人力物力,猛攻易京。
  与此同时,袁绍在全州范围内征发青壮,准备大战。
  与此同时,他与乌桓、鲜卑联络,征发精骑,牵制荀攸,使其不能南下。
  在田丰、审配等人的配合下,冀州大族的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新年刚过,不少大族、豪强就带着部曲、粮食,赶赴易京,助阵袁绍。
  正月末,袁绍集结近十万人,对易京展开了最后的猛攻。


第五百三十六章 远虑近忧
  弹汗山。
  荀攸轻挽马缰,被朔风吹得粗糙的脸上有两团淡淡的红晕,眼神却更有神采,偶尔闪烁间便见凌厉,不怒自威。
  臧洪乘一匹黄骠马,紧随其后。
  新年之际,他借着述职的理由来到弹汗山,与荀攸盘桓了一个月。马上就要回去了,荀攸约他行猎。两人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信马由缰,好不自在。
  “公达,天子休屠泽大捷,会不会挥师东出?”臧洪看似随口一问,心情却有些莫名的紧张。
  荀攸沉默了片刻,微微一笑。“子源,我问你一个问题。”
  “你说。”
  “你是希望亲手砍下袁绍的首级,还是希望看到他众叛亲离,绝望而死?”
  臧洪仔细地想了一会。“他背信弃义,逼杀故友,只是斩首未免便宜了他。求仁得仁,求义得义,背信弃义者必众叛亲离,方知天道有常,报应不爽。”
  “那你不妨耐心一些,多等几年。”荀攸转头看向远处的山峦,目光却仿佛穿越了燕山,看到了山那边的幽燕大地。“天子引而不发,袁绍便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安,未战已分高下,又能坚持几日?”
  臧洪眼神微闪。“最近有消息来?”
  荀攸嘴角轻挑,转头看着臧洪。“我不告诉你一点消息,你能安心回去?”
  臧洪哈哈一笑,却还是盯着荀攸的眼睛。
  荀攸摇摇马鞭。“天子大捷的消息传到关东后,最为紧张的便是袁绍。为了能尽快攻克易京,他向冀州人做了重大让步,集结了十万步骑,猛攻易京。”
  臧洪眨眨眼睛。“虽说冀州是大州,可是这十多年来征战不休,户口不足之前一半。十万步骑虽不是竭泽而渔,却也算得上全力以赴。看来袁绍是真的急了。”
  他随即又道:“既然如此,那汝颍人的处境岂不是更加尴尬?公达,他们是否有意转投朝廷?如果有人愿意来雁门,你可一定不能拦着。我孤身在雁门,太难了。”
  荀攸微微颌首。“处境虽尴尬,却还没到绝望的地步,你想趁机招揽人才,还要再等等。”
  臧洪“哦”了一声,随即又笑了。“他们是指望袁绍攻克易京之下,挥师南下,平定兖豫,好借机掌握兵权,与冀州人抗衡吧?”
  荀攸笑而不语。“不嘛,不到穷途绝路,总是不肯罢休的。”
  臧洪一声轻叹。“汝颍多才俊,即使分投多处,依然不可小觑。”
  荀攸瞅了臧洪一眼,眉心微蹙。“子源,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汝颍人本招人忌,若不慎言慎行,岂能行远任重?”
  臧洪有些尴尬,讪讪地笑笑,心情却有些莫名的复杂。
  他知道荀攸在担心什么。忌惮汝颍人的不止是冀州人,还有天子。荀文倩生下了皇长子,天子却多次声明皇后伏寿的地位不可动摇,摆明了就是让荀氏不要有不切实际的野望。荀彧、荀攸深知其中利害,不敢表示出哪怕一点不满的意思,还主动避嫌。
  送皇后伏寿去行在就是荀彧本人的决定。不仅如此,荀彧还将儿子荀恽送到天子身边为郎,说得直白些,就是做人质。
  荀攸的儿子荀缉也在奔赴行在的途中。
  只是躲就能躲得掉吗?汝颍人的实力摆在那儿,想藏拙都藏不住。
  臧洪想了想,清了清嗓子。“公达,分别在即,下次见面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几句话,出于我口,入于你耳,不得第三人闻,你可愿听。”
  荀攸苦笑。“不让你说,你能忍得住吗?”
  臧洪点点头,说道:“五行不可乱,五伦不可废。自古以来,帝乡便与众不同。高皇帝有沛国功臣,光武皇帝有南阳功臣,如今天子再兴大汉,汝颍人居功至伟,岂能错失良机?难道你希望将来朝堂之上,大半是并凉武夫?”
  荀攸沉默不语,面色平静,如古井无波。
  臧洪接着说道:“冀州为上州,却难出高门,正是因为冀州在朝中无根基。他们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支持袁绍,正是想以冀州之力拥立袁绍,使冀州为龙兴之地。但袁绍毕竟是汝颍人,冀州人的野望注定落空。别看他们现在不顾一切,一旦反应过来,或许就会另择明主,而最合适的……”
  荀攸眼皮轻颤,摆摆手,打断了臧洪。“行了,子源,不用再说了。”
  臧洪却还是坚持说完自己的意见。“你别忘了,孝桓、孝灵就是冀州人,天子生母更是赵国人,他身上有一半冀州血脉。”
  荀攸回头看着臧洪,忽然笑了。“子源,你说得没错,冀州人的确有可能利用这种关系,转向天子,可是这有什么不好?天下早安,百姓终于可以安居乐业。至于朝堂之上,天子抑制我汝颍人,难道就会让冀州人坐大?你啊,终究还是与天子相处的时间太短,不知道天子胸怀广阔。”
  臧洪张了张嘴,没有再说什么。该说的,不该说的,他都已经说了。荀攸是个聪明人,他会知道怎么做,只是未必能告诉他而已。
  两人又策马走了一圈,猎了几只野兔,就在野外烤了,这才尽兴而归。
  日暮时分,臧洪踏上了归途,与荀攸拱手道别。
  “子源,在练兵与治民之间,你要尽快做个选择。”荀攸提醒道:“一旦幽燕都护正式设立,雁门就不再是边郡了,太守很可能不再掌兵。你若想子承父志,继续统兵,就要多花点心思习武练兵。”
  臧洪拱手施礼。“多谢公达,我记住了。”
  看着臧洪带着郡兵渐渐远去,荀攸眯起了眼睛,沉默不语。过了良久,他拨转马头,吩咐道:“传我军令,通知上谷太守张辽,代郡太守高顺,各将万骑,十五日内会于白山。”
  随行的令吏立刻下马,伏在马鞍上写了两份命令。荀攸用印后,命人送往上谷、代郡。
  荀攸随即又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给阎柔,让他与乌桓诸部联络。东部鲜卑响应袁绍号令,犯大汉边境,他将率诸部讨伐,是敌是友,乌桓人必须做出选择,勿谓言之不预也。


第五百三十七章 不甘落后
  鲜于辅负手站在地图前,一言不发,脸色阴沉。
  鲜于银站在一旁,脸色同样难看的,微黄的眼珠中透着一抹愤怒。他咬牙切齿的嘀咕道:“这刘和是疯了吗,非要一条道走到黑?袁绍背信弃义,连汝颍人都可以抛弃,还有什么值得追随的?此人……”
  “闭嘴!”鲜于辅喝了一声,打断了鲜于银。“袁绍是否抛弃汝颍人,与你何干?你有这闲心,不如考虑考虑如何击破公孙瓒的高楼。若是袁绍生擒了公孙瓒,而我等无功,将来如何面对使君?”
  鲜于银咂了咂嘴。“能有什么变法,用人挖啊。我们的兵力不及袁绍十分之一,进度肯定不如他们,弄不好还会被他们吃掉。”
  鲜于辅回到案前坐下,喝了一杯酒。他的心情很不好,却无可奈何。
  袁绍与冀州豪强达成了新的协议,据说还要和中山甄氏联姻,得到了冀北豪强的支持,集结十万人马围攻易京。易京被袁绍前后攻了两年,外围的高楼已经被清理掉大半,在袁绍的倾力一击面前,败亡在即。
  公孙瓒授首本是好事,但这件事如果都是袁绍的功劳,那幽州人的脸面就算丢尽了。
  况且袁绍攻破易京之后就会罢休吗?会不会趁势控制幽州?谁也不好说。他们不得不考虑如果袁绍趁势取幽州,自己要如何应对。是俯首称臣,还是据地反击。
  双方实力相差这么大,反击有胜算吗?
  他没有一点把握。
  “找荀攸帮忙吧。”鲜于银提议道。
  鲜于辅摇摇头。他曾通过阎柔向荀攸求援,但荀攸要求刘和先表态,实际上拒绝了他的请求,被刘和嘲讽了好几次。现在再和荀攸联络,无异于自取其辱。
  “请田子泰(田畴)来吧。”鲜于辅说道:“看看能不能和刘和商量一下,不要让袁绍得意。”
  鲜于银点点头,转身去了。
  鲜于辅又倒了一杯酒,端在手中,轻轻地摇晃着,想着如何破解当前的困局。
  一会儿功夫,帐外有脚步声响,由远及近。鲜于铺有些奇怪,田畴来得这么快吗?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准备迎接田畴。
  幽州多勇武之士,却少名士。
  田畴便是幽州名士,而且是个隐士,曾在徐无山中隐居了几年。因为要围攻公孙瓒,为刘虞报仇,鲜于辅才将他请了出来,不敢有丝毫怠慢。
  有人推帐而入,却不是田畴,而是阎柔。
  见鲜于辅正身直立,阎柔有些意外,调侃道:“你这是怎么了,这么客气?”
  鲜于辅也愣了一下,刚准备和阎柔对骂几句,一眼看到了阎柔手中的书信,立刻收起了笑容。
  “谁的?”
  “猜猜。”阎柔扬了扬,抑制不住脸上的笑容。
  鲜于辅眨眨眼睛,盯着阎柔看了又看。“难道是荀攸的?他终于肯出兵了?”
  “他要对东部鲜卑用兵了。”
  鲜于辅心中一紧,连忙请阎柔坐下,请阎柔细说。阎柔也不多说,直接将荀攸的书信递给鲜于辅,让他自己看。鲜于辅匆匆看完,眉头锁成了疙瘩。
  荀攸要对东部鲜卑用兵,这当然是好事。东部鲜卑听从袁绍命令,对幽州形成了重大威胁。少了东部鲜卑的支持,袁绍的骑兵力量至少要损失一半。
  但荀攸要求幽州乌桓表明态度,否则就一并攻击,这就有点不分青红皂白了。
  幽州乌桓有的支持袁绍,有的支持他们,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杀公孙瓒,为刘虞报仇。荀攸要求幽州乌桓表明态度,否则就予以歼灭,这是为公孙瓒分担压力吗?
  “他这是什么意思?”鲜于辅没好气的问道。
  阎柔自顾自地倒了一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