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近已经听到风声,都说甄氏的那个女儿命相贵不可言。
  不用说,这肯定是冀北人在造舆论。
  “显思啊,你太沉不住气了。”郭图喝完酒,忍不住批评了袁谭一句。“眼下还只是提议联姻,且不说甄氏会不会答应,就算答应了,也不太可能立刻成亲。你别忘了,甄氏的那个女儿过了年才十五岁,进门之后也要几年才能生育。”
  “是,是。”袁谭尴尬地陪笑,知道自己的确失态了。“田畴的事怎么办?”
  郭图嚅了嚅嘴,半天没说话。
  隐居徐无山的田畴突然出山,已经让人生疑,如今又突然来拜访刘和,要说是偶然,谁也不会相信。郭图猜测,很可能是天子休屠泽大捷的消息传到了幽州,幽州人按捺不住了,想和朝廷取得联络,这才请出了田畴。
  田畴当年奉刘虞之命赴长安,见过天子,曾被拜为骑都尉,又被三府争相辟除,却都被他拒绝了。这是一个视名利于粪土的人,突然积极行动的可能只有一个,他不想看着幽州被袁绍占领。
  袁绍曾多次礼请田畴,却都被田畴拒绝了。
  田畴这时候去见刘和,十有八九是劝刘和向朝廷称臣。
  这个消息如果传到袁绍耳中,袁绍肯定会勃然大怒,说不定会杀了刘和,而奉命与刘和一起作战的袁谭也会因为监管不力而受到惩处。
  对处境堪忧的袁谭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因为麹义要回西凉的事,袁谭已经被袁绍招去痛斥了一顿。
  可是将田畴抓起来也不行。田畴不会低头,幽州人却可能因此与袁绍撕破脸。
  就在郭图彷徨无计的时候,有人来报,田畴来见。
  郭图与袁谭都愣住了,面面相觑。他们正想着用什么理由留下田畴呢,没想到田畴居然自投罗网。两人商量了几句,决定见机行事,看看田畴想说什么,再决定是以礼相待,还是强行扣留。
  一会儿功夫,田畴来了,与袁谭、郭图见礼。
  “子泰什么时候出的山?”袁谭故作轻松。“莫不是有了心得,要与人论道?”
  田畴笑道:“一无所得,倒是听到了一些消息,不知真假,特地问个究竟。”
  “什么消息?”
  “天子在休屠泽大破鲜卑的消息,是真是假?”
  袁谭与郭图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笑了。
  郭图说道:“我们也听说了,同样不知真假。据我们猜测,交战或许是有的,西部鲜卑有没有三十万众就不好说了。至于说全歼鲜卑人,而且阵斩了三名大帅,必是无稽之谈。子泰,你信么?”
  “我的看法与郭君相似,但传得沸沸扬扬,不由得人不信。我又听说,荀攸要对东部鲜卑用兵,要求乌桓人表明态度,否则便与鲜卑人一起攻灭。听这意思,似乎也不全是夸饰。”
  “有这事?”郭图吓了一跳,当时就变了脸色。
  袁谭也愣住了,脸色苍白。
  荀攸要对鲜卑、乌桓用兵?鲜卑人是奉袁绍之命牵制荀攸的,乌桓人则是配合袁绍、刘和攻击公孙瓒。如果荀攸出兵,并且击败了鲜卑人,那荀攸就有可能挥师入塞,对正在进攻公孙瓒的袁军产生重大威胁。
  别说什么鲜卑人实力不俗,荀攸未必是对手。他们都清楚荀攸是什么人。如果没有七成以上的把握,他是不会主动出击的。
  弹汗山的战绩在前,朝廷的封赏迟迟没有下达,功高震主是明摆着的事,荀攸这时候完全没有冒险的必要。
  “子泰,你听谁说的?”郭图问道。
  “你们不知道?”田畴很意外。
  “呃……当然知道。”郭图掩饰道,尽可能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惊讶。“只是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广,连你都知道了。”
  “那你们验证过消息准确与否了吗?”田畴说道:“若是荀攸果真出兵东部鲜卑,徐无山是必经之地,我担心会受到波及,需要尽快加强防备。”
  “这个……”郭图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知道田畴为什么来找他,肯定是以为他和荀攸之间有联络——联络肯定是有的,却不会那么直接,而且就算有,也不能让田畴知道。大家心照不宣的事,不能说得那么明白,否则袁绍就无法向冀州人交待。
  何况他还真不知道荀攸要出兵攻击东部鲜卑的事。
  郭图灵机一动。“子泰就为此事而来?”
  “嗯。”
  “很可惜,我爱莫能助。”郭图说道:“你还是去别处打听吧,千万不要耽误了。”
  田畴一声叹息,起身告辞。


第五百四十章 以退为进
  田畴刚出了大营,郭图就让袁谭赶到袁绍帐中汇报。
  这个消息很重要,必须尽快确认虚实,免得又被袁绍怀疑汝颍人暗中联系。
  虽然他们的确有联系,但这次行动,荀攸一点风声也没漏。
  袁绍正在帐中议事,商量如何进攻易京,文武诸将坐了满满一帐,正说得热闹。冀北新附的一些豪强积极性最高,争先恐后的要担当主攻的任务。
  袁谭扫了一眼,看到二弟袁熙坐在一旁,面色红润,不禁暗自冷笑。
  也不知道这个弟弟是怎么想的,冀州人就那么可信吗?连袁绍都被他们左右,你将来就算继位了,也是个傀儡。
  当然,以目前的形势来看,你更可能是首犯。
  得到冀北人的支持后,袁绍有充足的兵力可用,袁谭的任务就变成了监视鲜于辅等人。最近因为麹义请辞的事,袁绍对袁谭更加不满,所以会议也不让他来参加。见袁谭不请自来,他很不高兴,冷冷地看着袁谭。
  见袁绍如此,其他人也不例外,安坐不动,只有寥寥数人向袁谭注目致意。
  在无数人的目光中,袁谭快步上前,附在袁绍耳边,将刚刚打听到的消息说了一遍。
  袁绍眉头紧锁,扫了袁谭一眼。“当真?”
  “只是传言,所以……”袁谭故意犹豫了一下。“我想借田畴之口中,试探一下荀攸的虚实。”
  袁绍沉吟片刻,挥挥手,示意袁谭可以走了。
  袁谭躬身再拜,头也不回地走了。袁绍不想让他留在这里,他也不想停在这里,被人当作笑话。
  出了大帐,他快步出营,上了马,直奔自己的大营而去。
  袁绍强自镇静的开完会,安排好第二天的攻势,宣布散会。
  诸将散去,田丰、沮授留了下来。袁绍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元皓,公与,荀攸可能要进攻东部鲜卑诸部,还要逼乌桓人表态。”
  刚才袁谭来,田丰、沮授就知道有事。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对这个消息很是震惊。
  田丰说道:“这是谁说的?”
  “田畴听到了一些传言,担心徐无山的乡党受到惊扰,特地赶来询问真伪。”袁绍想了想,又道:“不过这些应该是托词,我猜测,应该是荀攸与阎柔联系,阎柔转告了田畴,希望田畴劝说刘和,向朝廷称臣。”
  “主公言之有理,应当如是。”田丰附和道:“臣觉得荀攸有虚张声势之嫌。他监管三郡,有步骑三万左右,还有中部鲜卑的一些部落。但中部鲜卑新附,未必能用,与东部鲜卑交战更有倒戈之嫌,未必敢用。逼幽州人表态,使主公不能全力以赴,或许才是真正目的。”
  “若是如此,又该如何应付?”袁绍有些上火。如果幽州人明确态度,要向朝廷称臣,他不仅失去两三万兵力,还要留下一部分人监视刘和、鲜于辅,以防肘腋生变。如此一来,明明很充足的兵力又会捉襟见肘。
  荀攸放出一个消息,就让他陷于被动。如果天子移师东进,又将如何?
  袁绍心急如焚。他必须在天子东进之前拿下公孙瓒,守住冀州北方门户。
  “刘虞得胡汉之心,杀公孙瓒,为刘虞报仇,顺应幽州民意,乃是义举。荀攸欲借此挑衅,必不能得逞。主公不妨与刘和约定,击杀公孙瓒之后,便任其离去,以解心结。”
  袁绍转头,诧异地看着田丰。
  让刘和走?
  迎着袁绍的目光,田丰说道:“主公能杀刘和吗?”
  袁绍不假思索的连连摇头。这时候怎么能杀刘和,那不是逼着幽州人和荀攸联手么。
  “既然不能杀,又不能用,何不遂其愿?将来在战场上相遇,各凭本事,再战一场。难道主公觉得刘和一人得失便能影响大局?”
  袁绍沉吟不语。他承认田丰说得有理,但是就这么让刘和离开,他还是不甘心。放刘和走,是不是也要放麹义走?
  他转头看向一直没说话的沮授。“公与,你有何高见?”
  沮授一动不动。
  袁绍提高声音,又叫了一声,沮授一惊,这才回过神来,连忙直起,躬身说道:“主公,臣刚才突然想到一个办法,一时出神。”
  “什么办法?”
  “天子休屠泽大捷,天下震动。荀攸趁此机会,威逼幽州,正面难以抵挡,不如以退为进,避其锋锐。等上一年半载,人心自疲,而主公趁此机会破易京,斩公孙瓒,以谢幽州胡汉,自然声势复振。”
  袁绍眉头一跳,有些勉强地说道:“仔细说说。”
  “臣以为,主公不妨向朝廷上书,贺天子之功,并请诏率幽冀汉胡,讨公孙瓒自效。”
  袁绍抚着胡须,来回踱步,犹豫不决。
  就当前的形势而言,沮授所言的确是一个办法。张喜一直在和他联络,希望他能向朝廷称臣,甚至入朝理政。如果他愿意退一步,名份的问题就解决了,讨伐公孙瓒也有了足够的理由,幽州人也不能不听从命令。
  拿下公孙瓒,形势就会有明显的改变。天子想将他调离冀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唯一的问题是他应该以什么身份上书,渤海太守?
  见袁绍不语,沮授又道:“主公在冀州七年,得冀州士庶之心。一声令下,便得精兵十万。不管朝廷是否愿意,冀州人都唯主公马首是瞻,又何必在乎一时虚名?击破公孙瓒后,主公威震燕赵,又有谁可以替代?届时主公坐拥幽冀,跨河而有兖豫青徐,半有天下,不王而王。”
  袁绍想了片刻,明白了沮授的心思,不由得一声叹息。
  田丰也反应过来,暗自向沮授挑了挑拇指。
  后生可畏,还是沮授反应快,他还真没想到这一层。
  要解决袁绍眼前的困境,就要打开思路。如果袁绍能后退一步,暂时对朝廷示弱,不仅可以摆脱困局,还可以让冀州人更进一步。
  袁绍坐镇河北,谁镇守大河以南?当然是冀州人。
  审配肯定是当之无愧的兖州牧。如果有可能,还可以将青州收入囊中。至于幽州,如果刘和愿意和袁绍站在一起,交给刘和也无妨。如果刘和不肯,那就只好由冀州人收下了。
  “臣以为此计甚好。”田丰出言附和。
  袁绍有些郁闷,想了半天,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
  “就依公与。”


第五百四十一章 言传身教
  出了大帐,田丰抚掌而叹。“公与,你这一计好啊。”
  沮授笑笑,却没说话。他低着头,一路前行,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田丰觉得诧异,转头看看沮授。“公与,莫非你还有其他的担心?”
  沮授轻声说道:“元皓兄,主公为人,你还不清楚么?若是愿意称臣,早就称臣了。如今才答应,只是迫于无奈。将来声势复振,只怕会心存芥蒂。我这一计,后患无穷啊。”
  田丰冷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倒不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