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道天下-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诩倒也大度,表示赞同天子的看法。他提出三分凉州,并不是反对王异,只是希望渐进而已。以郡为州,现在看来还有些困难。从长远来看,王异的观点还是有价值的。
王唯这才放了心,重新露出了笑容。
姜叙、杨阜是第一次见驾,见天子如此平易近人,却又不随便将就,直言无忌,倒也欢喜。
身为凉州人,他们最不喜欢的就是关东士大夫的虚伪,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让人捉摸不透。
有什么说什么,相处起来更容易。
——
在杨修的陪同下,刘协视察了附近近的几个县,既有新开垦的土地,也有放牧的牧场。
总体而言,汉阳的百姓生活得还算安定,汉羌关系也比较融洽。
这其中既有天水四姓的支持,出让了一些土地,也有一部分户口移居关中,土地、牧场都不那么紧缺的原因。归根到底,最根本的矛盾还是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当矛盾不那么激烈时,普通百姓就有了活下去的基础,再加上太守清廉,没人敢随便盘剥,日子就算苦些,也能接受了。
刘协和杨修讨论了招抚刘表、刘璋的可能性。
杨修表示赞同。
凉州可以提供充足的兵力,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粮草。如果刘表、刘璋能不战而降,户口殷实的荆州、益州将成为朝廷的粮食,极大减轻关中的负担,对迅速平定山东有着重大意义。
而天下太平,也会降低对土地占有的意愿。越是天下大乱,粮食越是珍贵,大族占据土地的意愿也就越强烈。汉阳大族之所以肯放弃一些土地,除了对仕途的渴望之外,凉州太平,粮食供应相对充足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刘协暗自叹息。
杨修不是不清楚他想抑制兼并的心思,但他还是这么说,显然更支持渐进的策略,不愿意他借战争之机将山东大族打成叛逆,再予以诛杀的暴烈手段。
但是他们不清楚,没有一场暴风雨式的革命,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山东那些大族可不是天水四姓之流的凉州小土豪,跟他们讲道理要难得多。
但历史就是这么无奈,不由他一个人说了算。
哪怕他是天子。
——
一匹快马,冲进了陈留太守府。
兖州牧曹操接到了天子诏书,命他整顿人马,准备增援彭城。
在诏书中,天子严厉地警告曹操,不得再犯彭城屠戮之失,否则必将严惩。
看完诏书,曹操惊出一身冷汗的同时又如释重负。
有了这道诏书,他终于不用担惊受怕了。不管天子的语气有多么严厉,只要说在明处,又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他就不用担心将来的清算。
诏书是要公告天下的。君无戏言,不能出尔反尔。
曹操随即召来郭嘉、程昱等谋士商议出兵事宜。
增援彭城并不容易,审配虽然率领主力进攻彭城,却在睢阳留下了不少人马。要攻克睢阳,才有可能东进。
郭嘉提议,集结所有的大军,围攻睢阳。
既然是戴罪立功,就应该表现出足够的诚意,要让天子觉得他是真心悔过,为了解彭城之围不惜一切代价。
睢阳大概有一万守军,但冀州兵不多,大半是兖州兵。
审配敢这么做是基于一个前提:朝廷不会出兵,曹操也不会全力以赴,很难在短时间内攻克睢阳。就算曹操出兵,他也有足够的时间回援,力保睢阳不失。
因此,曹操可以反其道而行之,集结所有人马,猛攻睢阳,看审配如何应对。
审配回援,则彭城之围可解。不用朝廷出兵,曹操就完成了任务,首功唾手可得。
审配不回援,就顺势拿下睢阳,逼审配退兵。
“天子会派韩遂出兵吗?”曹操问郭嘉道。
郭嘉笑笑。“不管天子会不会派韩遂出兵,韩遂一定有出兵的想法。只要他调动兵马,主公就有借势的机会。”
曹操放声大笑。
第六百零九章 田丰进计
曹操接受了郭嘉的建议,随即下令夏侯渊、夏侯惇等人集结所领人马,大张旗鼓地备战,准备进攻睢阳。
不仅如此,他还行文河内太守董昭,约董昭一起出兵。他击河南,董昭击河北,令袁绍首尾难顾。
借此机会,他又上疏请诏,请求朝廷拨付战马两千匹,加强骑兵力量,以应对袁绍麾下的鲜卑、乌桓骑兵。
曹操的声势搞得很大,兵马未动,消息已经传遍兖州,也传到了徐州,传到了袁绍的耳中。
袁绍很紧张,第一时间召来田丰,你不是说天子三年内不会出兵的么?这还没到半年,天子就要东出了,还怎么打?
田丰看完收到的军报,不以为然。
天子还在凉州,谁说要东出了?
就算是曹操,也只是虚张声势而已,当不得真。他要来彭城,首先要攻克睢阳。睢阳城坚,又有审配留下的一万人,哪有那么容易攻克。等他攻克睢阳,至少也是半年后的事。
田丰最后说,主公放心,臣说天子三年内不会出兵,是基于天子明智的判断。万一天子不明智,没到三年就率部东出,对主公来说也不是坏事,反而更有利。
袁绍不解,追问田丰缘由。
田丰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十万大军的消耗是非常惊人的,尤其是有大量骑兵的时候。战马要保证足够的战斗力,就需要用粮食喂养,一匹战马相当于五六个步卒,一万骑兵就相当于五六万步卒的消耗,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也不是目前的朝廷能支撑得起的。
要想支撑如此数量的大军征战,朝廷必须先拿下荆州、益州,以荆州、益州的钱粮充作军资。
尤其是荆州。
所以,你与其担心天子东出,不如想办法稳住刘表,让他不要轻易向朝廷称臣。
其次,天子所部以并凉人为主。董卓乱政时,并凉军为祸中原,陈留、颍川、汝南一带受害最深。如今天子再来,势必要派人到各郡征集钱粮,一旦约束不力,势必会重现当年的乱象。
到了那时候,谁还愿意相信天子是大汉皇帝?
他只是又一个董卓而已。
就算他是天子,那也是并凉人的天子,不是山东人的天子。
但凡有识之士,都不会支持他,从而聚集在主公的旗下。
所以,天子东出,对主公来说并不是威胁,反而是助力,他会将那些犹豫之人驱赶到主公身边。
袁绍听了,心中欢喜,夸了田丰几句,随即又问该如何攻城。
出兵以来,田丰的计划堪称完美,算无遗策。
唯一的不足是彭城成为孤城之后,并没有像田丰估计的那样崩溃,刘备也没有像田丰估计的那样投降。相反,刘备态度非常坚决,大有与彭城共存亡的气势。
不仅如此,刘备还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
完成必要的准备后,袁绍进行了试探性的进攻,希望能逼降刘备。虽说是试探性的,兵力却不少,足足有五六万人,主力几乎尽数上阵。审配在城西,袁绍在城南,两面猛攻,又在城北、城东的泗水上发起佯攻,攻势不可谓不猛烈。
但结果却让袁绍大失所望,甚至引起了审配的不满。
刘备守得很顽强,而且很出色。
双方激战两日,袁绍付出了近三千人的伤亡,箭矢近十万枝,却没能如愿破城,反而士气受挫。
审配因此指责田丰不听他的建议,贻误战机,使刘备有了充足的准备时间。如果当初听他的,不去围攻郯城,而是直接包围彭城,刘备根本没时间准备。
审配与田丰的冲突并没有公开,只是私下里的争吵,但袁绍还是收到了消息。
面对袁绍的询问,田丰从容不迫。
刘备为什么死战不降?是因为天子给了他一个承诺,只要能守住徐州,就恢复他的宗籍。
刘备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后,其实谁也说不清楚,恐怕连刘备自己都不清楚。中山靖王子嗣太多,而且刘胜的中山国除国已经两百年,根本没人知道他的子嗣都有谁。
天子如此承诺,无非是想让刘备坚守彭城而已。
对于这个机会,刘备肯定不会轻易放弃,但他孤军无援,实力有限,坚守不了太久。这一点,想必他心里也很清楚。之所以不降,应该是期望坚守到百日之后。
按朝廷制度,守城百日而援兵不至,可以不追究降者的责任。
这也是为什么审配一围城,刘备就派人求援的原因。只是审配守得紧,他的消息没送出去,只能困兽犹斗,希望坚持到朝廷收到彭城被围的消息。
所以,主公不必急着攻城,只要阻止援军接近即可。
百日之后,最多半年,刘备必降。
田丰随即又为袁绍分析了形势。
他估计,天子虽然未必会东出,但他一定会大造形势,从南到北,从江东到幽州,都会有行动。但这些行动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实际威胁有限。只要袁绍能稳住心态,命各部坚守辖区,用不了多久,形势就会明朗。
如果说有什么需要担心的,不是睢阳,而是冀北。
夏季将过,秋季将至,如果荀攸率部进入幽州,由涿郡攻河间,或者由飞狐道入中山,都有可能对冀州的形势产生动摇。一旦袁谭挡不住荀攸,当年公孙瓒长驱直入,兵锋直抵界桥的情景就会重现。
至于睢阳,有审配的一万大军在,曹操无能为力。
他就那么多人马,就算全军出动,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拿下睢阳。退一万步讲,就算睢阳有失守的危险,区区三四百里而已,主力也随时可以回援,不足为虑。
曹操不来攻睢阳便罢,若敢来,趁此机会全歼他,将汝颍收入囊中。
听了田丰的分析,袁绍心中大定,随即一面派人去荆州联络刘表,一面派人回冀北,提醒袁谭,千万要守住冀北,不能让荀攸钻了空子。
紧接着,袁绍命人在彭城外筑围,摆出一副不破彭城誓不罢休的态势。
与此同时,袁绍命陈琳再次进城劝降。
下邳之战是意外,是鲜卑、乌桓骑兵杀红了眼,并非有意为之。但彭城如果不降,破城之后,难免会有无辜死伤,希望刘备不要负隅顽抗,连累了彭城百姓,玉石俱焚。
第六百一十章 常人之见
对袁绍的命令,陈琳内心是拒绝的。
陈登说得很清楚,张郃、高览是有意为之。他们就是想摧毁他的力量,不让徐州人有机会与冀州人分庭抗礼,影响冀州人对军队的控制。
对这个理由,陈琳深表同意。
他见过冀州人是如此与汝颍人撕扯的,也清楚冀州人的小心思,不相信徐州人可以例外。
全歼陈登的人马,显然更符合冀州人的利益。
但他无法拒绝袁绍,只能进城劝降。
坐在吊篮里,被拉到城头,刘备亲自伸手来扶陈琳。“孔璋,元龙无恙否?”
陈琳小心翼翼地跨出吊篮,扫视了一眼城头,便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庞。他又惊又喜,挣脱刘备的手,走了过去。
“文举,你也在啊。”
孔融哈哈大笑,拍着陈琳的肩膀。“闻说刘徐州决意坚守,我便赶来助阵。虽然提不得刀,拉不得弓,却能喊上几嗓子,壮壮声势。孔璋,元龙尚安否?”
陈琳叹了一口气,摇摇头。“元龙虽生,不如死。”
“怎么回事?”刘备、孔融异口同声的问道。
陈琳将陈登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袁绍虽然一心想劝陈登投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