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3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令史莫急,我还没说完。”吕布摆摆手,从容自若。“吴楚之乱前,周亚夫没有实战经验,这一点应该没什么疑问吧?”
  蔡琰点点头。虽然没有记载,但吕布的推论基本成立。一是文景之世很少对外用兵,二是周亚夫在细柳营后就转为中尉,一直在朝,没有出征的记录。
  “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人,凭什么第一战就能成为平叛大军的主将?他凭的是战功,还是父辈的余荫?真要是名将,何至于听赵涉之言,间道出武关,又何至于将取胜的希望寄托在一个游侠的身上?”
  吕布耸耸肩。“恕布愚钝,真没看出来他有什么名将的功绩。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倚仗父辈余荫,身居高位,自以为是,对天子不敬的权臣。”
  他想了想,又道:“这样的人,眼前便有一个,现在在冀州。只是他遇到的不是吴王,而是真正的天子,只能俯首称臣了。”
  蔡琰无言以对,刘协却忍不住哈哈大笑。
  不怕吕布会打架,就怕吕布有文化。当吕布不再辕门射戟,改为细柳论将的时候,他的战斗力更加可观。
  “令史,你觉得呢?”刘协转向蔡琰。
  蔡琰眉梢扬起。“一家之言。”
  “嗯,那你就记下,有机会再探讨探讨。”
  蔡琰无奈地应下。
  得到天子的赞同,吕布、吕小环父女俩眉飞色舞,得意忘形。
  蔡琰的心情更糟。
  刘协见状,让吕布去查勘地形,准备与曹操演习。吕布本想说自己对附近的地形了如指掌,毋须再看,却被吕小环拽走了。
  “阿翁,走吧,陛下要和令史独处。”吕小环说道,随即又觉得不妥,连忙找补了一句。“他们有事要商量。”
  吕布恍然,连忙跟着吕小环走了。临时还不忘向蔡琰举手示意。
  蔡琰尴尬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刘协却很从容,由吕布刚才所说,有一句没一句地和蔡琰闲聊起来。
  蔡琰也很快恢复了平静,开始认真地思考吕布的意见。
  不得不说,吕布的意见有一定的道理。
  作为一个征战了二十多年的悍将,吕布有足够的资格怀疑周亚夫这个名将的真正水准。与其说周亚夫是名将,不如说他是名将之子。不仅细柳营的故事很可疑,就连他平定吴楚之乱的战功也不是那么货真价实。
  他并没有击败吴王,是吴王自己犯了错。
  就算有功,那也是谋士的功劳。
  这只是一方面,更大的杀伤力在于联系眼前。
  吕布评价的是真周亚夫,目标却是袁绍,以及袁绍背后的那些人。
  他们的区别只在于周亚夫的父辈周勃等人是开国元勋,牢牢掌握着兵权。而袁绍的父辈只不过是权臣,只有朝堂上的话语权,没有掌握兵权。
  进一步推论,如今统有重兵的大将们会不会成为周勃?他们的子弟会不会成为周亚夫?细柳营的故事会不会重演?
  天子让她记下这件事,可不仅仅是为将来吕布的传记积累材料,而是要防患于未然,思考那些还没有发生,但极有可能发生的事。
  蔡琰越想,心情越沉重。
  天子太难了。前有狼,后有虎。
  “怎么了,还在生气?”刘协问道。
  “臣不是生气,臣是忧国。”蔡琰撩起一绺头发。“陛下说得对,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比起陛下,臣真是太怯懦了,一篇传记就让臣束手无策。”
  她低下了头。“臣有个建议,征袁权回朝。论见识,她过臣十倍。而且……”她抬起头,看着刘协,嫣然一笑,有些狡狭。
  刘协眉梢扬起。“以袁之矛,破袁之盾?”
  蔡琰连连点头,笑出了声。


第六百七十六章 老臣心思
  正说着,有郎官来报,杨彪、赵温来了。
  刘协早有准备,给蔡琰使了个眼色,让她暂避一下。
  蔡琰却道:“陛下若是不介意,臣旁听记录吧。”
  “你确定?”
  “躲得了一时,还能躲得了一世?”蔡琰挺起胸膛,命人准备笔墨。“除非臣辞职自免,否则就算臣不承认是陛下亲信,他们也不肯信啊。”
  刘协哑然失笑,不再推辞,只是觉得有些歉意。“本想带你来散散心,没想到又抓了你的差。”
  “也许这就是天意吧。”蔡琰浅笑道。
  一会儿功夫,杨彪、赵温联袂而至,见蔡琰站在一旁,手里拿着笔墨和木牍,不禁一怔。
  “令史也在?”
  “令史最近被张公的传记愁得寝食不安,朕甚是怜惜,特地请她来散散心。二公赶来,不会是觉得任务太重,不愿受命吧?”
  “岂敢。”赵温笑嘻嘻地说道:“写文章的事,交给孔文举了。臣等赶来,是向陛下问安,顺便汇报一些其他的事。”
  见赵温的老脸笑成了一朵花儿,刘协多少有些意外。
  看起来,赵温的态度有变化,并不像他以为的那样固执。
  “多谢二公关心,尤其是赵公。”刘协淡淡地说道:“以前朕只关注军事,这几天,朕总算是知道民事的繁杂,体会到赵公一向的辛苦了。”
  赵温忍着笑。天子的怨气很重,看来这段时间的施压见效了。
  “陛下言重了。其实与军事相比,民事也只是繁杂而已。就算处理得慢一些,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军事则不然,若是处理不及时,引发不必要的伤亡,可就不好了。”
  刘协没接这个茬。
  赵温话里话外的意思,又是想让他将杨彪这个假太尉转为真。但他另有想法。杨彪虽然忠诚,又在边疆待过两年,但他毕竟不是将领出身,不符合他对太尉的基本要求。
  而且他也不打算将兵权交出去。
  “袁绍退回冀州,太原、上党、河内三郡的形势如何?”刘协说完,又补了一句。“士孙君荣可好?”
  杨彪、赵温一听,明白了天子的意思,相视而笑。
  太尉是为士孙瑞留着的,其他人不要想。
  这可是比杨彪自己转为真太尉更好。
  杨彪随即汇报了三郡的情况。
  这三郡兵力有限,其实并没有真正出兵,只是虚张声势,威逼冀州而已。前锋部队都没有出太行山,收到袁绍撤兵的消息之后,他们就撤了。
  如果说有意外,那就是袁绍撤得比他们预计的更快。他们都以为袁绍会拖到新年之后的。
  新年是一个很有象征意义的节日。
  “袁绍撤退之后,冀州形势有了不小的变化。”杨彪说道:“最大的变化就是人心思汉,不少人都看清了天命,知道汉德不衰,愿为朝廷效力了。”
  刘协淡淡地应了一声。
  这一点早在预料之中,但实事求是地说,这并不是他希望的结果。
  所谓为朝廷效力,只不过是改武斗为文斗而已。
  他更希望武斗,文斗不爽。
  “陛下,臣有一个建议。”赵温说道。
  刘协点点头,示意赵温直接说,不要拐弯抹角。
  “既然冀州人心思汉,不妨安排几个太守、县令去冀州,试探一下袁绍的底线。”
  刘协想了想,找不出赵温有什么不良动机,反倒有些奇怪。
  赵温刚刚给他找了不少麻烦,怎么突然之间态度变化这么大?不会是因为他让孔融去写张喜的传记,释放了和解的意思吧。
  赵温应该没这么天真。
  “等等吧,不必急在一时。”刘协婉拒了赵温。
  赵温也不坚持,含笑点头。“就依陛下。”
  “对了,刚才温侯在此,说起周亚夫,朕觉得颇有新意,二公要不要听一听?”
  杨彪、赵温躬身领命。
  刘协让蔡琰将吕布的观点转述了一遍,然后静静地看着二人。杨彪、赵温都是人精,一听就知道天子的意思。
  杨彪说道:“臣觉得温侯所言有些新意。要说对待勋臣,还是光武皇帝的做法更为稳当,既酬了勋臣之功,又不让他们干扰政务。”
  赵温附和道:“的确如此。勋臣们擅长战阵厮杀,哪里懂什么政务。在这一点上,臣赞同陛下的意见。司徒、司空必出于州郡,太尉必出于行伍。就算杨公在北疆待过两年,深得将士信任,毕竟不是统兵作战的将领,不适合为太尉。”
  杨彪连声附和,表示要让贤。
  看着这两个老臣一唱一合,只挑符合自己观念的发挥,刘协哭笑不得,又暗自庆幸。
  果然不能太天真。
  “杨公,虽说袁绍撤兵,大河以南已安,但冀州同样是大汉属地,冀州人也是大汉子民,不能抛弃。传书诸将,命他们好好备战。若袁绍能从此改过,那自然是好事。若他不甘心臣服,少不得还要以武力征讨。”
  “唯。”杨彪躬身领命。“臣冒昧,还是希望陛下能多些耐心,让山东州郡能有休养生息的时候。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山东州郡苦战多年,如今亟须休息。”
  刘协点头赞同,随即话锋一转。“司徒,益州的钱粮什么时候能到京城?荆州出兵,益州可没出兵。这钱粮迟迟不到,莫不是有什么变故?春耕之前若不能到,就劳烦司徒走一趟吧,顺便看看司空在益州都有什么行迹,也好载入史册。”
  赵温脸色一僵,却无法推辞,只好点头答应。
  天子这是要赶我离京啊。
  难道他希望我步张喜后尘,死在路上?
  眼看着天子的语气渐重,杨彪、赵温知道自己该告辞了。可他们赶来,绝不仅仅是为了和天子说几句闲话,现在哪能离开。
  两人佯装听不懂天子的逐客之意,有一搭没一搭的汇报情况。反正对他们来说,想找到话题还是很容易的。
  时间一晃,就到了中午。
  有郎官来报,兖州牧曹操得知天子在上林苑行猎,赶来献弓。
  刘协随即命人传诏,宣曹操见驾。
  趁着曹操还没到的空当,刘协扔出一个问题。“二公,你们觉得如何安置曹操为宜?”
  二人正中下怀,杨彪立刻说道:“曹操虽有功,但屠彭城名声太坏,有违陛下爱民之心,不宜再牧兖州,当调任他职为好。”
  “调任何职为佳?”
  赵温不紧不慢地说道:“臣以为可转执金吾。”


第六百七十七章 曹操来也
  刘协一愣,随即又暗自佩服赵温这老狐狸真狡猾。
  说真的,如果不是历史上的曹操有兵权在手,仅论朝争手段,曹操未必是赵温的对手。
  这再一次证明了兵权的重要性。
  想让我放弃兵权,除非我死了。
  执金吾是九卿之一,尊而无权,是养老闲职的典型。
  之前伏完担任执金吾,有他没他一个样。作为皇后之父,属实有些委屈。也就是伏完老实,这些人才敢随便欺负他。但凡伏完贪权一点,都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安排。
  只是曹操不是伏完,而且他才四十多岁,养老未免太早了些。
  “待会儿等曹操来了,可以问问他的意见。”刘协沉默了片刻,又道:“只是如此一来,赵公可要挑一个近水的宅院。万一走了水,不用求执金吾帮忙,自己就解决了。”
  赵温“噗嗤”一声笑了。“那倒没什么,臣没什么资产,烧了就烧了。”他顿了顿,又道:“况且臣也老了,再为陛下效力几年,就该致仕,回成都养老去,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他。”
  杨彪苦笑着摇摇头,责备道:“子柔,这已经腊月了,不宜说这些话,不吉利。”
  刘协与赵温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尴尬。
  过了一会儿,曹操带着两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