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协恍然。
  这种事,后世有不少皇帝喜欢干,尤其是唐代。
  但他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刚才赵温无意间提及的一句话。
  “司徒,这些蛮夷也能教化吗?”刘协故作茫然。
  “当然可以。”赵温感慨地摇摇头。“当年文翁治蜀,教化百姓,开益州文脉。如今益州人才济济,皆是文翁教化之功。只是如今的儒生好逸恶劳,连自己的学问都不肯用心,更别说教化蛮夷。蛮夷所在险阻,饮食也不如都市,谁肯去呢。”
  “司徒,若是朝廷设立制度,凡太学生能够教化蛮夷,便能在考功时加以优待,会有利于教化吗?”
  赵温惊讶地看着刘协,眼珠转了转,试探地问道:“陛下派人教将士子弟读书,是此意否?”
  刘协微微颌首。
  以赵温的老练,他肯定觉察到了什么,只是一直没说,今天才趁此机会提出。
  “司徒以为可行否?”
  赵温没有直接回答,他思索了良久。“陛下用意甚好,但兹体事大,还是从长计议为好。自董仲舒上书建太学以来,太学生规模一再增加,最多时至三万人,最后却导致处士横议,酿成党锢之祸。殷鉴不远,不宜仓促。”
  虽然被赵温否了,刘协却不觉得失望,反而很满意。
  看来并不是没有人看到汉末的问题,也不是他们不想解决问题,只是他们还没找到合适的方法,更没有改革的机会。
  连年战乱,君臣争权,的确也不是改革的合适时机。
  “那就请司徒斟酌此事。”刘协欠了欠身。“眼下战事紧张,朕要全力以赴,为大汉争取一线生机,教化的事就拜托司徒了。”
  赵温神情凝重的拱手还礼。“臣唯陛下马首是瞻,愿为大汉中兴效绵薄之力。”
  刘协摆摆手,示意赵温退下。
  他知道赵温不会拒绝这个建议,司徒职在治民,不仅是管理民生经济,更想教化天下,包括皇帝在内,致君尧舜是无数读书人的信仰。
  虽然最后大多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此时此刻,他做这样的表态,既是安抚他们失落的心情,也是寻求他们的支持。
  这些老臣或许没什么实际的作用,但身份、地位都在,任何一个人站出来,多的能影响一州一郡,少的也能影响一个县,得到他们的支持总比君臣撕逼,互相掣肘好。
  伟大领袖教导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最后的胜利。


第六十八章 胜负皆头疼
  郭汜斜睨着谢广,灌了一大口酒,双眼通红,面目狰狞。
  谢广哭笑不得。
  他终究还是慢了一步,禁了部下的言,却没来得及通知斥候、游骑管好嘴巴。
  董承营中传唱的歌谣已经传到了郭汜的耳中,郭汜大发雷霆,特地召他来质问。
  “将军,董承营中将士不论是个人战力,还是相互之间的配合,均非往日可比。我军进攻三次,战死一百余人,受伤的三倍有余。继续强攻,绝非明智之举。”
  郭汜虽然愤怒,却也不蠢。
  他对谢广的信任也是毋庸置疑的,见谢广说得如此慎重,一时倒不敢大意。
  “那待如何?撤走?”
  谢广无奈地摇摇头。李式、胡封就在身侧,李傕率领大军在身后,撤是撤不走的。
  “我在想,董承本是朝廷诸将中最弱的一个,如今他都有这样的实力,杨定应当也不弱。胡封仅凭两三千人进攻,得手的可能性也不大。将军不必过虑,大可等一等,看看形势再说。”
  郭汜翻了半天眼珠,觉得有理,他取过一只酒杯,提起酒壶,给谢广倒了大半杯酒。
  “那也不能放过董承。他竟敢如此羞辱我,不能忍!”
  谢广的头有点疼。
  他知道,郭汜丢了面子,一定不肯罢休。只是他现在也没有办法解决,打了败仗,被人羞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想要报复董承,先击败他才有可能。
  论骂阵,凉州人真不是关东人对手。
  “将军,明日派人去李式、胡封营中问问吧。我总觉得他们的进攻不合常理,或许另有原因。”
  郭汜没好气的瞪了谢广一眼,不耐烦的挥挥手。
  “你自安排,我困了,滚吧。”
  谢广与郭汜相交多年,知道他的脾气,不以为忤,起身告辞。
  ——
  李式和胡封的头更疼。
  胡封没有谢广的谨慎,一开始就全力以赴,希望以凶猛的进攻击垮杨定的信心,逼他投降。
  但他未能如愿,一脚踢在了铁板上。
  受郭武夺旗的鼓舞,杨定营中的将士守得极其顽强,没让胡封占到半点便宜。
  不仅如此,杨定还接受了杨修的建议,打开营门,将胡封一部诱入营中,然后两边以强弓硬弩封堵营门,再以铁骑突击,数十名骑兵以郭武为锋,轻而易举的横扫胡封被弓弩重创后的阵地。
  胡封一时大意,损失三百余人,连自己都险些折在营中,可谓是惨败。
  经此一战,胡封已经失去了再战的能力,不得不向李式请求停战,以免更大损失。
  李式气急败坏,却又无计可施。
  飞熊军再强悍,用来强攻杨定大营肯定是不行的,这个损失他承受不起。
  当天夜里晚些时候,李式收到了郭汜进攻受挫的消息,也打听到了董承营中将士传唱的歌谣。
  他们的心情很复杂。
  郭汜受挫,他们本该幸灾乐祸,但自己的损失更大,打得更难看,哪里有脸笑人。
  两人相对枯坐,案上杯盘狼藉,正如他们此刻的心情。
  “要不,与郭汜联手吧。”胡封提议道。
  李式眼皮颤了颤,犹豫片刻,还是摇了摇头。
  和郭汜联手,仍然由郭汜负责主攻,他负责外围的警戒,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可是一旦飞熊军的战旗被杨定义子夺去的消息传到郭汜耳朵里,麻烦就大了。
  郭汜对李傕独占飞熊军一直不满,觉得飞熊军原本是董卓的亲卫骑,并非李傕的私人部曲,在董卓、牛辅身死的前提下,应该由他们几个人平分飞熊军,而不是归李傕一人所有。
  张济也有类似的想法,所以他们最近走得比较近,有联手与李傕对抗的意思。
  李式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我们还有机会。”李式重新倒了一杯酒,握在手中。“我们不进攻杨定,就困着他,等他断粮。”他又瞪了胡封一眼。“没有我的命令,你不得向大司马求援,否则别怪我翻脸。”
  胡封无奈地点头答应。
  他已经派人汇报李傕的事不能告诉李式,只希望将来瞒不住的时候,他们已经打赢了,李式心情好,不和他计较。
  ——
  郭汜、李式同时停止进攻,刘协的头也很疼。
  他原本打算示弱,诱郭汜进攻,造成大量杀伤,结果掩饰手段不到位,没控制好节奏,吓退了郭汜,又成了对峙的局面。
  他倒不怕和郭汜对峙,可是杨定等不了多久。
  如果不能有将粮食及时送进去,就只能看着杨定投降。
  刘协枯坐在塬上,一筹莫展。
  段煨送来消息,张济率部西进,最多还有一天路程,前锋骑兵随时可能出现。
  段煨特别提醒刘协,张济的从子张绣武艺出众,即使是在勇士如云的西凉人中,张绣也是难得的高手。如果他率领数百精骑突入,将对斥候、游骑造成极大威慑,甚至连大营都会有危险。
  在真正的骑兵高手面前,以步卒为主的大营就是一个随时可以攻击的目标。
  段煨没有明说,但他的意思很明白。相比于左翼的杨奉,御营更危险。
  朝廷的南北军实在太弱了,大部分将士听到西凉人的马蹄声就腿软,根本没有迎战的勇气。
  刘协有点焦头烂额的感觉。
  就像抓了一手烂牌,却无路可退,不得不孤注一掷,做最后一搏。
  怎么看,都不像是有救的样子。
  但他却不敢露出一丝动摇,明明心里慌得一逼,还要摆出一副从容自若的模样。
  不知道当年在昆阳,面对王莽的四十万大军时,光武皇帝刘秀是不是也这样。
  “陛下,陛下。”丁冲气喘吁吁的赶了过来,脸上的黄土被汗水冲出一道道沟。
  “横吹辞写好了?”刘协咳嗽了一声,语气淡淡的问道。
  “不,不。”丁冲连连摇头,脸上抑制不住的笑容。“刚刚收到杨侍郎派人送来的消息,郭侍郎单骑出战,杀了三名飞熊军游骑,还夺了飞熊军的战旗,李式被激怒,这才强攻后将军大营。”
  刘协愣了片刻,哑然失笑。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真是意外之喜。
  可惜,这个胜利就和昨天击退郭汜的进攻一样,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丁冲建议道:“陛下何不将此消息立刻通报全军,尤其是兴义将军。”
  “有必要吗?”
  “有。”丁冲说道:“飞熊军乃西凉精锐之首,如今郭侍郎单骑挑,以一敌五,夺其战旗,说明飞熊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兴义将军骁勇,一向以此自负,若知郭侍郎暴得大名,一定不甘落后,或许会有勇气主动出击,打破眼前僵局。”
  刘协如梦初醒。


第六十九章 激将
  杨奉端坐在将台之下,遥望战场,脸色阴沉。
  昨天两个战场同时开战,一度极其惨烈,战鼓声一阵接一阵,让人心惊肉跳。
  今天却安静得让人不安。
  太阳已经升到华山之顶,战鼓声却还没有响起。
  看样子,今天休战的可能性很大。
  李式、胡封就不用说了,两三千步卒就想进攻杨定依山而建的阵地,简直是愚蠢。
  郭汜停战,却是他想象不到的。
  以董承的实力,据营而守,打退郭汜的进攻是有可能的,打得郭汜不敢再进攻,这就有点离谱了。
  难道陛下真有用兵天赋,短短数日,就将董承营中的那些洛阳浪荡子练成了精锐?
  杨奉心里有点酸。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终究不是天子亲信啊。
  忽然,亲卫提醒杨奉,有人从御营方向赶来了。
  杨奉眯起眼睛细看,只见三人沿着山路急行,当先一人穿着黄门侍郎的服饰,明显是天子身边的近臣。杨奉不敢怠慢,连忙起身,整理了一下服饰,又命人准备酒水和食物,供天子使者润口、充饥。
  最近粮食紧张,天子营中非战斗人员只能日食一餐,大部分大臣的家眷都在饿肚子,食物就是最好的礼物。
  时间不长,丁冲进了大营,来到杨奉面前。
  杨奉未语先笑,端上一杯水。“侍郎莫名,先润润嗓子,吃点东西。”
  丁冲也不推辞,他的确又饿又渴。今天跑上跑下,来回奔波,早上吃的一碗麦粥早就消化完了。
  趁着丁冲吃东西,杨奉又命人招待护送丁冲来的两个虎贲,拉近关系,顺便打听消息。
  丁冲看在眼里,也不阻止,慢条斯理的吃吃喝喝。
  虎贲知道的消息有限,只知道昨天两个战场都打赢了。但董承营中有几个将士受了赏,带着食物与家人团聚,引发的震动很大。如今董承营中将士士气如虹,恨不得郭汜再来。
  杨奉听了,心中再添三分酸意。
  董承本是无能之辈,不过是董太皇太后的从子,如今又将女儿献给天子做贵人,这才得到天子的信任。天子亲临董承大营练兵,董承得以攀龙附凤,鸡犬升天。
  反倒是实力最强的我,只要坐在这里观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