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4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事?”
  “荀彧的女儿在宫里,很多人都觉得她可以代替伏完的女儿做皇后,但天子坚决不同意。不是他不喜欢荀彧的女儿,而是他清楚,有些规矩不能坏。”
  袁绍不以为然。
  他知道这些事,也不觉得和自己的有什么关系。
  立谁为嗣子,牵涉到很多人的利益,绝对不是袁术说的这么简单。
  天子如此,他也如此。
  “嫡子就是嫡子,庶子就是庶子。”袁术笑笑。“这规矩并不复杂,你却不懂,还想成大事?算了吧。”
  袁绍深吸一口气,眯起了眼睛,握着剑柄的手再次用力。
  袁术的目光逐渐下移,滑过袁绍铁青的脸庞,掠过袁绍剧烈起伏的胸膛,最后露出袁绍关节发白的手上。
  “这就是那口思召剑吗?”
  袁绍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什么?”
  “我听说你梦中得了一口剑,剑上有铭文为思召,是这口剑吗?”
  袁绍这才反应过来,低头看了一眼。“原来你也知道。”
  “当然,我一直很关心你的。”袁术伸出手。“给我看看?”
  袁绍犹豫了,不知道该不该交剑交给袁术手中。他盯着袁术看了又看,进退两难。
  袁术无声地笑了,神情轻蔑。
  袁绍一咬牙,摘下剑带,交到袁术手中,同时不动声色地向后退了一步,免得袁术暴起发难。
  袁术脸上的神情更加不屑,打手握着剑鞘,右手握着剑柄,拔出半截剑身,盯着那两个字看了半晌,一声轻笑。
  “真是神人梦中所赐?”
  袁绍的脸有些红。
  哪有什么神人梦中授剑,都不过是他做的宣传,以示天命在己罢了。
  “如果真是的话,那你就一直没搞明白这两个字的真实含义。”
  袁绍忍不住嘲讽道:“那我倒想听听你的高论。”
  “思召二字解为绍,未免牵强,解为思为召公之业,倒还说得通些。这也许就是你的命,入朝辅政才是最好的归宿,而不是改朝换代,问鼎天下。”
  袁术还剑入鞘,却没有将剑还给袁绍。“召公封在燕地,以蓟为都,这剑归我更合适。你已经辜负了神人,就不用再想心思了。”
  “你……”袁绍大怒,上前想夺回剑。
  这剑虽然不是什么神人所授,却是按照他的心意打造,真正的百炼清钢,装金饰玉,他非常喜欢,坐卧不离,岂能给袁术。
  袁绍刚刚一动,袁术拔剑出鞘,剑锋直指袁绍咽喉。
  袁绍大吃一惊,连忙刹住,汗如浆出。
  袁术咧嘴一笑。“你猜,我敢不敢杀你?”


第七百二十三章 祸起萧墙
  袁绍毫不怀疑袁术有杀他的胆量。
  别说袁谭在几十步之外,根本来不及救援,就算袁谭在高台上,他也未必会帮他。
  帮袁术,反而更符合袁谭的利益。
  自己大意了,中了这悍鬼与逆子的诡计。
  当然,这背后可能还有汝颍人的谋划,尤其是避而不见的荀谌。
  一瞬间,袁绍冷汗透体,呆若木鸡。
  袁术仰天大笑,提着剑,下台去了。
  袁绍腿一软,险些瘫在高台上。
  刚刚那一刻,比界桥之战时面对突然出现的白马义从还要危险。他当年有勇气拒绝田丰的建议,不肯暂避,而是正面迎战。今天却没有勇气与袁术硬刚。
  当时他坚信,袁术会毫不犹豫的杀了他。
  站在台上,看着袁术与袁谭说了几句话,与杨弘一起离去,登舟渡水,袁绍才长出一口气。
  袁谭奔了上来,见袁绍脸色不佳,连忙赶到袁绍身边。
  “父亲……”
  袁绍甩开了袁谭的手。他不要这逆子假惺惺的孝顺。他肯定是和袁术勾结好的,将他从邺城骗来,与袁术面对面,饱受袁术的羞辱。
  “父亲?”袁谭一看袁绍这神情,就知道袁绍心情不好,又要迁怒于他了,战战兢兢。“阿叔……究竟说了些什么?”
  “你不知道吗?”袁绍反问道,不等袁谭回头,就迈步下台去了。
  袁谭心中不安,连忙跟上。
  ——
  上了船,杨弘拿出那份和离书,问袁术是怎么回事。
  袁术挥挥手,转头看了一眼高台,见袁绍已经不在上面,这才吐了一口气,钻进船舱,一屁股坐了下来,扯开衣襟猛扇。
  “吓出乃公一身汗。”
  杨弘无语,帮着袁术脱下外衣,发现袁术的后背已经湿透了。
  “使君,你刚才太鲁莽了,万一……”
  “死就死呗,谁还能不死?”袁术犹自嘴硬,又拿起一旁的思召剑,拔出半截,仔细欣赏。“文明,你说,我要是将这柄剑献给天子,天子会不会赏我点什么?”
  杨弘也知道这柄思召剑,却没近距离看过。他瞅了一眼,眉头微皱。
  “就算要献,也该先将上面的玉撬下来。”
  袁术哈哈大笑。“撬下来?我没给他再镶两块就不错了,还撬下来。那婢生子死了才好,活得越久越害人。”
  对袁术的胡作非为,杨弘很无语,但他又不得不承认袁术说得有些道理。
  袁绍死得越早越好。
  他死了,袁谭趁势上位的可能性越大,届时向朝廷称臣,不仅袁氏可以避免更大的灾难,以汝颍人为代表的士大夫也可以重新合流,形成更大的势力,与天子和关西人抗衡,而不是互相争斗。
  或许回去可以和荀谌商量商量。
  ——
  回到易县,袁绍就病倒了,谁也不见。
  连郭图都不见,袁谭就更别说了。
  郭图一头雾水,拉着袁谭问了半天,也没问出个结果。
  袁谭只知道袁绍很生气,却不知袁绍和袁术在高台上说了些什么。他看到袁绍先要杀袁术,后来却又将剑给了袁术,险些被袁术杀掉,再不清楚其他。
  郭图听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他们的谋划又被袁术搞砸了,不仅没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让袁绍怀疑上了袁谭,以为袁谭和袁术暗中勾结,联手做局。
  郭图立刻找来许攸商量。
  许攸听完之后,大惑不解。
  “本初为何如此优柔寡断,这么好的机会,何不直接杀了那悍鬼?”
  郭图瞪了许攸一眼。“子远,你怎么还和当年一样。杀人如果能解决问题,何至于落得今天这样的结果?”
  许攸不以为然,却也没有再说什么。
  郭图反复考虑后,让许攸去一趟袁术大营,找到荀谌,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他怀疑荀谌见过荀攸之后,可能定了什么计划,却不想和他们说,所以避而不见。
  荀氏在朝的实力越来越强,已然成为当汝颍系新的领袖。荀谌想改换门庭,甚至拿他们来做进身之阶,都是有可能的。
  以袁术本人的智力而言,似乎想不出这么机智的手段。
  郭图不反对投靠朝廷,但他不希望荀氏叔侄抛下他们,甚至将他们作为牺牲。
  许攸答应了,悄悄出营。
  郭图则以袁绍生病为由,让袁谭调集大军,封锁了大营,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袁绍得知消息,勃然大怒,将郭图、袁谭召过去,椎床大骂,说袁谭有弑父之心,大逆不道。
  袁谭跪地请罪。
  郭图矢口否认,坚称是为袁绍身体着想,为冀州安危着想。
  眼下冀州安危寄于袁绍一身,而冀州人又极度敌视袁谭。如果袁绍在袁谭的营中病了,甚至有所不讳,难保冀州人不会拥立袁熙或袁尚,趁势作乱。
  所以,袁绍要想保证冀州安稳,不闹出兄弟反目为仇的悲剧来,就应该安心养病。只要他病好了,就没人敢轻举妄动。
  袁绍虽然生气,却也清楚郭图说得有理。
  撕破脸,他也挣不脱袁谭的控制,冀州必乱。
  看得破,不代表忍得过。
  本来只是一时郁闷的袁绍真的病倒了。
  郭图让袁谭陪在袁绍身边,以尽孝道,不让其他人有接近袁绍的机会,自己则与袁绍身边的文武联络,尤其是逢纪。
  田丰隐退,沮授失踪,冀州人的实力大减,如今的领袖是审配。
  偏偏逢纪与审配矛盾很深,上次围攻彭城时,逢纪就在袁绍面前说过审配的不是。如今这副形势,逢纪更加不安,甚至不敢留在邺城,跟着袁绍来了易县。
  郭图找到逢纪,开门见山的提出了自己的计划。
  借此机会,逼袁绍立袁谭为嗣子,将冀州人拥立袁熙或者袁尚的野心扼杀在萌芽之中。
  逢纪一点也不惊讶,他沉默了半晌,问道:“你觉得审配等人会善罢甘休吗?如果他率部来战,你怎么办?”
  郭图笑了。“他若敢来,我们不介意斩其于城下,并将这个功劳收入囊中。我们背后有幽燕都护府,有太原、上党的驻军,还用担心审配那点人马?”
  逢纪点点头。“我知道你们汝颍人多势众,可是我有什么好处?我怎么知道你们不会兔死狗烹?这些年,你们对我如何,你自己应该也清楚吧。”
  郭图张开嘴,指了指自己的金牙。
  “看到这个了吗?”
  逢纪费了好大力气才忍住笑。“我既不聋,也不瞎。”
  “那你应该知道,我不会向那个小天子称臣。事成之后,你为首功,如何?”
  逢纪怦然心动。
  “成交!”


第七百二十四章 以恶制恶
  许攸见到荀谌时,荀谌还处于愤怒之中。
  他也没想到袁术会玩这么一手,这根本不是他们的计划。
  袁术根本不理荀谌。
  他对荀谌说,我这个幽州牧做不做无所谓,但幽州乱了,荀攸秋后东征的计划必然受到影响。万一刘备进展顺利,抢先进兵辽东,荀攸可就白忙一场了。
  荀谌觉得袁术不可理喻。
  这分明是损人不利己嘛。
  这时,许攸赶到,与荀谌交流了情况,这才知道当时高台上究竟发生什么事。
  但事已至此,袁术做了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化危为机,顺势推袁谭上位,分冀州为南北两部,由袁谭直接控制冀州诸郡国,为争嫡奠定基础。
  荀谌反复权衡后,也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名义上,袁绍已经向朝廷称臣。
  实际上,袁绍还牢牢控制着冀州,不给朝廷介入的机会。
  朝廷鉴于关东士大夫的舆论,不得不颁布诏书,宣布天下太平,不主动挑起战事,不主动介入冀州的范围。
  但冀州内部有分歧,却是朝廷求之不得的结果。
  如果袁谭在袁绍的逼迫之下,不得不向朝廷称臣,那就更好了。
  这样的功劳,岂能让与他人?
  为了争取朝廷的支持,荀谌随即提出,由袁谭上书朝廷,请求在冀北选择郡县试行度田。
  与此同时,袁术也应该上书朝廷,在幽州选择郡县试行度田,比如耕种条件最好的涿郡。
  涿郡与冀州接壤,在这几个郡县试行度田,当地的守相也可以名正言顺是维持强大的武力。一旦发生民变,而郡国自身兵力又不足以解决时,还可以申请朝廷以武力介入。
  相信朝廷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一定会大力支持。
  许攸觉得有理,随即与荀谌商定,由荀谌再赴弹汗山,与荀攸做进一步的探讨,做好武力介入的准备。自己则赶回易县大营,回报郭图,准备逼宫。
  为了求得袁术的配合,许攸临走之前,主动去见了袁术。
  看到许攸,袁术很惊讶。
  “你什么时候来的?”
  “我想来就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