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道天下-第4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泉犹豫半晌,一声长叹,起身而去。
——
邓泉引咎自免,刘协一点也不意外,反倒是正中下怀。程式性的挽留后,他就批准了邓泉的辞呈,随即要求太尉府推荐新的光禄勋人选。
杨彪随即上书,推荐转卫尉马腾为光禄勋,转越骑校尉王服为卫尉。
他的理由很充足。马腾随征战有功,担任卫尉期间勤勉称职,又有充足的的征战经验,担任光禄勋勋绰绰有余。
至于王服,由越骑校尉转为卫尉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以他的功劳和爵位,再担任越骑校尉已经有些屈才了,理应担当更重要的职位。
刘协倒没什么意见,经过朝会讨论,迅速通过了这项决议。
为了表示对老臣的安抚,刘协转邓泉为光禄大夫。
光禄大夫是个闲职,最适合安置老臣。且光禄大夫又是光禄勋的属员,转邓泉为光禄勋大夫,可以协助马腾熟悉情况。
诏书颁布后,杨彪随即提出,光禄勋麾下的郎官争斗不仅是光禄勋的责任,太尉也难辞其咎。他自问没有掌兵的经验,不适合担任太尉,请求自免,并推荐侍中贾诩出任太尉。
此言一出,参加朝会的大臣们都惊呆了。
刘协也愣住了。
他清楚这些老臣有多么渴望恢复太尉的掌兵权,也清楚老臣们对凉州人的排斥有多么深入骨髓。让马腾出任光禄勋还可以接受,由贾诩出任三公之首的太尉,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所以他私下里和贾诩提过一次,被贾诩拒绝后,就没有再提。
他打量着杨彪,用心揣摩杨彪此举背后的用意。
这些老臣的一举一动都是有用意的,绝不会简单化。
出人意料的事,邓泉也出声支持杨彪,认为贾诩是目前最合适出任太尉的人选。
他还进一步做了说明,眼下关中驻军成份复杂,统属不一,理应调整,理顺关系,以确保关中的稳定。这样的重任只能由贾诩来完成,别人都没有足够的威望和能力。
听到这儿,刘协有点反应过来了。
这是以退为进啊。
虽说袁绍未灭,天下还没有真正一统,但袁绍病重,袁谭有意向朝廷称臣,用武力平定冀州的可能性正在消失,士孙瑞想凭战功升任太尉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
杨彪自免太尉,并将贾诩推上太尉之位,贾诩不能不投桃报李。
最大的可能,就是调士孙瑞回长安,重建北军。
转越骑校尉王服为卫尉,也是为士孙瑞掌握北军消除障碍。
刘协越想越觉得这些老臣阴险,但他却无法拒绝。
权衡利弊,由贾诩出任太尉,的确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论讲在即,军队不能乱。
第七百四十四章 虞翻论道
刘协没有直接接受杨彪的辞呈。
于情于理,这都要缓一缓,否则会让人觉得他早就等着杨彪请辞,甚至有逼杨彪辞职的意思。
虽然他不打算让杨彪一直担任太尉,对杨彪本人却充满尊敬。
朝会结束之后,刘协留下杨彪。
杨彪进一步说明了自己请辞的理由。
他越来越确定,自己并不是担任太尉的合适人选。
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军功,无法让军中将士发自内心的支持。
关中兵力不少,但统属不一,既有之前的南军、北军,也有马腾、韩遂的旧部,还有李傕、郭汜的旧部组成的屯田兵。这些人之间都有矛盾,甚至有旧仇,虽然不至于互相争斗,私下里的较量却也不少。
如今天下初定,天子暂驻长安,理应对关中驻军进行整顿,将他们打散、重组,尽可能的消除原有的隔阂,掌握在朝廷手中。
他没有这样的影响力,但贾诩有。
大汉能够中兴,贾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主持讲武堂,培养出的弟子遍布军中,教化诸军,居功至伟。他本人谦让,但朝廷不能辜负他,理应尊宠,三公之位实至名归。
甚至可以说,眼下只有他,有足够的资历担任太尉。
听了杨彪的解释,刘协明知杨彪有未尽之意,却还是接受了杨彪的请辞。但他没有让杨彪闲着,随即转杨彪为司徒。
司徒赵温滞留益州,迟迟未归,无法履行司空的职责,由杨彪出任司徒,可以担起这部分责任来。
杨彪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尉,却是一个合格的司徒。
至于赵温,等他回来,再授他职就是了。
比如一直空缺的执金吾。
反正对这些老臣来说,三公九卿也是轮着转,没什么能上不能下的说法。
当然,最重要的一项调整是将士孙瑞和北军调回长安。
这个建议,留给新任太尉贾诩去提。
——
陆议站在昆明池边,看着巍峨的讲武堂,眯起了眼睛。
他的从叔陆俊站在一旁,用肩膀拱了拱他。“动心么?”
陆议转头看了陆俊一眼。“阿叔为何这么说?”
陆俊笑了一声。“虽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但是由建筑规模推想诸堂的作用,大致不会错。讲武堂独立于此,又建于阿房宫旧址之上,将来必是诸堂之首。”
他抬起手,掩着唇,轻咳了两声。“天子有志征伐四方,将来能封侯拜将的当以讲武堂为主。吴郡陆氏想更进一步,进讲武堂是最好的选择。我身体不好,阿绩、阿尚又体弱,从军的可能性都不大。也只有你能当此重任。且天子向来知人,他看中你,也说明你有这样的潜力。”
陆议想了好一会儿,一声轻叹。“阿叔这么说,我承受不起啊。”
陆俊拍拍陆议的肩膀。“努力!为了陆氏,也为了你自己。”
陆议转身,向陆俊躬身一拜。
陆俊欠身还礼。
两人四目相对,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去吧。”陆俊说道。
陆议应了一声,转身向讲武堂走去。
堂上当值的卫士早就看到了陆俊、陆议,见陆议走了过来,倒也没什么意外的。有一个卫士上前,从陆议手中接过拜谒的名刺,点点头。
“你在一旁等着。虞祭酒很忙,时间可能会久一些。”
陆议躬身致谢,转身走到一旁的石几上,静静地坐了下来。
此处甚高,视野极好,能看出很远。
但陆议却低眉垂目,如老僧入定,没有向外看一眼。
过了一会儿,进去通报的卫士便出来了,走到陆议面前,诧异地打量了陆议一眼,躬身行礼。
“请随我来。”
陆议起身,跟着卫士进了门,转过几道回廊,来到一个宽敞的院子里。一群人正围在一起讨论,气氛很热烈,甚至有些吵闹。
陆议耳尖,一下子听出这些声音里有几个略显尖利,像是女子。他循声看去,果然看到几个女子,只是她们都戴着一样的冠,穿着一样的窄袖胡服,若不仔细看,未必能分辨得出来。
人群中的虞翻看到了陆议,招了招手。
众人停住了讨论,齐唰唰地看向陆议,其中一个女子脱口而出。
“好俊俏的少年郎。”
陆议有些尴尬,一旁的人却不觉得意外,哄笑起来。
“伯言,过来。”虞翻将陆议拉到身边,指指众人。“这些都是我讲武堂最优秀的匠师和学子,我来为你介绍。这位不仅是黄将作的女儿、诸葛孔明的妻子,更是女中俊秀,黄月英。讲武堂就是由她主持修建的。”
陆议看了一眼与虞翻面对面的年轻女子,大感诧异。
他听人说过讲武堂是由黄月英主持修建的,却没想到黄月英会这么年轻,还是诸葛亮的妻子。
虞翻为陆议介绍了几个人,随即又说起了眼前的一个装置。
“知道这是什么吗?”
陆议仔细看了一会儿,还是摇摇头。“像是抛射用的,具体是什么,不太清楚。”
“兵书里提过的投石机,又称砲车,不过我们进行了改进,和你之前看到的有一些区别……”
看着侃侃而谈的虞翻,陆议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他之前就见过虞翻,那时候的虞翻是一个学问渊博,为人狂放的狂士,谈玄论易,高妙绝伦,如崖上之松,高不可攀。眼前的虞翻却满口一些重量、长度、距离之类的词语,言不及道,与工匠无异。
难道这就是天子说的实学?
“你是不是觉得这是术,不是道,不值一提?”虞翻突然说道,眼中带着一丝了然于胸的笑意。
一旁的匠师、学子们笑了起来,其中一个女子目不转睛地盯着陆议,面色微红。
陆议有些尴尬,知道自己的心思被虞翻看破了。
“我现在换一套说法,你也许更能接受。”虞翻说道:“首先,这抛石机运行的轨迹合乎道,是几乎完美的圆形。你看,重者降,轻者升,其力合规,其比合律,低收高放。其落也,有千钧之重。其发也,有雷霆之威……”
陆议目瞪口呆。
同样一个东西,居然能有如此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大出他的意料。
“小子,道不远人,人自远道。”虞翻说完,拍拍陆议的肩膀。“如果你觉得道只在唇舌之间,简牍之上,那你永远无法触摸到真正的道。”
第七百四十五章 真狂士也
陆议跟着虞翻走进书房时,脑袋还是晕的。
一半是因为刚才人太多,过于吵闹。一半是因为虞翻带给他的震撼过于激烈,让他久久不能平静。
得知陆议还用没有吃午饭,虞翻让人取来一些食物,与陆议一起吃。
他忙了一上午,也忘了吃饭。
吃完饭,虞翻泡了一壶茶,与陆议闲谈,问了一些陆议到长安后的近况。得知陆议与天子相遇的经过,他目光一闪。
“你知道诸葛亮吗?”
“知道,就是天子身边的那个年轻散骑。”
虞翻摇摇头。“这是人所共知的事,你了解得还是太少。”
“还请先生指点。”
“诸葛亮本是琅琊人,因其叔父诸葛玄与刘表有旧,后来便去了襄阳。他的妻母出自襄阳蔡氏,是蔡瑁的姊姊。”
“原来如此。”陆议露出一丝浅笑。
这种事情,对他这样的世家子弟来说太正常了。
虞翻再次摇头。“你等我说完。”
陆议有些尴尬,躬身施礼。
“诸葛亮的两个姊姊都嫁给了襄阳的世家子弟,一个是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一个是蒯越的从子蒯祺。按理说,诸葛亮想在襄阳安居是很容易的事。但是他却没有选择住在襄阳,而是在襄阳城外三十里的隆中定居。注意,隆中在汉水以北,在南阳境内。”
陆议眼神一亮,来了精神。
虞翻露了一抹浅笑。“是不是有点意思?”
“舍易从难,敬而远之,的确有点意思。”
“后来周嘉谋经过襄阳,得知此事,便将他带到行在。天子很欣赏他,但要求极严,命他每日与虎贲、散骑一起操练。”
“这是磨炼其身心,寄予厚望啊。”
虞翻点点头。“事实也证明,此子天资过人,是难得的奇才。受天子亲炙,将来必是栋梁。伯言,天子眼界甚高,能入他青眼的不多,诸葛亮就是现成的榜样。他让你来见我,想必也是对你有招揽之心。这是你的机会,更是吴郡陆氏的机会,你要好好把握。”
“先生也建议我报考讲武堂么?”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天子虽有广开言论之心,但有两件事,他是不会犹豫的。其中一件便是兵权。只要兵权在手,数十万将士唯陛下之命是从,其他人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