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道天下-第4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对河东的事非常感兴趣。
他认识荀彧,也清楚荀谌是什么样的人。荀彧在河东推行新政,名义上仍然是大汉临时京畿的府尹,让他很难怀疑天子的新政是恶政。
但是天子坚持要度田,这又让他很难理解。
他本来想中途去河东看一看,却碍于囊中羞涩,最后还是决定省点事,直接来了长安。
看到荀谌的第一眼,他还以为是荀彧来了,走近一看,才知道只是相似而已。
虽然不是真正的乡党,荀谌还是很高兴,顾不得再看热闹,邀请毛玠去自己的住处详谈。
毛玠正自犹豫,人群中传来一个声音。
“荀友若?”
荀谌转头一看,才发现争斗已经结束,人群散开,崔琰一手提着剑,一手提着衣摆,大步走来。
荀谌连忙行礼,笑道:“果然是你。有你崔季珪这口剑,冀州士大夫的腰杆直了很多。”
崔琰哈哈一笑,转头看向毛玠,拱手行礼。
毛玠报上姓名,崔琰听了,连忙说道:“原来你就是毛孝先啊,我听过你的名字。当初本想去拜访,却被扬州牧的大军挡了路,只好中途作罢,一直引以为憾。能在这里相见,真是有缘。”
毛玠连忙谦虚了几句。
“到我屋里坐坐吧。”崔琰发出邀请。
荀谌和毛玠互相看了一眼,也没拒绝,跟着崔琰走进房间。荀谌看了一下,意识到唐夫人的实力不可小觑。难怪荀彧让他到了长安,先来见唐夫人。
崔琰的房间虽然不小,但毕竟只是一个房间,不是一个小院。
而他沿途所见,几乎所有的房间里都住满了人,有的甚至是通铺,不少人直接睡在地板上。
崔琰独据一室,用屏风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面待客,里面住人。
分宾主落座,崔琰先问了两人住处,得知荀谌住在对面的小院,他不禁笑了一声。
“天下党人看颍川,颍川党人看荀氏,果然名不虚传。”
荀谌连忙摇手,正色道:“季珪,你这可是污人清白,我荀氏如何当得党人魁首之名。”
“你就别谦虚啦。如今之势,除了你荀氏,谁还能当得起党人魁首的重任。宫里的荀贵人、皇长子就不说了,你荀氏子弟既有荀文若为河东尹,又有荀公达为幽燕都护,还有荀长倩远在西域,兼有文武,横跨万里,谁能等闲视之?恕我直言,除了皇室,我想不出还有谁能超过你们荀氏。”
荀谌一时语塞,倒不好辩驳。
为难之余,他又不免有些得意。
诚如崔琰所说,走到今天这一步,只要荀氏自己不犯致命错误,成为一流豪门指日可待。
“久闻季珪厚重,没想到却是言辞如剑,开口便要伤人。”
崔琰摇摇头。“荀君言重了。我并无中伤之意,只是想提醒荀君,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荀氏有如此机遇,正当兼济天下,以苍生为念,不可斤斤于一门富贵。”
毛玠也点头附和道:“季珪所言甚是,我也作如是想。”
崔琰又道:“荀氏英才辈出,先有神君,后有八龙。令昆仲俱有贤名,尚未大放光芒,子弟辈又有雏凤之声。荀氏不为党人魁首,还有谁堪当此重任?党人兴于李元礼,成于你荀氏,也是天意。”
第七百五十八章 相见恨晚
见崔琰说得郑重,荀谌倒不好敷衍,沉吟片刻后,拱手说道:“蒙季珪如此看重,真是受宠若惊。虽然力不能至,当心向往之。我颍川荀氏虽不是什么世家名族,却也是经学传家,略知君子之道,为士之责,不敢片刻有违。”
崔琰笑着点点头。
他相信荀谌说的话。
回到冀州之后,他了解过荀谌与袁绍交恶的原因。
这次来长安,他经过河东,虽然没和荀彧见面,却听到了不少荀彧施政的轶事,知道荀彧不是贪图富贵、见利忘义之人。
到长安之后,他又听说了一些与荀恽、荀文倩有关的事,清楚颍川荀氏固然有难得的机遇,却也受到天子有意无意的压制。除了帝王术之外,自然和荀氏不愿唯命是从有关。
抛开冀州人与汝颍人的利益之争,他愿意和荀谌、荀彧站在一起,共商大计。
与儒门相比,与所有的士大夫相比,冀州与汝颍系的矛盾并非无法解决。如果儒门失去独尊的地位,如果度田最终得以施行,冀州也好,汝颍也罢,都无法独善其身。
要想影响朝廷的决策,荀氏兄弟无疑最有条件。
得到了荀谌的承诺,崔琰随即说起了自己这几天的见闻。
到长安之后,他没有急着去见驾,而是在太学住了下来。
张喜去世已经大半年,为之请谥的事闹出了不小的风波,最后却不了了之。为此事专程赶到长安的孔融成了太学教习,闭口不谈此事。年轻气盛的祢衡则去了汉阳,成了汉阳太守杨修的宾客。
接着,周忠接任司空,绝口不提为张喜请谥的事。
周忠曾与张喜同朝,关系也非常不错。他不为张喜请谥,又岂能为曾兵戎相见的袁绍说话。
所以,崔琰一边派人送消息回去,请袁绍、审配耐心等待,一边在太学住了下来,准备参加年底的会议,并在会议上发声。
他是郑玄的弟子,又有一手精妙剑术,凭着这两项优势,他迅速在太学闯出了名声,每天访客不断。
有来讨论学问的,有来比试武艺的。
说到这里,荀谌想起唐夫人说过的颍川人,连忙问了一句。
他一开口,崔琰就笑了。“的确有这么一个人,姓徐,名庶,字元直,自称是颍川长社人。他的剑法很好,学问嘛,略有不足。”
荀谌不以为然。“他人在哪里?”
“他和天子身边的诸葛亮、庞统是好友,据说听他们的建议,去考讲武堂了。不出意外的话,现在应该在讲武堂学习。”
荀谌有些意外。他不认识徐庶,但颍川士子居然会去考讲武堂,在他看来就是个异类,就像荀攸是荀氏子弟中的异类一样。不过这不是坏事,关东不缺相才,却缺将才。有人去考讲武堂,将来在军中才有话语权。
“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还有个同伴叫石韬,也是颍川人,就住在太学。不过他对经学似乎不太感兴趣,报考了农学堂。最近好像在参与编一部叫《齐民要术》的农书,整天忙得很,几乎看不到他。”
荀谌皱了皱眉。
他听得出崔琰语气中的调侃,也觉得石韬从事农学有点掉价。
虽说四民并列,天子也下诏强调四民皆士,可是士毕竟还是四民之首,不能与农工商等量齐观。石韬明明有机会为士,却要去研究什么农学,怨不得崔琰轻视。
一旁的毛玠听了,却很感兴趣,详细询问石韬的住处。
崔琰对石韬的事不太关心,说不出确切的地址。不过这也没关系,农学堂很好找,明天一问就知道了。
除非有特殊情况,石韬几乎都在农学堂。
说了几句闲话,崔琰把话题拉回正题,询问荀谌、毛玠对度田的看法。
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三人的意见大体相同,都不赞成度田。
可是细品,又略有差别。
荀谌反对度田,是出于道义。他认为抑制兼并是必要的,但度田却不合适,属于急功好利,容易引起民变。
就他在河东的见闻来看,不度田也可以推行王道,把度田当成推行王道的必经之路,甚至是唯一途径,这是不可取的,有想当然的嫌疑。
毛玠大部分赞同荀谌的意见,并为河东的新政能够推行而欢欣。
他进一步阐述说,如果没有合适的补偿,度田与抢劫无异。以这种手段推行王道,和黄巾动乱以谋求太平一样,都不可取,也不可能成功。
崔琰的态度则比较直接。
均贫富听起来很好,实际上不可行。如果不问土地、财富是如何得来,一律均平,看似公平,其实是最大的不公平。
世家拥有的土地又不是抢来的,而是花钱买来。他们拥有的财富也不是天上掉的,而是自己花心思赚来的。这些土地、财富都是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积累,说平均就平均了,以后还有谁愿意勤俭持家?
世家大族之所以成为世家大族,并不是外力所致,而是自己的努力所致。如果因此受到打压,以后谁还愿意努力?
所以度田看似王道,实则是亡国之道,而且伤害的正是最聪明、最勤劳的那些人。
什么人应该度田?那些因攀附皇室而暴富的人才应该度田,比如阉党,比如外戚、宗室,当然也包括以权谋私的官员。
天子颁布《宦者列传》,宫内不再使用宦者,这是好事,但远远不够,还应该禁止后宫干政,贬抑外戚以及宗室。
比起不分清红皂白的度田,这些才是最应该做的事。
三人虽有分歧,但谈得很投机,相见恨晚,一直说到深夜。
第二天,荀谌起身之后,先派人接毛玠与他同住,一起吃完早餐后,又约毛玠一起去访石韬。
他觉得石韬学农太可惜了,想劝石韬回心转意,不要耽误了自己。
正如崔琰所说,石韬并不难找。找到农学堂后,到门口一问石韬的名字,递上名刺,没一会儿功夫,石韬就匆匆迎了出来,纳首便拜。
“荀君,久仰大名,没想到会在这里见面。”
荀谌上下打量了石韬两眼,微微颌首,越发坚定了要说服石韬的心思。
石韬仪表堂堂,两眼有神,能成大器。学农太可惜了,应该从政。
如果石韬愿意,他现在就可以推荐石韬去河东。
荀彧急需几个能干的下属。
“广元,你是哪里人?怎么来长安的,还有谁同行?”
第七百五十九章 衣食为先
石韬一边将荀谌、毛玠往里请,一边说道:“我是从荆州来的,同行的有徐庶和崔钧、孟建。徐庶字元直,是颍川长社人。崔钧字州平,是博陵安平人。孟建字公威,是汝南平舆人。我们是在襄阳时认识的,接到诸葛亮的书信后,便一起来了。”
“徐庶是长社人?”荀谌追问了一句。
颍阴与长社相邻,他对长社有哪些名士还是清楚的,没听说过徐庶其人。
石韬笑了。“他本名徐福,是个游侠。”
荀谌一愣,随即一拍额头。“原来是他啊,怪不得后来听不到他的消息了,原来他改了名。”
“是的,他被朋友救出来后,深感一人一剑力量有限,难求公义,便弃武学文,欲匡扶天下。”
“既然如此,为何又去考讲武堂?”
石韬瞅瞅荀谌,嘴角微挑。他没有急着回答荀谌的问题,先将二人引到堂上就座,又命侍童煮茶,摆上点心。
毛玠看得真切,笑道:“看来农学堂的待遇的确不错,非经学堂能比。我到太学这么久,经学堂也去过几次,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精美的点心。”
“我们自己按照收集来的方子做的。”石韬热情相邀。“这本来是军粮,为的是便利,能够保存,口味并不怎么好。后来东厨里的几个厨娘用了些心思改进,大有改观。能得到毛君许可,也是一件幸事。”
“军粮?”荀谌拈起一块点心,看了看,咬了一小口,慢慢地嚼着。
正如石韬所说,这点心看起来不错,口感却不出色。
当然也不难吃。如果出征的将士能够吃上这样的食物,应该比麦饭更可口。
更重要的是方便。
不用埋锅造饭,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