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4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沉默,没有接郭图的话题,却都心有戚戚。
  袁谭更是脸色发白,愁容满面。
  如果不是袁术做事鲁莽,使袁绍颜面扫地,他们怎么会落到这般田地。
  朝廷将如何处置袁绍,已经成了悬在他们头顶的一口剑,随时会落下来,斩断他们的一切希望。
  士孙瑞见状,只好劝道:“诸君放心吧,天子圣明,公卿中不乏贤者,绝不会意气用事。你们有空,不妨多做些准备。事不预不立,准备得越充分,将来成功的希望越大。”
  荀谌点头赞同,郭图却连声叹息,向袁谭使了个眼色。
  袁谭会意,对士孙瑞拱手道:“士孙公,家父疲惫,不能长途跋涉,能不能在太原休息几天,找医匠调理一下身体?”
  士孙瑞点点头。“不必去太原,就在我营中吧。我营里有好医师,是太医署调教出来的良医,最擅此道。”
  袁谭如释重负,再三致谢。
  ——
  士孙瑞将袁绍接到自己营里,安排了住处,又请医师为他诊脉,调制汤剂。
  但哪怕是太医署的优秀毕业生也只能治袁绍身体的病,治不了他的心病。
  他还是沉默寡言,一副心如槁木的模样,让人无可奈何。
  直到袁夫人赶到太原。
  得知袁夫人将至,袁谭又惊又喜,郭图、荀谌却有些紧张,不知道该不该让她见袁绍。
  袁夫人虽然不像袁术乱来,却也不是什么善茬,性子强硬得很。指望她和袁绍好好说是不现实的,万一两人一言不合,袁夫人出言不逊,再将袁绍逼死了,那可怎么办?
  纠结之下,还是士孙瑞拿了主意。
  袁夫人不远千里,从关中赶来,不可能只是为了骂袁绍一顿。当初让袁术劝袁绍投降的人也许不是她,但书信是以她的名义发出的,她也算是始作俑者。这件事由她来解决,再合适不过。
  郭图等人无奈,只得听取士孙瑞的建议,由袁谭出面,将袁夫人接到营里。
  看到憔悴的袁谭,袁夫人便叹息不已,心生怜意。
  袁绍追服母丧的时候,袁夫人还没有出嫁,曾带着年幼的袁谭玩耍,心疼袁谭幼年丧母,对袁谭格外照顾。
  一晃袁谭年近三十,却被袁绍连累成这般模样,让她又生气又不忍。
  “他怎么样?”袁夫人开门见山。
  袁谭拱手施礼。“蒙士孙公照顾,派营中良医用药,身体尚好,只是心病难医。”
  听说袁绍没死,袁夫人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随即冷笑一声:“什么心病难医,就是不愿承担责任,还想全身而退。”
  袁谭神情尴尬,不敢接袁夫人的话。
  袁绍想什么,他们其实都清楚,只是没人敢说,也只有袁夫人可能直言无忌。
  “你有什么计划?”
  袁谭随即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这是他和郭图、荀谌商量的计划,也得到了士孙瑞等人的大力支持,但能不能成行,最后要看天子是否会给他这个机会。
  能为他在天子面前说上话的人,只有杨彪。
  袁夫人听完,摇摇头。“显思,你志在高远,这一点我很欣慰,但万里征伐不是你想的这么简单。恕我直言,你还没准备好。”
  “还请姑母指点。”
  袁夫人打量了袁谭两眼。“你在士孙君荣营里住了几天,觉得他的部下训练如何,你能承受得来吗?”
  袁谭仔细想了想,不太确信地说道:“应该可以。”
  袁夫人撇了撇嘴。“听你说得这么没底气,就知道你不行了。我不妨告诉你,士孙君荣训兵虽然用心,比起天子来,还得差得太远。练兵的事,我不懂,也给不了你什么建议。有机会,你与子美谈谈,问问他狼骑是如何训练的,就知道差距了。”
  袁谭心头一黯,无奈地点了点头。
  这一段时间以来,支撑他的就是西域立功,结果被袁夫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顿有幻灭之感,只觉得前途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希望。
  “显奕如何?”
  袁谭一惊,打起精神,答道:“应该还在青州吧,好久没收到他的消息了。”
  “你们啊,算什么父子兄弟?”袁夫人一声叹息。
  ——
  进了士孙瑞的大营,袁夫人也没休息,直接去了袁绍的住处。
  袁绍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袁夫人站在床前,打量了袁绍一眼,面露不屑。她挥了挥手,让袁谭等人都出去,站得远些。
  袁谭不敢怠慢,退了出去,连侍候袁绍的两个侍女都离开了,房中只剩下僵卧的袁绍和立在床前的袁夫人。
  “本初,你装了一辈子,还准备装到什么时候?”袁夫人语气淡淡地说道。
  袁绍身体一振,仿佛想转过身来,却还是忍住了。
  “你若是真的心灰意冷,不想见人,不如回汝南去守墓。关东太平,我正打算将叔父、父亲、兄长他们移葬汝南。你为他们守墓,闭门自省,将来或许还可以葬入祖茔,免得做个孤魂野鬼。”
  袁绍的气息变粗,慢慢转过身,坐了起来,看着袁夫人,脸色苍白。
  “若能如此,我死而无憾。”
  “不过我有一个要求。”
  “你说。”
  “传书显奕,让他不要做无谓之争。”袁夫人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审配若是不肯降,你在邺城的妻妾儿女恐怕凶多吉少。显思不中你的意,你能指望的也只有显奕了。你总不会希望孤独终老,将来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吧。”
  袁绍心中一紧。“朝廷要强攻邺城?”
  “除非你能命令审配投降。”袁夫人哼了一声:“你做得到吗?”
  袁绍的脸红一阵白一阵。“我……可以试试。”
  “那就这么说定了。”袁夫人转身就走。
  袁绍下意识的抬起手,“唉”了一声。
  袁夫人停住脚步,转头看着他,眼神讥诮。
  袁绍被袁夫人看得无地自容,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最后只憋出几个字。
  “慢……走,不送!”


第七百九十三章 破釜沉舟
  袁夫人出了门,掩着鼻子,对守在门外的袁谭说道:“让他多出来晒晒,人都快霉了。”
  袁谭一边挥手让侍女们赶紧进去服侍,一边陪着袁夫人往前走。
  “姑母,他……答应了?”
  “他会写信给审配,也会写信给显奕。显奕应该没什么问题,审配会不会降,却没把握。显思,你觉得审配会降吗?”
  袁谭略一琢磨。“会降,但他肯定会提条件。”
  “提条件?”袁夫人冷笑一声:“那他就只能等死了。”
  她顿了顿,又叹了一口气。“他死不足惜,你的弟妹还年幼,就这么死了,未免可惜。袁氏遭劫在前,五十余口死于非命,仲河公这一脉只剩下寥寥数人。若是再遭此劫,真是祸不单行。显思,谁能说动审配,让他投降?”
  袁谭仔细想了想。“或许可以请沮公与出面一试。”
  “你安排一下,我要见他。”
  ——
  沮授有些意外。
  袁夫人不见郭图,不见荀谌,也不见士孙瑞等人,却要见他。
  听袁谭说了原委之后,他苦笑道:“袁将军,你高估我了。事已至此,别说是我,就算是田元皓也无法左右审正南。”
  他突然一愣,盯着袁谭看了两眼。
  袁谭不解。“沮君?”
  “我明白审正南为什么困守邺城了。”沮授站了起来。“请将军带路,我去拜见袁夫人。”
  袁谭大惑不解,却还是带着沮授来到袁夫人面前。
  双方见礼完毕,沮授开门见山。“夫人出身高门,又为杨公之妻,想必知道本朝之初的故事?”
  袁夫人微微颌首。“略有所知。”
  “那你应该也知道审正南为何明知不敌,却不肯投降。”
  袁夫人黛眉微动。“你的意思是说……审配欲以我袁氏子弟为质,欲与朝廷谈判?这也……”她不禁笑了起来,觉得不可思议。
  沮授却不笑,反而越发严肃。
  袁夫人笑了两声,也不笑了,脸色越来越难看。
  她听懂了沮授的意思。
  不是她找沮授,而是审配找她。审配挟持了袁绍的妻儿,就是等她来谈判。
  对审配来说,有能力改变天子决定的只有她,准确地说,是只有她的丈夫杨彪。
  “沮君,他可能高看了我,也高看了我的丈夫。”袁夫人寒声道:“没有人可以左右天子的决定,没有人。他如果一意孤行,只会死无葬身之地。”
  沮授点点头。“夫人说得有理,但你不知道审正南为人。如果说我冀州多烈士,那审正南就是烈士中的烈士。”
  他停了片刻,又一字一句地说道:“宁折不弯。”
  袁夫人屏住了呼吸,又缓缓吐出来,反复三次。
  “我尽力,但是……”她盯着沮授的眼睛。“你告诉他,我不会放过他。”
  沮授郑重地点点头。“夫人的意思,我一定带到。”
  ——
  沮授躬身而退,袁夫人怒犹未消,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袁谭也被吓住了。
  审配会以他的弟妹为人质,要挟杨彪出面,与朝廷谈判?
  听起来很夸张,但这的确是审配能干得出来的事情。
  以他对审配的了解,如果审配真有这个心思,那危险的就不仅是邺城里的袁绍妻妾及女子,还有汝颍系的家属,当然还有统兵在外的袁熙。
  所以,要为他出面的不仅是杨彪,而是整个汝颍系。只不过杨彪的官职最高,影响力最大,所以被审配寄托了最大的希望。
  袁夫人渐渐恢复了平静。“显思,请郭公则、荀友若来。”
  袁谭不敢怠慢,立刻起身,去请郭图、荀谌。
  郭图、荀谌听完袁谭的解释,也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们的家人都在邺城,现在也是审配手中的人质。而以他们对审配的了解,如果谈不成,审配是真有可能玉石俱焚,拉着他们的家人陪葬的。
  这损失可太大了,他们的家族甚至可能损失一两代人,几十年都缓不过劲来。
  来到袁夫人面前,不等袁夫人开口,他们就跪了下去。
  一看这架势,袁夫人知道,自己不用开口了。
  沮授没有说谎,审配真是个狠人。
  “诸君请起吧。”袁夫人扶着额头,觉得血管一下一下地跳得厉害。
  她一路赶来,只想着如何劝袁绍,完全没想到要面对这个情况。几百口人的性命突然一下子放在她的肩上,让她有点喘不过气来。
  “审配可能提出什么样的要求?”袁夫人抚着额头。“他总不能要求朝廷下诏,拜几个冀州人为公卿吧?”
  郭图与荀谌交换了一个眼神,起身说道:“审配为人专横,既已破釜沉舟,还真没什么是他做不出来的。强令朝廷拜哪个冀州人为公卿的确不太可能,但要求朝廷为郭后平反,却是有可能的。”
  “郭后?”袁夫人眉头微皱。“这是多久远的事了,至于么?”
  “夫人有所不知,在很多冀州人的眼中,本朝亏负冀州人即从郭后事起。若非当年废后,则东海王刘彊为嗣君,帝系将是冀州血脉。如此,则真定当为帝乡,而冀州亦蒙恩赐。”
  郭图有些无奈的摊了摊手。“这几年,类似的理由,我们不知听过多少。”
  袁夫人哭笑不得,觉得荒唐之极。
  不过仔细想想,又觉得很正常。
  冀州人偏激,汝颍人又何尝不是。两次党锢之后,汝颍人就背负了难以抛舍的负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