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4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对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敌人,如果有人克制不住心中的恐惧,乱了阵势,很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从这个角度来说,关羽的坚持并非没有道理。
  “云长,你想过没有,这次征讨冀州,你也许根本没有一显身手的机会。”
  关羽叹了一口气。
  他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审配困守邺城,幽州已经落入袁术之手,还能为审配效命的骑兵非常有限,胡骑营、长水营的轻骑兵足以应付,屯骑营的重骑兵大概率就是押阵,不太可能有直接上阵的机会。
  至于攻城,就更没重骑兵什么事了。
  “那你想过没有,为什么天子会在这个时候重建屯骑营,甚至还将甲骑拨了一半过来?”
  关羽一愣。“为何?”
  徐晃已经走到大帐门口,转身四顾。“天气不错,我们就在帐外喝吧,省得帐中憋闷。”
  关羽哪里有心思喝酒,随口答应,催徐晃快说。
  徐晃却不紧不慢,命人铺席设案,又取来酒来,就在帐前入座。
  关羽见此情景,若有所思。“你是说,天子要看我能否接掌屯骑营?”
  徐晃微微一笑。“云长,你说得没错,屯骑营要想发挥真正的威力,必须做到万众一心,不能有滥竽充数之辈。可是你想过没有,需要万众一心的不仅是屯骑营,整个北军都是如此。”
  关羽眼神微缩,缓缓地吸了一口气。
  他有点明白了徐晃的意思。
  北军八校并不是单独的八个营,而是不同的功能组合体。要想发挥真正的战斗力,不是哪一个营强就可以的,要八营皆强,而且配合默契。
  屯骑营是很强,可是没有轻骑兵的配合,没有射声营的配合,屯骑营的战斗力也很难持久。
  “八营各有各的特点,也各有各的难处。屯骑营的威力在于冲阵,难处则在兵员要求高,训练也难,没有两三年时间,很难形成战斗力。”
  关羽眉头紧皱。“这么说,屯骑营去不去冀州也没什么不同?”
  “不能这么说。”徐晃摇摇头。“没有屯骑营的北军,是不完整的北军。只不过这次屯骑营是配合其他营,将来却可能是其他营配合屯骑营。”
  “将来?”
  “你不会觉得平定冀州之后,天子就马放南山吧?”
  关羽一时语塞,沉吟了半晌,这才很勉强地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勉强接收几个吧。”
  酒热了,雾气缭绕,酒香扑鼻。
  徐晃举起酒杯。“不是几个,而是整个屯骑营。让他们按你的要求去练。练成了,就留下。练不成,就算送到其他营,也是响当当的精锐,谁会拒绝呢?”
  关羽目光一闪,转怒为喜,连连点头。
  ——
  沮俊回到大营,没有进自己的帐篷,直接进了沮授的帐篷。
  沮授有客人。一个年轻人,正与沮授对面而坐,案上铺着几张图纸。沮俊眼睛一瞥,就认出这是攻城器材,不由得多看了年轻人一眼。
  沮授连忙起身。“兄长,这是关中大医名师马钧马德衡,刚从长安赶来,准备入北军效力。”
  沮俊一听,大喜过望,连忙拱手致意。
  “原来你就是马大匠啊,想不到这么年轻。啧啧,真是少年出英雄。”
  马钧面红耳赤,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
  沮俊哈哈大笑,邀马钧重新入座。
  他早就听说过马钧的名字,知道他是关中的能工巧匠,改进的织机效率比原有的织机提升了近十倍。关中、河东如今能有大量的丝绸出售,马钧改进的织机立了大功。
  士孙瑞早就想邀马钧来北军效力,却被马钧拒绝了。后来听说马钧制造织机获利颇丰,连太学邀他去做讲习都不愿意,这才罢休。
  没想到马钧会突然出现在这里,而且是在沮授的大帐里。
  不用说,肯定是沮授居中运作,请到了马钧这个名匠师。
  有了马钧的协助,攻打邺城就容易多了。
  沮俊与马钧寒暄了一阵,马钧很不自在,以舟车劳顿为由,起身告辞。沮授也不拦着,命人送马钧去休息。
  帐中只剩下沮俊、沮授二人,沮俊顾不得来意,先问起了马钧是怎么来的。
  沮授笑笑。“这不是我的功劳,是中山甄氏的功劳。”
  沮俊眼珠一转,立刻想到了一个人。“你是说,是那个据说有贵人之命的小女子?”
  沮授点点头。“我也不知道她用什么办法,居然说动了马钧。”
  沮俊欢喜不禁,却又有些担心。“马钧虽然灵巧,但他毕竟是个白身,直接做轻车校尉怕是有点难。”
  沮授摇摇手。“此人不好功名,对轻车校尉也没什么兴趣,能做事就行。”


第八百五十章 知己知彼
  沮俊大喜过望。
  马钧愿为北军效力,却不在乎官职,这简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你是怎么和那甄氏小女子联系上的?”
  沮授笑笑,将大致情况说了一下。
  这次随士孙瑞去洛阳参加大阅,他清楚天子武力平定冀州的心意已决,而且有意要逼反一部分冀州大族,冀州必将迎来重大损失。
  他无法阻止天子的想法,只能退而求其次,想办法为冀州将来的恢复做些准备。
  他很自然的想到了甄宓。
  甄宓有国色,又有中山甄氏的雄厚实力,据说和天子也见过面,印象还不错。如果她能入宫,冀州在宫里也就有了发声的机会。
  找到甄宓并不难——她是随驾的讲武堂技师——但甄宓却拒绝了他的提议。
  入宫解决不了问题。
  况且宫里原本就有冀州人,董承的女儿董宛就在宫里,而且她是董太后的族人,从小和天子一起在南宫长大,最是亲近。
  要找人为冀州代言,董宛比她更合适。
  何况孝桓、孝灵都是出自河间,天子的生母灵怀皇后是赵国人,天子身上流着冀州的血,只是冀州人没把天子当自己人罢了。
  与其想着走后宫的路子,不如想想怎么为天子征讨冀州效力。
  甄宓最后想到的办法就是请马钧出仕,到北军效力。
  北军八校,天子要建一个战车营,专门负责制造军械,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本来甄宓是打算毛遂自荐的,但她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水平不够,便想到了马钧。
  至于甄宓是如此说动马钧的,那就不清楚了。
  甄宓没说,马钧也绝口不提。
  沮俊听完,频频点头。“想不到这小女子不仅有颜色,还有谋略,可比审配、田丰辈强多了。公与,你要与她保持联系。入宫虽不是唯一选择,却还是值得考虑的。至于董承父女……”
  沮俊哼了一声,不屑再提。
  董承身为董太后族人,居然会依附董卓,这种人也就那么回事了,当不得大用。至于他的女儿董宛,看起来好武,与马云禄、吕小环等人相似,但能力同样有限。
  如果甄宓能入宫,肯定比董宛强。
  只是这事强求不来,甄宓想必自有主张。
  说了半天,沮俊想起来意,便将士孙瑞的想法对沮授说了。
  袁绍去世,按照礼法,他的女子、旧部都应该去奔丧。如果能借此机会,让审配放一部人,或许可以缓解一下冲突,为逼降甚至求和创造一些条件,避免大战。
  士孙瑞这么想难得。对他来说,审配投降未必是好事。
  沮授苦笑。“兄长,你根本不了解审配是什么样的人。此时此刻,他根本不可能放走一个人,只会利用这个机会,鼓动更多的人做殊死一搏。”
  “真会有人那么蠢?”沮俊将信将疑。
  都是这种时候了,还有人相信能战胜朝廷,战胜天子?
  睁开眼睛看看形势吧。别说天子有几路大军四面合围,就算天子不出面,仅士孙瑞一路,率北军进入冀州,也能拿下邺城,最多只是时间久一点而已。
  “兄长,人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沮授一声叹息。“没有亲眼见过朝廷大军的人,是不会相信朝廷能以武力平定冀州的。天子放出风声,要在冀州强行度田,你之前不是也觉得不妥么?”
  沮俊顿时面红耳赤。
  在士孙瑞率领扩充的北军返回太原之前,他们就收到了消息,知道天子有意在冀州强行度田。他们为此忧心忡忡,觉得天子此举是助审配一臂之力,让更多的冀州人选择支持审配,与朝廷为敌。
  大战之前,做出这种决策,简直是资敌。
  可是看到士孙瑞带回来的两万精锐,他知道自己想多了。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天子有足够的实力,根本不怕冀州人支持审配。支持审配的人再多,也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只会让天子有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
  “求个心安吧。”沮俊最后说道:“不管怎么说,我们毕竟也是冀州人,总不能看着乡党为审配所误,却见死不救。”
  沮授无奈地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
  邺城。
  审配负手站在城头,看着远处官道上扬起的尘土,嘴角露出一丝浅笑。
  不出意外的话,那又是一些不愿意将土地拱手让人,执意要与朝廷对抗到底的人。
  自然天子要在冀州强行度田的消息传开之后,这样的就络绎不绝。冀州城中的兵力越来越多,接近三万,钱粮也非常充足,守上一年肯定没什么问题。
  有了这些兵力和钱粮,邺城固若金汤。
  为了防止来的人太多,审配一边婉拒了一些实力有限的世家,建议他们要么入山暂避,要么就地拒守,一边在城外选址,决定在漳水南岸再建两个大营,与邺城形成犄角之势。又在邺城西城墙上筑了三个高台,上设强弩,下储兵粮,做长期坚守的准备。
  万事俱备,只等天子来攻。
  他想看看,天子能有多少人马,又能围城多久。
  “审君。”袁熙出现在城上,快步走了过来。
  审配收回思绪,回头看了一眼,见袁熙满面泪水,不禁愕然。“袁将军,你这是……”
  “家父辞世了。”袁熙忍不住悲伤,号陶大哭。
  审配眼神一冷,看了一眼袁熙身后的随从。
  在如此严密的看守下,袁熙居然还能在他之前得到袁绍去世的消息,看来这些人不尽职啊。
  “什么时候收到的消息?”
  “刚刚。”袁熙一边哭,一边将刚收到的书信递了过去。
  审配接在手中,瞥了一眼,就认出这是郭图的笔迹,不禁暗自哼了一声,说不出的鄙夷。
  这缺了门窦的老狗,果然无处可去,只能为袁绍守坟了。
  他打开书信,迅速浏览了一遍内容,最后落在日期上。
  只要知道郭图发出这封书信的日期,就能推算出这封信什么时候过河,什么时候到达邺城,就能查出是哪些人在通风报信。
  郭图留下的那些信息渠道,就是这么被他一条一条的掐断的。
  只是袁熙不清楚。
  辛毗远走,韩宣又与袁熙反目,袁熙身边已经没有谋士为他出谋划策,就是一个傀儡而已。
  审配扶起袁熙,垂泪道:“袁将军,令尊为天下苍生计,忍辱向朝廷称臣,最后还是不免一死,可见苟且亦难偷生。唯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方能向死而生。”


第八百五十一章 其惟春秋
  正如沮授说的那样,袁绍的死不仅没能让审配放人,反而给了审配一个激励士气的机会。
  袁绍为人所误,先是向朝廷称臣,后来又被袁谭软禁,被袁术俘虏,槛车征送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