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4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弘。”
  刘协想了想,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
  袁术识趣,以不惑之年求退,朝廷不能不投桃报李。杨弘既是袁术的亲信,又是弘农杨氏子弟,由他接任幽州刺史,也算是朝廷的一种姿态,表示朝廷并不想赶尽杀绝,还能稳住幽州形势,不至于生乱。
  袁术应该也是想到这一点,这才主动求退。
  如果他不让杨弘任接任幽州刺史,会显得朝廷太小气。
  他知道这是妥协。正如他现在着力推行的度田并不是真正的土地革命,只是权宜之计。
  但政治就是如此,一步到位太难了。
  身为天子,他只能做改良派,不能做革命派。
  “孔明,你怎么样看袁术其人?”
  诸葛亮写完文书,放下笔,思索了片刻。“无才无德,但略知尊卑强弱,擅长趋利避害,不作无谓之争。世家子弟,大多如此,反倒是袁绍那样的不多见。”
  刘协想了想,瞥了诸葛亮一眼,呵呵地笑了两声。
  诸葛亮面色如常。
  帐外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讲武堂工学技师甄宓,奉诏请见。”


第八百五十八章 仇人见面
  “进来。”刘协喊了一声,转身归座。
  帐门微暗,一个娇俏的身影走了进来。虽然穿着冬衣,甄宓的身形依然窈窕,步履之间自有从容,看不出半点怯怯之意。
  “见过陛下。”甄密拱手施礼,与男子无异。
  刘协打量了她一眼,见她衣摆上有些薄薄的木屑,不禁笑了一声。“又在辎重营?”
  “是的,整个讲武堂的工学技师都有任务,臣的任务是试制攻城的战车。”甄宓说着,顺着刘协的目光向下看了一眼,伸手拈起衣摆上的木屑,准备扔进一旁的废纸篓里。
  刘协眼神一闪,示意她将木屑拿过来。
  甄宓虽然不解,却还是将木屑摆在刘协面前的案上。刘协拈起木屑,看了一眼,不禁笑了起来。
  “谁发明的新工具?”
  手中的木屑很薄,几乎能透过光。他也正是看到被帐外透进来的阳光照亮的影子,才意识到这个木屑薄得出奇,与以往看过的不同。
  这是后世的平推刨之类的工具才能出现的效果。
  “讲武堂技师新制的众多工具之一,很好用。”甄宓一副司空见惯的神情,并不觉得这东西有什么稀奇的。
  “你们新制了很多工具?”
  “是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利。讲武堂有几个擅长工具制作的,最喜欢鼓捣这些东西。不过他们的奇思妙想大多华而不实,能用的不过十一。这个刮削木器表面的工具算是最实用的一个。”
  “十个里面有一个就算不错了。”刘协放下木屑,感慨的说道:“讲武堂才设立了多久?如果每年都能出现一两件有用的工具,显著的提高效率,十年之后的讲武堂就能拥有天下最强的军械。”
  甄宓眼神一闪,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今天找你来,是想问问,你有兴趣在冀州建个印坊吗?”
  甄宓一愣。她还以为天子召她来是问讲武堂的事,没想到是想建印坊。她略作思索,随即说道:
  “但凭陛下吩咐。”
  “大概需要多久?”
  “如果只是印公文,很快,最多三五天就够了。如果是印书印报,需要找刻版匠师,至少要一个月。”
  “印公文不用刻版吗?”刘协笑道:“现在准备活字也来不及吧。”
  “臣不用活字。”甄宓嘴角挑起一抹浅笑。“臣可以用泥版应急。如果要求更高一些,可以用铜版,印完之后熔了就是。”
  刘协很意外,不由得多打量了甄宓两眼。
  能想到用泥版、铜版,这是平时真花了心思的。现在几个印坊大多用木版,只有木版兼具易刻和耐用两个要求。泥版太脆,石版太重,而铜版又太贵,一般人不会用。
  现在所说的铜版通常是指青铜版,熔点更低,但价格昂贵,等于是钱。在铜钱供应本就不足的时候,很少有人会考虑到铜作版印书。
  但泥版可以应急,铜版也可以回收再利用。
  “那你去试吧。”
  “敢问陛下,印坊以何为名?”甄宓眨着眼睛。“是叫魏郡印坊,还是……冀州印坊?”
  刘协嘴角轻挑。居然想叫冀州印坊,果然有野心。
  不过这也没啥,袁权主持的睢阳印坊还控制着整个中原的业务呢。反正将来会建更多的印坊,能把业务做到什么地步,看你们自己的本事。
  “看你能力了。”
  “唯。”甄宓拱手告退。
  看着甄宓出了帐,刘协对付在一旁的诸葛亮说道:“你对她很了解吗?”
  诸葛亮不紧不慢地说道:“她出身中山大贾,长袖善舞,乐善好施,了解她的人很多。臣身为陛下耳目,自然不会一无所知。”
  “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臣还听说,她邀扶风大匠马钧出仕。马钧此刻应该已经到了太原,在北军战车营做事。”
  刘协一惊。
  马钧是这个时代屈指可数的机械技术天才,实力远在黄承彦、黄月英父女之上。他设计的纺机、织机,效率比之前提升近十倍,其精巧让他侬上穿越者看了都赞不绝口。
  但马钧也有很多技术天才特有的毛病,对技术过于痴迷,对仕途却不怎么上心。他改造纺机、织机发了财之后,更没兴趣入仕,自己建了个作坊,天天鼓捣一些自己的小玩意。
  甄宓能让这个技术宅去北军大营效力?
  “她怎么做到的?”
  “这个就不是臣能打听得到的了。”诸葛亮笑笑。“陛下若是想知道,不妨亲自问问她。臣听说,对此好奇的人不少,但没人能打听得出来。”
  刘协笑笑,觉得有必要找甄宓聊聊。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惊喜也越来越多。
  照这个趋势,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许会来得比预期的更早。
  ——
  刘备端坐在马背上,看着逶迤而来的大军,心中欢喜。
  徐州兵到了,他可以不用再跟着天子行动,独当一面了。
  张飞、法正并肩策马,笑容满面。
  陈登落在后面,脸色看起来不太好。
  三人来到刘备面前,躬身行礼,向刘备道贺。
  刘备这次赴京大阅,成绩不错,与天子也相见甚欢。平定冀州之后,征讨辽东,开拓海外的计划也得到了落实,他们建功立业的希望离现实又进了一步。
  寒暄完毕,刘备将陈登拉到一旁。“元龙,出了什么事?”
  陈登拱拱手。“使君,臣有不情之请。”
  “元龙,你我之间,何必如此客套?有什么事,但说无妨,只要我能帮的,一定帮。”
  “谢使君。臣听说张郃在邺城州外扎营,臣敢请率部攻击张郃,以报当日峄山之仇。”
  刘备一愣,有些为难。
  这些天,他与天子一起行动,知道天子并不急于进攻邺城。就算他独领一部,大概率也是从元城、馆陶一带进逼,然后在当地推行度田,不太可能主动进攻张郃。
  哪怕张郃就在邺城外。
  可是陈登急于报仇的心思,他也能理解。
  当初张郃、高览率骑兵奔袭,不仅击败了陈登,还将陈登的部下斩杀殆尽,不接受他们的投降。这种残忍的行径有违常识,也让陈登对他们恨之入骨。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陈登想报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他等这一天太久了。
  可是这有违天子的既定方针,有抗旨的嫌疑啊。
  “元龙,你和孝直商量过吗?”
  “他不同意。”陈登咬咬牙,再次拱手。“所以臣只能求使君开恩,容我出击,一雪前耻,报覆军之仇。”


第八百五十九章 杀鸡儆猴
  刘备有些为难。
  参加大阅,不仅让他有机会见到不同州郡的精锐,也让他与更多的高手交流,开拓了眼界,更清楚自己的实力层次。
  虽然有坚守彭城的战绩在手,又与袁熙对阵一年多,他的实力依然没到兵力相近的情况下与张郃一较高下的地步。
  就整体实力而言,徐州兵还是稍逊一筹。
  张郃临河而守,还占据着地利。
  即使独领一部,可以临机决定战守,但违背天子既定章程,擅自求战,战胜了还好说,战败了却不太好交待。
  刘备斟酌了一番,对陈登说道:“元龙,报仇乃是君子之行,但既然为将,则战必求胜,否则与杀人无异。你做好准备,等待战机,不可心急。”
  没有得到刘备的全力支持,陈登有些失望。
  刘备冲着诸葛瑾使了个眼色。“子瑜,你将洛阳的见闻说与元龙听听,助元龙谋划。”
  诸葛瑾会意,躬身领命。
  刘备又安慰了陈登两句,转身和法正说话。
  法正倒也没说什么,只是对刘备说,他要去见驾。
  虽然和刘备相处莫逆,他毕竟还是天子驾前的散骑。既然到了这里,应该去见一下天子。
  刘备答应了。
  刘备在准备好的营地扎营,法正带着两个卫士,赶往行在。
  陈登远远地看着法正离开,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法孝直一去,必将我求战的事报与天子。子瑜,你说天子会同意吗?”
  诸葛瑾笑道:“将军,法孝直一定会说,但你并不需要考虑天子是否同意,你应该考虑是的当不当战。当战则战,不当战则不战。”
  陈登转头看着诸葛瑾,沉吟半晌。“你是说,天子不会干涉?”
  诸葛瑾点点头。“刘使君将来是要远征海外的,天子总不能千里传书,指挥作战。”
  陈登心中欢喜。“那刘使君……”
  “刘使君尊崇天子,但他既独领一部,终究还是要自行决定的。”
  陈登微微颌首,随即又道:“能让刘使君言无不从,天子不愧是英主。可惜……”他叹了一口气,闭上了嘴巴。
  诸葛瑾笑而不语。
  他知道陈登心里在想什么,但他也清楚,不管陈登心里想什么,他终究是不会去见天子的。
  天子是英主,但不是陈登期望的英主。
  ——
  法正来到行在,还没进大营,就看到天子与马云禄并肩轻驰而来,身后跟着十几名散骑、女骑,个个身着劲装,挎弓负箭。
  孟达也在其中,正和一个女骑侧身说着什么,那女骑眉开眼笑,连连点头。
  “陛下!”法正让在路边,大声叫道。
  刘协也看到了法正,勒住坐骑,上下打量了法正两眼。
  “听说琅琊的伎乐甚美,你这身子骨还行吗?”
  法正笑道:“愿随陛下出猎,小试身手。”
  刘协点点头,示意法正跟上。
  法正拨转马头,与孟达并肩而行。孟达打了个招呼,随即一指身边的女骑。“介绍一下,这是内人。”
  法正探身看了一眼,拱手施礼。“见过嫂子。”
  女骑脸色微红,拱手还礼。
  法正又埋怨孟达道:“子敬,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成亲也不告诉我一声?就算我回不来,也要奉上薄礼吧。”
  “还没成亲。”孟达咧嘴笑了。“她刚刚答应,还没办婚礼。你可以慢慢准备,不过太薄了可不成。你在徐州立了大功,刘使君应该不会亏待你。”
  法正哈哈一笑,毫不掩饰得意。
  刘备的确没有亏待他。虽然他是后来的,恩宠却在无数旧臣之上,连张飞也要对他礼让三分。
  “没成亲,就称内人?”法正挤挤眼睛,低声说道:“你不会又想始乱终弃吧?”
  孟达面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