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5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况且不能将赋税转加给别人,兼并土地的意义何在?
  “下策么,你去中原任一县。度田也行,不度田也行,只要你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田畴微微一笑。“天子不是暴君,度田也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王道的手段。如果你能不度田就实现王道,他求之不得。”
  邢颙目光一闪。“当真?”
  “这种事,岂能开玩笑。”
  “可是……”一想到刚才天子咄咄逼人的模样,邢颙实在无法相信天子会接受田畴的建议,让他出任一县,而且还可以不度田。
  “天子欣赏你,只是觉得你执迷不悟,才愿意当头棒喝,让你警醒。若你真是个伪君子,你想见他一面都难,他又岂会浪费口舌,与你说这么多话。”
  邢颙一时无语。
  刚才被天子打击得狠了,还没缓过劲来,让他一时半刻很难相信田畴所言。
  “不着急,你仔细想想。走,我去给你借几部邸报合订本,你有空多看看。理不辩不明,眼下正值五百年之变,有些想不通也是正常的,观百家争鸣,才能去芜存精,去伪存真,以求王道。”


第八百九十一章 风云激荡
  邢颙就在行在住了下来,有时候跟着田畴四处转转,有时候留在帐中阅读那些激烈争论的文章,有时候还跟着田畴一起随驾出行。
  他在北疆的时候,就听说过长安的论讲。那件事从去年年初就开始发酵,但期望中的大会并没有出现,邸报上的文章代替了面对面的争论,让石渠阁、白虎观大辩论那样的期望落空,但影响却更加深远。
  比起《盐铁论》《白虎通义》这样经过整理的专著,邸报上的文章更接近于原始,少了很多修饰。印出来的文字就改不了了,是对是错,是黑是白,都任由后人评说。
  诚如田畴所说,理不辩不明。辩论让每一个参考其中的人都有了改变,有些人的文章前后截然相反,变化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通过阅读这些文章,邢颙感受到了无数士人的迷茫、疑惑与焦虑。他和他们一样,在疑惑和恍然大悟、愤怒与喜悦中来回振荡。
  就在邢颙感觉思想风暴的洗礼时,战场终于迎来了实质性的变化。
  首先是刘备率部攻克了魏县。
  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后,在讲武堂的协助下,刘备发起了对魏县的进攻。陈登、张飞各率本部,从东、北两个方向发起猛攻,仅用了半天时间就拿下了魏县。
  可能是受了袁术的刺激,陈登这次发了狠,一出手就是雷霆一击,没给魏县守军半点喘息之机,力压张飞一头。
  但这个荣誉是有代价的。
  担当主攻任务的都尉徐盛身披重甲,手持铁矛,率先登上城头,撕开了城头的防守。但是在十倍的敌人反扑下,他身受重伤,五十名亲卫几乎全部阵亡,所部将士折损超过三百人。
  其他各部的损失也不少,总伤亡近两千人。
  相比之下,张飞虽然没能抢到先登的功劳,但损失不到千人,而且以轻伤居多。经过简单的救护后,这些人就可以重新战斗。
  正因为如此,刘备将继续进军,直逼邺城的任务交给了张飞。
  想找张郃报仇的不仅是陈登,张飞也忍张郃很久了。
  陈登虽然不甘心,却也无可奈何。伤亡过大,战斗力最强的徐盛又受了重伤,不能再战,就算刘备将这个任务交给他,他也不敢接。
  无奈之下,他只能请诸葛瑾出面,请华佗为徐盛疗伤。
  其次就是北海相孙策进入渤海,一路势如破竹,连下数城。在攻克渤海郡治南皮后,孙策又迅速进兵东光,在东光大破冀州军,斩首近万,然后在清河界停了下来,请旨是继续进兵清河,还是就地休整,推行度田。
  协助孙策作战的是张纮,负责度田的则是张昭。
  张昭拒绝了朝廷的征召,对度田却非常积极。他之前就在北海推行度田,还为此和大儒郑玄论战了一场。郑玄虽然学问精深,但涉及到施政,根本不是张昭的对手,被辩得哑口无言。
  张昭推行度田的方法和田畴的建议有点像,没有荀攸那么粗暴,却更有说服力。
  想不交出土地也可以,先查你当时购买土地的价格是不是公道,有没有巧取豪夺的嫌疑,再看你这几年有没有逋欠赋税,所有欠的全部补上。
  这么多数据,当然不是短时间内能查得清楚的,所以张昭采取了清者自清的方法。
  给你们半个月时间,你们自己提供证明,证明自己是无辜的,否则别怪我派兵上门。
  半个月时间,谁能找到充足的证据,尤其是卖田者的证词。在几个假冒证据,试图蒙混过关的被张昭识破,当众斩首之后,没人再敢玩花样。
  与此同时,张昭还是树立了几个榜样。
  有几个豪强土地不多,价格还算公道,而且是最近才兼并的,证据齐全,欠的赋税也不多。补齐之后,张昭就放过了他们,并且大张旗鼓的宣称,只要能达到这样的标准,任何人都可以心安理得的拥有更多的土地。
  最后张昭虽然没有强行度田,却还是达到了和强行度田一样的效果。
  西北方向也传来了消息,士孙瑞率领扩编后的北军进入常山,在井陉关大破守军。
  在射声营的箭阵掩护下,利用行战车校尉马钧制作的登城车,中垒校尉徐晃率领百名重甲步卒,分作十队,同时发起猛攻,一处取得突破后,立刻大量增兵,不给城头守军喘息之机。
  城头的守军还没反应过来,城头的防守就被击溃,步兵校尉魏杰大赞后生可畏的同时,派出轻步兵登城。
  仅仅半天时间,士孙瑞就攻克了井陉关,随即连取蒲吾、获鹿数县,兵临元氏城下。
  在报捷的同时,士孙瑞请求天子派人到常山推行度田。
  刘协接到战报,随即让田畴带着一些人赶往常山,协助士孙瑞度田。
  考虑到诸将进军速度太快,来不及培训能胜任度田的县令长,刘协不得不接受了士孙瑞的建议,将愿意归降,并且支持度田的一些县令长留任,就地推行度田。
  与此同时,他要求诸将不要急于推进,在秋收之前完成合围邺城即可。
  此外,他又传书司徒府,要求司徒府再选派一些支持朝廷度田的士子或者在职官员赶赴冀州。
  没过几天,刘协就收到了司徒府的回复。
  杨彪推荐司徒掾杜畿出任常山相,全面负责常山的度田事宜。
  杨彪说,杜畿为人精明强悍,政务娴熟,能独当一面。有他一个人在,常山度田就可以搞定。
  刘协倒是熟悉杜畿的,也相信杜畿的能力,立刻就批准了。
  几乎就在司徒府的文书到达的同时,河内太守董昭推荐了两个人来行在,一个是温县人,司马懿的长兄司马朗,一个是修武人杨俊。
  杨俊虽然是边让的弟子,但为人精明干练,有理政之才,能当大任。
  司马懿也上书推荐杨俊。
  刘协与杨俊见了一面后,也觉得此人可用,但多少有些名士习气,就将他安排在身边,试守魏郡太守,准备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看着一连串的人事任命,邢颙目瞪口呆。
  在反复思考后,邢颙再次求见。
  求见之前,他写了一篇文章,托刘和呈给刘协,论述了自己这一段时间读报的心得。
  总体来说,他还是反对荀攸那种一刀切的度田方法,认为有失公平。度田虽有利于平民,但也不能伤害守法的富民豪民,所以应该采取张昭那样的方法,区别对待。
  当然,他对张昭让人主动自证清白的做法也不赞同,觉得这是陷人以罪。相比之下,他更愿意缓缓图之。
  刘协看完邢颙的文章后,接见了他,一番长谈,让他去司徒府,由杨彪安排,尽可能挑选一个合适的县,让邢颙一展身手,试试他的缓图之术。


第八百九十二章 旧习难改
  阳光灿烂,蝉鸣声声。
  邢颙拱手站在路边,回望御营方向,一声叹息。
  直到此时此刻,他还像是在梦中一般,不敢相信自己已经得到了天子的任用,只待司徒府批复,就可以出任一县之令。
  前来送行的刘和看在眼里,不禁发笑,却又有些得意。
  这一切,都在他和田畴的意料之中。他们相信邢颙会被天子折服,也相信天子会用邢颙,这才不遗余力的推动。
  “子昂,是不是很意外?”
  邢颙微微颌首,一声苦笑。
  意外之处太多,反而让他不知道从何说起了。
  “天子施政,不循旧制,不求完美,敢于试错,但有一点一直没有变。”刘和微微一声叹息,心中满是感慨。“那是实现王道的决心。子昂,只要你是为实现王道而努力,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大胆去做。”
  邢颙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我会尽力去做,不负天子,不负儒门,也不负你与子泰的一番良苦用心。只是不知为何,我这心里总是有些忐忑,担心自己做不好。”
  刘和大笑,轻拍邢颙的肩膀。“子泰,勇者惧。你能有所畏惧,正说明你知道了施政不易,不再觉得念几句圣人经训就可以天下大治。但意义也正在于此,如果施政不难,人人可行,又何必你这样的君子去做叫?放心吧,再难,也不会比守住本心更难。”
  邢颙深表赞同,拱手与刘和告别。
  他正准备登车离开,远处有马蹄声传来,举目一看,几匹快马护着一辆轻车急驰而来。一名骑士率先赶到邢颙马车前,勒住坐骑,大声说道:“邢君,请留步,卑祭酒来为你送行。”
  邢颙含笑抚须,他还以为卑湛不会来了呢。
  刘和却皱了皱眉头。
  一会儿功夫,卑湛的车赶到面前。卑湛就从里面钻了出来,没等站稳就招了招手,让侍者送过来几件礼物。
  “听说邢君请见,我就知道邢君当高飞矣,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这几天一直在书坊忙,昨天书稿清样,忙了一个通宵。一大早就听说邢君要走,连忙赶了过来,脸都没来得及洗。”
  邢颙一看,卑湛果然是两眼通红,眼圈发黑,额头全是油光,顿时心中感动。
  “这是大作出印行了?”
  “哪有什么大作。”卑湛哈哈一笑,取出一册薄薄的书来,塞给邢颙。“这是我为冀州儿童编的启蒙读物,带了一册来,邢君路上解解闷。若有不足之处,还请邢君写信给我,下次修订时好改正。”
  邢颙连连点头,小心翼翼的收好。“一定拜读,一定拜读。”
  卑湛又取过几件礼物,放在邢颙车上。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还望邢君笑纳。我听坊主说,关中与冀州不同,你可能需要在路上买几件夏衣。陈留的织工手艺最好,河东的却最便宜,你酌情挑着买……”
  卑湛一边絮絮叨叨的关照,一边介绍礼物。当他取出四锭马蹄金时,邢颙连忙拒绝。
  “文休,东西我收下了,钱不能收。我这次是公干,一路上可以在驿舍食宿,用不着钱。”
  “哈哈,这不是我送的,这是尊夫人预支的薪水,托我转交而已。”
  邢颙大吃一惊。“我……夫人?”
  “正是。北军进入常山,冀北已经收复,坊主赶往中山、河间一带,筹划在河间建一个印坊,与尊夫人巧遇。尊夫人愿意加入印坊,协助坊主做事。她担心你在这里开销不足,就预支了一年薪水,托我转交给你。”
  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