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道天下-第5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孔融面色微变,连忙提醒道:“正平,慎言。落到有心人的耳中,你这就是将天子比作三桓……”
祢衡哈哈大笑,摆摆手,示意孔融稍安勿躁。
他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突然笑了一声。“以天子之尊,行三桓之事,或许才是最好的结果。当初周天子若有这胆色,东周何至于为秦所灭。”
孔融哑口无言。
祢衡摆摆手,收回思绪。“你来找我,想必不会是闲聊。”
孔融微怔,连忙将自己露布上书的事说了一遍。
祢衡点点头。“我已经看到了。”
“你觉得如何?”孔融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祢衡嘴角轻挑。“你觉得天子与孝灵相比,如何?”
孔融眉头微皱。“孝灵岂能与天子相提并论。”
祢衡微微一笑。“你与杨公挺(杨奇)相比,如何?”
孔融轻笑一声,没有回答。
杨奇讥孝灵皇帝与孝桓皇帝不相上下的故事,他自然知道。祢衡此刻提起这件事的用意,他也想得通。虽说他对天子的举措颇有微词,却坚信天子英明,百倍于孝灵。
他担心的只是天子年轻,少年意气,急于求成。
可是听祢衡这意思,似乎天子比他想象的更有城府,根本不存在少年意气的可能。
他沉吟片刻。“你的意思是说,天子不会在意?”
祢衡点点头。“天子胸怀天下,自律甚严,近乎孟子所言,岂会被你这几句春秋笔法激怒。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他会痛快的接受你的建议,重修《孝桓帝纪》。”
祢衡意味深长地看了孔融一眼。“但是我要提醒你,重修后的《孝桓帝纪》未必会如你所愿。”
孔融眉头皱得更紧。“为何?”
“真要将孝桓朝的事情再翻出来,牵连之广,你想过没有?别的不说,那些曾依附跋扈将军的人是不是都要重新审视一番?”
孔融顿时变色。
祢衡嘴角轻挑,一声轻笑。“这是你惹出来的麻烦,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吧。我还有事,不陪你了。”说完,甩甩袖子,扬长而去。
孔融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脸色红一阵白一阵,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
大意了。
这下子犯了众怒,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戳自己的脊梁骨。
——
司空府。
周忠坐在后堂,脸色铁青。“人呢,又没找到?”
周昭站在他面前,噤若寒蝉。“听说去了司徒府,只是我赶到司徒府的时候,他已经走了。听司徒府的人说,祢衡只与他说了几句话,就回去忙了。然后……”
“然后他去哪儿了?”见周昭欲言又止,周忠更加生气,拍案大喝。“有话就说,吞吞吐吐的作甚?一把年纪的人了,一点小事都办不好。”
周昭脸色更加窘迫。“然后……他就不见了。”
“不见了?”周忠一愣,随即气极而笑。“不见了是什么意思?他还能白日飞升不成?”
周昭很无奈。
他奉周忠之命去找孔融,先去太学,又追到司徒府,城里城外的奔了两天,最后还是没找到孔融。他向司徒府外的卫士打听,卫士只知道孔融进府,没看到孔融出府,还以为孔融会留宿司徒府,与祢衡盘桓一宿呢。
等他想办法进了府,才知道祢衡只与孔融说了几句话,然后孔融就不见了。
他也不敢在司徒府里乱打听,只好又去了太学,想守株待兔。
结果等了一夜再加一个白天,就是没看到孔融的影子。
周忠生了一会儿气,也反应过来了。“这老贼,怕是知道惹了事,躲起来了。”他挠挠眉梢。“算了,你别找他了,找到也没用。露布上书,消息只怕已经传到天子耳中了,我们还是想想如何应对吧。”
周昭怯怯的问道:“阿翁,重修《孝桓帝纪》与我周氏何干,阿翁何必如此动怒?”
周忠眼皮一抬,眼中寒光闪现,脸颊跟着抽了抽,抬手就是一个响亮的耳光。
“蠢材,你也是周氏子孙,竟对先辈的事无知至此?你不知道你祖父仲飨公是梁冀故吏吗?重修《孝桓帝纪》,以天子修《孝灵帝纪》和《党锢列传》的做法,当年那些事还不被翻个底朝天?”
第九百八十八章 至清则无鱼
刘协接到三公回复的时候,也收到了孔融的露布上书。
一开始,他并没有意识到这背后的用意,只是出于对这些老儒生本能的警惕,没有立刻做出判断,而是考虑了一段时间。
等杨彪来见的时候,刘协以一种很淡定的态度,向杨彪转达了此事。
杨彪当时就变了脸色,横眉竖目,险些要爆粗口。
刘协心生好奇,却没有急着发问,只是静静地看着杨彪。
杨彪费了好大力气,才压制住心头怒火,对刘协说道:“陛下,孔融本是狂生,虽然学问渊博,却没什么施政经验。这个建议看似可行,实质极难操作,至少现在是不可行的。”
刘协却不肯轻易放过,示意杨彪把话说得清楚一些。
杨彪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陛下,孝桓皇帝在位二十二年,前十四年受制于梁氏,后八年困于宦官与羌乱。赖段颎善战,平定东羌,却也使国库空虚,连都官员俸禄不能及时发放。孝灵即位时,大汉已经入不敷出了。”
刘协反应过来了。
表面上看,孔融这是为孝灵皇帝鸣不平。实则上,孔融是指责孝桓皇帝穷兵黩武,进而延伸到现在他不断用兵的现状。
老借古喻今、指桑骂槐了。
不过他在意的不是这些,而是杨彪为什么会生气。
虽然杨彪不反对他平定益州、交州,但是对征伐海外,尤其是对西域用兵,杨彪也是有不同意见的。
“杨公是担心我不胜其忿吗?”
杨彪摇摇头。“陛下心性,老臣亦不能及,臣又何必担心。只是孝桓朝政务多舛,关系纷杂,其中难免有不得己处。如今陛下行新政,兴王道,日理万机,又何必分心四十前的旧事,徒增内耗?”
“你是说,那些依附梁氏的官员?”
杨彪不说话,只是叹息。
刘协恍然,没有再说什么。沉默了片刻,他又对杨彪说道:“杨公,我有一事相托。”
杨彪拱手道:“臣岂敢,但凭陛下吩咐。”
“你想想,为何梁冀之流能够主政近二十年,甚至大逆不道,鸩杀天子,群贤却不能制,又如何避免类似的局面再现。我不要那些引经据典的空话,我要切实的解释和解决之道。”
杨彪诧异地抬起头,打量了刘协两眼。
刘协迎着他的目光,眼神湛然,态度诚恳,没有半点敷衍之色。
杨彪心潮涌动,躬身一拜。“请陛下容臣三思。”
“拜托了。”刘协微微欠身。
杨彪起身告辞,退出了大帐篷,仰头看着白云朵朵的湛蓝天空,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生逢斯世,幸甚幸甚。”
——
袁衡放下手中的笔,起身将刚刚记录完的起居注送到刘协面前,请刘协过目,看看有没有漏记或者讹误之处。
刘协接过看了一遍,瞅了袁衡一眼。
“你说,杨彪说的那些依附梁氏的人都有谁?”
袁衡眼神闪烁,思索片刻,说道:“陛下,水至清则无鱼。追究这些四十年前的旧事除了让大臣们人人自危以外,并无益处。与过去相比,将来的盛世更值得期待。”
刘协忍不住放声大笑。
虽然杨彪、袁衡都不肯说,却不代表他一无所知。
跋扈将军梁冀能以纨绔主政近二十年,甚至干出鸩杀天子这样的事,那些与他同朝的大臣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是真正清白的。
按照儒家经义,与梁冀这样的人同朝为臣就是耻辱。如果不能拔剑而起,为朝廷除害,就应该洁身自好,退隐归田。
留在朝堂上不走,又不与梁冀决裂的,都有罪。
可是话又说回来,正如袁衡所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圣则无徒,那处意义上的君子只在想象中,不可能活在现实中。
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他没那么天真,也没有那么重的道德洁癖,要求大臣们都是纯粹的道德君子。他只是好奇,如今在世的大臣中,有几个与梁冀有瓜葛。
考虑到梁翼已经死了四十年,与梁冀有直接接触的人应该不多。但官场上多的是父子相继,所以不排除有很多人的子弟还在朝中。
尤其是那些名门大族。
比如眼前的袁氏,袁绍名义上的父亲袁成就曾是梁冀的心腹,言无不从。
真要重修《孝桓帝纪》,梁冀的事难以跳过,而那些曾依附梁冀的人也会被拉出来鞭尸。以现在的修史方法,再想用春秋笔法,为贤者讳,怕是难了。
孔融本想讽谏,却在无意中捅了一个马蜂窝,怕是要被人骂死。
刘协越想越觉得有趣,甚至还有些得意。
果然是自胜者强。
只要我心怀坦荡,不怕你们含沙射影,所有的攻击都会变成助攻,所有的危险都会成为机遇。
“拟诏,召孔融赴行在。”刘协微微一笑。“朕要好好的嘉奖这位敢于建言的老臣,并付以重任。”
袁衡的嘴角抽了抽,躬身领命。
——
根据杨彪的建议,曾依附公孙度的人被安排到孙策、刘备麾下,随军出征海外,终生不得再入中原。
诏书说得很严厉,但刘协也清楚,究竟能执行到哪个程度,其实是很难说的。
有没有依附公孙度,判断标准很难定,最后还要靠荀攸等人把握。
就算他亲自去辽东,也无法一一查证。
与其如此,不如将这个权力交给荀攸,以示信任。
这就是身为皇帝的无奈之处。
他虽然高高在上,却不是全能之眼,不可能面面俱到,巨细靡遗,被某些大臣欺瞒在所难免。
所以他只能尽可能的选择值得信任的大臣,减少被欺骗的可能性。
到目前为止,荀攸虽然算不上言听计从,却还是识大体的。之前在河间度田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证明了他的忠诚。
这个忠诚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上的赞同,以及由共同利益而衍生出的合作。
如果触及到了荀攸的利益,或者理念上背道而驰,再想得到他的忠诚就不太现实了。
归根到底,共同利益是基础。
他的杀器就是将这个基础尽可能的扩大,尽可能的夯实,立足于人民,扎根于人民,才能打破士大夫阶层对知识和权力的垄断,推着华夏文明向前,再上一个台阶,而不是在既有的小圈子里不断徘徊。
第九百八十九章 以德服人
杨彪让人找来了邢颙,转达了天子的嘱托。
邢颙很惊讶。“天子真是这么说?”
杨彪笑笑。“你是不信我,还是不信天子?”
邢颙连忙摇手。“岂敢,岂敢。我只是觉得天子气魄非常,一时不敢相信而已。杨公,这可是千秋万代的大事,恐怕不是我能完成的。”
“你一个人当然不行。”杨彪抚着胡须,眼神灼灼。“但你可以出面,邀请名士大儒,共商大计,也算是为朝廷出力。学问当为时而作。大汉有天子这样的英主,再次中兴,儒门也需要一个董仲舒似的人物,为大汉立言。”
邢颙心中激动,却还是谦虚道:“鸟无头不飞。这样的大事,非杨公主持不可。”
杨彪微微一笑。“如果我不是身居司徒,脱不开身,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