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道天下-第5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议笑道:“其实先生刚才已经说过了,对于天赋极高的人来说,真正的对手从来不是哪个敌人,而是自己。天子的天赋极高,所以罗马虽强,却不是他最大的对手,他自己才是。”
“他自己?”孙尚香眼珠转来转去,想不明白。
虞翻点点头,一声轻叹。“克己复礼为仁。对于天子这样的英主来说,克制自己的欲望,不滥用自己的力量,才是最难的。”
第一千零一十章 不问动机
不知不觉,建安六年就进入了尾声。
随着各郡上计吏陆续赶到,司徒府进入最忙碌的时节,邯郸城变得热闹起来。
公务之余,上计吏们游走在邯郸城内外。享受着赵国美食、观赏着赵国歌舞的时候,诸葛亮治邯郸的各种举措也从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方式传入他们耳中。
在感慨诸葛亮高明的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一个问题。
诸葛亮能做的,他们大多也能做。纵使不是每个县都有邯郸这样的雄厚基础,但在现有基础上升一个台阶,却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难度。
度田对民心稳定的帮助不言而喻,对经济发展同样不可或缺。
人只有吃饱了,解决了生存的问题,才能想到发展。
有上顿没下顿的时候,没有几个人会想着将来。
于是乎,申请度田的郡国一下子多了起来。
郡守、国相亲自来的,会直接向司徒府提出申请。郡守、国相没有来的,上计吏要么之前约定,自行提出申请,要么紧急派人回去请示。
上计还没结束,司徒府经过粗略统计,除去朝廷尚未恢复直接控制的益州、交州,接近九成的郡国申请度田,剩下的一成也持一种暧昧的态度,即不申请,不反对,听天由命。
坚持反对度田的郡国也有,但屈指可数。对渤海那样的典范,大多数人保持了难得的清楚,敬而远之。
毕意渤海推行德政一年的现状就摆在大家面前。
士大夫也许会支持张昭的德政,但普通老百姓根本不买账,他们宁愿背井离乡,迁入度田的郡国。
对他们来说,土地的吸引力太大了。
这直接导致了渤海户口严重不足,损失比经历了几场大战还要惨烈。
愿意为了德政不惜利益的士大夫毕竟太少。
在义与利之间,更多的人选择了现实中的利,放弃了理想中的义。
这在司徒府内部引发了争议。
一部分人认为,不应该接受所有郡国的度田申请。很明显,有些人申请度田根本不是为了百姓,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政绩。在度田是否更有利还没有定论的时候,让他们推行度田并不可取。
这些人为了自己的政绩,会不管不顾的强行推进。一年之后能不能有利益不好说,短期内的伤害却是实实在在的。
让这些守相推行度田,更可能伤害度田的名声。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应该接受所有的申请,让他们进行度田。
理由也很简单:到目前为目,度田并不是一项强制推进的政策,而是鼓励郡国自行决定。既然他们想度田,那就让他们度田,最后结果也由他们自己负责。
鼓励度田是圣旨,司徒府没有禁止度田的权力。
况且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度田有利于民生恢复已经是确凿无疑的事实。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度田都更有利于提高百姓生产的积极性,减少百姓因贫困而生乱的可能。
两种意见争执不下,最后传到了刘协耳中。
刘协派人将杨彪请来,包括一些司徒府的主要掾吏,听取了双方的论述后,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复。
所有申请度田的郡国都可以度田。司徒府不能禁止,但可以加强监督,看看在度田的过程中,有没有人趁机假公济私,反向操作,将百姓的田度给了大族,更要看看在度田的时候,有没有度田不实,瞒报数字,让百姓以不足数目的土地,承担更多的税收。
这个问题不仅要由司徒府负责,司空府更要深度参与,承担起监察的责任。为了能够对各郡国实行有效的监察,有必要从当地选拔一批年轻士子协助工作。
作为奖赏,尽忠职守的年轻士子可以作为郡县监察人员的备选对象。
杨彪、周忠接受了旨意,遵照执行。
刘协最后对杨彪说,不要纠结于那些申请度田的守相是否出于个人利益,要看他们度田的过程是否合乎要求,结果是否有益于朝廷和百姓。
动机可以作为将来奖励或惩处的加分项、减分项,不应该成为是否可行的判断依据。是否可行,只能看实际情况。
要求所有的官员大公无私,一点私心都没有,可能吗?
能做到私不害公就行了。
不切实际的高标准、严要求,只会逼着人掩饰本心,造就一批伪君子。
杨彪微微颌首,点头表示赞同。
周忠面无表情。
——
新年到来之前,刘协又宣布了两件事。
一是将记录起居注的职能从兰台剥离,重归太史,隶太常。
太常名义上属司徒管辖。刘协此举,等于将记录起居注的责任交给了司徒府,践行了还政三公的诺言。
剥离了这个职能后,兰台可以专注于学术研究,与实际朝政脱离接触,成为一个纯粹的学术机构,为天子提供顾问和咨询支持。
这不是改变,而是恢复了兰台的本来面目。
就此,兰台与讲武堂成了天子的智囊和顾问,一左一右,一文一武。
考虑到兰台和讲武堂都有大量的文书,刘协决定再建一个隶属于少府的印坊,为兰台、讲武堂刻印书籍提供服务。
这个印坊规模不要大,但工艺、技术要求都比较高,以保证印出来的书籍都是精品,赏心悦目,还有收藏价值。
这个任务很自然的交给了甄宓。
相应的,甄宓也被纳入后宫,成了甄贵人。
她之前主持的冀州印坊则交给了邢颙的夫人张氏。
这个消息传出,司徒、司空都没什么激烈的反应。
天子重文教,以贵人掌印坊是习以为常的事,荀文倩掌同文馆印坊,宋都、董宛掌太学印坊,都是众人皆知的事,多一个甄宓掌少府印坊也没什么不好。
反正都是内朝的私事,他们懒得管。
至于甄宓为贵人,他们觉得更自然。
不仅自然,而且早该如此。
冀州人对朝廷有意无意的压制一直耿耿于怀。天子明明父母都出自冀州,却借着审配、田丰等人叛乱的理由,将一半冀州士大夫流放海外,早就在冀州士大夫中埋下了怨言。
虽然朝廷积极征召冀州士子入朝从军,但怀疑一直都在。
如今纳甄宓为贵人,算是对冀州的打压结束,转向拉拢的方向,有利于冀州的士大夫归心。
正如所料,甄宓入宫的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冀州就沸腾了。
无数人奔走相告,互相庆贺。
等了一百多年,因为郭圣通皇后攒下的那一腔怨气终于得以抒发。
冀州人的机会来了。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约法三章
甄宓盛装坐在床边,藏在华服上的双手搅在一起,心跳如鼓,面红如霞。
幸福等得太久,却来得太突然。
就在她以为自己一时失言,惹怒了天子,入宫无望,将被袁衡或者桥氏姊妹捷足先登的时候,入宫的诏书突然送到了她的面前,让她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
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第一时间交割了手头的公务,将花费了无数心血的冀州印坊交了出去。
她做这一切,本就不是为了赚钱——冀州印坊的利润和中山甄氏的生意相比,不值一提——而是为了向天子证明她的价值。
如今一切水到渠成,心满意足。
“坊主今天真好看。”一个来帮忙的年轻女子羡慕地说道。
“真不会说话,坊主哪天不好看?”张夫人嗔道。
她接管了冀州印坊,一下子成了冀州士大夫心目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那些想出版自己著作的人接二连三的登门拜访,让她比丈夫邢颙还有面子,这是两三年前怎么也不会想到的。
甄宓入宫的事务也就由她亲自操办,比甄宓的家人还用心。甄宓的兄长甄尧主外,她主内,甄宓的母亲张夫人坐着接受客人的祝贺即可。
“我是说,坊主今天格外好看。”年轻女子吐吐舌头,解释道。
张夫人深表赞同,端详着甄宓那张千娇百媚的脸,叹道:“女为悦己者容。坊主今天的美,是专为天子一人准备的。也只有天子这样的英雄,才能配得上坊主的绝世美颜。”
“别说了,这可是行在。”甄宓害羞地抓住张夫人的手,轻轻摇了摇。
天子纳贵人与普通人家成亲不同,没有亲迎的礼仪,只是由太常派出使节,带着一些羽林骑,将甄宓接到了行在,安置在准备好的房间里。
天子本人与平时没什么变化,正常处理公事,此刻还在堂前议事。
主持行在后宫事务的马云禄因刚刚生产,来看了一眼就回去了,留下两个女官指导张夫人等人安排相关事务。
至于桥氏姊妹,则奉了圣旨,回乡省亲去了,要到明年春天才回来。
这也给了张夫人等人陪伴甄宓的机会。
说了一阵闲话,看着夜色渐深,就在甄宓担心天子会不会像往常一样忙到深夜的时候,前面传来消息。
天子来了。
张夫人等人连忙肃容起身,站在一旁。
一会儿功夫,脚步声响,刘协走了进来。
他看了张夫人等人一眼,微微颌首,示意可以开始了。
张夫人连忙行礼,依着事先安排好的程序,完成相关的仪式。
一切完毕,张夫人等人退了出去,留下刘协与甄宓独处。
刘协坐在床边,双手轻轻搓着膝盖,犹豫了一会儿。
甄宓转头看向他,轻声说道:“陛下是有什么话要说,却又觉得不便启齿么?”
“我是有几句话想对你说,但此时此刻,又似乎不太适合。”刘协顿了顿,笑道:“有点煞风景。”
甄宓笑了。“能让陛下如此介意,就算煞风景,臣妾也觉得值了。夜已深,陛下忙了一天,不如早些说开,也好休息。”
“如此最好。”刘协再次点头。“我有三句话,想和你说清楚。”
“臣妾洗耳恭听。”
“第一,皇后立于长安,于大汉与我,都是最艰难的时候。且皇后恭顺温良,识大体,堪为国母。你入宫之后,要对她保持应有的尊敬。”
甄宓描得很精致的黛眉微微一动,随即点了点头。
“臣妾虽出身商贾之家,却也略知尊卑。这一点,陛下就是不说,臣妾也是知道的。”
“如此最好。”刘协伸手挽过甄宓一只微凉的小手,捂在手心里。“第二,我们虽然不能和普通的夫妻一般相处,你的母族也不是普通的人家一样往来,但该给你的,我一定会给你,只是时机上会有所考虑。”
甄宓感受着手心传来的温度,脸有些发烫。
她知道刘协在说什么。在之前的相处中,她表现得太急功近利了,恨不得天子立刻上诏,对中山甄氏大加恩赐,丝毫没有考虑到朝政的复杂。
事实上,不仅天子对外戚非常敏感,大臣们同样如此。
包括皇后伏寿在内,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外戚是因为天子恩赐而加官晋爵的。能加官晋爵的,都是他们自身的能力所致。
比如荀攸。
就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