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5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口无遮拦
  唐夫人有些心神不宁。进城时,险些撞翻一个少年。好在一旁的女骑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了缰绳。
  唐夫人心中不安,问那少年有没有受伤。
  少年从地上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拱拱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了一声不妨事,转身进城去了。
  荀文倩四下看了一眼,不免有些好奇。
  她看到了好几个年轻人,衣着或精致或简朴,却都带着兴奋的神情,匆匆而行。到了城门口,拿出相似的路传。守城的士卒看了,便伸手一指同样的方向放行了。
  “这是……”
  张茜立刻接过了话题。“贵人有所不知,这是来投军的。”
  “投军?”
  “是的。天子打算在荆州招收一批少年,或补入禁军,或者进讲武堂。前几天才下的诏,远处的还没到吧,这些应该都是附近诸县的。”
  荀文倩恍然。
  天子是有这个习惯,一是为了人心,二是为了人才。
  从普通百姓中招收人才,加以培养,本身也是与世家抗衡的手段之一。不过这对儒门影响不大,受影响最大的是武人。
  有了讲武堂,朝廷就有了充足的将才可用,不必再依赖将门。
  正与马云禄说话的吕小环闻言,看看马云禄。“可有女骑应募?”
  马云禄一脸茫然,摇摇头,表示不清楚。
  张茜又接过了话题。“南阳虽富庶,民风却文弱。若是蔡令史来,招一些女史没什么问题,想招女骑士就有些难了。”
  吕小环有些不高兴,白了张茜一眼。刚要说话,马云禄拽住了她,附在她耳边,轻声说明了张茜的身份。
  得知是天子外兄的正妻,吕小环倒不敢放肆,只是有些不爽。
  在她看来,她和马云禄是女骑的最高将领,张茜虽是皇亲,却不过是一个普通女骑,哪有资格插话。
  想必是马云禄生子,疏于管教,这才让张茜得势。
  “姊姊,有空行猎不?”吕小环对马云禄说道:“好久不见,我看看女骑有什么长进,又在冀州招了些什么样的人才。”
  马云禄一听,就明白了吕小环的意思,刚准备阻拦,张茜便抢先说道:“久闻吕督是飞将之女,骑射出众。能与吕督一起出猎,长长见识,也是好的。宛城外便有猎场,等吕督休息好了,我便陪你去。”
  马云禄皱了皱眉,也有些不高兴。
  伏寿看在眼里,也皱了皱眉。
  张茜又道:“骑射行猎,都是武人的事,皇后未必喜欢。不过南阳郡学甚是有名,殿下若有兴趣,不妨移驾参观。”
  伏寿听了,转怒为喜,含笑点头。
  她知道南阳推行教化较早,再加上有钱,郡学规模远超其他郡国。但张济是武夫,丁冲虽是书生,却对女子读书没什么好感,所以南阳郡学都是男子,与天子的想法有些出入。
  如今她来了南阳,或许可以在这方面做点事情,为天子分忧。
  ——
  刘协负手而立,面前围着一群少年,中间有两人正在交手,刀来盾往,打得很激烈。
  其中一人是曹彰,另一个则是来投军的,叫魏延。
  “这小子如何?”刘协低声问一旁的史阿。
  史阿收回目光,微微欠身。“筋骨甚好,只是没经过名师指点,技艺粗疏,任凭一腔血气之勇。若是与一般人交手,倒是没什么问题。遇到真正的高手,难免露怯。”
  “现在教,没问题吧?”
  “没问题。”史阿笑道:“只要是要多吃些苦头,先将学错的拳脚改过来,重新练,才能成大器。”
  刘协点了点头,没有再说。
  说话间,两人已经分出胜负。曹彰抓住机会,连砍三刀,趁着魏延招架的功夫,突然起脚,将魏延连人带盾踹飞。
  魏延倒地,灰头土脸。
  曹彰得意洋洋的耍了个刀花。“服不?”
  魏延狠狠的盯着曹彰。“不服。你不就是仗着力气大么,武艺也很一般。我若不是赶了几天路,又在城门口被马撞了,才不会输给你呢。”
  “且,嘴硬。”曹彰不屑地撇撇嘴,还刀入鞘,伸手拉起魏延。“我叫曹彰,你休息好了,随时可以来找我。我一定打到你服为止。”
  魏延起身,有些沮丧的拍拍手,转身要走。
  “等等。”刘协叫住了他。
  没等魏延反应过来,曹彰先拽住了他。“跑什么跑,输给我,又不代表你就没机会了。”
  魏延一愣,回头看看刘协,又看看曹彰。
  曹彰咧嘴一笑,胸脯挺得老高,顾盼自雄。“我是天生高手,能打赢我的不多。你能在我面前支撑几个回合,已经满足要求了。”
  魏延大喜,连忙赶到刘协面前,躬身施礼。
  “大人……”
  “什么大人。”曹彰赶过来,拍了他一下。“这是天子,快叫陛下。”
  魏延大惊失色,一旁参加考试的少年们也惊呆了。
  刘协衣着朴素,不仔细看,和其他的武士没什么区别。他们也只当刘协是普通考官,最多身份高一些,怎么也没想到他会是天子。
  这就是应天命而生,在短短数年间便力挽狂澜的少年英主?
  “陛……陛下。”魏延反应过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参加考试的少年也反应过来,纷纷跪倒。
  “起来吧,不知者不罪。”刘协伸手,拍了拍魏延的肩膀。“你是哪里人?”
  “回陛下,小民是义阳人。”
  “义阳离宛城可不近,募兵的诏书刚到你们县里吧?”
  “小民没看到诏书。”魏延抢先答道:“小民听说陛下要来南阳,就准备来投军。到了宛城,才知道陛下下诏募兵的。”
  他抬起头,挺起胸膛。“小民听说陛下平定凉州时,就想要从军,为陛下牵马。只是那时候年幼,父母不肯,这才拖延至今。”
  刘协不禁哑然失笑。“这么说,你是一直等着朕来,所以才没有应骠骑将军征募?”
  魏延撇撇嘴。“骠骑将军有勇无谋,德不配位,小民才不想追随他呢。”
  “放肆!”左部督孟达厉声喝止。“竟敢在陛下面前妄议大臣,你好大的胆子,谁指使你来的?”
  魏延吓了一跳,连连摇手。“没人指使,我只是……”他嗯了口唾沫,没敢再说下去。
  刘协皱了皱眉。“你读过书吗?”不等魏延回答,他又说道:“就你这口无遮拦的样子,怕是读也没读好。这样吧,你先去郡学温书一年,明年再来考试。”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南阳郡学
  刘协对张济也不怎么满意,但是在大众广庭之下,他不能纵容魏延非议大臣。
  这要是传到张济耳中,就是他本人对张济不满的铁证了。
  但张济只是能力有限,主观上、客观上都没有犯错。所谓的德不配位,也是之前的特殊形势造成的,现在不能翻旧账。
  孟达深知这一点,所以及时喝止。
  张济的侄子张绣官居羽林中郎将,消息传到他耳中很容易。
  把魏延送到郡学去读书,既能平息张济的不满,又可以将责任推给丁冲。
  这是你教化做得不充分啊。
  当然,让魏延多读一点书,对魏延将来也有好处。
  仓促之间,他只能为魏延做到这些。
  魏延未必明白这些,只觉得本来已经成功入选,又因为一句话被取消了资格,未免有些沮丧。
  曹彰也觉得有些可惜,却不敢多说什么。
  随驾这么久,他多少知道一些规矩,不该问的别问。
  天子虽然随和,却也容不得人放肆,魏延刚才那句话的确说得不妥。
  刘协随即命人带魏延去郡学。
  曹彰主动请命,得到了刘协的批准。他拖着不情不愿的魏延出了校场,这才附着魏延的耳朵说道。
  “你在郡学熬一年,明年你来找我,保你如愿。”
  “当真?”
  “当然是真的。”曹彰拍着胸脯。“我曹彰说话算话,从来不骗人。”
  到了郡学门口,曹彰领着魏延进了门,正好遇到唐夫人,连忙让到一旁。唐夫人随意一瞥,看到魏延,认出是刚才有城门口险些拦倒的少年,停下脚步。
  “你没受伤吧?”
  魏延愣了一下,也认出了唐夫人,连忙说道:“无妨的,无妨的。夫人不必挂念。”
  唐夫人放了心,又问了曹彰一句。“你怎么来了?是天子要来郡学吗?”
  曹彰解释了一下原委。唐夫人听了,同情地打量了魏延一眼,却没说什么。
  说话间,南阳郡学的祭酒宋忠走了出来,四下里看了一眼,快步走到唐夫人面前,躬身一拜。
  “夫人大驾光临郡学,有失远迎,死罪死罪。”宋忠热情洋溢。“请堂上坐,堂上坐。”
  唐夫人微微欠身,笑道:“祭酒客气了。我只是奉皇后之命,前来通知一声。皇后听说南阳郡学有鸿儒博学,人才济济,有意请几位一叙,请教学问。”
  “哦,哦。”宋忠更加欢喜。“既是皇后有懿旨,我等岂能不从。请夫人堂上坐,容我奉茶,再将郡学里的才俊叫来,先请夫人过目。”
  “好说。”唐夫人伸手一指一旁的曹彰、魏延。“在此之前,祭酒还是先安排一下他们吧。”
  宋忠转头看看曹彰、魏延,见他们一个身穿武士服,一个穿着半旧布衣,根本不像一路人,不免有些诧异。只是看到他们与唐夫人一起来,也不敢放肆,亲自上前问话。
  曹彰也不客气,直说这是天子送来的,要让魏延在郡学读一年书。
  得知是天子的吩咐,宋忠也不敢多问,立刻让人带魏延去办入学手续。曹彰和魏延打了招呼,转身离去。
  魏延也知道,唐夫人、曹彰都在帮他,感激不尽,再拜,跟着一个年轻童子去了。
  唐夫人缓步随宋忠进了门,一眼就看到两侧院墙上镶嵌的碑刻,不由得眼前一亮,伸手一指。
  “敢问祭酒,这是……”
  宋忠露出得意的浅笑。“这是《五经章句》,是忠等在襄阳时,与故荆州牧刘表共定。蒙丁军师不弃,召至南阳郡学任教后,就将这些刻成碑,供学子们参详。”
  唐夫人微微颌首,嘴角却挑起一丝浅笑。
  将刘表参与审定的《五经章句》刻在这里,南阳郡学这是要为刘表鸣不平,故意与张济、丁冲叫板啊。
  张济是西凉武夫,不通学问。丁冲虽然出自沛国丁氏,也算是儒门中人,可是与刘表、宋忠等人相比,还是逊色不少,没有底气与他们正面较量,只能装聋作哑,当没看见了。
  怪不得南阳这几年一直没什么变化。
  “夫人,这边请。”宋忠引着唐夫人往里走,来到几幅画像前,有意无意地放慢了脚步。
  唐夫人目光一扫,便认出这些人是谁。
  南阳的列任太守,而且都是名臣,其中不乏刘宽、羊续、陈球、杨彪这样的重臣。
  不愧是帝乡,历任太守大多是优选名臣,好多人后来位至公卿。
  所以丁冲用一个南阳太守的职务,就轻易换取了黄祖的支持。
  唐夫人看到了王畅的画像,停了下来。
  王畅的画像与众不同。其他人的画像都是一个人,王畅的画像上却有两个人。一个年长,旁边刻着王畅的名字。另一个年少,刻着刘表的名字。
  唐夫人看向宋忠。
  宋忠笑得更加灿烂。“夫人有所不知,刘景升不仅曾是荆州牧,更是王公叔畅的弟子。王公任南阳太守时,刘景升也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