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道天下-第6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世之君未必能做得到,但他可以定下祖宗之法,让后世之君不能轻易推翻。
当然,相关的制度建设也要考虑好。
比如,不能全盘照搬禅让制度,留下名为禅让,实则篡位的漏洞,让王莽之流卷土重来。
比如,如何保证新君不是傀儡,而旧君又能维持体面。
再比如,君臣之间如何共处,使得君权受限的同时,臣权也不会无限扩张,走向另一个极端。
这些都是要考虑的事,绝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伏寿听了刘协的思路,感慨不已。
天子早就想到了这些问题,而且考虑得比她更全面,更深远。
有这样的天子,自己又何必担心将来呢?
多生几个强壮又聪明的嫡子,并教育他们成材,让天子有更多的选择才是正理。
——
天子驻跸南阳,不仅对南阳的度田起到了关键的推进作用,对邻近的充豫二州也有明显的威慑意义,韩遂肩上的责任瞬间轻了很多。
建安八年三月,春耕开始的时候,兖豫青徐四州所有的郡国都完成了度田。
虽然不排除有些郡国还有抗拒心理,但事实上,已经没有人敢不度田。
再不度田,百姓要反了。
当皇帝和百姓站在一起,夹在中间的士大夫突然发现自己身如浮萍,脚下空虚得令人心慌。再加上一旁虎视眈眈的两万西凉兵,还敢站出来反对的人屈指可数,声量小得可以忽略不计。
益州的巴郡、广汉在朝廷的大军监视下度田,进度最快。春耕时,几乎所有的土地都已经分配完结,百姓们热情高涨地投入到生产中去。
受此影响,江南的郡国也开始推进度田。只是进度不一,力度也有所不同。
有人建议刘协南巡,到江南走一走。
刘协和杨彪反复商量后,决定还是等一等。
江南当然要开发,但那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不是一年两年的事,稍微缓一缓影响不大。
南阳则不同。
帝乡的遗韵太深,表面上看起来新风吹遍大地,背地里还有很多力量蠢蠢欲动。他至少应该在南阳待上一年,让度田的收益落在实处,让所有的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也让那些反对者看到整体实力的提升可以弥补他们的损失,才能将最后的阻力彻底消融。
如果皇帝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新风尚,皇帝一走又死灰复燃,巡视除了劳民伤财,没有任何意义。
在南阳逗留的时候,刘协也没有闲着。
他办了两件事:一是为张衡立祠,命人整理张衡的著作,印行天下,并组织人进行深入研究;一是亲自主持了讲武堂招生。
讲武堂以前的学员大多来自军中,一小部分是官员子弟。这一次新开了一个班,录取的都是没有行伍经验的少年,年龄在十二岁以下,有男有女。
刘协要虞翻从基本的读书识字开始教起,传授他们武艺、兵法,以及行军作战必备的各种技能,学制五年。
毕业之后,这些人通过考核,将补入禁军,成为虎贲郎、羽林郎的新鲜血液。
光明的前途,一下子吸引了数千人报考。经过精挑细选,录取了一百零八人。
为了表示重视,刘协亲自为这些少年授第一课。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第一堂课
刘协一身便装,坐在讲堂之上,面色平静。
虞翻坐在刘协的左侧,高冠危坐,面色严肃,自带孤傲之气。
陆议、孙尚香站在虞翻的身边,一个英俊沉静,一个飒爽灵动,相映成趣,赏心悦目。
杨彪坐在刘协右侧,与虞翻对面。
他身后坐了一个中年文吏,姓刘名先,字始宗,零陵人。原本是刘表的别驾。刘表离职后,刘先隐居不仕。直到朝廷为刘表定谥,他才重新出山,被杨彪辟为吏。
他的应辟,代表着江南四郡士大夫愿意与朝廷合作,刘表时代正式成为过去。
除此之外,堂上还坐着十几名讲武堂的教师。
讲武堂与太学其他诸堂不同,一直由天子直接控制,算是天子嫡系。但这么久了,天子从来没有给讲武堂的学生讲课,今天是破天荒第一次,虞翻特地放了一天假,让能脱开身的教师都来听听。
他经常与天子接触,知道天子见识过人,其他的教师却没有切身感受。
堂下坐着刚刚入学的一百零八名新生,年龄都在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个个五官端正,谈不上俊俏,却都朝气蓬勃。
此时此刻,他们正一脸崇拜地看着刘协。
如果不是刘协,他们既没有机会读书,更没有机会成为讲武堂的学生。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这次录取的都是普通百姓子弟。
刘先的外甥周不疑本来也有意参选,却被杨彪阻止了。这是给百姓子弟的机会,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你不要争。你外甥想入仕,将来机会多的是。
“陛下,人到齐了。”虞翻微微欠身,拱手说道。
刘协点点头,抬起头,一声轻咳,目光看向几位讲武堂的教师。“诸君都是讲武堂的教师,负有教书育人的重任。容我先问一句,讲武堂的武字,你们是怎么看的?”
沉默了片刻后,有人起身,拱手施礼。“回陛下,《左传》云:止戈为武。武者,不在杀人,在止战。”
刘协点点头,又问道:“还有吗?”
又有人起身。“回陛下,臣以为,所谓止戈为武之止,并不仅仅是停止之止,还有脚趾之意。止戈者,乃是以武为根本,不可忘战。是以司马法有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这边话音未落,第一个回答的人便起身反驳。“止字本意为脚趾,引申为停止,是以止战立意更高……”
刘协还没说话,虞翻便皱了皱眉,轻咳一声。
那个教师原本斗志昂扬,听到虞翻这一声轻咳,顿时如遭雷击,瞬间哑火,悄悄地坐了回去。
刘协笑了,看向堂下有些懵的学子们。
“你们看,讲武堂的教师们关于‘止戈为武’这四个字如何解释,亦有不同意见。而武之为武,又岂是‘止戈为武’这四个字能解涵盖的?意义各有不同,将来你们也会遇到。那么,当不同的说法摆在你们面前的时候,你们该如何判断正误真伪呢?”
此言一出,不仅堂下的半大孩子们有点懵,堂上的教师们也有点糊涂了。
意见不同,如何统一,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但一直没有答案。
难道天子对这个问题有思考,并且找到了答案?
“你们一定以为朕会有答案,对不对?”众目睽睽之下,刘协笑了,摊开双手。“但是很可惜,朕也没有答案。”
堂上堂下一片哗然。
只有虞翻抚着颌下短须,若有所思。
刘协等了等,又道:“或许,你们想要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本身就是一个奢望。而且讲武堂建立的目标是培养保家卫国的将领,而不是精于训诂的博士,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解释这句话上,倒不如去想想如何壮大自己。”
他语重心长的说道:“文字并不能打败敌人,武器才能。你们进讲武堂学习,一定要牢牢的记住这一点,不要忘了自己的使命,舍本逐末,弃实务虚,沦为咬文嚼字的博士。”
虞翻有点尴尬,一旁的教师们也面面相觑,惭愧的低下了头。
天子这句话与其是说给新生们听的,不如说是说给他们听的。
最近讲武堂的风气是有些偏颇,将太多的精力用于辨析古文经义上,反倒疏忽了军械、战法等实务的研究。特别是军械,自从黄月英、甄宓等人陆续离职,军械的研究就停滞不前。
刘协站了起来,缓缓下堂,来到孩子们中间,侃侃而谈。
“朝廷建太学诸堂,教化天下学子,唯独讲武堂不在太学,为何?因为诸般学术之中,武学、兵学有着其特殊性。论历史之深远,就连禽兽都知道生存必有武备,是以牛马善跑,狮虎善扑,各有其长,儒道墨法又在何处?论意义之重大,不论是以戈止战,还是以戈为本,都说明了戈的不可或缺。可是这些,都不是武学与其他学问最大的区别。”
刘协停住脚步,环顾四周。“谁能告诉我,武学与其他学问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堂上、堂下一片死寂,没人敢轻易发言。
过了一会儿,正当刘协准备揭晓答案的时候,堂上的孙尚香突然举起手。
“陛下,我知道。”
刘协有些诧异地看向孙尚香,点头以示鼓励。“你说。”
“会死人。”孙尚香大声说道:“会死很多人。”
有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孙尚香却一脸严肃,目不转睛地看着刘协。
刘协也笑了,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武学与其他学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会死人,而且会死很多人。其他学问论讲,就算是错了,也不过一时偏颇,或者浪费些钱财。可是武学论的是兵,关乎生死存亡,大意不得。孙子兵法开篇就说得明白: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他抬起目光,看向堂上的讲武堂教师们。“这句话,很多人都能倒背如流,即使他们未必是将领。可是又有几个人真正理解了孙子这么做的意义,有几个想过,如果学习兵法时敷衍了事,满足于文字,而不是实事求是,将来会死人,而且会死很多人?”
他幽幽地说道:“读兵书,学兵法,一定要入心,不能停留在纸上。纸上谈兵是要出大事的,轻则丧身,重则亡国。这,就是今天要与诸君分享的第一句话。”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雏凤新声
堂上是虞翻及讲武堂的教师,是刘协倚重的臂膀。
堂下是新入学的学子,是刘协寄予厚望的未来。
刘协敞开了胸怀,将自己对军事力量的理解和期望和盘托出。
他要阐述的观点主要有两个:
一是武力不可或缺。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这句话不仅要挂在嘴上,更在刻在心里,更不宜有所偏颇。
二是武力应该用来保护更多的利益,而不能变成少部分人的工具。以前武士来自于贵族,只保护贵族的利益。如今的将士来自于普通百姓,自然应该保护普通百姓的利益。
想让百姓组成的将士保护个别权贵的私利,与百姓为敌,如抱薪救火,于情不合,于理不通,也不可能。勉强行之,必然反噬。
这一点,他有成功的实践经验。
他能逆转局势,就是得到了并凉精锐的支持。而他之所以能得到并凉精锐的支持,就是他与普通的并凉人同甘苦,共命运。
百年羌乱之源,转换成江山永固之本,就在一念之间。
为了这次讲述,刘协花了大量的心思准备,想办法夹带私货,就差将“人民子弟兵”五个字刻在脸上。
之所以没有那么直白的说出来,还是因为眼下的时机没有成熟。
拥有全国大半人口的关东教化刚刚铺开,还没有看到真正的成果。百姓识字率有限,朝廷和百姓之间还隔着士大夫阶层。推进太快,用力过猛,会让实力更强的士大夫阶层心生警惕,进而产生消极情绪,甚至从中作梗。
要等上三五年,教化有了成果,年轻人基本都识字,士大夫的主体发生改变,对朝廷有了认同感,再提这个概念才会水到渠成。
万事开头难,不能急。
只要方向对了,坚持走下去,该有的总会有。
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