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6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刘备海外建国是天子的决定,如今刘备遇到了困难,也只能向天子求援。仅靠刘备自身的实力,他肯定不是袁熙兄弟的对手。万一双方发生冲突,刘备反被袁熙兄弟击败,天子面上无光。
  在等待朝廷回复的时候,秦宓也没闲着。他主动请令,要去袁熙军中看一看,实地考察。
  王绛痛快的答应了,并给了秦宓一个副使的名份。在必要的情况下,秦宓可以代表他,作为天子使者,对袁熙兄弟发号司令。
  秦宓带着几个随从,踏上了征途。
  为了确保他的安全,刘备安排牵招率领百骑,随行保护秦宓。
  半个月后,秦宓赶到半岛的南端,进入一个河谷地,看到了袁熙的大营,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
  秦宓回头看了牵招一眼。
  牵招脸色剧变,欲言又止,就连胯下的坐骑都有些不安,打了几个喷鼻。
  眼前看到的大营规模不仅超出了袁熙上报的数字,也超出了他的预期。看这样子,袁熙现在至少有五万人马,是刘备的两倍以上。如果他想反攻刘备,即使刘备有准备,也抵挡不了多久。
  “反客为主,这袁氏还真是天生反骨啊。”秦宓淡淡地说道。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祸福自招
  一队骑兵缓缓而来,在秦宓、牵招面前停住。
  领先的年轻骑士翻身下马,大步走了过来,先向秦宓深施一礼。
  “秦君远来辛苦。诗云:乃眷西方。我等虽待罪海外,却时刻不敢有忘中原。如今秦君奉天子节至,我等如闻纶音,不觉泪下。汝南袁尚,见过秦君。”
  不等秦宓回答,袁尚又转向牵招。“子经,别来无恙?你护送使者前来,怎么也不提前通知一声,我也好去迎你。”
  牵招不置可否。
  袁尚一见面就摆出主人的架势,自然要是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但他只是护送秦宓来此,没必要与袁尚较量,顺便也看看秦宓如何应对。
  他是冀州人,也曾是袁绍麾下将领。如今虽然为刘备之臣,对袁熙兄弟终究不能过于严苛。
  秦宓打量着袁尚,微微一笑。“袁君乃眷西方,是为朝廷,还是为家族?”
  袁尚笑道:“家国一体,都关心。”
  秦宓点点头,又道:“若是为朝廷故,如今天子在位,三公施政,百姓安居乐业,你如此高兴也是应该的。若是为家族故,袁氏虽犯大错,致使天子受困,关东嚣然,好在天子圣明,不计前嫌,使令尊葬于祖茔之中,贤兄弟立功于海外,皇威浩荡,值得庆贺。”
  袁尚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于国有罪,有家有丧,他实在不应该表现得这么开心。
  秦宓举头四顾,又道:“这里虽是蛮夷之境,却也算得上山青水秀,用心耕作,亦可衣食充足。不知道那些人为什么要违反朝廷禁令,私自潜返中原,如今不仅自己身陷囹圄,还连累了不少官员。袁将军,你可知道其中原因?”
  袁尚倒吸一口凉气。“他们……被抓了?”
  秦宓笑了。“看来袁将军也是知情人。”
  袁尚不敢多说,生怕又被秦宓抓住把柄,连忙转移话题。“秦君远来辛苦,不如先进大营,待洗漱接风,然后细谈。”
  秦宓也不拒绝,与袁尚并肩而行。
  牵招跟在后面,看着与秦宓侃侃而谈的袁尚,忽然有一种错觉,仿佛袁绍重生,而且年轻了三十岁,初登仕途,雄心勃勃。
  进了大营,袁尚为秦宓一一指认,这是哪个部落,那是哪个部落,有的是附近山里的蛮夷,为华夏衣冠的威仪所吸引,自愿投效。有的则是从辽东一路跟来的,几年相处,俨然已经是忠心耿耿的旧部。
  袁尚说得意气风发,秦宓听得很认真,又间插着问了一些问题。
  袁尚一一作答,甚是豪爽,一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气度。
  粗粗一数,这河谷中竟有十几个部落,总兵力接近六万人。据说聚在这里,是为了打造船只,准备渡海作战。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袁尚还特地领着秦宓绕了点路,去看了一下正在造的船只。
  看到那些小船,习惯了大海船的秦宓有些诧异。
  “这么小的船,也能渡海作战?”
  袁尚哈哈大笑。“秦君有所不知,狭海有海流从南至北,水流也平稳,我们的战船先向南行驶,然后顺着海流向北,就可以到达对面的倭国列岛。只要时机选择得当,别说是这样的战船,就算是独木舟,一样能顺利登岸。”
  秦宓将信将疑。“谁是前锋大将?”
  “冀州名将张郃。”
  秦宓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一路走来,他多次听人说起张郃的名字,知道这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名将。他说能渡,大概率不会是诳人的大言,应该有相当的可行性。
  随袁尚来到大营,袁熙已经在等着,还有一些儒生陪在一旁。
  按照规定的仪式,两人见了礼,分别入座。
  秦宓开门见山,说明自己的来意。
  袁买母子已经被捕,相关的人也无一逃脱,这次到中山国来,就是要看看还有哪些人涉案,又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是部分人的个人行为,还是有组织的行动。
  袁熙没说话,一个壮年儒生站了起来。
  “敢问使者,袁买母子之前已被赦免,不再是罪人,因思念家乡,返回中原,有何不可?”
  秦宓瞅了他一眼。“报上你的姓名官职。”
  壮年儒生一怔,随即面色一冷。“乐安国渊,字子尼,师从北海郑康成,避祸辽东,如今是袁将军从事。”
  “我只问你姓名官职,没问你师承,大可不必报上郑康成的名字。”秦宓淡淡的说道:“既然是郑康成的弟子,可知清河崔季珪?”
  国渊冷笑。“当然知道,不过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与他久不联系了。”
  秦宓笑笑。“你们的确不是同道。崔季珪投笔从戎,潜心修习兵法。你虽身在军旅,却还是以儒生自居。我很好奇,将来若是崔季珪奉诏讨伐,与袁将军对阵于沙场,你们师兄弟孰胜孰败?”
  袁熙眼神微缩,握着酒杯的手一抖,杯中酒险些洒了出来。
  袁尚倒是面容不变,甚至还有些不屑。
  国渊再度冷笑。“使者这是威胁我等么?我等奉诏征伐海外,并无犯上作乱之举,又何来与崔季珪对阵之说?”
  “原来你还知道奉诏。”秦宓收起了笑容,寒声道:“袁买母子虽被赦免,但诏书明言不得返回中原,你怎么就忘了他们此举违诏的事实呢?”
  不等国渊说话,秦宓站了起来,轻轻一顿手中的节。
  “天子之节在此,你且如实汇报,是不知而犯,白口妄言,还是明知故犯,藐视朝廷诏书。”
  国渊虽满腹不忿,可是看到秦宓手中的节,顿时气短,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袁熙。
  袁熙面色发白,一言不发,额头沁出了汗珠。
  片刻之后,袁尚咳嗽一声,起身离席,来到秦宓面前,面带微笑,伸手准备去拍秦宓的手臂,刚准备说话,秦宓抬起手,打断了他。
  “天子之节面前,请袁将军自重,不要打断我的问话。”
  袁尚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脸颊抽搐了两下,怒视着秦宓。
  秦宓面不改色,迎着袁尚的目光,嘴角微挑。“袁将军乃眷西方,想必知道益州已经平定,装备了新式战船的大汉水师随时可以跨海来战,讨逆将军孙策枕戈待旦。至于是助袁将军东征倭国,还是讨伐不臣,就看袁将军怎么选了。”
  袁尚倒吸一口冷气,不敢再多说一个字,拱手谢罪,退在一旁。
  他们曾与孙策并肩作战,自然清楚孙策率领的水师有多凶狠,绝不是他们惹得起的。
  秦宓再度看向国渊,厉声喝道:“从事国渊,回答我的问题!”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色厉内荏
  帐篷内一片死寂,连最张扬的袁尚都没敢说话。
  国渊张口结舌,汗如浆出。
  秦宓等了片刻,挥挥手。“拿下,斩了。”
  身后的随从愣住了,面面相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在袁熙、袁尚的面前斩杀郑玄的弟子?且不说能不能活着离开,就算能活着回到中原,秦宓也会被儒生唾骂吧?
  牵招也吃了一惊,上前一步。“秦君?”
  秦宓没有接牵招呼的话,举步离席,直接走到国渊面前,用力将手中的节插在地上,厉声喝道:“跪!”
  面对着摇晃不定的节,国渊打了个激零,膝盖一软,下意识地跪倒在地。
  秦宓反手拔刀,刀光一闪,便架在国渊的脖子上。
  “大汉属国中山征南中郎将袁熙麾下从事,乐安国渊,藐视朝廷法度,为逃犯辩解,大逆不道,依法当斩。验明正身,即刻执行。”
  说完,手起刀落,一刀枭首。
  鲜血喷溅,冲出丈余。袁尚躺避不及,被溅了一脸,顿时一声尖叫,向后退了两步,不小心被案几绊倒,摔了个四脚朝天。
  “唉呀——”
  秦宓转头看去,目光如电。
  袁尚一见秦宓,以及他手里还在滴血的长刀,顿时头皮发麻,生生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秦宓轻轻一甩长刀,将刀的血迹甩落,还刀入鞘,拔起节,从容走回自己的坐席。
  “好了,我们接着讨论这个问题,将军了解这个事么?谁是主使者?”
  袁熙目瞪口呆,嘴唇颤抖。
  一旁的袁尚也悄悄爬了起来,却不敢说一句话。
  其他人看着僵卧在地的国渊尸体,以及滚到袁熙案前的首级,闻着热腾腾的血腥味,也没有敢说一句话。
  “看来你们还没准备好。”秦宓站起身,慢条斯理地掸掸衣服。“我给你三天时间,查清此事,找出相关人员。”
  说完,转身离开。
  随从来不及多想,匆匆跟上。
  牵招已经反应过来,留在最后,手按着腰间的刀环,环顾袁熙等人,微微颌首,缓缓退出。
  袁尚突然跳了起来,涨红了脸,尖声叫道:“岂有此理,他竟敢当着我兄弟的面杀人?来人——”
  “住口!”袁熙一声低吼,拍案而起。“你想我袁氏被灭门吗?长兄、四弟和阿母都在朝廷手中,你杀了朝廷使者,他们就死定了。”
  “我……”袁尚语塞。
  袁熙起身,捡起国渊的首级,仔细端详了一番,对袁尚说道:“你看这断口,如此齐整,这秦宓虽是使者,却有一身不俗的武艺,而且……”他咽了口唾清楚。“他手中的长刀锋利无比,绝非我等手中的兵器可比。看来朝廷不仅有海船,就连最普通的长刀也胜我等不止一筹。”
  袁尚凑了过来,忍着害怕,看了一眼国渊的脖子断口,没敢吱声。
  正如袁熙所说,斩首并非易事,断口如此齐整更不容易,秦宓不仅有一身好武艺,而且有一口好刀。
  一个使者,也能配这么好的刀,只能说朝廷在军械的进步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如果孙策带着装备了海船的水师来攻,他们根本挡不住。
  “那……怎么办?”
  “找几个人顶罪吧。”袁熙低声说道:“你让人收拾一下,好生安葬国子尼,我去向使者请罪。”
  ——
  牵招赶上秦宓,低声说道:“秦君,是走是留?”
  秦宓回头看了牵招一眼。“我知道将军善战,但我们长途跋涉而来,人困马乏,是逃不掉的。”
  牵招点点头。“既然如此,那我就陪秦君一搏。”
  “有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