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6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彪连忙俯首谢罪。“臣岂敢。臣并非认为他们无辜,只是觉得他们并非主犯,可从轻发落。上天有好生之仁,法虽已定,施行在人,陛下……”
  刘协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杨彪。“你说的这施行在人之人,究竟是谁?是朕,还是司空,又或者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
  杨彪语塞。
  这个问题的确不好回答。
  如果说开恩的权利在皇帝,那政归三公就无从谈起。如果说权利在司空或者某个人,那法还有什么标准可言?谁职位高就听谁的?
  刘协站了起来,负手于身后,走过周忠、杨彪身边,低头看了他们一眼,又抬头看向其他人,缓步而行。
  “朕也不敏,蒙诸君不弃,追随左右。三公教诲,时时在耳,不敢须臾有忘。有意学步圣贤,委政三公,垂拱而治。只是今日一见,着实令朕失望。”
  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来到廷尉宣播面前。
  “宣卿。”
  宣播连忙起身拜倒。“臣在。”
  “廷尉乃是行法之地,卿此次审理此案,条理清晰,判断准确,朕甚是满意。”
  宣播心中欢喜,脸上却不敢露出分毫,连忙叩首道:“陛下谬赞,臣不敢当。此案复杂,拖延日久,能于年前审决,除了大鸿胪及州郡配合外,廷尉上下一心,非臣一人之功。”
  “嗯,廷尉上下辛苦,稍后自有奖赏。你且为朕解答一个疑惑。”
  “臣岂敢,请陛下直言。”
  “此次犯法的人被流放海外,是不是罪有应得?”
  宣播愣了一下,随即说道:“是,他们都罪有应得。若非陛下仁慈,他们当族诛才对。”
  “那他们从海外逃归,是不是抗诏,当不当诛?”
  宣播不假思索。“抗诏属实,当诛。”
  “既然廷尉都觉得他们罪有应得,抗诏当诛,想必司徒、司空也是知道的。那他们为犯人求情,又是出于什么用心?”
  刘协转身看着跪在地上的杨彪、周忠,幽幽地说道:“或者朕说得简单些,如此这些人不是当地世族,司徒、司空还会为他们求情吗?”
  宣播当场被吓出一身冷汗。
  天子这是指责司徒、司空结党,而且是和有叛逆大罪的关东士族结党啊。
  他怎么敢接这样的话?
  刘协盯着宣播,眼神渐冷。“你也觉得是朕过于严苛?”
  宣播打了个激零,突然清醒过来。“陛下,恕臣斗胆。”
  “恕你无罪。”
  “臣以为,司徒、司空为犯人求情,未必是因为他们都是当地士族,只是出于恻隐之心。虽说犯人罪有应得,但首恶已诛,胁从妇孺虽有罪,不至死。司徒、司空眼见多年战乱,伤亡以千万至,为生民请命,也是可以理解的。”
  刘协寒声道:“那就是朕错了?”
  宣播再拜,头磕得地板咚咚响。“陛下也没错。治国当依法,若人人师心自用,必然以私害公,百姓无从所适。是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大族触刑,亦当与寒族无异,不可有所偏颇。”
  刘协眉梢轻扬。“那依你之见,又当如何判决?”
  宣播汗如浆出,地板上湿了一大块。“无他,法内开恩尔。”
  “法内开恩?”
  “是的,法外开恩为枉法,法内开恩则为人心。在法令之内,从轻发落,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杀戮。”宣播吸了一口气,又道:“臣大胆臆测,司徒、司空想必也是如此想。”
  刘协回头瞅了一眼杨彪、周忠,又道:“那你倒是说说,这法内开恩又是如何做法?”
  宣播长出一口气,杨彪、周忠也松了一口气。
  宣播随即提出了自己的处理意见。
  刘氏等主谋肯定是非杀不可,否则有纵容之嫌,将来会有更多的人想逃回中原。但跟着一起逃回来的人则不必杀,再次流放即可,甚至可以流放得更远一些,让他们想逃都逃不回来。
  刘协不置可否,眼神冷漠,说不出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宣播咬咬牙,又说,这次海外逃归案,真正有害国本的反倒不是那些逃回来的罪犯,而是各地官员,以及为逃归者提供掩护的士族。但凡他们能秉公执法,这些人根本无法入境。是他们明知这些人违诏逃归,却不阻拦,也不上报,视朝廷法律如无物,这才酿成大案,使天子与三公为难。
  比起那些妇孺,这些人更该受到惩处,应该从重处理。
  杨彪、周忠一听,顿时变了脸色,刚要起身喝止宣播,却迎上刘协阴冷的目光,只好闭口不言。
  周忠后悔莫及。
  他不该给宣播发言的机会,直接由自己决定判决也许更好一些。宣播做人没什么底线,为了他个人的前程,他不介意会伤害多少人。
  被他这么一搞,也许能救一些人,但案件的重心转移了,被牵连的人更多。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心灰意冷
  刘协盯着宣播看了片刻,没说一句话,却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宣播暗自抹了一把冷汗,庆幸不已。
  其他人是否支持他,他不敢说,天子肯定是满意的。
  他弯腰走到周忠面前,将天子甩在周忠面前的报告收了起来,叠整齐,双手递给周忠。
  周忠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悻悻地接过。
  宣播向后退了两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再次低下了头。
  刘协恢复了平静。“还有其他事么?”
  众人鸦雀无声。
  刘协起身,甩了甩袖子。“司徒,司空,平身吧。地上凉,别冻着了。”说完,也不等杨彪、周忠谢恩,径直走了。
  堂上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参加了很多次朝议,还是第一次看到天子对三公如此不敬。看来这次真是生气了,连最起码的礼节都不愿意给了。
  杨彪大声谢恩,然后起身,又将周忠扶了起来。“嘉谋,你受累了。”
  周忠颤颤巍巍,苦笑道:“我是罪有应得,没什么受累的。只是连累了文先,实在是惭愧。”
  “千万别这么说。”杨彪劝道:“你先回去休息一下?”
  “还休息什么啊。文先若是不累,我们一起商量一下吧。这事……”
  周忠心情很糟糕,又回头狠狠地瞪了宣播一眼。宣播干笑着,什么也没说。
  周忠懒得再和他说什么,叫过令史高柔扶着,慢慢地下堂去了。
  杨彪落后一步,对贾诩说道:“文和,一起?”
  贾诩举手示意。“我还是不去了吧,司空此刻怕是不想见我。”
  杨彪心中明镜也似,知道这次周忠可能被贾诩耍了,恨贾诩还来不及呢,自然没有和他一起商量的理由。他这么说,也是为了维护三公至少表面上的和睦。
  贾诩婉拒,他也没有坚持,拱拱手,快步下堂去了。
  杨阜走了过来,看着杨彪的背影,低声说道:“贾公,这次算是把关东人得罪了。”
  贾诩微微一笑。“在他们与天子之间,你愿意得罪哪个?”
  杨阜会意,嘴角微挑。
  ——
  袁夫人再一次来到袁谭面前。
  身后的侍女送过几卷邸报,数量有限。
  袁谭在狱中三个多月,已经将之前的邸报大多看完,现在看的都是最新的。只是他人在狱中,没那么及时,只能依靠袁夫人过几天送一趟。
  袁谭接过邸报,顾不上向袁夫人致谢,先急急的翻阅,寻找自己盼望看到的内容。
  袁夫人隔着栅栏,看着袁谭,突然有些心疼,伸手在一份邸报上指了指。
  袁谭立刻抽出这份邸报,瞥了一眼,便吃了一惊。
  邸报的标题是四个字:以法治国。
  “以法治国?这是要抛弃儒门了?”
  “不是,你仔细看。”袁夫人招招手,命人取来一些吃食,送了进去。
  袁谭接过,放在一边,随即又说道:“烦请姑母给郭公则送一些过去。”
  袁夫人点点头。“你自安心,我有安排。”说着,伸手指了指。一个侍女提着食盒,快步走了过去,来到扶着栅栏往外看的郭图面前,微微欠身施礼,然后将食盒里的酒菜取出来,递给郭图。
  郭图却没心思享用,眼巴巴地看着袁夫人与袁谭,竖起耳朵听他们说话。
  几天前,袁夫人来过一趟,说过一个消息,天子派大鸿胪王绛去中山彻查海外逃归人员,已经拿到名单,各郡县也在清查,渤海也不例外。荀谌出面,向负责此事的冀州刺史满宠交待了所有的问题。
  不出意外的话,这两天就会有结果了。
  听到以法治国四个字,他心里便是一紧。
  光武中兴以来,一直以儒术治国,士族也因此壮大。现在天子要提倡以法治国,而且是在这个敏感时刻,不能不让人紧张。
  这种时候,他哪有心思吃喝。
  袁谭也差不多,顾不上说话,迅速将文章看了一遍,手脚冰凉。
  天子虽然没有明着说要放弃儒术,但强调了有法必依,看来法外开恩是指望不上了。不仅刘氏等人必死无疑,受到牵连的宗承等人也难辞其咎。
  “朝会时,天子发怒,连你姑父都遭到面折……”袁夫人压低声音,将朝会的经过大致说了一遍。
  袁谭越听越不安。
  他知道天子一向尊重老臣,就算有不同意见,在礼节上也是留有余地的。在朝会时与三公发生冲突,并且指责他们有结党的嫌疑,这在之前从来没有过。
  “还有一件事,阿衡与蔡琰一道,离开南阳了。”
  袁谭抬起头,面色苍白。“因为那篇祭文?”
  “应该是的。”袁夫人一声叹息。“这次是真的触了天子逆鳞,谁都劝不住。不过你也不要着急,事情应该还没到那一步。今天刚收到消息,桥氏姊妹要入宫了。”
  袁谭想了一会儿,才想起来是谁。“桥蕤的女儿?”
  “嗯。”
  袁谭一声叹息。“这么说,我不仅连累了姑父,还连累了叔父。”
  桥蕤是袁术旧部。天子没有纳袁衡入宫,却纳桥氏姊妹入宫,说明还没有与袁术决裂的意思,只是敲打一下。
  “他和你父亲有意气之争,和你又没有矛盾。都是血亲,帮你求情也是应该的。”袁夫人安慰道:“不过天子震怒至此,着实是很多人没想到的。法外开恩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律令的范围以内想办法。你不要着急,安心等候。”
  袁谭放下手里的邸报。“这都是我惹出来的祸事,我就不该来。”
  “你不来,这件事就瞒得过去?要怪也是怪那个女人,好逸恶劳,因小失大。”
  一提到刘氏,袁夫人就气不打一处来,着实骂了几句。
  袁谭的生母亡故以后,袁绍续娶刘氏,袁夫人就对她不太满意。如今惹出祸事,更是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她,恨不得她早点死。
  袁夫人的声音不大,郭图离得远,听不清楚,只能感觉到袁夫人心情很不好,袁谭的情绪也不高,越想越觉得悲观。
  袁夫人离开后,袁谭迟迟没有托人将邸报送过来,郭图心生不祥之兆,看到一旁的酒菜,坐了下来,自斟自饮,喝得半醉,然后倚墙而坐。
  几只瓷碗落地,碎成几片。
  听到声音,狱卒皱着眉头进来收拾,也没注意到瓷片缺了一块。
  直到第二天清晨,才有人发现郭图割腕自杀,血流了一地。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误人子弟
  杨彪匆匆走进周忠的卧室,看着半卧在床上、紧闭双目的周忠,又看看站在一旁,神情尴尬的宣播,大惑不解。
  他知道周忠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