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强迫部下冲阵,只怕会引起哗变。
  李利不敢再试,命人守好阵地,亲自赶到中军,向叔叔李应请教。
  对李利的糟糕表现,李应有点幸灾乐祸,没给他任何建议,让他直接向李傕请示。
  为了避免李利在李傕面前胡说八道,李应还派自己的儿子李进随李利一同前往。
  结果,李进与李利在李傕面前吵了起来。
  李利指责李应增援不及,消极怠战。
  李进指责李利鲁莽冲动,有勇无谋,违背了李傕的既定方案,造成重大伤亡。
  李傕气得头晕脑胀,额头的血管突突乱跳。
  他之所以能在董卓诸多部将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兄弟多、子侄多。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当兄弟开始离心离德,危险就不远了。
  李应消极怠战,看着李利猛打猛攻,既不支援,又不指点,显然有了异心。
  他想拿我的首级将功赎罪吗?
  看着脸色阴沉的李傕,李利、李进感觉到一阵寒意,不约而同地闭上了嘴巴。
  李傕沉吟良久,缓缓说道:“继续攻,不要急,我倒要看看谁先撑不住。”
  ——
  听完李进的回报,李应感觉到丝丝寒意。
  李傕的话不多,但背后的意思却让人不安。
  谁先撑不住,是指战场上的敌我双方,还是兄弟之间的某人?
  李应仔细考虑了一番后,派人请李利来吃晚饭,共议军事。
  李利很快就来了,叔侄俩相对而坐,中间的案上摆着酒、肉和粗略的地图。
  见礼后,李利入座,不经意地将腰间长刀调整了一下位置。
  李应盯着李利看了两眼。“阿利,你来之前,大司马有没有交待什么?”
  李利眼神闪烁,强笑道:“他说叔父久经沙场,让我多向叔父请教用兵之道。”
  李应笑了。“用兵之道谈不上,久经沙场,倒是勉强称得。说起来,我第一次上阵的时候,也和你差不多年纪,一转眼,随大司马征战十多年了。”
  李利静静地坐着。
  “我们老了。”李应倒了一杯酒,递给李利。“以后就看你们这些年轻人了。希望你们能像我们当初聚集在大司马麾下一般,用心支持阿式。”
  李利的眉头抽搐了一下,随即说道:“叔叔言重了,大司马刚刚五十出头,正当壮年。”
  李应笑了起来。“身为武人,还指望寿终正寝吗?马革裹尸是常有的事。”他的笑容中多了几分苦涩。“你叔叔李维不就阵亡了?”
  李利沉默不语。
  听李傕的命令,他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一想到将来或许要听李式的命令,他心里就说不出的别扭。
  “叔叔,这一战该怎么打?”李利转了话题,指指案上的地图。“这是……杨奉的阵地?”
  李应点点头。“你来之前,我已经攻了一天,虽然没能拿下阵地,大致搞清楚了形势。本想等你来,一起商量商量,没想到你先进攻了。”
  李利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只得举起酒杯,向李应致歉。
  李应笑笑,与李利喝了一杯。
  “杨奉的阵地很奇怪,我想了很久,也没找到速胜的办法……”李应指着地图,侃侃而谈。
  他虽然不是什么名将,毕竟跟着李傕打了十几年,论经验,肯定比李利丰富多了。
  昨天打了一天,虽然没能破阵,却看出了一些端倪。
  首先杨奉的阵型就很古怪,以前见得不多。
  阵前挖壕沟不稀奇,稀奇的是挖了两道壕沟。如此一来,在两道壕沟之间列阵的将士等于被断了后路,一旦形势不利,撤退必然受阻,很可能摔入壕沟,自乱阵脚。
  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兵法不假,但那绝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的。
  以杨奉部下的战斗力和纪律,他们能在这种条件下坚持住?
  李应一度表示怀疑。
  但是两天的战斗表明,他的怀疑错了。
  杨奉的部下不仅坚持住了,而且打得有声有色,令人难以置信。
  “我们面对的杨奉,并不是我们以为的杨奉。”李应说完,喝了一大杯酒。“或者应该说,我们面对的其实不是杨奉,而是天子。”
  “天子?”李利没听明白。
  “是的,你看杨奉在阵前指挥,东奔西走,就以为他是一军之主?嘿嘿。”李应冷笑两声。“他现在就是一个前阵都尉,真正在指挥大军的是天子。”
  李应拍了拍案上的地图。“你觉得这种阵形,是杨奉能想得出来的?”
  李利眨眨眼睛,若有所思。
  和天子对阵,与和杨奉对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杨奉就是一介匹夫,出身白波贼,有勇无谋。
  天子却是天下之主,上帝垂青之人。尤其是前几天的天象出现之后,与天子有关的传言就没停过,不少人说是上天不弃大汉,派年轻的天子来拯救大汉。
  要不然天子怎么会那么聪明?
  历史上的亡国之君都是又蠢又残暴,比如桀纣,比如秦二世,哪有这么聪明又仁慈的亡国之君?
  李利犹豫了半晌,轻声问道:“阿叔,听说贾文和先生向天子称臣了,有这回事吗?”
  “我也听说了,但不知是真是假。”李应又倒了一杯酒,握在手中,举到唇边。“上次那两个游骑被杀,前两天传诏的使者又被杀,所有的消息只有大司马一人知道,我们都是听他说的。他说什么,我们只能信什么。”
  他顿了顿,又道:“或许,阿式和胡封也知道吧。”
  李利的眼珠转了转,欲言又止。
  李应不完全相信他,他又何尝完全相信李应。
  但李应提到的两件事却是事实,不由得他不深思。
  李傕接连杀人,明显有掩饰真相的意思。他们都被李傕蒙在鼓里,只有李傕的亲儿子李式、外甥兼内侄胡封知道实情。
  难道这就是李傕派他们来进攻杨奉,却让胡封、李式监视士孙瑞的原因?


第一百一十四章 灯下黑
  刘协站在山坡上,看着不紧不慢列阵的西凉军,心中不安。
  日上三竿才出营列阵,又这么漫不经心,你们是来作战还是打卡?
  不会是老贾算走了眼吧,毕竟不久前就翻过车。
  刘协想来想去,觉得还是要靠自己,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贾诩身上。
  “如果李应、李利以进攻为名,行拖延之实,奈何?”
  杨修、丁冲都有些头疼,欲言又止。
  杨奉摩拳擦掌,主动请战。“陛下,不如由臣出战,挑衅一下他们?李应老成,李利却年轻好胜,也许会被激怒呢。”
  刘协犹豫了一瞬,就否决了杨奉的提议。
  杨奉说得没错,李应老成,在准备进攻的前阵两翼部署了足够数量的骑兵。再想复制郭武阵斩李维的桥段不太现实,反倒有可能陷入李应的伏击圈。
  就算杨奉骁勇,也要看对方给不给机会。如果对方将领足够谨慎,不与他们正面相遇,对方的兵力优势足以缠住杨奉,为步卒创造包围的机会。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刘协严肃地说道:“将军若有闪失,别说斩了李应,就算斩了李傕,也不值得。不可!”
  杨奉心里美滋滋的,那一丝丝担心也烟消云散。
  “命令将士守好阵地,不得轻举妄动。”
  “唯。”杨奉大声应了,按着腰间长刀,昂首挺胸,大步去了。
  “陛下,士气可用,兴义将军之计或可一试。”丁冲轻声提醒道。“断粮在即,实在拖不起啊。”
  “再等等,再等等。”刘协纠结无比,强按心中焦躁。
  他也希望杨奉能够主动出击,但是一来没把握,二来他觉得杨奉可能是试探,未必真想主动出击。如果他轻率的答应了,反倒可能让杨奉生疑。
  昨晚军议的时候,杨奉就不是很积极。
  除了等一等,他没有更好的选择。
  郭武主动请缨。“陛下,臣愿单骑挑战,探一探虚实。”
  刘协想了想,还是摇头否决了。
  李利不是李式,未必会被郭武激怒,派人应战。
  万一他不讲武德,乱箭齐发,郭武就死定了。
  “郭武,你抓紧时间磨合,等待战机。如果李应一直不攻,我们可能要击破张绣,打通粮道。”
  郭武点点头,也转身去了。
  杨修咂了咂嘴,叹了一口气。
  郭武虽勇,却未必是张绣的对手,而且双方兵力差距太大了。
  真要逼到那一步,这一战凶多吉少。
  ——
  一直到正午,李利才发动了第一次进攻。
  双方射了一阵箭,李利就下令撤退了。
  一心求战的杨奉气得大叫,命令弓弩手不要再轻易射击,浪费箭矢。
  等西凉军到阵前,用刀砍死他们。
  但西凉军并没有给杨奉这样的机会。哪怕白波军不用箭阵阻击,他们也不肯轻易接触,离得最近的时候还在五十步开外。
  一看就知道没有进攻的诚意。
  杨奉几次请战,情真意切,刘协也有些意动,但他还是按捺住了,决定等一等再说。
  他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贾诩的分析有一定道理。
  李傕的形势也许更紧张。
  虽然都是群狼环伺,他毕竟还有阵地可守,李傕却是在平坦之地,一旦被人围攻,就是灭顶之灾。
  眼前这个局面,未必就是李傕本人的心思。
  军中还有两三天的存粮,他可以再坚持两天。
  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易放弃。
  ——
  夕阳西斜,李利鸣金收兵。
  西凉军缓缓退去,喧嚣的山坡下恢复了平静。
  塬上下的大营中一片欢呼,陛下不仅又守住了阵地一天,而且吓得恶狼一般的西凉军不敢进攻,不愧是上苍保佑的英主。
  大汉中兴有望。
  皇后伏寿派人送来了问候,还特地告诉刘协,蔡琰编了一首歌谣,教小儿们传唱。眼下人心思汉,士气正旺,都在等着陛下彻底击败李傕的捷报。
  听着隐约可闻的歌声,刘协压力很大,心情莫名的焦灼。
  但他还得耐着性子,与杨奉及诸将商议,如果明天李利还不进攻,又该怎么办。
  方案有两个:一是继续等;二是设法伏击张绣,打通粮道,请段煨再送一批粮过来,哪怕只能支撑三五天也行。
  不论哪个方案,都不是理想的方案,都是无奈的选择。
  刘协明明自己急得上火,嘴角都开裂了,却不得不一本正经的指示诸将要有耐心。
  “你们听听塬上的歌声,诸君的妻儿都在等待你们胜利的消息。”刘协将伏寿抄送来的歌词递给杨奉,让诸将传看。“人心、士气,优势在我。”
  大部分将领不明就里,一个个喜笑颜开。
  只有杨奉等寥寥数人知道内情,强颜欢笑。
  ——
  军议后,诸将散去。
  刘协回到后帐,改变了坐姿,盘腿而坐,闭上了眼睛。
  他的心很乱,无法入睡,不得不坐一会儿,让自己定定神。
  地图就在面前的案上,但他却不用看。
  经过这几天的反复讨论,附近的地形以及双方兵力的部署已经刻在了他的脑子里。
  他调整呼吸,想让自己静下来,各种画面却像走马灯一般,在脑子里不断闪现。
  如果明天李应、李利还是不进攻,怎么办?
  伏击张绣,能成功吗?
  双方的骑兵数量是接近三比一,张绣勇而有谋,为人谨慎,如果不能一击得手,怎么办?
  段煨会不会翻脸,与张济合兵一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