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6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字迹太熟悉了,他几乎天天看。
  他知道二楼有人,却没想到天子会在楼上。
  但他随即又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天子分明不想露面,这才让人给他递纸条,他这一抬头,岂不是将天子暴露了。
  他迅速将纸条握在手心里,同时虚握拳头,挡在嘴前,咳嗽了两声,借机调整情绪。
  看到天子的纸条,他已经知道自己中了潘濬的圈套,也知道该如何脱身了。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从容问道:“诸君,是道先,还是经先?”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井底之蛙
  潘濬听到这句话,心中一紧,也不经意的抬头看了一眼。
  他也知道二楼有人,却没当回事,只当是一些权贵的家眷正如唐夫人主动要求赞助这次聚会一样,想来附庸风雅,凑凑热闹,不会对荐书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现在一张纸条,就及时提醒了王粲,使他跳出了自己准备已久的圈套,可见二楼有明白人。
  会是谁呢?
  从王粲刚才下意识地动作来看,那人绝非寻常之辈。
  王粲为人自负才气,能让他这么敬畏的没几个。他第一个想到的人选是蔡琰,但蔡琰不在宛城,悄悄返回宛城的可能性更小。其次想到的就是皇后伏寿,还有贵人荀文倩。
  这两人既是宫里的人,又通晓儒学,听得懂他们之间的辩论。作为局外人,能看破他的计策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但他并不以为然,迅速镇定下来,回复王粲道:“自然是道先。只是道过于玄妙,难为人所知,所以圣人才著五经,以教诲天下。道犹皮,经犹毛。皮本无文,毛色为之,方有斑斓。”
  “可若是皮之不存呢,毛将焉附?”
  潘濬变色道:“道者,亘古不变,焉能不存?”
  王粲笑了,转身看向角落里的周群。“周仲直,能否为潘君解释一下你最近的新发现?”
  沉默了片刻后,一直坐在人群中不说话的周群慢慢站了起来,一脸的不情愿。“我的发现只是一个猜想,尚未得到证实,还不想发表。”
  “无妨,讨论而已。你不是想寻求赞助,还想邀人一起研究么,今日群贤毕至,你正好说一说,或许有人感兴趣,愿意与你同道。”
  周群不快的瞪了王粲一眼,咂了咂嘴。
  “诸君,我新制了一架望远镜的事,你们想必都听说了。”
  众人纷纷点头。因为望远镜的事,周群连杨修都怼了,在士林中引起的争论不小。
  “我这架望远镜,与之前天子说过的望远镜不同,不仅可以做得更大,看得更清楚,还没有色差……”
  见周群一开始就有跑题的倾向,王粲连忙提醒。“说你的新发现。”
  “啊……啊。”周君尴尬地搓搓手。“经过仔细观察,我注意到七政之外,其他的星宿变化不大。我猜测,这些星宿可能离我们非常远,非常远,以至于即使我的望远镜能放大很多倍,也无法察觉他们的变化。”
  “那又如何?”有人不解的问道。
  周群看了一眼发问的人,眼中掩饰不住轻蔑,又有一些不安。他犹豫了良久,才吞吞吐吐的说道:“离得如此之远,还能看到光,有可能这些星与月不同,更接近日。”
  众人莫名其妙,面面相觑。
  潘濬眼神一缩,正欲说话,一旁忽然有人起身,大声说道:“周仲直,你的意思是说,天上那些星不是星,而是日?”
  众人转头一看,随即有人失声惊叫。
  “汝南许文休?”
  许靖抚须,从容向众人颌首致意,眼睛却盯着周群。
  周群没见过许靖,却听过许靖的名字。一来许靖曾在成都讲学,二来许靖这两年在长安印坊主持评审,在邸报上也发表了很多评价人物的文章,等于将月旦评搬到了邸报上,天下读书人没有一个不知道他的。
  遇到这样一个人,周群心里更慌,后悔刚才接受王粲的邀请,起身发言。
  二楼的房间里,刘协听到许靖的名字,也有些诧异。只是许靖站的位置有点偏,他看不到许靖,更不清楚许靖身边还有没有其他人。
  但许靖从长安印坊跑到这儿来,本身就是一个意料之外的事。
  他会是潘濬的援兵吗?
  “周仲直,你是这个意思吗?”许靖催促道。
  周群被逼不过,只是很勉强地点点头。“是有这个……可能。”
  “胡言乱语!”许靖脱口而出。“天无二日,士无二王,这是至理之言。若是依你之说,这天上不但有二日,而且有无数日,岂不天上大乱,又焉有太平可言?”
  周群面红耳赤,头都不敢抬。
  他的脑海里冒出这个猜想的时候,自己也觉得荒唐,所以一直没有公开发表,只在几个知己之间讨论。
  王粲知道这件事,是因为他想申请进一步研究的经费,不得不向朝廷报备,同时试探朝廷,看看这个结论会不会引起朝廷的反对。
  万一形势不对,他就把这个想法烂在肚子里,带到坟墓里。
  朝廷对这件事很漠然,一点反应也没有,经费也没拨,他估计是朝廷不想把事情闹大,准备冷处理,或者天子最近太忙,还没看到他的报告。
  万万没想到,王粲会在这里突然公布,然后又引起了许靖的激烈反对。
  一时之间,他不知如何应对,只能装乌龟。
  王粲哈哈一笑,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诸君,天上是否有二日,这个问题且待周仲直以后再研究。但士无二王这句话不靠谱,我却是可以肯定的。别的不说,西域便有好几个王,比如如今的罗马皇帝叫塞维鲁,安息的皇帝叫沃洛加西斯。你们注意啊,这个沃洛加西斯可不是第一代,在他前面,已经有四个沃洛加西斯登基,所以他叫五世……”
  王粲掰着手指头,将西域几个帝国的帝系一一说来。他记忆力过人,就连那些拗口的名字都记得丝毫不差,让无数人目瞪口呆。
  说完之后,王粲轻笑一声:“天无二日,士无二王?五经所述的道,最多算是中原这片土地上的道,包括不了葱岭以西的道。如今西域都护府已经在葱岭以西征伐,你们还固守着五经不放,与井底之蛙有何区别?”
  他转向潘濬,嘿嘿一笑。“就算你那块皮是真的,也并非全豹。潘承明,你若想建功立业,就别再守着这些故纸了,跳出井,看一看西海之大吧。”
  他又转向许靖,拱手施礼,笑得更加灿烂。“许公在长安主持邸报这么久,突然来了宛城,是静极思动,还是听闻南阳印坊后来居上,要来看一看?许公,长安印坊这两年的业绩可不行。再这么搞下去,长安印坊就要改成京兆印坊了。”
  他嘿嘿一笑,又道:“蛇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印坊经营得好不好,关键要有一个好坊主。否则就算大儒再多也没用,连自己都养不活,还说什么兼济天下?”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当时之学
  许靖猝不及防,被王粲怼了个大红脸。
  长安印坊是由唐夫人主持建立的,现在则由宋都、董宛主持。宋都、董宛虽然都是贵人,但她们的能力显然不如唐夫人。
  这两年,随着南阳印坊的建立,长安印坊的高光时刻早就过去,不仅发表的文章影响力远不如从前,经营状况更是一落千丈,他们这些审稿的祭酒待遇也有些吃紧。
  每个月的薪酬还能按时发,年终赏赐之类的就有限了,聊胜于无。
  刚入腊月门,他们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尤其是从不同的渠道知道南阳印坊的情况,知道南阳印坊今年的年终赏赐可能数额很大,他们就坐不住了。
  就在这时候,来敏收到了潘濬的邀请,要来南阳参加荐书会,他们几个祭酒就借口省亲顺带考察南阳印坊,结伴来了。
  儒者讲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们几个都是博学大儒,既没有安身立命的本事,又不能固穷独善的操守,不远千里跑到南阳来乞食,多少有点丢脸。
  他很想回骂回去,可是一想王粲的身份,再想想二楼刚才提醒王粲的人,他又将涌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虽然不确定二楼到底是谁,但能影响王粲的人,都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许靖纠结之际,来敏站了起来,没好气的说道:“蛮夷之君,也敢称王?令史未免夸大其辞了。星宿是不是日,既然连周仲直都说未有定论,更不能当作道之不存的证据。且圣人整理五经之时,文明之地西不逾关,北不出塞,南不过岭,如今大汉之疆域,增广岂止数倍,五经一样通行。由此推论,当天子平定西域,天下一统,五经依然是五经,并不会有什么变化。”
  刘协在楼上听得清楚,只是想不起这声音是谁的,一时沉吟。
  荀文倩倒是耳聪。“像是来敏。他们怎么都跑到宛城来了?”
  “还能干什么,省亲。”荀彧没好气的说道,悄悄地瞪了荀文倩一眼。
  荀文倩也反应过来,偷偷一笑,没有再说下去。
  来敏是南阳人,许靖是汝南人,另一个孟光则是河南人,说是省亲经过宛城也能说得过去。但她心里清楚,这只是给他们留面子罢了,真相大概率还是王粲刚才说的,长安印坊经营状况不好,这些人想到南阳印坊来看看机会。
  想起当初他们自以为是长安印坊兴盛的有功之臣,不把她和唐夫人看在眼里的事,她难免有些不屑,觉得王粲这几句话说得真是解气。
  什么大儒,给了你们机会,你们不中用啊。
  她随即又想到荀彧心心所念的政权三公。就算天子肯放权,垂拱而治,三公真能处理好政事,确保国泰民安吗?
  这实在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事实证明,以儒生为主的大臣至少在治兵上是能力不足的,很难承担起太尉的职能。
  这时,楼下传来了王粲的回答。
  “来君支持天子西征?”
  来敏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自然。天无二日,士无二王。即使是蛮夷之地,也不容有人僭越,理当征讨之。”
  王粲微微一笑,并不理会来敏刻意的反击。
  对他来说,重点已经不再是“天无二日,士无二王”这句话是不是真理,来敏当众表态支持天子西征,意义更大。
  来敏不仅是南阳本地名士、大儒,还是光武名臣来歙之后,在南阳的影响力很大。
  “那来君以为,仅凭《五经章句后定》这样的著作,能使蛮夷称臣吗?”
  “难道令史的意思是说,只有能使西域蛮夷称臣的著作,才堪为冠军?”来敏有备而来,不答反问,引起了一群人的会心而笑。
  照这个标准,这儿就没有一篇文章可以被评为冠军的。
  相比之下,还是《五经章句后定》更有资格。
  王粲倒也不慌,侃侃而谈。“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教化之功,毋须多言。但教化之功有时候并不如意,是以兵虽凶器,圣人不得己而用之。既然如此,那就不能再拘泥于文德,自限于五经。”
  他顿了顿,又道:“何况《五经章句后定》不是五经,只是五经之毛乎?”
  来敏追问道:“那令史以为,哪篇文章有助于当前之事?”
  王粲转身走到记录书名的白板前,点了点左下方的《牵星定位术》。“我认为这部书当为冠军。其中原由,请诸位为我倾听。”
  听到《牵星定位术》的名字,刘协暗自点头。
  王粲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