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道天下-第6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千人马要过江,只能乘坐荆州水师的战船。
天子巡视江陵,黄祖就在江南等着,随时准备接驾。得知天子要过江巡视,第一时间带着战船来了,恭恭敬敬的迎天子登船,竭力示忠,恨不得将心腹剖开,让天子看看他那一片赤胆忠心的鲜红。
他心里清楚,如果不是天子强力压制孙策,他不可能活到现在,他儿子黄射也不可能成为南阳太守。
孙策盯着他的脖子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刘协却没和黄祖说太多。
江夏黄家得到的利益足够多,忠心自然有保证,没必要刻意拉拢。黄祖不听话,有的是听话的,他不介意江夏黄家换个家主。
看着眼前的长江,刘协和张济、贾诩聊起了黄河,聊起了青藏高原。
长江、黄河这两条大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这是后世才确认的道理,这个时代还没有这样的认识。很多人还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当然昆仑究竟是哪儿也有分歧,短时间内很难有定论。
刘协的观点可以作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张济、贾诩未必全懂,却表示认可。
原因很简单,这个说法逻辑自洽,而且能解释很多看起来很神秘的事。
比如频繁的地震。
东汉史籍中记载了大量的地震,仅是献帝初年就是两次。初平二年六月一次,兴平元年六月一次。按儒家的灾异学说,第一次是因为董卓入京,第二次没得洗,只好存而不论。
刘协反对这些牵强附会的联系,虽然没有明说要取消儒学,却多次提倡理性的看待这些自然现象,将灾民与政治分开,引起了不少儒生的担忧。
除夕之夜,皇后伏寿质疑周忠就是对这种心理的体现。他当时给了含糊的说法,但意思其实是明白的。我不反对天人感应,但不赞同你们这种简单粗暴的感应法。
我登基以来,没做过什么坏事,为什么会地震?
既然不是因为我,那就是因为你们了?
考虑到灾异学说经常性的误伤,在君强臣弱的时候尤其不利,所以最近坚持灾异学说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讨论起这些自然现象也坦然得多。
儒家如果还想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自我改革,去除一些不合时宜的成份,已经渐成共识。
贾诩本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儒生,而是一个务实主义者,他对此当然乐见其成。
他甚至建议刘协将这个观点发表,供其他人参考。
现在外出游历的士子也多,说不定有人会去实地寻访,探个究竟。
刘协哈哈大笑,颇有几分得意。
考试制度初行,有不少读书人还不适应,转不过这个弯来。有些家底比较殷实的就选择了外出游历,既能散心,又能增广见闻,一举两得。
殊不知,这也是他的目标之一。
他就是要把死读圣贤书的读书人逼出书斋,让他们面对真实的大千世界。
见得多了,思想自然而然的就会改变。
至于那些死守着五经不放,不愿意睁眼看世界的人,就让他们埋在故纸堆里吧。
——
南阳,司徒府。
杨彪看着刚刚收到的诏书,无奈地一声叹息。
天子去了江陵还不罢休,还要去江南。
这也就罢了,天子还提出一个将巡狩制度化的想法,让司徒、司空二府讨论一下。
杨彪一看那个计划,就想到了贾诩。
这个计划的用意太明显了。
既然巡狩的内容之一是各地的驻军,太尉必然随行,而幽并凉三州又必然是巡狩的重点。
让贾诩伴驾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杨彪让人准备茶水。
这封诏书不仅发给司徒府,还抄送司空府。用不了多久,周忠就会来。
不出所料,茶水刚刚准备好,司空周忠就匆匆走了进来。一进门,还没登堂,周忠就气呼呼的说道:“文先,我就说你当初将太尉让给贾诩是一个错误,现在看到了吧?”
杨彪笑笑,示意周忠稍发勿躁,且入座喝茶。
周忠嘴里说着喝不下,手却一点也不慢,将一杯热茶直接倒进了嘴里,烫得脸色接连变了几变,险些将茶水吐出来。
“嘉谋,你慢一点。”杨彪有些无奈的提醒道:“贾文和之后,谁最适合担任太尉?”
周忠想了想。“君荣倒是合适,只是他最近态度不明,也不知道是受到了压力,还是想法有变。”
“君荣之后呢?”
“燕然都护曹操,幽燕都护荀攸。”
“再往后呢?”
周忠摇摇头,嘴角露出一丝得意。“太远的事情,预测没有意义。”
杨彪哈哈大笑,指指周忠。“你啊,在我面前都不肯言无不尽,还希望别人能对你我推心置腹?”
说着,杨彪摇摇手中的蒲扇。“三十以下的小辈中,能与公瑾比肩的人不多。”
周忠端着茶杯,正准备喝茶,听了杨彪此言,目光一转。“还有谁?”
杨彪用蒲扇指了指西面。“万里之外,正在黑海大草原上兴风作浪的那个小子。”
周忠眼神微闪,反应过来,知道杨彪说的是沈友。
根据最近收到的消息,沈友和轲比能的女儿唐苏合情投意合,颇得轲比能欢心,已经代替荀恽,成了轲比能的行军长史,正协助轲比能进军黑海北岸的大草原。
沈友与周瑜年纪相当,武艺不俗,又有先手,在西域立功的机会要比周瑜大得多。二十年之后,他将是周瑜争夺太尉的有力人选。
“江东人异军突起,势头之劲,不亚于凉州人。若是天子迁都江陵,只怕荆南四郡也会来分一杯羹。文先,天子这是要对山东士大夫赶尽杀绝啊。”
杨彪眉头微皱。“嘉谋,有句话,可能不怎么顺耳。可是作为老朋友,我还是要提醒你一下。如今之天下,已经不是山东士大夫就能撑得起来的。江东也好,荆南也罢,都不是昔日的蛮夷之地。用不了多久,孙策率领的水师就能将游弋南海,你怎么能还将山东与文明之地等同呢?天下很大,不必发山东山西、江南河北。”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春秋大梦
周忠有些尴尬,讪讪地点点头。
“年纪大了,习气难改。”他轻轻拍了一下自己的嘴,自嘲道:“天生嘴快,难免出错。”
“言为心声。”杨彪不客气地说道:“你心里不这么想,岂能这么说?”
周忠放下茶杯,严肃的拱手致谢。“是,是。文先教训得是,我记住了,回去就闭门谢客,深自反省。”
杨彪哼了一声,没有再说。
周忠与他年龄相当,官职相近,他也不能说得太过,只能找机会提醒一下。
话题回到贾诩的巡狩之计。
两人商量了半天,觉得这个方案看似荒唐,却有可取之处。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天子或者太子安居都城对国家的长治久安不利,在开销得到控制的情况下,经常性的出去巡视,求尝不是督促地方的一个方法,也和天子将民事委任司徒、司空吻合。
天子在外面巡视,对司徒、司空的干涉更少。
至于军事,反正天子暂时也不可能放弃,不如暂且维持这种局面。等天下太平,贾诩以及西凉人的影响力渐弱,荀攸、周瑜等人接替,形势自然会有变化。
退一步说,天子也不是好战之人,兵权在他手中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原则上,杨彪表示赞成,可以进行公开、深入的探讨。
周忠听了杨彪的分析后,也改了主意,表示可以接受。他随即又提起了天子要去江南的事。
“文先,你还记得刘陶么?”
“当然记得。”杨彪淡淡地说道。“你是担心天子将士燮和汝颍人联系起来?”
“你不担心?”
杨彪没有立刻回答,只是不紧不慢地品着茶。
得知天子要去江南的时候,他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刘陶的官职虽不高,名声却很响,他当时就很敬重这个比他年长十来岁的学者。在张角为祸之际,他们都曾多次提醒孝灵皇帝,也算是同志。
刘陶后来被污与边章同谋造反,不屈而死,杨彪至今难忘。
如果二十年后,刘陶又因为士燮的原因累及身后后,他会很失望。
他想不明白,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为什么汝颍人不利用这个关系劝士燮投降。
难道他们觉得士燮还能苟安于岭南?
说到底,还是汝颍人没认清形势,不甘心失去特有的影响力,和天子怄气,希望天子能有所让步,承认汝颍人的独特地步。
这种情绪很强烈,甚至连荀彧本人都无法左右。
“我和刘陶算是同道,我写封信去,让刘陶之子走一趟交阯,劝士燮投降。”
周忠点了点头。“也只有如此了。”
——
送走周忠,杨彪独自坐在堂上,慢慢地喝着茶,神情有些落寞。
袁夫人从后堂走了出来,打量了杨彪一眼,啐了一口。
“就知道你又忧国忧民了。”
杨彪回过神来,哑然失笑。“我身为司徒,不忧国忧民,难道尸位素餐?”
“话虽如此,却也没有像你这样急切的。天子等得,你等不得?”
杨彪咂咂嘴。“天子还年轻,我却已过花甲,岂能如他一般从容。”他幽幽地叹了一口气。“说起来,我真有些嫉妒荀文若啊。”
袁夫人垂下眼皮,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端在手中,却没有饮,只是看着袅袅的茶雾出神,眼神有些无奈。
三个月前,杨修上书天子,为凉州鸣不平,要求司徒府调整从西凉调拨的物资价格,尤其是马匹的价格,并对官员考绩的指标做出调整,以求公平。
奏疏一经刊发,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杨修的意见公允,这没什么问题,哪怕是中原籍的官员也不会反对,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哪天就会被调到边郡任职,当然希望考绩更公平一些。
但子劾父,虽然是为公事,依然有不孝之名,这让杨彪脸上无关。
被弹劾是一方面,教子无方才是重点。
忠臣出于孝子。在忠与孝之间,绝大多数人还是先认可孝。
君臣关系可有可无——哪怕是面对明君,臣依然可以选择不仕。父子关系却不能解除——哪怕父亲愚钝,子却不可以不孝,反而有子为父隐的义务。
杨修虽然没有点名批评杨彪,却无异于指责杨彪。
“夫君,德祖弹劾的是司徒府,不是司徒本人,你不必往心里去。”
杨彪一愣,这才反应过来,不禁哑然一笑。他本想解释两句,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夫人,你觉得荀长倩如何?”
袁夫人想了一会,才想起来荀长倩是荀彧的长子,已经去了西域好几年。
“好啊,少年有为,有勇有谋。”
“可是他远赴西域,此生怕是无法膝前尽孝了。”
袁夫人笑笑,正要说话,忽然警觉,眼神顿时变得凌厉起来,身体也下意识地挺直。“夫君,德祖……不会是想去西域吧?”
杨彪避开袁夫人的目光,低头斟茶。“你不是说荀长倩少年有为么?”
“可是……”袁夫人变了脸色,红了又白,白了又红。
“可是荀长倩有兄弟,德祖却是独子,是吗?”杨彪一声轻叹。“可是你别忘了,天子西征在即,德祖若去西域,不是流放,是伴驾。西域天地广阔,大有作为。”
“可是……”袁夫人坐了回去,却握紧了拳头。“可是西域万里,他真要去了西域,以后我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