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道天下-第6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窦辅平复了一下情绪,将情况一一说来。
总体上,和刘协猜想的大致差不多。当地富户想攫取更多的利益,命人假扮山贼攻城,又支持窦辅守城,双方敲锣打鼓的演了一场戏后,窦辅顺利控制了泉陵城这个大军补给通道上的重镇。
迫于形势,丁冲即使有怀疑,也只能接受现实,任命他为守泉陵令。
唯一出乎刘协意料的是,被山贼吓跑的泉陵令也不是无辜的。
他就是窦武的故吏,南阳人张敞。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否极泰来
讲述完整件事的经过,窦辅已经瘫软在地。
刘协看着他,一言不发,心中充满不屑,又有一丝怜悯。
胡腾、张敞用半生守护的就是这么一个废物?
按说接受过不错的教育,又经历过这么多事,理应有些成长才对。怎么年近不惑,还这么天真,以为凭着这么一点小伎俩就能如愿以偿,重归朝堂,甚至振兴窦氏?
他忍不住想对窦辅说一句:你醒醒吧,时代变了,凭着世家身份就能呼风唤雨的世道一去不复返了。没点真本事,就不要出来丢人献眼。
历史上的他是怎么死的?
“你的家人呢?”刘协叹了一口气,决定不和窦辅计较了。
不值当,放他一条生路吧,也放自己一条生路。
没想到刘协随口这么一句,刚才虽然紧张,却一直没落泪的窦辅直接崩不住了,号陶大哭,连连叩头。
“陛下,罪在臣一人,妻儿皆在桂阳,并未参与此事。请陛下开恩,饶他们一命。”
刘协哭笑不得。“谁说要杀他们了?”
窦辅愕然,看着刘协。
他的额头已经磕破了,顺着眼颊流下,与满脸的泪痕交融在一起,看起来极是凄惨。
刘协叹了一口气。“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朕既然说放过你,就不会再追究这件事。”他摆摆手,不想再和窦辅多说什么,免得他又承受不住压力,搞得挺吓人的。“你想好了么,是想回关中归宗,还是回桂阳与家人团聚?”
窦辅恍然大悟,如释重负。他抬起手,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血和脸上的泪。
“若蒙陛下开恩,臣想回扶风。只是……”他想了想,又拜了一拜。“臣冒昧,敢请陛下开恩。”
“还有什么事?”
“臣之宗族,受臣大父牵连,流放日南郡比景县,与蛮夷混居三十余年。臣敢请陛下开恩赦免,让他们能重回扶风,埋骨乡梓。”
刘协很意外。“你还有宗族在日南?”
“是的。”窦辅不禁又落了泪。“老少百余口,三分之一死于途中,三分之一死于日南,到达比景县的不到四十人。三十年繁衍,总人数两百有余。虽久居日南,却难忘乡音,死亦不肯入土,一直盼望着能够重回故里。”
刘协也有些悲怆起来,咂了咂嘴。“行吧,就依你所请,朕会下诏赦免他们。”
“谢陛下。”窦辅感激不已,伏地再拜。“若陛下不嫌臣愚钝,臣愿效力军前,以赎前罪。”
刘协皱起了眉头。“你想从军?”
“臣虽武艺低微,学识浅薄,却多次往来日南,对交州地形略知一二,可为陛下牵马坠镫,指路认水。”他顿了顿,又道:“臣与士燮兄弟也有些交情,或许能为陛下说客,劝其来降。”
刘协恍然,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不过他随即又明白过来。窦辅之所以不甘寂寞,要搞这么一出,恐怕也是因为有这样的条件,想借此机会从征立功。
只可惜手段太粗糙,玩砸了。
他略微想了想,就答应了窦辅的要求,让他随后去找丁冲。
窦辅感激涕零,再拜。
——
有蒋琬出面,泉陵城中的大户们没有任何疑惑,真以为天子召见他们是要赏守城之功,欢天喜地的来了。
等他们出城时,发现丁冲正指挥人马进城,已经迟了。
看着一脸冷漠的天子,和神情复杂的窦辅,他们腿都软了。
毋须刘协多问,他们就将所有的情况和盘托出,只求天子宽贷,给他们留一条性命。
刘协也没和他们多纠缠,命人将他们收押,准备交给司空府审讯。
丁冲顺利接管了城防,派人来请刘协入城。
刘协却不急着入城,而是让丁冲安排兵力,迅速进入那些富户的矿区,该抓的抓,该杀的杀,接管所有矿区。
丁冲照令行事,分布人马,按照大户们交待的地点,按图索骥。
收到丁冲的捷报后,刘协这才进城。
进城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先是公布了窦辅等人配合演戏的过程,随即公布了对相关人员的处置,让其他人安心。
朝廷不会与奸人妥协,也不会牵连无辜。
窦辅当时也在场,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臊得无地自容。
刘协随即又宣布了第二件事:他要在此停留一段时间,亲自督促零陵郡的新政推行。
与会众人面面相觑,惊喜交加。
消息公布之后,全城的百姓更是欣喜若狂。
想法简单一点的,为天子驾临感到荣幸。
见识多一些的,为泉陵的未来感到兴奋。
虽然之前收到的消息真真假假,难以分辨,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
天子亲自驻扎过的地方,发展得都很快。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样的好事居然会落到零陵的身上。
于是,很快就有人将天子的这次南巡与传说中的舜帝联系起来,天子身边的两个桥贵人也被捧成了娥皇、女英再世。
只不过这个说法很快就被有识之士否了。
原因很简单,舜帝南巡的结果可不太妙。他死在九嶷山,娥皇、女英也因悲伤过度而亡,只留下湘妃竹的美丽传说。
天子春秋正盛,你把他比作舜帝,是想称赞他英明,还是咒他早死?
万一被人误会了,反而不美。
刘协没有时间关注这些事。他一面召见城中的贤达,将可用的人材如蒋琬、刘敏等人收归麾下,参谋军政,一方面传书司徒、司空两府,让他们尽快派人赶到零陵来,接管相关事务。
既然说好了各司其责,你们就不要嫌麻烦,也别指望我全替你们办了。
接到诏书时,司空周忠正在赶往长沙的路上,还没过江。
看完诏书,周忠有一种极其强调的冲动,他想直接跳进长江,因公殉职。
再这么折腾下去,他这把老骨头怕是坚持不了几天。
以天子的脾气,就算他想致仕,只怕天子也不会答应。
他一直觉得天子就是故意的,要让他们这些老臣别只顾着权力的收获,也尝尝权力的负担。他一天不死,天子就不会让他闲着。
与其最后累死,还不如因公殉职呢。
但这个念头也只是在脑海里闪了一下,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活着。苦思冥想了两天,他给天子上了一封奏书,请求依司徒府例,增设四长史,负责州郡事务,并附上了推荐名单。
冀州刺史满宠名列第一,司空令史高柔紧随其后。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君臣同心
刘协收到周忠的奏疏时,刚刚对零陵郡的情况进行了一番梳理。
总体来说,情况不容乐观,至少比他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零陵虽然已经纳入中原版图四五百年,可是在文化意义上还是边疆,保留了相当多的本土信仰,对来自中原的制度、教化很少。书同文、车同轨的影响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微乎其微。
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
一是绝大部分人是文盲,书同文对他们来说没影响,反正他们也不认识字,只有体制内的人才需要通晓书写。
二是因为地形限制,水路交通发达,陆路交通受限,马车更是昂贵且不必要的交通工具,礼仪的意义更大,只有官员和少部分士绅才有意愿和能力承担,绝大部分人还是选择步行或者乘船。
简而言之,普通百姓对遥远的朝廷没什么概念。他们一辈子也走出山村,见不到朝廷的人,朝廷怎么样,是秦是汉,皇帝是谁,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因此,他们对改朝换代之类的事根本不关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是否会受损,一言不合就造反,只要郡县官员答应他们的条件,他们又偃旗息鼓,和没事人似的,扛着武器回去种地打猎。
因为耕地少,打猎成了补贴生活的重要手段,所以本地人大多擅用弓弩,而且上山下坡如履平地,是天生的山地战士,精悍者数不胜数。
就像草原上的牧民是天生的骑士一样。
这样的百姓是最好的兵源,前提是能用好,否则他们就会成为麻烦,像溃疡一样。
遗憾的是,能利用好这些优势的官员非常有限,大部分人只想敷衍了事,混过自己的任期,然后想办法尽快调离。在他们眼里,到这里任职只是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惩罚,没几个人想用心治理地方,推行教化。
这大概就是西南地区直到明清才能改土归流的原因。
地理条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身为时代精英的士大夫没有足够的责任心,只想着个人的利益,尽快调离这些偏僻之地,去更富裕的地方,最好是入朝为公卿。
了解了这些之后,刘协很沉默,也更坚定了之前的想法。
相比于对外征讨,对内的融合、教化显然更迫切。内部都是夹生饭,如何才能安心西征?
关键中的关键,还是要改变士人的观念,要让他们将践行圣人教化的观念落到实处,而不是挂在嘴上。
简而言之,如果不能对边远地区有深刻的认识,做不出政绩,就不要指望位至公卿了。
你们不配。
心中只有中原腹地那一小片地方,岂能治理天下?
刘协首先将这些想法和贾诩、张济聊了,然后又和身边的散骑、尚书们进行了讨论。
贾诩、张济非常支持。
一向很少对政治发表观点的张济说,若是天下官员都能如陛下所言,当初凉州又怎么可能乱上百年?那些关东士大夫到了凉州,只想贪污,根本无心治理,也不在乎凉州人的死活。他们捅出篓子来,拍拍屁股就调任了,还得由凉州本地人来解决。
贾诩也有些感慨。但他没像张济说得那么直白,只是说,儒生们都会高谈教化,但是能落实到行动上的人却不多。陛下巡视天下,为天下士大夫做了榜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刘协听了,忍不住想笑的同时,也理解了贾诩劝他创新制度,周期性的巡视天下的深远用意。
这样的事,只有天子亲自推动才有成效。
如果天子自己坐着不动,却希望地方官员行动起来,很难落到实处。
他忽然之间也明白了,为什么二十一世纪的华夏纪律会在各地不停的调研,很少会留在京师。
贾诩的这个建议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得不说,阎忠对贾诩的评价非常贴切,他不仅有陈平一般的奇谋妙计,也有着与张良一般的见识高度,不愧是贾生的后人、凉州的精英。
散骑、尚书们也赞同刘协的观点,尤其是刚刚入职的蒋琬、刘敏、赖贡等人。
他们都是零陵本地人,有一腔热血,更对本土有着深厚的感情,当然希望家乡能和中原一样富庶、文明,而不是中原人眼中的边鄙、蛮荒之地。
反复讨论后,刘协决定先在零陵建学堂。
郡县都要建。县学推行普及教育,为本地培养官吏,郡学则提高层次,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