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7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不多嘴,他就算自己不能活,族诛的可能性也不大。可是你若一意孤行,可就不好说了。”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北军凯旋
  袁徽想了一夜,还是觉得不作为绝非上策。
  知其不可而为之,本就是儒门精神,传自夫子,岂能轻易放弃。
  再者,哪有不发声能活,发声了反而不能活的道理?如果人人都不发声,任由天子一意孤行,不仅是士燮的悲剧,更是儒门的悲剧。
  高柔做了贾诩的女婿,别的没学会,学会明哲保身了。
  次日一早,袁徽对高柔说,他要求见司空周忠,为士燮申诉。若有责任,愿一力承担,绝不连累其他人。
  见他坚决,高柔没有再劝。
  吃完早餐,高柔就带着袁徽去见周忠。
  听袁徽自报家门,说明来意,周忠抚着胡须,盯着袁徽上下看了好一会儿,一声叹息。
  “我知道了。”
  “周公能否向天子进言?”
  周忠眉头紧皱。“司空府自有司空府的章程。你可以建议,却不能干扰司空府做事。至于是否向天子进言,更不是你能问的事。”
  袁徽很惊讶。“难道司空忘了当年太学生议政的义举了吗?”
  “如今的太学生都在邸报上议政,你若有兴趣,不妨试试。公府卿寺都是处理政事的地方,由不得你们乱来。”周忠扬扬手。“我和文惠还有公事要谈,你不宜旁听,且退下吧。”
  袁徽懵了,稀里糊涂的就被人引了出去。出了门,才意识到自己是碰了壁,不由得仰天长叹,跺跺脚,回到高柔的住处,取了行李,自往天竺客栈,找刘熙去了。
  刘熙正在客栈发愁,见到袁徽,连忙询问情况。
  袁徽心中有气,也不对刘熙说他与高柔、周忠等人见面的经过,对刘熙说道:“我要写文章,为士燮鸣不平。”
  “我写了文章,没什么用。”
  “你说得太客气了。”袁徽大声说道:“乱世用重典,重症下猛药。不说点重话,他们都装聋作哑,起不到作用。”
  刘熙很尴尬,只好不吭声。
  袁徽与薛综等人也是至交,几个年轻人一商量,决定写几篇檄文,向沉默的中原士大夫开战。
  他们原本还担心这样的文章不能见报,还想找找门路,让印坊的校书祭酒放行。结果事情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顺利,校书祭酒简单的看了一下文章,立刻放行。
  次日,袁徽的文章就出现在邸报上。
  ——
  北军到达行在,光禄勋马腾代表天子,到城外迎接士孙瑞。
  见了面,寒喧过后,士孙瑞旁敲击的问起袁徽的行踪。
  马腾一脸茫然,问了身边的随从,才知道袁徽是谁,这两天又有什么动静。
  马腾很不好意思,表示自己闲散,不太关心这些文人墨客的事,平时也不看邸报,不了解情况。
  士孙瑞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有些打鼓。
  他已经看到了袁徽的文章,颇有那激烈的语气担心,生怕刺激了天子,适得其反。本想先向马腾打听一下,没想到却是打听了个寂寞。
  无奈之下,士孙瑞只好先放下这件事。
  马腾说,天子有诏书,泉陵城比较小,北军就不要进城了,在城外驻扎,士孙瑞带八校尉进城见驾即可。
  士孙瑞扎下大营,沐浴更衣,带着八校尉进了城。
  来到充作行营的院子门口,看着门口当值的郎官,士孙瑞很是惊讶。
  “天子就住在这里?”
  马腾见怪不怪。“泉陵没什么大院子,这算是大的了。好在天子身边也没多少人,用不了多大的地方。”
  “马贵人没跟着来?”士孙瑞开了个玩笑。
  “原本是打算来的,不是又怀上了么,就留在宛城了。”马腾咧着嘴,乐得脸上的皱纹都开了。“这不,三个月前又生了一个皇女,十七斤重,壮实得像头小马驹。”
  士孙瑞吃了一惊,掰着指头数了数。“那这一年时间里,天子又添了三个皇子,一个皇女?”
  “应该是吧。”马腾抚着胡须。“天子子嗣众多,种性强韧,是大汉兴盛之兆。”
  士孙瑞连连点头,也从心里欢喜。
  这百十年来,大汉之所以政权不稳,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皇嗣传承出了问题。不是没有成年皇子,就是登基不久就早夭。
  如今天子年轻有为,又接连生下皇子,加上皇后地位稳固,传承不存在隐患,自然是大好事,说是兴盛之兆也不为过。
  身后的诸将听了,也觉得是好事,笑逐颜开。
  正说着,赵云从里面走了出来,向士孙瑞拱手行礼。
  “天子请诸君入见。”
  士孙瑞点点头,与马腾一边说一边进了门。
  关羽一个大步迈了过来,挤到赵云身边。“子龙,别来无恙。”
  赵云笑了。“不如云长意气风发。每次北军有捷报来,我都能到云长的好消息。”
  关羽抚须大笑。“惭愧,惭愧,都是些小功劳。子龙,不瞒你说,北军进入益州之后,就没有打过一场真正的硬仗,都是所击辄破。有时候都等不到我上阵,前面就已经取胜了。尤其是射声营,自从子义做了射声校尉,射声营就是最会抢功的。”
  关羽一边说,一边转身招呼太史慈。
  太史慈含笑摆手,表示不敢苟同。
  说话间,便到了中庭。
  刘协坐在堂上,手里拿着一卷文书,看到士孙瑞等人进来,便站起身来,走到廊下,笑道:“我大汉的将星们凯旋了,欢迎啊。”
  士孙瑞赶上几步,在阶下站定,郑重其事的整理了一下衣冠,躬身施礼。“北军校尉,臣瑞,见过陛下。”
  刚才还谈笑风生的八校尉也收起了笑容,神情肃穆地在士孙瑞身后一字排开,齐唰唰的拱手行礼。
  “步兵校尉,臣杰,见过陛下。”
  “虎贲校尉,臣晃,见过陛下。”
  “……”
  “……”
  八校尉行完礼,士孙瑞又躬身说道:“陛下,臣出征两年,射声营长史荀衍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之外,还协助臣出谋划策。最近那幅益州南部地图就是由他主持完成的。臣自作主张,带他来见驾,此刻在前庭等候。”
  在此之前,士孙瑞就已经通报过,得到了刘协的同意,否则也不敢直接带过来。现在说,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仲谋,请荀衍进来。”
  站在一旁的孙权应了,快步出了门,将在前院等候的荀衍叫了进来。
  荀衍急趋上前,躬身行礼。
  “射声长史臣衍,见过陛下。”
  刘协打量了荀衍两眼,满意地点点头。
  “颍川荀氏人才辈出,老八龙声犹在耳,小八龙又横空出世了。”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预防为主
  荀衍心中狂喜,几乎落下泪来。
  士孙瑞要推荐他接任北军中侯,他是非常担心的。除了北军八营的同僚之外,最担心的还是天子。
  荀氏风头太劲,他又是袁绍旧部,身份实在太敏感了,天子有无数理由拒绝士孙瑞的推荐。碍不过老臣的面子,召见一下,然后就晾在一旁,就算是不错的结果。
  如今听到天子这句话,他才真正放了心。
  眼见为实,他算是见识了天子的大气,也理解了士孙瑞为什么那么有信心。
  士孙瑞对天子的了解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
  见完礼,刘协请士孙瑞等人登堂就座,畅谈这两年来的征程。
  虽说每次战后都会有战报,可是听他们当面讲述,还是难得的享受。
  这支军队虽然兵力并不算多,也就两万上下,没什么特别提得上嘴的赫赫战功。但这正是他们的强大之处。常言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他们之所以看起来如游山逛水一样轻松,就是因为他们无论在将领的指挥能力还是将士的战术素养上,都碾压了对手不止一个层级。
  当然,这背后同样离不开宏观政策上的优势,从根本上化解了潜在对手的根基,让他们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士孙瑞一路走一路推行新政,看似慢,实际进度却并不比孙策慢多少。
  君臣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天就黑了。
  奉诏参加接风宴的大臣陆续赶到,掀起一阵又一阵的高潮。
  借此机会,士孙瑞向刘协汇报了士燮等人的情况,并不经意地提了一下袁徽刚发表的文章。
  他一直关注袁徽,并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袁徽的文章。
  刘协笑笑。“我也看到了。”
  “陛下的意思是……”
  “士孙公,你觉得他这篇文章会有多少人呼应?”
  士孙瑞想了想。“应该不多,但文章传到各地也需要时间,至少要等一两个月才会有结果。”
  “那就等一两个月再说。”刘协不紧不慢地说道:“那么多年都等了,不差这点时间。司空府、廷尉寺研究判决方案也需要时间的,等等也无妨。”
  刘协笑笑。“趁此机会,正好看看中原士大夫这几年有改变,好为下一阶段的新政做准备。”
  士孙瑞心领神会,连连点头。
  正如他所料,士燮等人并没有那么重要,天子也从来没把他们放在心上,最多算是一个测试,一个对中原士大夫的测试。
  这就好办多了。他最怕天子盯着士燮不放,一点操作空间也没有。
  正说着,司空周忠走了进来,径直来到刘协面前,拱手施礼。
  “陛下,臣扫兴来了。”
  刘协诧异地看着他。
  周忠从袖子里取出一份文书,双手递了过去。刘协一看,就忍不住地咂了咂嘴。
  居然是西凉驻军长沙扰民案的判决文书。
  这个案子早就审判完毕,周忠这次来行在的任务之一就是报告此案,只是一时没有提交最后的结果。刘协以为他忙,没想到他是等这个时机。
  “周公,非要这个时候吗?”
  “陛下,这个时候最好,臣可是紧赶慢赶,终于赶上这个时候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若能使北军将士们安心庆功,又不扰民,臣愿意做个不合时宜的恶人。”
  听周忠提到北军将士,又有扰民的话题,士孙瑞立刻明白了,连忙起身拱手道:“陛下,臣附议。”
  刘协点点头,打开文书看了一遍,随即转手交给了士孙瑞。
  士孙瑞恭恭敬敬地看了一遍,随即又传递给魏杰等人。
  听到刘协与周忠对话时,魏杰等人就猜到了大概,立刻严肃起来,一一传阅文书。虽然觉得有点扫兴,可是在天子面前,却也不便表现出来。
  毕竟周忠说得也有道理,事先警告,总比出了事再处罚好。
  况且北军的军纪一向都不错,只要不放纵,不太可能出现西凉军那样的问题。
  既然如此,大家都不妨表现得体面一点。
  周忠刚正不阿,北军也不能落了下风。在士孙瑞的带领下,齐唰唰的起身,向天子保证,一定以身作则,严格约束将士,绝不允许出现扰民的恶性事件。
  大臣们见了,纷纷叫好,表示这才是王师应有的风范。
  尴尬的只有张济。
  ——
  天竺客栈,袁徽与刘熙师生围在火塘,默默的喝着茶。
  北军到达泉陵,士孙瑞等人进城见驾,北军将士却没有进城,就驻扎在城外。不少百姓收到消息,都出城去看热闹,城里城外都在谈论北军的军容,却没有人想到北军的军营里不仅有北军将士,还有士燮一族。
  这让他们很惊讶。
  他们本以为零陵离交州这么近,多少会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