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道天下-第7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让他们很惊讶。
他们本以为零陵离交州这么近,多少会有人为士燮惋惜。
“天子在泉陵驻跸一年,禁军将士军纪甚严,泉陵百姓对他们印象很好,爱乌及屋了。”薛综解释道。
他最近随刘熙外出选址,与当地百姓接触得比较多,了解的情况也多一些。
“禁军如此,那天子在他们的心目中印象岂不是更好?”袁徽小声说道,仿佛怕别人听到似的。
“那还用说?”刘熙没好气的瞥了袁徽一眼。“若非如此,泉陵百姓会将天子与大舜相提并论?”
袁徽苦笑。“天子若是大舜,那我们又是什么?”
刘熙语塞,半天没说话。
薛综接过了话题。“夏卿,我觉得……高文惠的意见或许有些道理,值得参考。”
“现在下结论还为之过早。”袁徽有些烦躁。“就算驿道通畅,我和刘公的文章传到中原也要一个月左右。等中原士林响应,撰写文章,形成声势,至少要三个月。我们现在要考虑的,应该是阻止司空府、廷尉寺在三个月以内做出判决。人死了,可就什么办法也没有了。”
众人纷纷点头答应。
袁徽又道:“天子身边的近臣贪恋权位,都不愿意出头。我想回一趟中原,联络故旧,看看能不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名士,一起发声。”
刘熙刚要说话,薛综不动声色地摇了摇头。刘熙会意,紧紧的闭上了嘴巴。
事到如今,他们也清楚,靠写文章来呼吁意义不大。新政推行近十年,中原士风早就不是他们熟悉的模样。袁徽不死心,就让他去奔波好了,他们大可不必掺合太深。
他们都是纯粹的书生,没有袁徽那样的家世和人脉,起不了什么作用,也承担不起后果。趁此机会与袁徽切割,或许是最理智的选择。
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一语中的
袁徽离开泉陵的时候,凯旋的北军刚刚刚举行了献俘仪式。
士燮兄弟以及主要的附从官员被押解着,在泉陵城的主要街道上走了一圈。泉陵并不算大,半天时间就搞人人皆知,都知道那个想割据交州的士燮是什么模样,自然而然地被拿来和天子对比。
天子驻跸泉陵一年,泉陵人对他并不陌生。
对比的结果只有一句话:不自量力,自寻死路。
百姓不懂那些太高深的东西,他们只是觉得不论是外貌还是年纪,士燮都无法与天子相比。这样的一个人,不在家享清福,抱儿孙,非要造反,这和寻死有什么区别?
袁徽在船上听到这样的评价,很是无语。
他不会和陌生人争论,也不认可这样的结论。
在他看来,士燮本来就没有造反的想法,最多只是有割据一方的心思,即使这样的心思也没有表露出来。比他野心更大,表露得更直白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那些人都能赦免,偏偏士燮就不能被赦免?
他想为士燮求个公道,也为自己求个心安。
他不相信中原士林都认同高柔等人的看法,觉得士燮该死,总有人会认同他的观点,支持他的想法。
他一路北上,每到一地,先查阅最近的邸报,看看有没有相关的文章。他看到了一些与士燮有关的报道,但是为士燮鸣不平的人却几乎没有。
相反,响应蔡琰那篇《以仁立法论》的倒是越来越多。
一开始,袁徽对这个观点还是支持的。仁是儒门核心观念,以仁主导立法,符合儒门的作风,也表明朝廷对儒门观念的坚持,并没有走到法家的老路上去。
可是看着看着,他就觉得不对劲了。
在他看来,以仁立法的主要内容应该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但相关的条令却在讨论如何禁止兼并,如何鼓励实学。
最让他不能接受的一点是对经学进行压制,将更多的资源转向实学。
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在中下层官吏的考核中几乎没有经学的要求,内容仅限于《论语》《孝经》《孟子》《荀子》等几部启蒙书,而且集中在部分篇章。儒家最为看重的五经根本没有涉及。
袁徽对此忧心忡忡。
四月初,他赶到洛阳,第一时间求见荀彧。
接待他的是陈群。
荀彧还在县里视察春耕的情况,暂时不在洛阳。
袁徽倒也不介意,他与陈群更熟,也知道陈荀两家的关系。陈群既然在荀彧府中做事,与荀彧交流起来更方便。
他将自己的来意说了一遍,最后问陈群。“若是太丘公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置?”
他虽然不是汝颍人,却对陈群的祖父陈寔并不陌生,知道陈寔不仅是名满天下,更是一个很务实的的人。
当初大宦官张让的父亲去世,士林厌恶张让的名声,没人愿意去吊唁,只有陈寔去了。张让因此感激陈寔,后来看在陈寔的面子上,帮了不少忙。
听袁徽提到祖父,陈群心中不快。
“以我的愚钝,无法揣摩先人的心思,恐怕很难让你满意。”
袁徽碰了个软钉子,自知失礼,讪讪而笑。
陈群想了想,又道:“你之前来到洛阳吗?”
“来过,记忆犹新。”
“再去看看吧。”陈群说道:“看完现在的洛阳城,你或许会有感悟。”
袁徽将信将疑,但他还是听了陈群的劝,决定在洛阳城里转转。
三天后,他收到了陈群的通知,荀彧回来了。
——
荀彧在几个县跑了一圈,刚回到洛阳。人又黑又瘦,但精神极好。
一见面,他就很兴奋地告诉袁徽,如果风调雨顺,今年他肯定能超额完成任务,让河南郡的百姓人均收入翻一倍。
袁徽莫名其妙,问荀彧道:“这就是府君如今最关注的事吗?”
荀彧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拍拍额头,请袁徽入座。“你为士燮的事而来?”
袁徽点点头,将自己一路上的煎熬说了一遍,然后请荀彧出面,请天子赦免士燮,至少是从轻处罚,不能族诛。
“谁说要族诛的?”
袁徽愣住了。“难道……”
荀彧笑了。“我两天前收到钟繇的书信,提到关于士燮的事。先告诉你结果,免得你担心。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士燮应该不会被族诛,最重的惩处要么是流海外,要么是禁锢。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会选择前者,毕竟交州也离海外不远了。”
袁徽长出一口气,沉重了很多天的心情终于轻松了一些。
“是哪位贤者进言,说动了天子?”
荀彧咧嘴一笑。“你。”
“我?”袁徽又惊又喜。
“是的,你那篇文章发表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没有一人响应。”
袁徽顿时语塞,尴尬到无地自容。
“夏卿,处士议政,左右公卿的时代过去了,也不应该再来。”荀彧语重心长的说道:“听长文说,你这两天一直在洛阳城里,想必有所感悟。洛阳毁于谁之手?董卓肯定难辞其咎,但袁氏兄弟呢?他们就没有责任吗?真要论起来,他们的责任或许比董卓更重。”
袁徽一声长叹,默默地点了点头。
“四世三公的袁氏,最后却成为险些倾覆的罪魁祸首,这值得所有人反思,尤其是我们这些以道义自居的山东士大夫。只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治理天下更需要踏踏实实的做事。都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多人连修身齐家都做不到,却天天想着治国平天下,岂不可笑?更可笑的是,这样的人还成了天下士人的领袖。”
袁徽眉头微皱。“你说的是袁绍?”
“包括士燮,当然也包括你我。”荀彧严肃地说道:“你之所以为士燮奔走,不就是因为在你流落交州,不能自给的时候,士燮供你衣食?你真要有谋生的能力,何至于仰人鼻息,做人门客,如今欠着人情,不得不还?”
袁徽臊得满脸通红。“原来在府君眼中,我就是这样的人?”
荀彧不急不躁。“那你说,你是怎样的人?天下儒者那么多,比士燮学问好的人不可胜数,因为州郡而被天子惩处的也不少,你又为谁鸣过不平?”
袁徽哑口无言。
他觉得荀彧的话就像一把刀,割开了他的伪装,让他赤身露体地站在世人面前。
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当者辟易
陈群坐在一旁,也有些惊讶。
他是第一次看到温润如玉的荀彧如此不留情面地对待一个后生。
袁徽僵立了半晌,脸色红了又白,白了又红,嘴唇咬出了血。
荀彧也不着急,自顾自地喝着水,直到袁徽的脸色恢复平静。
袁徽一声长叹。“府君言辞如锋,当者辟易。”
“看来你没见过天子。”荀彧笑了。“夏卿,你来得太晚了。天子身边人才济济,想与他见面可没那么容易。与天子论道,你才知道什么叫当者辟易。”
袁徽神情沮丧。“我虽未曾见过天子,却听过不少传闻,知道他辩才极佳。”
“不是辩才佳,而是见识高。”荀彧纠正道:“天子不好辩,你不要将他当作辩士看待,否则只会越错越多。”他顿了顿,又道:“夏卿,我说你来迟了,还有一个原因。如今选用官吏,几乎都要经过考试,就算是三公也不会轻易辟除了。要不然……”
袁徽连忙拱手。“府君误会了,我来见你,只是为士燮兄弟说情,并无求仕之意。既然他们没有性命危险,我也就放心了。”
荀彧有些不好意思。“那你在这儿住几天,四处看看。”
袁徽想了想。“多谢府君,我还是想去找舍弟,听说他有意在大河上筑堰,我想去看看,或许能有用武之地。”
荀彧点头同意。
虽说朝廷没有明令禁止公府辟除,可是随着考试入仕渐渐大行于世,大部分人都会优先考虑通过考试,以免被人看作能力不足,只能走私人关系,将来被人轻视,影响发展。
袁徽还年轻,不可能一辈子不入仕,去找袁敏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他的身份太敏感,帮袁徽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
送走袁徽,陈群回到堂上。
荀彧翻看着最近刚收到的邸报,不时的摇摇头。
陈群上前。“府君为何要瞒袁徽?”
荀彧不在府中的时候,相关的文书都是由他来处理,他根本没看到钟繇的书信。
荀彧淡淡地说道:“我没有瞒,只是抢先一步告诉他结果而已,免得他浪费时间,四处奔走,还影响了别人。别人说他,他未必肯听。我说他,他不会反驳。”
陈群深有同感。
他与袁徽一见面,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只是他与袁徽年龄相近,不好说得太直接。荀彧则不然,他的身份、影响力无人能比,袁徽更容易接受。
“府君觉得天子能放过士燮?”
“只要那些人别惹事,天子才懒得计较一个七十老翁。”荀彧淡淡地说道:“有一件事,先告诉你一声,不要外传。”
“什么事?”
“家兄休若,要接替士孙君荣,出任北军中侯了。”
陈群大吃一惊,随即露出狂喜。“府君,这可是大好消息啊。”
“你现在明白我为什么不辟袁徽为吏了吧?”
陈群不好意思地笑笑。“明白,明白。这种时候,的确不宜多事。府君,这么说,友若他们……”
“钟元常都已经入职律学堂了,友若他们还用担心吗?他们要考虑的,只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用武之地,不要再浪费时光。”荀彧一声叹息。“盛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