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道天下-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协眉心微蹙,沉吟片刻,又道:“若引白波军为援呢?”
  引白波军为援一直是他的方案重点,只是考虑到大臣对白波军的偏见,他没有主动提及。
  “白波军?”士孙瑞吃了一惊,随即摇头道:“陛下,臣以为不可。”
  “为何?”
  “三将之中,杨奉最为勇悍,常有骄意。引白波军为援,杨奉势大难制,将来更不知如何跋扈。”
  刘协看着士孙瑞,不置可否。
  士孙瑞恳切地说道:“陛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陛下进驻河东,自然不能不与白波军接触,但此时此刻,引白波军为援,利小而弊大。”
  “何以见得?”
  “恕臣直言。朝廷先是受制于董卓,再受制于李傕、郭汜,威严扫地。若引白波军为援,纵使击败李傕、郭汜,白波军必引为已功。将来陛下至河东,亦是仰人鼻息,不能自主。不若以现有兵力,击退李傕、郭汜,以示朝廷尚有一战之力。”
  士孙瑞说完,目光炯炯地看着刘协,眼神殷切。
  刘协稍一思索,便明白了士孙瑞的意思,不禁赧然。
  姜还是老的辣。士孙瑞不愧是老臣,心思缜密。真要按自己的计划,引白波军为援,就算战胜了李傕、郭汜也不是好事,反倒可能埋下祸根。
  “卿所言甚是。”刘协心中苦涩,露出一丝自嘲的笑容。
  “陛下……以为可行?”士孙瑞小心翼翼的问道。
  刘协明白士孙瑞的意思,微微一笑。“岂止是可行,简直是非此不可。”
  士孙瑞如释重负,抚须而笑。


第十四章 断其后路
  《杨修别传》:兴平二年,帝幸华阴,与语竟日,叹曰:吾之子房。
  ——
  杨修在塬下等了半晌,才看到士孙瑞从塬上下来。
  士孙瑞昂首挺胸,足下生风。
  杨修愣了一下,忍不住笑道:“士孙君意气风发,是加官晋爵了么?”
  士孙瑞走到杨修面前,抬手拍拍杨修的肩膀。
  “小子,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努力!”
  说完,不等杨修说话,士孙瑞快步离去,大袖飘飘,意气风发。
  杨修愣了半晌,不知道士孙瑞这是发什么少年狂。钟繇上前,告诉杨修,天子在塬上等他。杨修暂时抛开一头雾水,整理了一下情绪,快步上塬。
  刘协站在塬上,看着士孙瑞下了塬,暗自松了一口气。
  从士孙瑞的态度来看,自己的目的应该是达到了。
  当然,士孙瑞的目的也应该达到了。
  士孙瑞根本不是来关心什么执金吾的兵力够不够救火的,而是来看他有什么变化的。
  俗话说得好,相由心生。
  他的五官没有改变,但内在气质的改变不可避免地会被人感觉到。这些官场老油条最擅长察颜观色,又互相通气,想永远瞒住他们是不可能的。
  好在他有一个现成的便利条件:前几天的天象异变。
  也不需要他刻意解释,只要展露一些神秘感,那些人自然而然地会往天意上联想。
  天要他装逼,他不能拒绝,只好勉为其难、顺水推舟地装一下了。
  送走了士孙瑞,迎来了杨修。
  得知杨修求见,刘协一开始是有些疑惑的。
  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其中原委。
  应该是杨彪过意不去,又或者对他多了几分信心,决定追加投资。
  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杨彪的父亲杨赐还是先帝的帝师,受朝廷恩惠比士孙瑞更厚,感情也相对更深,当然也更希望大汉之火不灭。
  可是看到停在路边,掉好了头,随时准备离开的马车,他同样明白,杨修只是来走个过场,并没有入仕的计划。
  他对杨修同样没什么好感,并无多少招揽的欲望。
  他觉得杨修就像那个著名的典故:鸡肋。
  什么一合酥、绝妙好辞,这种脑筋急转弯式的小聪明其实没什么意思,也成不了大事。抛却文学色彩,就历史而言,他在曹丕、曹植之间横跳的操作也绝不明智。
  这种鸡肋……要他何用?
  看着杨修走上来,刘协收回目光,观看王越等人操练。
  杨修上了塬,停了片刻。
  他本以为天子会转过头来,看他一眼,露出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笑容。
  但天子一动不动,根本没有察觉到他的出现。
  他不得不主动走到天子身边,躬身施礼。“弘农杨修,见过陛下。”
  刘协瞥了杨修一眼,沉默片刻,缓缓说道:“足下来见,不知有何指教?”
  杨修愣了一下,白皙的面皮忽然充血,仿佛受到了不可承受的污辱。
  他咬了咬牙,忍下胸中勃然怒气。
  眼前这个少年不是普通人,而是当今天子。
  对其他人来说高不可攀的四世三公,对天子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陛下巡幸华阴,臣奉家母之命拜见,尽人臣之礼。”
  刘协嘴角轻挑。
  杨修的怨气太重了,再迟钝的人也听得出来。我是奉命而来啊,不是我自己想来。
  “朕如果记得不错的话,令堂是汝南袁氏女吧?”
  “陛下所言甚是,家母乃故司空袁逢之女。”
  “那后将军袁术是你亲舅舅?”
  杨修的脸有些发烫,说话的中气也有些不足。
  有路中悍鬼袁术这样的舅舅,绝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袁术称雄淮南,袁绍争霸河北,可谓是难兄难弟,不分伯仲。”刘协转过身,似笑非笑地看着杨修。“足下又打算如何延续弘农杨氏的荣耀?”
  杨修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尴尬地无地自容。
  他怎么也没想到,天子会如此直言不讳,连一点遮掩都不留,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
  刘协无声地笑了笑,转过头,不再看杨修。“朕刚刚为足下谋划了一番,想到了几个选择,足下可有兴趣一听?”
  杨修眉头紧皱。“请陛下指教。”
  “其一,择一而侍。有姻亲之旧,以足下之智,三公或不可得,九卿不难。只是要小心一些,他们虽是兄弟,却谈不上同心,将来说不得还要大打出手,在战场上一决雌雄。若是投错了人,嘿嘿。”
  刘协笑了两声,没有再说下去。
  杨修却是激零零打了个冷战。
  刘协的话很刺耳,却道出了一个事实。
  袁氏和杨氏是姻亲,他更是袁术的亲外甥,但投奔袁氏却不是好选择。
  袁术是他的亲舅舅,但袁术是个纨绔,人品、能力都不如袁绍,肯定不是最后的赢家。
  如果他能向袁绍俯首称臣,也许还有机会,偏偏袁术向来不服袁绍,最近更是公然宣称袁绍是奴婢之子,算是彻底撕破了脸皮。
  相比之下,袁绍成功的机会更大。
  但是,杨彪与袁绍不和,而且矛盾很尖锐。
  此路……不通。
  “退而求其次。”刘协接着说道:“在胜负未分之前,足下可以效仿令祖,归隐华山,读经授徒,待天下安定,再出仕不迟。”
  刘协笑了笑,又补充了一句。“若是届时足下年老倦政,让弟子出仕也是一样的。”
  杨修的嘴角抽了抽,想骂人。
  我才二十一岁,你就让我隐居终老?
  不过仔细想了想,这又并非胡扯。
  如果袁绍、袁术真的争执不下,天下大乱,太平至少是十年、二十年之后的事,三十年也不是不可能。
  一想到自己的大好青春只能在山中渡过,杨修就想骂人。
  可是除了天子所说的这两条路,他一时还真想不出更好的选择。
  这才是最憋屈的地方。
  杨修瞅了一眼嘴角轻挑的刘协,忍不住反唇相讥。“陛下,恕臣冒昧,陛下的处境似乎比臣更加艰难。若陛下有意归隐,臣或许可以相伴陛下左右,谈经论道,聊以解忧。”
  刘协眼皮轻抬,瞅了杨修一眼,嘴角笑意更浓。
  “朕即使归隐,也要等平定天下以后,现在言之过早。”
  “既然如此,臣愿追随陛下左右。”
  话一出口,杨修就后悔了。
  天子分明是故意激他,引他上钩。
  刘协沉默不语,杨修心中忐忑,脸色也有些不自然起来,看向刘协的眼神也多了几分警惕。
  天子虽然年少,却很狡猾啊。
  过了良久,刘协吁了一口气,缓缓地摇了摇头。“多谢足下美意,只是征战不易,其中辛苦,恐非你能承受。你还是回家侍奉令堂,静候天下太平吧。”
  他笑了笑,拔出长刀。“朕要去练刀了。”举步向场中走去,朗声道:“谁来与朕对练?”
  史阿挺身而出。“臣愿意。”
  刘协扬刀大笑。“来战!”
  看着刘协与史阿战在一处,杨修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莫名失落,心中五味杂陈。
  他来见驾的确是有敷衍之意,但那是他敷衍别人,而不是被别人敷衍。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被天子拒绝了。
  什么天子圣明,少年老成,一点也不礼贤下士,更谈不上求贤若渴。
  他很想扭头就走,奈何脚下却有千斤之重。
  就这么回去,怎么向父亲交待,将来又怎么向其他亲朋好友解释?
  说天子有眼无珠,无识人之明,那父亲杨彪,还有刚才走路带风的士孙瑞又怎么说?
  还是干脆说,天子觉得我德行浅薄,不能延续弘农杨氏的家风,又无救世济危之策,于时事无补,所以婉拒了我?
  杨修很挠头,很后悔。
  早知如何,就不该来。


第十五章 老臣联盟
  杨彪回到大营,得知杨修被天子婉拒,多少有些意外。
  但他却什么也没说。
  看到杨修那副郁闷的神情,他就知道这个决定是对的。
  杨修的人生太顺利了,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缺少必要的捶打。
  杨彪随即求见天子,汇报此行成果。
  对天子的表态,段煨很感激,明天将派人再送点物资来。
  但是让他来见驾,却有些难度。
  他担心杨奉、杨定等人对他不利,会有生命危险。
  刘协毫不意外,他早就知道段煨不敢来。
  段煨多疑,严重缺乏安全感。他连贾诩都不放心,又怎么敢以身犯险。
  “见到贾诩了吗?”
  “见到了。”杨彪思索片刻,沉声说道:“贾诩说,他生逢乱世,人到中年,身体多病,心力亦不如往昔,不想再挣扎求生,只愿归隐南山,苟全性命。”
  刘协撇了撇嘴。“这话是当着段煨的面说的?”
  杨彪嘴角带起一丝浅笑。“段煨多疑,臣不愿引起他的误会,未曾与贾诩私下见面。”
  刘协点了点头。杨彪老谋深算,处理得当。
  “杨公以为,贾诩真实的心意如何?”
  杨彪抚着胡须,微微一笑。“无他,待价而沽罢了。如果真想归隐南山,何必现在?苟全性命于乱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贾诩虽聪明绝伦,于耕种却不甚擅长。”
  刘协深以为然。
  他才不相信贾诩会隐居,历史上的贾诩转投各家,也的确没有隐居的经历。
  杨彪说他是待价而沽,至少说明贾诩有为朝廷效命的可能,同时也不动声色的表达了另外一层意思:段煨的确没有用他的计划,他需要尽快找到下家。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刘协话锋一转。“杨公,你确信段煨无反意?”
  “臣愿以父子性命担保。”
  “既然如此,朕去见见贾诩。”刘协轻声笑道:“这个出价,应该能让贾诩心动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